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毕业了好好爱 > 第40章 体验农村生活

毕业了好好爱 第40章 体验农村生活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7:05:30 来源:小说旗

第四十章 体验农村生活

等我上了车,刘成恒那副模样,就好像我是个会吃人的老虎似的,生怕我会生气他不请自来,来打扰我们的工作。他一脸紧张地赶忙解释道:“我姐和姐夫让我带胡晨阳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他们也知道现在正是双抢大忙的时候,想让胡晨阳亲自来参加一次劳动,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以后更懂得珍惜粮食。”

胡晨阳听到舅舅这么说,立刻在一旁摇头晃脑地背起了《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赞扬道:“小晨阳真棒!”

胡晨阳眨着那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说道:“嬢嬢,你刚才劳动的样子,就是‘汗滴禾下土’了吧。”

“是啊,我们做农民的,种粮食很辛苦啊。”我感慨地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要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

“嬢嬢,我不浪费粮食的,吃饭时掉一粒米饭到桌面上,我都会捡起来吃下去。”胡晨阳一脸认真地对我说。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跟胡晨阳在一起吃饭时的情景,确实,这个孩子从来不会像某些孩子那样,吃餐饭弄得自己浑身是米饭。他不仅爱干净,而且从不浪费粮食。由此可见,他的家教真的很好。

再想想刘成恒,跟我们一起吃食堂饭时,不管饭菜好不好吃,他都不会有任何剩饭剩菜。以前我还以为是他不挑食,现在看来,应该是他们家良好的家教,不允许他浪费粮食。

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阵阵饭香。原来,父亲早已做好了中午饭,正等着我们回来享用。

看到刘成恒舅孙俩又来了,父母虽然觉得意外,但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赶忙迎上去招呼他们。刘成恒下了车,便匆匆走到车后厢,费力地提了两三个大袋子出来。

我见状,连忙上前帮忙,同时好奇地问道:“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来呀?”刘成恒有些腼腆地笑了笑,说道:“城里天气太热了,你们这里凉快得多。小晨阳一到夏天就容易长痱子,我姐觉得你们家是块风水宝地,特意让我带他来体验生活,顺便避暑。可能得在这里打扰你们一段时间,你不会介意吧?”

我刚才就注意到了胡晨阳的额头上涂满了白色的痱子粉,那些密密麻麻的痱子清晰可见。听到刘成恒的这番话,我的心顿时软了下来,赶忙说道:“要是想让小晨阳不长痱子,就算住在我们家,也得注意别让他出去晒太阳。”刘成恒见我没有赶他们走的意思,立刻喜笑颜开,连连点头答应。

由于天气炎热,我们中午都习惯喝稀饭。稀饭是早上就煮好放在那里凉着的,这样中午吃的时候就不会太热。因为平时都忙于干活,我们的中午饭也不怎么讲究,通常就是炒一碗酸豆角或者酸芥菜,再配上两碗稀饭,就已经很满足了。

得知刘成恒舅孙俩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父母也没有特意去准备这顿午饭,只是让他们随意吃点,还说晚上有时间了,再做些好吃的犒劳他们。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一边愉快地聊着天,虽然没有丰盛的佳肴,但这温馨的氛围却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胡晨阳是真的不挑食,竟然连喝了两碗稀饭,还直说酸豆角好吃,真香。他那可爱的小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让人看了不禁心生喜爱。我和刘成恒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我父母更是对这个长得可爱嘴巴又甜的小家伙喜爱有加。

看他能自己吃饭,吃得那么香,我父母直乐得眉开眼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欣慰,仿佛在看着自己的亲孙子一般。

中午的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确实不适合插秧。我们家只差一亩多田未插完了,也不着急,想着晚点再去插一些,明早打个早工,就能插完了。

吃过午饭,我和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我们先将那些久不用的床单被子拿出去晒一下,让它们在阳光下尽情地吸收温暖。母亲细心地将被子展开,轻轻拍打着。我则帮忙将床单抖平,让它们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晒好被子后,我们又开始打扫客房。母亲拿着扫帚,仔细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将灰尘和杂物一一清除。我则用湿布擦拭着桌椅和窗户,让房间变得整洁明亮。刘成恒和胡晨阳也要来帮忙,我就让他们负责提水。

我们家住的是泥瓦房,这种房子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夏天住在里面,能感受到阵阵凉意,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刘成恒看到我们晒被子,不禁说道:“这大热天的,怕是不用盖被子了。”

母亲笑着回答:“白天热,晚上还是很凉快的,得盖张小被子才行。你晚上要注意帮小孩子盖被子,不要让他凉着了。”

我笑着对母亲说:“放心吧妈,成恒有带孩子的经验,小晨阳经常是他带的。”母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哦,是吗?这个孩子被你们教得好,又听话又懂事,嘴巴又甜,真是人见人爱。”

中午时分,我们习惯小憩片刻。由于客房尚未准备妥当,我们便安排刘成恒舅孙俩在堂屋的躺椅上休息,而我们则返回房间休息。

午休醒来后,母亲急切地前往晒谷坪上翻动谷子。我家的晒谷坪就建在院子里,晒农作物时确实十分便利。胡晨阳瞧见母亲去拿谷耙,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帮忙。我赶忙一把抱住他:“你头上都长痱子了,可不能再出去晒太阳啦,先瞧瞧奶奶是怎么翻动谷子的,等到傍晚太阳不那么大了,你再去帮忙翻,然后帮忙收谷子,好不好呀?”

小晨阳无奈之下,只得乖乖地站在屋檐底下,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母亲手持谷耙翻动谷子。这可是晒谷子时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无论阳光多么强烈,都必须频繁翻动谷子,如此方能确保谷子受热均匀,晾晒充分。

母亲翻动完谷子后,走过来仔细端详了一下胡晨阳额头上的痱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还好,刚刚长出来,数量不多,等会儿我去割些药草回来,熬水给你洗上两次就没事了。”

“真的吗?”刘成恒惊喜地问道,“这个也能用药水来洗呀?”

“当然是真的,找些清热解毒的凉药熬水洗一洗,很快就会好的。”我母亲非常笃定地回答道。

“这可太好了。”刘成恒欣慰地说,“看到小晨阳被痱子折磨时的痛苦样子,我们全家人都很揪心,可惜城里那些医生只让涂些痱子粉,也不是说痱子粉没有效果,只是消灭掉一批,又有一批长出来,感觉断不了根一样,总在源源不断地长出来。”

“用药水洗了过后,注意些,不要老晒太阳,以后就不会长痱子了。”我母亲说,“农村孩子也喜欢长痱子的,别说孩子,就是大人,都有许多人在夏天长痱子的,晒太阳晒得久了,受了热,就容易长痱子。痒起来抓心挠肺的,可太难受了。”

因为上午母亲已经辛勤地拔好了秧苗,所以今天必须将她所拔的秧苗全部插下去。时间来到下午五点左右,我们一家人再次整装待发,准备一同前往稻田插秧。刘成恒和胡晨阳也兴致勃勃地想要跟随我们一起体验。父亲抬头仔细观察了一下天色,判断今天应该不会下雨,也就无需留人在家看守那些晾晒的谷子了。想到刘成恒之前说是带胡晨阳来体验生活的,父亲便欣然点头答应了。

我微笑着给刘成恒和胡晨阳每人戴上一顶草帽,打趣地说:“戴上草帽,就更像个地道的农民啦。”接着,我又为他们找来两副袖套,嘱咐他们等会儿要将袖套套到脚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蚂蟥爬上脚去叮咬。在我们村上,有些害怕蚂蟥的姑娘和媳妇们也是这样保护自己的。

胡晨阳显得格外兴奋,当他看到舅舅穿上了拖鞋时,便迫不及待地自己找出自己的小拖鞋换上,开心地说:“这样我就能像嬢嬢刚才那样,插完秧后直接进沟里洗脚啦。”由于下午只需插一担秧,所以当刘成恒和胡晨阳还在忙着做准备工作时,我父亲已经挑起那担秧苗先行出门了。

刘成恒和我们一同步行来到田边,在我向他们详细讲解清楚插秧的动作要领后,他们便紧跟在我的身旁下了田。而我的父母则在另一边插秧。在我们农村,有这样一个讲究,那就是不能跟那些不擅长插秧的人并排插秧,因为这样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导致自己也难以顺利插秧。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不熟练的人,要么插秧时越插越密,要么越插越稀。一开始插了十株的,没插几行就变成六株、五株了;又或者变成了十二株、十三株。发现插多了手伸不那么长就丢下几株不管了;株数不够了又会凭空多插几株。这样一来,稻田里的行列就显得参差不齐,看上去杂乱无章。

而那些所谓的高手呢,插出来的秧苗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株株整齐划一地排列着,行列之间的间距也恰到好处。这与经验并无太大关联,更多的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做事习惯。有些人即便插了一辈子的田,也难以做到如此整齐。而有些人初涉插秧领域,却能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