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186章 番外:刘璋归都之因(一)

永城的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刘璋站在简陋的府邸窗前,望着城外荒芜的田地和稀稀落落的百姓,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自来到永城,诸事不顺。起初,永城的世家大族对他这个外来者便多有抵触。城中的粮食储备本就不多,这些大族却囤积居奇,不愿拿出粮食来支持刘璋的军队和救济百姓。军队的粮草供应时常短缺,士兵们面有菜色,士气低落,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逃兵现象。

在军事上,永城周围的山贼土匪日益猖獗。他们趁着刘璋初来乍到,根基未稳,频繁地骚扰周边地区,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使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而刘璋派出的军队去围剿时,却因不熟悉地形,屡次被土匪们逃脱,反而损兵折将。

更为致命的是,外部势力的觊觎从未停止。附近的一些小诸侯听闻刘璋在永城立足未稳,便时常派出小股部队在永城周边进行试探性的攻击,掠夺人口和资源。刘璋的军队疲于应对,防线不断收缩,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成都方面的消息不断传来。虽然他离开后,成都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但那里毕竟是他经营多年的根基之地。肥沃的土地、繁荣的商业、众多的人口,这些优势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而且,留在成都的一些旧臣也暗中送信,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希望他回归的意愿,称只要他回去,愿意协助他重新整顿局面,稳定局势。

刘璋召集了身边的谋士和将领,商议回归成都之事。法正率先开口:“主公,如今永城已难以为继,我们在此地苦苦支撑,只会消耗殆尽。而成都虽有乱象,但只要我们回去,凭借着昔日的威望和根基,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老将严颜也点头道:“法正所言极是。成都的百姓也未必都愿意臣服于刘禅那小子,我们回去,以主公的仁德,必能重新赢得民心。”

刘璋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深知此次回归成都,路途艰险,不仅要防范外部势力的袭击,还要防止刘禅的势力在路上设伏。于是,他开始精心谋划回归之路。

首先,刘璋派出了几支小队,佯装成主力部队,向不同方向行进,迷惑可能存在的敌人眼线。同时,他暗中集结精锐部队,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物资,选择了一条较为隐蔽的小路向成都进发。

在回归途中,他们遭遇了不少困难。一次,在穿越山林时,遭到了当地山民的阻拦。这些山民受了刘禅势力的蛊惑,认为刘璋是来抢夺他们土地的。刘璋没有下令强攻,而是派使者前往与山民沟通,表明自己回归成都只是为了稳定局势,不会伤害百姓。经过一番劝说,山民们终于放行。

还有一次,在渡过一条河流时,遭遇了暴雨天气,河水暴涨,许多士兵被冲走。但刘璋没有放弃,他亲自指挥士兵们搭建临时桥梁,最终成功渡河。

经过艰难的跋涉,刘璋的部队终于接近了成都。此时,成都城内的局势也十分紧张。刘禅的势力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城区,但还未完全稳固。刘璋趁着夜色,派精锐部队突袭了城门,与城内忠于他的旧臣里应外合,成功进入了成都。

进入成都后,刘璋立即颁布了一系列政令。他大赦天下,减轻百姓的赋税,安抚民心。同时,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清除了一些刘禅的亲信,稳定了军事局势。

虽然回到成都后,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与刘禅势力的明争暗斗、内部的矛盾调和、经济的恢复发展等,但刘璋相信,凭借着成都的根基和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重新掌控局面,让蜀地重回正轨。

然而,刘禅并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暗中联络了一些朝中重臣,试图发动一场政变。这些重臣有的是因为利益受到刘璋新政令的损害,有的则是对刘禅仍抱有忠心。

一天夜里,他们悄悄集结兵力,向着刘璋的住所进发。但刘璋早有防备,他的密探探听到了风声。当叛军来到门前时,刘璋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将士冲了出来。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刘璋身先士卒,激励着己方士兵。混战之中,他看到了刘禅也在其中,目光复杂。这时,一位老者站了出来,呼吁大家放下武器。原来这位老者是蜀汉德高望重之人,他痛陈内斗的危害。刘璋和刘禅听后,均有所触动。

最后,刘璋表示愿与刘禅共同治理蜀地,刘禅也认识到自己此举不妥。二人达成协议,携手合作。此后,他们齐心解决内部矛盾,大力发展经济,对外抵御外敌。蜀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随着蜀地的繁荣,名声远扬至他国。北方强国闻此情形,心生嫉妒与担忧,担心蜀地强大后威胁自身。于是,北方强国暗中勾结蜀地边境的部落,许以重利,让其挑起事端。

刘璋和刘禅得知此事后,决定共同率兵御敌。他们利用蜀地的地势,巧妙布局防御工事。刘璋负责训练新兵,增强军力;刘禅则积极筹备粮草辎重,保障后勤。

在战场上,两人配合默契。刘璋率前锋出击,打乱敌军阵脚;刘禅指挥中军,稳住战局并适时反击。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敌军攻势凶猛,眼看就要突破防线,刘禅亲率后备军冲入战场,鼓舞士气。刘璋见状也奋勇杀敌,蜀军上下一心,最终大败敌军。

经此一战,蜀地威名更盛,边境安宁。刘璋与刘禅的合作愈发紧密无间,他们的事迹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人们敬仰他们摒弃前嫌,共创繁荣之举,蜀地也一直保持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几年之后,蜀地越发富足强盛。一日,有远方异国使者前来朝贡,表示对蜀地繁荣的钦佩,并带来了奇特的礼物和技艺。刘璋和刘禅热情接待,他们意识到这是向外传播蜀地文化与影响力的好时机。

于是,他们派遣精通文墨和技艺的人才随使者回访异国,带去蜀锦织造术、独特的农耕经验以及精妙的兵法谋略等。异国君主大为惊叹,主动提出与蜀地开展贸易往来。

随着贸易的开展,蜀地的商品远销各地,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刘璋与刘禅借此机会进一步发展教育,培养更多人才。他们建立学府,广纳贤才,不论出身。

在这种良好氛围下,蜀地的科技文化蓬勃发展,发明出新型农具提高农业产量,改良兵器增强军事实力。在他们的精心治理下,蜀地成为当时人人向往的乐土,刘璋和刘禅的名字不仅在本国被铭记,更是传遍了整个大陆,成为其他国家君主学习效仿的楷模,他们携手创造的盛世长久延续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