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75章 暗涌与曙光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第75章 暗涌与曙光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7:15:25 来源:小说旗

在诸葛亮以守为攻策略的布局下,联军上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防御与外交事宜。荆州城墙上,士兵们日夜加固城垛,搬运石块、木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城中百姓也被组织起来,协助筹备粮草,妇女们聚在一起缝补营帐、制作干粮,孩子们则帮忙传递物资,大街小巷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袁谭军在荆州的营地中,军事将领们围坐于营帐内的沙盘前,仔细研讨着防御战术。

先锋大将张辽手指沙盘上的山川河流,说道:“若曹操从北面来犯,此处的山谷乃是必经之路,我们可在此设下伏兵,以强弩硬弓先挫其锐气。”众将纷纷点头,随后又对兵力配置、信号传递等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

而在汉中,张鲁亲自监督着士兵们的操练。

他站在高坡之上,看着校场上的士兵们整齐地列阵、挥舞兵器,心中默默祈祷着联盟能够顺利度过此次危机。

张鲁深知,汉中的稳定对于整个联军的后方至关重要,一旦有失,不仅会影响士气,还可能导致粮草供应的中断。

因此,他除了加强军事防御,还派遣使者前往周边的部落,以宗教信仰和共同利益为纽带,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确保汉中地区的安全与安宁。

刘备在汝南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积极招募新兵,广纳贤才。在汝南的城门口,张贴着招募告示,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前来报名。

刘备亲自面试这些人,他目光诚恳地看着每一位应聘者,询问他们的志向与才能,对于那些有勇有谋、心怀正义的人,刘备当即收入麾下,并给予丰厚的待遇和重要的职位。

另一方面,刘备写信给关羽、张飞等将领,叮嘱他们要严格训练士兵,密切关注曹操和孙权的动向,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简雍在益州耐心地等待着刘璋的答复。他住在驿馆之中,每日与刘璋的谋士们进行交流,试图消除他们对联盟的疑虑。

简雍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言辞,渐渐赢得了一些谋士的好感。他向他们讲述着联军在抗击曹操过程中的英勇事迹,以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仁义宽厚,让这些谋士们对联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然而,曹操并未给联军太多喘息的时间。他在许昌完成了新军的训练后,决定先对荆州发动试探性攻击。

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惇率领五万精兵,浩浩荡荡地朝着荆州进发。同时,他又派使者前往孙权处,再次施压,要求孙权出兵配合,从东面夹击荆州。

孙权在江东权衡利弊后,决定暂不出兵,但也在边境集结了兵力,观望局势发展。

他深知曹操的野心,如果曹操在这场战争中获胜,那么自己必将面临更大的威胁。但他又不想过早地卷入战争,损耗自身实力,因此选择了一种折中的策略,坐山观虎斗,等待最佳时机。

夏侯惇的军队逼近荆州,荆州城外顿时战云密布。

联军得到消息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诸葛亮登上城楼,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曹军,心中冷静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他深知夏侯惇乃曹操麾下的猛将,作战勇猛,但也有其鲁莽之处。于是,诸葛亮决定利用这一点,设计诱敌深入。

他派遣赵云率领一支轻骑兵出城迎战夏侯惇。赵云领命后,带着骑兵们风驰电掣般冲向曹军。赵云白马银枪,英姿飒爽,在曹军阵前如入无人之境,枪挑曹将数人,曹军顿时阵脚大乱。

夏侯惇见状,怒火中烧,不顾副将的劝阻,亲自率领大军追赶赵云。

赵云且战且退,将曹军引向了诸葛亮预先设下的埋伏圈。当曹军进入山谷后,只听得一声炮响,两侧山坡上顿时箭如雨下,石块滚落。联军的伏兵齐声呐喊,杀声震天。

夏侯惇这才意识到中了埋伏,急忙下令撤军,但为时已晚。曹军在狭窄的山谷中乱作一团,被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此役,联军大获全胜,斩首曹军近万,俘虏数千,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夏侯惇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退回许昌。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联军的士气,也让诸葛亮松了一口气。

但诸葛亮明白,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曹操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调整战略,再次发动更猛烈的进攻。而联军内部的问题也依然存在,战利品的分配、新占领地区的管理以及与潜在盟友的合作等事宜,都需要进一步妥善处理。

在关中地区,联合管理委员会在诸葛亮的指导下逐渐步入正轨。三方代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开始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他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地区发展规划,包括修复水利设施、开垦荒地、重建商业贸易路线等。刘备军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军事教官,帮助训练当地的士兵,提高他们的战斗力;袁谭军的行政官员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建立集市,促进经济的复苏;张鲁军则协助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传播知识与信仰,稳定民心。

简雍在益州经过多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刘璋的初步回应。刘璋表示愿意与联军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探讨,但提出了一些条件。他要求联军在击败曹操后,要保证益州的自治权,不得干涉其内政;同时,希望能够在贸易往来中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分享战争胜利后的红利。

简雍将刘璋的条件带回联军,诸葛亮与刘备、袁谭、张鲁等人商议后认为,这些条件在可接受范围内。他们决定派遣一个高级代表团前往益州,与刘璋进行正式的联盟谈判,签订盟约。

代表团由诸葛亮亲自率领,成员包括刘备军的庞统、袁谭军的陈群以及张鲁军的阎圃。他们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意满满的盟约草案,踏上了前往益州的旅程。

在代表团前往益州的途中,曹操在许昌重新谋划战略。他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进攻难以击败联军,必须从内部瓦解他们。于是,曹操再次派出大量间谍,潜入联军各地。这些间谍伪装成商人、难民甚至是联军士兵,四处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他们在荆州散布谣言说,刘备与刘璋暗中勾结,意图夺取荆州,将袁谭军挤出联盟;在汉中传言张鲁与曹操已有秘密协议,即将背叛联军;在汝南则称袁谭军正在秘密扩充军备,准备在战后称霸天下,对刘备和张鲁不利。

这些谣言在联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士兵和将领开始互相猜疑,人心惶惶。诸葛亮在途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一方面派人通知联军各地加强对间谍的排查与防范,另一方面加快前往益州的步伐,希望尽快与刘璋签订盟约,稳定军心。

当诸葛亮率领的代表团抵达益州时,受到了刘璋的热情接待。双方在益州的宫殿中展开了正式的谈判。诸葛亮详细阐述了联军的战略规划、对益州的尊重与保护以及战后的合作愿景。刘璋的谋士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军事合作、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双方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讨论。

经过数日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联军与刘璋正式签订盟约,刘璋答应出兵五万,协助联军对抗曹操;联军则承诺保障益州的安全与自治权,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上给予优惠和支持。

盟约签订的消息传回联军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稳定了军心。联军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更加坚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

但诸葛亮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曹操的阴谋诡计不会停止,战争的胜负仍未可知。

他回到荆州后,立即着手整顿内部,加强情报工作,揭露间谍阴谋,消除谣言影响。同时,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联军的战略部署,准备迎接曹操更加猛烈的进攻。

在这乱世之中,联军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如同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巨轮,虽然历经颠簸,但依然坚定地朝着统一天下的目标缓缓前行,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磨砺,每一次危机都是转机的前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