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216章 战后余波与深谋远略

历经艰辛取得的这场胜利,并未让袁谭放松下来,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战场的硝烟逐渐散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沉重的代价。联军虽然击退了曹军,但自身也遭受了不小的伤亡,营帐中伤兵的哀号声此起彼伏,粮草和物资也消耗殆尽,亟待补充。

袁谭深知,当务之急是安抚军心、救治伤员和恢复补给线。

他亲自前往伤兵营,看望那些为了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士兵们,看着他们残缺的肢体和痛苦的神情,袁谭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他下令调集最好的军医和充足的草药,全力救治伤员,并承诺会给予他们优厚的抚恤和妥善的安置,让士兵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没有被忽视,从而稳定了军心。

在后勤保障方面,袁谭迅速组织民夫和士兵,抢修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确保粮草运输的畅通无阻。同时,他向青州和西凉等地发出紧急征调令,征集粮草、兵器和物资,以补充联军的消耗。马超也积极响应,从西凉调来了大量的牛羊和毛皮,为士兵们提供了食物和保暖物资,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袁谭明白,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要想在这乱世中长久立足,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谋划和布局。于是,他召集了联军中的谋士和将领,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谋士荀攸进言:“主公,此次战役虽胜,但曹操残部仍在,且乌桓联军动向不明,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的地盘,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使者与各方势力周旋,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盟友。”

袁谭微微点头,示意荀攸继续说下去。荀攸接着说道:“在军事上,我们应利用此次胜利的余威,对曹操残部形成威慑之势,使其不敢轻易来犯。可以在边境地区增派兵力,修筑堡垒和烽火台,加强情报收集,以便及时掌握敌军的动向。”

另一位将领则提出:“主公,我们不妨趁曹操残部新败,主动出击,一举将其消灭,以绝后患。”袁谭沉思片刻,摇头道:“曹操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虽然遭受重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贸然进攻,恐会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对我军不利。我们还是应以稳为主,先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经过一番讨论,袁谭最终确定了“巩固防线、休养生息、广结盟友、待机而动”的战略方针。他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孙权处,向他详细汇报了此次战役的情况,并送上了丰厚的战利品,以感谢孙权的支持和合作。同时,使者还带去了袁谭的新合作提议,希望双方能够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曹操残部的威胁。

孙权对袁谭的使者表示了欢迎和赞赏,他对双方的合作前景也颇为看好,但在具体的合作细节上,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表示需要与江东的谋士和将领们进行深入的商议后,才能做出决定。袁谭的使者理解孙权的立场,便在江东耐心等待回复,同时积极与江东的官员和文人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在青州内部,袁谭开始大力推行改革措施,以增强青州的实力和凝聚力。他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商业的管理和扶持,设立了专门的商业机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贸易往来。在文化教育方面,袁谭加大了对学校和书院的投入,邀请各地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培养更多的人才,为青州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袁谭还意识到,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精良的装备和高超的武艺,还要有严明的纪律和高尚的士气。于是,他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和训练,加强了军纪的约束,同时注重培养士兵的忠诚和荣誉感。他亲自到军营中视察,与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推行过程中,袁谭遇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和挑战。一些旧贵族和保守势力对改革措施不满,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于是暗中勾结,试图破坏改革的进程。袁谭察觉到了这些人的阴谋,他果断采取行动,严厉打击了这些反动势力,将他们的头领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青州在袁谭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队强大,百姓安居乐业。但袁谭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曹操残部虽然暂时沉寂,但他们肯定在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乌桓联军的动向仍然不明,随时可能再次成为威胁;而其他各方势力也在密切关注着青州的发展,或敌或友,难以捉摸。

在这乱世之中,袁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决策,才能带领青州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