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传精选 > 第102章 轰天雷–凌振

水浒传精选 第102章 轰天雷–凌振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7:12:28 来源:小说旗

名将呼延灼,出身名门,乃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之后,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手持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一心报国,对朝廷忠心耿耿。然而,面对朝廷内部的**和混乱,他虽有心改变,却也深感无力。

此次,呼延灼奉命率领朝廷精锐部队征讨梁山。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梁山泊。但眼前宽阔无垠、波涛汹涌的水泊让他的军队陷入了困境。

梁山众人凭借着这一天然的水域屏障,修筑坚固的水寨,严密防守。呼延灼的骑兵和步兵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望水兴叹。无奈之下,呼延灼深知要想打破这一僵局,必须借助特殊的武器。他想起了军中那位精通火炮的奇才凌振,于是即刻向高俅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地请求调遣凌振前来助战。

“太尉,梁山贼寇凭借水泊天险负隅顽抗,我军难以靠近。听闻凌振将军擅长火炮之术,其火炮威力巨大,若能调来相助,定能打破这僵局,恳请太尉恩准。”呼延灼在信中写道。

高俅收到信后,思量一番,回复道:“既如此,着凌振即刻带火炮前往梁山泊,务必协助呼延将军早日平叛,不得有误!”

凌振,出生于一个世代钻研火器的家族,自幼便对火药和火器制造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与热情。在家族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他从小就痴迷于各种火器的构造和原理。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嬉戏玩耍时,凌振便整日待在祖父的工坊里,看着那些神秘的粉末和精巧的器械,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系统地学习火器知识,不仅熟读了大量古代关于火药和火器的典籍,还不断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改进。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与反复实践,凌振终于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火炮技艺。他打造的火炮种类繁多,有子母炮,能在一枚炮弹发射后分裂出多个小子弹,扩大杀伤范围;金轮炮,发射时炮弹如金色的车轮般旋转着飞出,威力巨大;风火炮,借助特殊的风力装置,能让炮弹飞得更远更精准;车箱炮,可灵活移动,适应不同地形作战;还有威力最为强大的轰天炮,能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对敌人的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每一种火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在当时的战场上堪称大杀器。

接到高俅的军令后,凌振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他精心挑选了自己最得意的火炮,并仔细检查每一门火炮的性能和质量。

随后,他带领着一支装备精良的火器部队,日夜兼程赶赴战场。到达梁山泊后,凌振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立刻开始勘察地形。他身背弓箭,手持长刀,亲自登上水泊周边的每一座山峰,仔细观察水泊的水流走向、梁山的防御布局以及适合安置火炮的位置。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凌振选定了几处视野开阔、地势稳固的高地。他指挥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炮一一安置到位,又亲自检查火炮的角度和方位,确保每一门火炮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凌振一声令下,第一炮轰然射出。炮弹如一颗燃烧的流星,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落在梁山的寨墙上。刹那间,砖石飞溅,硝烟弥漫,巨大的冲击力让梁山的防御工事出现了一道裂痕。

梁山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宋江迅速召集吴用、林冲等梁山骨干在忠义堂商议对策。

“诸位兄弟,这朝廷派来的火炮手着实厉害,我梁山防御工事受损严重,大家可有良策?”宋江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问道。

梁山军师吴用,人称“智多星”,足智多谋,善于谋划。他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哥哥莫急,我已有一计。那凌振虽火炮厉害,但想必求胜心切。我们可让阮氏兄弟前去诱敌,引他深入水泊,再设伏将其擒获。”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阮氏兄弟带着几艘小船驶向凌振所在的岸边。他们先是大声叫骂,吸引凌振的注意,随后佯装进攻。双方交战后,阮氏兄弟凭借着在水中如鱼得水的精湛技巧,与凌振的士兵周旋了一阵,便佯装不敌,驾船向水泊深处逃窜。

凌振立功心切,见对方败退,心中大喜,不顾众人劝阻,带领一支精锐小队登上战船,在阮氏兄弟身后紧追不舍。

“将军,不可贸然追击,水泊中情况不明,恐有埋伏!”一名副将焦急地劝阻道。

“怕什么!这些贼寇不过是手下败将,此时不追,更待何时?给我追!”凌振心急如焚,一心只想立下战功,全然不顾危险。

水泊之中,河道错综复杂,犹如迷宫一般。凌振等人的战船在河道中穿梭,很快便迷失了方向。就在这时,四周突然响起一阵喊杀声,只见无数梁山小船从芦苇丛中如箭般驶出,将凌振等人团团围住。凌振心中暗叫不好,想要突围,却发现退路已被截断。

阮小二手持钢刀,跳上凌振的战船,大喝一声:“凌振,你已无路可逃,乖乖束手就擒吧!”凌振奋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最终被阮小二生擒。

凌振被押解上梁山,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觉得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却被这些草寇所擒,实在是奇耻大辱。他暗自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以为自己此番性命不保。

没想到,宋江听闻凌振被擒,亲自来到关押之处。宋江见到凌振后,立刻上前为其解开绳索,言辞恳切地说道:“凌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冒犯,实在是迫不得已。我等梁山好汉,皆是被这世道逼得走投无路,才聚义于此,只为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如今朝廷昏暗,奸臣当道,将军一身本领,却为奸臣所用,实在是可惜。若将军能留在梁山,与我等一同为百姓谋福祉,那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为。”

凌振冷哼一声,说道:“哼,你们这些草寇,少在这里花言巧语。我乃朝廷命官,岂会与你们同流合污!”

此时,已归顺梁山的呼延灼副将彭玘走上前来,说道:“凌将军,我与呼延灼兵败后被擒,起初也不愿归降。但在梁山这段时间,我看到宋公明哥哥等人皆是忠义之士,他们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百姓。在这里,兄弟们之间相互扶持,情同手足。如今我们身处这般境地,若能与梁山众人携手,或许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

凌振听了,心中有所触动,但仍心存疑虑。他沉思片刻,说道:“容我再考虑考虑。”

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思考,凌振看到梁山众人相处融洽,对待百姓友善,且宋江确实心怀天下,于是决定归顺梁山。

加入梁山后,凌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火炮制造与改良之中。他将自己的精湛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梁山的工匠们。在多次战役中,凌振的火炮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攻打曾头市时,曾头市的防御工事坚固,他们不仅有高大厚实的城墙,还有严密的防守布局,梁山军队久攻不下。

凌振亲自指挥火炮,他仔细观察曾头市的城墙结构和防御弱点,调整火炮的角度和射程。一枚枚炮弹精准地落在曾头市的寨墙上,将城墙轰出一个个缺口。梁山军队趁势发起冲锋,一举攻破曾头市。

在与高俅、童贯率领的朝廷大军对抗时,凌振的火炮同样让敌军闻风丧胆。高俅、童贯率领着大批朝廷精锐,妄图一举剿灭梁山。他们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梁山众人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凌振的火炮,与之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凌振指挥火炮在战场上不断变换位置,对朝廷大军进行精准打击。火炮的巨大威力,多次打乱敌军的阵型,扭转战局,为梁山军队赢得了胜利。

随着梁山势力的不断壮大,朝廷深感威胁。宋徽宗在高俅等人的建议下,决定对梁山进行招安。宋江等人经过商议,认为这是为梁山好汉们谋得前程、报效国家的机会,便同意了招安。

凌振虽对朝廷的**有所不满,但也希望能借此机会,用自己的火炮技术为国家效力。

招安后,凌振随梁山军队踏上了征讨辽国的征程。当时,辽国在北方势力强大,不断侵扰北宋边境。他们的军队擅长骑射,机动性极强,给北宋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一场与辽军的大战中,辽军凭借坚固的城池和强大的骑兵,对宋军进行顽强抵抗。辽军的城池城墙高大厚实,城墙上设有各种防御设施,而他们的骑兵更是机动性强,战斗力惊人。宋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凌将军,如今这辽军城池坚固,骑兵又如此凶猛,我军该如何是好?”一名宋军将领焦急地问道。

凌振仔细观察辽军城池的防御布局和周边地形,说道:“莫慌,我已观察清楚。将火炮推至前方高地,调整好角度和射程,先轰开城门,打乱他们的阵脚,再让步兵和骑兵配合进攻。”

随着一声令下,一枚枚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辽军城池。城墙上的辽军士兵被打得死伤无数,城门也被火炮轰开。宋军趁机发起冲锋,一举攻破了辽军的城池。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凌振在宋军之中名声大噪。

之后,在征讨田虎、王庆等战役中,凌振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征讨田虎时,田虎的军队在一座山谷中设下埋伏,企图围歼宋军。

凌振通过观察地形,发现山谷两侧的高地是绝佳的火炮布置点。他巧妙地将火炮布置在高地上,并用树枝和杂草进行伪装。

当田虎的伏兵出现时,凌振果断下令开炮。炮弹在山谷中爆炸,田虎的军队被炸得人仰马翻,伏兵计划彻底失败。

在征讨王庆时,王庆的军队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重装骑兵,宋军的步兵难以抵挡。凌振根据骑兵行动迅速的特点,研发出一种新型火炮。这种火炮发射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他在战场上仔细观察骑兵的冲锋路线和阵型,指挥火炮齐射。密集的炮弹在骑兵阵中炸开,打乱了骑兵的冲锋阵型,宋军步兵趁势而上,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然而,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军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方腊在江南地区聚众起义,占据了大片富饶之地。他的军队熟悉当地的地形,且作战勇猛,凭借复杂的地形和顽强的抵抗,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在一次攻城战中,凌振像往常一样准备用火炮轰城。方腊军中的灵应天师包道乙施展妖法,竟能抵挡火炮的攻击。包道乙还趁机用飞剑斩断了武松的手臂,令梁山众人悲痛万分。

“这妖道邪法厉害,竟能抵挡火炮,我定要想办法破解!”凌振心中暗自发誓。

他整日将自己关在营帐中,查阅各种古籍资料,研究如何破解包道乙的妖法,增强火炮的威力。他反复试验不同的火药配方,调整火炮的膛线和发射装置。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凌振终于对火炮进行了改良。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凌振亲自操炮,瞄准包道乙。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复仇的怒火。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炮弹如一道闪电般飞向包道乙。包道乙躲避不及,被炮弹击中,当场身亡。梁山军队士气大振,一举攻破了方腊的防线。

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一百零八将死伤大半,凌振也深感悲痛。但他深知,自己能够活下来,是为了完成梁山兄弟们未竟的事业。战后,凌振被朝廷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后在火药局御营任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