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传精选 > 第105章 铁扇子–宋清

水浒传精选 第105章 铁扇子–宋清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7:12:28 来源:小说旗

郓城县宋家村,宋江凭借仗义疏财的品性,赢得了“及时雨”的美誉。宋清作为宋江的弟弟,身形清瘦,性格温和内敛。与宋江不同,他不爱舞枪弄棒,却心思细腻,擅长操持家务。

平日里,宋清帮父亲宋太公打理田产。农忙时,天未亮他便起身,穿梭在田间,安排长工劳作,查看庄稼长势。“张大伯,今儿个把东边那块地的杂草除干净,可得仔细着,别误了庄稼。”宋清对一位年长的长工说道。

张大伯笑着回应:“放心吧,二郎,有你盯着,咱心里踏实,这活儿指定干得漂亮。”

农闲时,他仔细盘点家中收支,规划来年生计。他会与父亲商讨:“爹,今年粮食收成不错,咱们可以多留些种子,再购置几头耕牛,来年扩大些种植规模。”

宋太公点头赞同:“二郎,你考虑得周全,就按你说的办。”

每当宋江广邀江湖豪杰至家中,宋清便默默承担起招待重任。从酒菜的精心筹备,到座次的巧妙安排,无一不彰显出他的细致入微,令客人们宾至如归。

“二哥,这次来的可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咱可得招待周到咯。”宋江拍着宋清的肩膀说道。

宋清微笑着点头:“大哥放心,我都安排妥当了。”

酒桌上,客人们推杯换盏,对宋清准备的饭菜赞不绝口。“宋二郎这手艺,可比那城里大酒楼的厨子还强几分呐!”一位绿林好汉大声夸赞道。

宋清谦逊地回应:“都是些粗茶淡饭,承蒙各位好汉厚爱。”

平静的日子因宋江怒杀阎婆惜而打破。宋江被官府通缉,踏上逃亡之路。宋清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哥哥下落,暗中收拾细软。“爹,您别太担心,我一定把大哥平安找回来。”

宋清安慰着愁眉不展的宋太公。他一面安抚父亲,一面警惕官府搜查。多方打听后,得知宋江在柴进庄上,便毅然踏上寻兄之路。

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险,终于与宋江团聚。“大哥!”宋清远远看见宋江,眼眶泛红,飞奔过去。

宋江紧紧抱住弟弟:“二郎,让你受苦了。”此后,宋清便一直追随哥哥。

随着宋江在江湖上声名远扬,各路豪杰慕名投奔,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大旗。宋清也随之上了梁山。

初到梁山,宋清主动请缨掌管排设筵席之事。他深知饮食对凝聚兄弟情谊的重要性,便事事亲力亲为。

为让兄弟们吃得满意,宋清遍访周边名厨,学习各地烹饪技艺。他听闻邻县有位厨艺精湛的老者,便不辞辛劳,步行数十里前往拜访。

“师傅,您这道糖醋鲤鱼做得实在绝妙,不知能否教教我其中诀窍?”宋清虚心向老者请教。

老者见他态度诚恳,又听闻他是为梁山兄弟改善饮食,便倾囊相授:“这诀窍啊,就在这火候和调料的配比上,糖要在油温五成热时下锅,炒出糖色,醋得最后快出锅时放,才能激发出那股酸香……”

梁山周边山林、河泽,都留下他寻觅食材的身影。他熟知兄弟们的口味,李逵爱吃肉,便多备牛肉、猪肉;鲁智深好酒,便精选上等美酒。每次筵席,他都依据兄弟座次、性格安排座位,避免冲突。筵席间,他时刻留意众人需求,及时添酒加菜。在他的努力下,梁山筵席从未出过差错,兄弟们在酒足饭饱后畅谈理想,梁山凝聚力日益增强。

梁山与祝家庄的冲突爆发。祝家庄地形复杂、机关重重,宋江率大军久攻不下,陷入持久战。

宋清在梁山后方,肩负起更重的责任。他日夜操劳,组织筹备粮草,协调物资运输。“兄弟们,咱们得加快速度,前线的兄弟们正等着粮草呢!”

宋清鼓舞着负责后勤的士兵。战场上,兄弟受伤被俘,宋清心急如焚,一面稳定军心,一面为前线提供支持。

他常去看望受伤兄弟,给予鼓励。“王兄弟,你安心养伤,等你好了,咱们梁山兄弟还要一起并肩作战!”宋清对一位受伤的士兵说道。

王兄弟眼中含泪:“宋二哥,我一定尽快好起来,不拖兄弟们后腿。”对思念家乡的兄弟,耐心劝解,让他们感受梁山大家庭的温暖。

“李兄弟,我理解你想家,可咱们梁山也是一个家,等打完这仗,说不定咱们都能回家看看。”宋清轻声安慰着一位满脸愁容的兄弟。

李兄弟长叹一声:“宋二哥,我就是心里闷得慌,想家里的老母亲,不知道她老人家身体可好。”

宋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忧心,我已派人去打听家中消息,一有消息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为保证物资充足,他精打细算,合理分配资源。同时,组织人员加固梁山防御工事,以防敌人偷袭。在宋清的努力下,梁山后方秩序井然,为前线战斗提供了坚实保障。

期间,有一次梁山的粮草储备被内奸泄露,祝家庄派人前来偷袭。宋清得到消息后,迅速组织起一支临时防御队伍,他手持铁扇,站在队伍前列,鼓舞士气:“兄弟们,咱们不能让敌人得逞,为了梁山,为了兄弟们,跟我一起守住粮草!”

一位年轻的士兵有些紧张地说:“宋二哥,我怕……”

宋清坚定地看着他,说道:“别怕,有我在,咱们团结一心,定能击退敌人。想想咱们的兄弟还在前线奋战,咱们可不能掉链子!”

在众人的奋力抵抗下,成功击退了敌人。战后,宋清对那名年轻士兵说道:“你今天表现得很勇敢,别再害怕了,经过这次战斗,你就是真正的梁山好汉!”

梁山日益壮大,引起朝廷警觉。宋徽宗在奸臣怂恿下,多次派大军围剿。宋清在每次战役前后都精心筹备饮食。战前,让出征兄弟饱腹前行;战后,用热乎饭菜慰藉他们。

“兄弟们,吃饱喝足,咱们去战场上杀个痛快!”出征前,宋清给士兵们鼓劲。

一位老兵笑着回应:“宋二哥,有您准备的饭菜,咱这心里就踏实,准能打个胜仗回来!”

在与官军的一次战斗中,梁山取得胜利,但部分兄弟受伤。宋清得知后,亲自熬制滋补汤品,送到受伤兄弟手中,悉心照料。

“张兄弟,快把这汤喝了,能好得快些。”宋清端着汤,对受伤的兄弟说道。

张兄弟感激地说:“宋二哥,太感谢您了,您总是这么细心照顾我们。”

朝廷见武力围剿难以奏效,便采取招安策略。宋江为兄弟们谋前程,力主招安。“大哥,我总觉得这朝廷招安之事有些蹊跷,怕是有诈。”

宋清担忧地对宋江说。宋江叹了口气:“二郎,我也有顾虑,但咱们这么多兄弟,总不能一辈子在这梁山落草,招安或许能给大家一个好前程。”

宋清虽对朝廷心存疑虑,但选择支持哥哥。招安后,梁山大军奉命征讨辽国。北国寒风刺骨,物资运输困难重重,常遭恶劣天气和辽军骚扰,物资损失严重。

宋清积极与当地百姓沟通,采购、交换食物,还带领士兵寻找野果、野菜,捕捞鱼虾。“老乡,我们是大宋的军队,如今在这征讨辽国,实在缺粮,不知能否卖点粮食给我们?”

宋清诚恳地向一位当地村民询问。村民见他们态度友善,便答应帮忙:“行吧,看你们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我这儿有些存粮,便宜卖给你们。”

同行的士兵小声嘀咕:“宋二哥,这村民不会给咱们下套吧?”

宋清低声说道:“别乱猜,咱们以诚待人,人家也不会故意为难,况且咱们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利用当地材料搭建炉灶,用动物油脂烹饪,根据士兵体能消耗调整饮食搭配。

在一次物资运输途中,遭遇辽军突袭,宋清手持铁扇子,与士兵并肩作战,保护物资,虽身负轻伤,却成功完成任务。“兄弟们,咱们不能让这些物资落入敌人手里,跟他们拼了!”

宋清大喊着,冲向辽军。战斗结束后,宋清不顾自己的伤势,先去查看物资的受损情况和士兵们的伤亡状况,组织人手对受伤士兵进行救治。

一位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虚弱地说:“宋二哥,对不住,没保护好物资。”

宋清安慰道:“别这么说,你们已经很勇敢了,物资损失不大,人没事就好。”

征讨方腊的战役,是梁山最为惨烈的一战。南方气候潮湿闷热,山林茂密、河网交错,方腊军顽强抵抗。宋清坚守岗位,保障饮食供应。为寻找食材,他带领后勤队伍深入山林、乡村,多次遭遇方腊军小股部队袭击。

有一次,他们在山林中被包围,宋清沉着冷静,指挥士兵反击。他挥舞铁扇子,与敌人近身搏斗,掩护士兵突围。“大家别慌,跟紧我,咱们一定能冲出去!”宋清大喊着,寻找着突围的方向。在激烈的搏斗中,他的铁扇被敌人砍出了几道缺口,但他毫不退缩。

一位士兵焦急地喊:“宋二哥,敌人太多了,咱们怎么办?”

宋清迅速思考后说道:“大家听令,分成两队,交替掩护,往东边突围,那里地势相对开阔,便于咱们行动!”

在突围过程中,一名士兵腿部受伤,宋清立刻背起他,艰难地在密林中穿梭,一边还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咱们马上就能出去了!”

在饮食上,他将南北烹饪方法结合,创造新菜肴,用草药熬制滋补汤品,提升士兵体质。他四处打听当地的草药知识,向山村里的郎中请教:“请问师傅,这附近有哪些草药可以用来给士兵们调养身体?”

郎中被他的诚意打动,详细地为他介绍了各种草药的功效和采摘地点。

一名士兵好奇地问:“宋二哥,这些草药真能有用吗?”

宋清耐心解释:“这些草药都是郎中推荐的,肯定有用,能帮你们尽快恢复体力,咱们可不能在战场上倒下。”

为了确保草药的质量,宋清亲自带领几个士兵,按照郎中的指示,深入山林采摘。途中,他们遭遇了一条毒蛇,宋清眼疾手快,用铁扇将毒蛇击退,保护了大家的安全。

战争结束,梁山一百零八将死伤大半。宋江被高俅等人下毒害死,宋清悲痛欲绝,带着哥哥骨灰回到郓城县宋家村。

回到家乡,宋清重拾旧业,过上平静生活。他在家中设了灵堂,供奉梁山兄弟牌位,每日上香祭拜。闲暇时,他会到村里的私塾,给孩子们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

从宋江的义薄云天,到鲁智深的嫉恶如仇,从武松的英勇无畏,到林冲的隐忍反抗,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满是对英雄的崇敬。

村里有个孩子叫小虎,对宋清十分崇拜,常跟着他干活、听他讲故事。一天,小虎问:“宋清爷爷,您在梁山也像那些英雄一样厉害吗?”

宋清微笑着摸摸他的头说:“爷爷不像他们能在战场上杀敌,但爷爷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梁山,守护着兄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只要心怀正义,就能成为英雄。”

小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爷爷,我以后也要像您和梁山好汉们一样,做个正义的人。”

这时,另一个孩子凑过来问:“宋清爷爷,那您在梁山的时候,有没有害怕过呀?”

宋清沉思片刻,说道:“害怕是有的,但一想到兄弟们,想到我们的使命,就什么都不怕了。”

岁月悠悠,宋清渐渐老去,可他心中始终装着梁山,装着那些生死与共的兄弟。他的铁扇子虽不再挥舞,但他用一生坚守,诠释了另一种忠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