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 > 第165章 闹事危机一朝平

李书童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却不敢言语。顾长渊看着他惊恐的模样,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害怕,但你也要明白,这件事如果不解决,最终受害的还是你们这些学子。你告诉我实话,我保证会保护你。”

李书童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我……我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不敢说,他们会杀了我的……”他指的是张公子和陈夫子。

“他们威胁你了?”顾长渊问道。

李书童点了点头,“他们说如果我敢乱说话,就让我在京城待不下去。”

顾长渊明白,要让李书童开口,必须给他足够的保障。“你放心,只要你肯说出真相,我一定会保护你。我会安排你离开京城,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听到顾长渊的承诺,李书童终于下定决心,“我说,我说……学府的经费确实被他们挪用了,他们用这笔钱去……去赌坊……”

顾长渊心中一沉,果然如此。他继续追问:“都有谁参与其中?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李书童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顾长渊,包括陈夫子和张公子如何勾结,如何伪造账目,如何将学府的经费转移到赌坊。

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顾长渊立刻找到了徐凛风,两人商议对策。

“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将此事禀报皇上。”徐凛风说道。

“不,”顾长渊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现在禀报皇上,陈夫子和张公子一定会反咬一口,说我们诬陷他们。我们必须先稳住局势,然后找到更多的证据,让他们无从抵赖。”

顾长渊深知要化解学子闹事,必须先从源头解决问题。他在学府张贴布告,声明新教育制度不会增加学子课业负担,还会带来更多好处,例如增加实践课程、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奖学金等等。他还承诺,会彻查学府经费的去向,给学子们一个交代。

张公子看到布告后,勃然大怒,立刻指使闹事者去撕毁布告,并继续煽动学子们反对顾长渊。“他这是在糊弄我们!你们想想,他一个外来的官员,凭什么改变我们学府的规矩?他根本就是想毁了我们学府!”

一些不明真相的学子被张公子的言论煽动,再次聚集起来,准备闹事。

顾长渊看着被撕毁的布告,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他知道,单靠一张布告是无法平息这场风波的。他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看来,我得亲自出马了。”顾长渊对徐凛风说道。

夜深人静,顾长渊独自一人走在学府的走廊上,思考着对策。他决定亲自深入学子宿舍,与学子们一对一交谈。他相信,只要他能真诚地与学子们沟通,就能化解他们的疑虑,赢得他们的信任。

他走到一间宿舍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吴学子。他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房门,看到顾长渊站在门外,不禁愣住了。“顾大人?”

顾长渊温和地笑了笑,“打扰了,吴学子,我可以进来和你聊聊吗?”

吴学子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侧身让顾长渊进了房间。顾长渊在床边坐下,看着略显局促的吴学子,开口道:“我知道最近学府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很多学子对新的教育制度都心存疑虑,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吴学子低下头,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觉得……好像一切都在变,让人有些不安。”

顾长渊点点头,表示理解。“变革总是会带来阵痛,但也是进步的必经之路。我明白你们担心什么,你们害怕新的制度会增加你们的负担,会让你们失去现有的优势。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新的制度也能带来新的机遇?”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吴学子,“吴学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吴学子愣住了,这个问题他从未认真思考过。他出身贫寒,读书对他来说只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理想……他似乎从未奢望过。

“我想……我想做个有用的人。”吴学子嗫嚅道。

“有用的人,”顾长渊重复着这句话,“那你想怎么去做个有用的人呢?是像现在这样,日复一日地读着那些枯燥的经书,还是学习一些更实用的知识,去改变这个世界?”

顾长渊从吴学子的理想和未来发展说起,逐渐引导他思考新的教育制度带来的好处。他描绘了未来学子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投身到国家建设中的景象,让吴学子逐渐开始动摇。

隔壁房间的喧闹声隐约传来,张公子还在煽动学子们闹事。顾长渊知道,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争取更多学子的支持。他继续耐心地与吴学子交谈,解答他的疑惑,消除他的顾虑。

吴学子看着顾长渊真诚的眼神,听着他充满希望的描述,心中渐渐燃起了一丝希望。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自己想要改变命运的渴望。或许,新的教育制度真的能给他带来机会。

终于,吴学子深吸一口气,说道:“顾大人,我相信你!”

顾长渊欣慰地笑了。他知道,一颗种子已经种下,它终将生根发芽。

吴学子走出房间,看到聚集在走廊上的学子们,他鼓起勇气,大声说道:“大家听我说!我刚才和顾大人谈过了,新的教育制度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他将自己对新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期待告诉了其他学子,他的话语虽然朴实,却充满了真诚的力量。一些原本还在犹豫的学子,听到吴学子的发言,也开始动摇。

张公子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顾长渊竟然会亲自到学子宿舍去游说,更没想到吴学子会站出来支持顾长渊。他正要上前阻止吴学子,却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高声喊道:“刘学究来了!”

刘学究的出现,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瓢冷水,学子们的喧闹声渐渐低了下去。他身后跟着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他们平日里深居简出,潜心研究学问,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他们的出现,无疑给顾长渊增添了强大的支持。

刘学究走到顾长渊身边,朝他微微颔首,然后转向学子们,声音洪亮而坚定:“诸位学子,老夫今日前来,是想就新教育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变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新教育制度或许存在一些不足,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更多有用之才,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老夫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将新教育制度推行下去。”

他身后几位夫子也纷纷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教育制度的优势和意义,他们的学识和威望,让学子们开始认真思考。

张公子眼见局势逆转,心中焦急万分。他指着刘学究等人,大声喊道:“他们都是顾长渊的同党,他们的话不可信!他们只是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学子打断了:“张公子,你够了!我们已经听够了你的煽动,我们现在只想好好想想,新教育制度究竟是好是坏。”

另一个学子也站出来说道:“是啊,张公子,我们都是来求学的,不是来听你在这里胡搅蛮缠的。”

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质疑张公子,他们不再盲目跟从,而是开始独立思考。张公子见势不妙,脸色变得煞白,他想要再次煽动,却发现已经没有人再听他的了。

顾长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危机暂时平息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李书童身上。李书童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顾长渊知道,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夜深了,学府恢复了平静。顾长渊的房间里,灯火通明。徐凛风站在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事情已经处理妥当了。”

顾长渊点点头,目光深邃:“凛风,这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涌动。陈夫子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徐凛风沉吟片刻,说道:“大人所言极是,陈夫子在学府根基深厚,我们不得不防。”

顾长渊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缓缓说道:“凛风,明日你亲自去一趟户部……”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新教育制度的推行,还需要一大笔经费……”

李书童畏畏缩缩地站在顾长渊面前,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大人,小的…小的也是被逼无奈……”他断断续续地解释着自己如何被张公子威胁,如何被迫散播谣言,煽动学子闹事。顾长渊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更增添了李书童内心的恐惧。

“你可知错?”顾长渊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书童连忙跪下,不停地磕头:“小的知错,小的知错!求大人饶命!”

顾长渊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转头看向徐凛风:“凛风,你怎么看?”

徐凛风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李书童虽有错,但罪不至死。况且,他如今已幡然悔悟,或许可以戴罪立功。”

顾长渊沉吟片刻,说道:“也好。李书童,你散播谣言,煽动学子,本应严惩。但念在你年幼无知,又主动坦白,我可以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李书童闻言,如蒙大赦,连忙叩谢:“多谢大人!小的定当尽心竭力,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顾长渊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明日你去寻吴学子,将事情的真相告知于他,让他在学子中澄清谣言,稳定人心。”

李书童领命而去,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宁静。顾长渊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却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他知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只要新教育制度没有真正实施,隐患就依然存在。而且,陈夫子那边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徐凛风也走到窗边,低声说道:“大人,陈夫子在学府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我们不得不防。”

顾长渊点了点头:“明日你亲自去一趟户部,新教育制度的推行,还需要一大笔经费。陈夫子一定会从中作梗,你需多加小心。”

徐凛风领命而去,顾长渊独自一人站在窗边,思绪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这场改革,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也关乎他个人的命运。

第二天一早,顾长渊便来到了学府。他刚走进学府大门,就看到陈夫子带着一群学生迎面走来。陈夫子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之色,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顾大人,别来无恙啊。”陈夫子阴阳怪气地说道。

顾长渊淡淡一笑:“托陈夫子的福,一切安好。”

“听说顾大人昨日化解了学子闹事,真是可喜可贺啊。”陈夫子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不过,老夫觉得,顾大人与其费尽心思平息闹事,不如想想如何完善新教育制度。毕竟,一个漏洞百出的制度,就算再怎么宣传,也终究无法得到民心。”

顾长渊眼神一凛,他知道陈夫子是在故意激他。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陈夫子所言极是。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不如我们再次公开辩论,就新教育制度的利弊进行探讨,如何?”

陈夫子以为顾长渊上次辩论失利后不敢再战,心中暗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老夫就陪顾大人好好辩一辩!”

顾长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就这么说定了,地点依旧是学府讲堂。”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明日午时,不见不散。”他转身离去,留下陈夫子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明日午时……”陈夫子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