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自编文学醒世恒言 > 第108章 莫把荒唐当趣谈,笑中悟醒世间言 最后一篇完结

莫把荒唐当趣谈,笑中悟醒世间言

话说在那遥远的清平镇,有个名叫刘二的年轻后生。这刘二生得五大三粗,脑袋瓜却不太灵光,整日里游手好闲,就爱听些奇奇怪怪的传闻,还总把那些荒诞不经的事儿当成宝贝,到处宣扬。

一日,刘二在镇口的大树下乘凉,听几个路人闲聊,说镇外的深山里有一座废弃的古宅,每到月圆之夜,就会传出奇怪的声响,有人还瞧见宅子里有黑影飘来飘去,像是住着什么妖魔鬼怪。刘二一听,眼睛瞪得溜圆,这新奇事儿可太对他胃口了。当下,他也不顾旁人的劝阻,拍着胸脯说:“怕什么!我刘二可不怕这些神神鬼鬼的,今晚我就去那古宅一探究竟,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宝贝呢!”众人听了,都笑他傻,可刘二却铁了心,打定主意要去冒险。

到了晚上,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山林间。刘二怀揣着一把破菜刀,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深山走去。越靠近古宅,他心里就越紧张,可那股子好奇心却像一把火,烧得他愈发兴奋。终于,他来到了古宅前。只见那宅子大门半掩,门轴在微风中“嘎吱嘎吱”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刘二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推开了门。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刘二小心翼翼地走进院子,月光下,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刘二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菜刀,眼睛警惕地四处张望。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哒哒哒”,像是有人在慢慢靠近。刘二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颤抖着声音喊道:“谁……谁在那儿?有……有种就出来!”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那阴森的风声。刘二鼓起勇气,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当他绕过一间屋子的墙角时,突然,一个黑影从他眼前一闪而过。刘二吓得“哇”的一声大叫,转身就跑。可他慌不择路,没跑几步就被一块石头绊倒,摔了个狗啃泥。刘二趴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心里懊悔不已:“我这是何苦呢?非要来这鬼地方,这下可好,说不定真要被妖怪吃掉了!”

就在刘二绝望之际,他听到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你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一个人来这古宅。”刘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站在他面前,笑得合不拢嘴。刘二又惊又喜,忙问道:“老人家,您是谁?这宅子里到底有没有妖怪啊?”老头笑着说:“哪有什么妖怪,不过是一些风声和你自己的胡思乱想罢了。你呀,就是太轻信那些没有根据的传闻,才会吓得自己半死。”

刘二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他这才明白,原来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不过是自己吓自己。从那以后,刘二再也不敢轻易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传闻了,他开始踏踏实实地找了份活儿干,日子也渐渐过得好了起来。

在清平镇的集市上,有个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名叫张大胆。这张大胆长得尖嘴猴腮,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不是什么老实人。他整日在集市上摆摊,吹嘘自己的药能包治百病,什么头痛脑热、腰酸背痛、跌打损伤,只要吃了他的药,保证药到病除。

起初,还有些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他的药。可吃了之后,不但病没好,还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有人找他理论,他却振振有词地说:“这是药在起作用,把你体内的毒素都排出来了,再吃几副,保证药到病除。”那些人被他说得云里雾里,半信半疑,又不好意思再找他麻烦,只好自认倒霉。

有一天,镇上来了个年轻的郎中,名叫李正。这李正医术精湛,心地善良,在镇上开了一家医馆,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他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清平镇,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张大胆见了,心里那叫一个嫉妒。他心想:“这小子一来,抢了我的生意,我得想个办法治治他。”

于是,张大胆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买通了一个地痞流氓,让他去李正的医馆捣乱。那地痞流氓来到医馆,故意大吵大闹,说吃了李正的药不但病没好,还加重了病情,要求李正赔偿他的损失。李正耐心地给他解释,可那地痞就是不听,还动手砸了医馆里的桌椅板凳。李正无奈,只好报了官。

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把地痞和张大胆都带到了衙门。在大堂上,李正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大胆还想狡辩,可证据确凿,他也无法抵赖。最后,官府判张大胆赔偿李正的损失,并将他赶出了清平镇。张大胆灰溜溜地离开了清平镇,他这才明白,靠坑蒙拐骗是长久不了的,只有凭真本事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在清平镇的东边,有个叫王富贵的地主。这王富贵为人刻薄吝啬,对待家里的长工和佃户十分苛刻。他整天想着如何从别人身上榨取更多的钱财,却从不肯为别人做一点好事。

有一年,清平镇遭遇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纷纷向王富贵借粮。可王富贵却趁机抬高粮价,还要求百姓们用高价的土地和房产来抵押。那些百姓走投无路,只好答应了他的苛刻条件。就这样,王富贵趁机吞并了大量的土地和房产,变得更加富有了。

然而,王富贵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清平镇。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农田。王富贵的豪宅也未能幸免,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心中懊悔不已。

洪水退去后,王富贵变得一无所有。他饥寒交迫,四处流浪。曾经被他欺负过的百姓们,看到他这副落魄的模样,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纷纷伸出援手,给他送来食物和衣物。王富贵深受感动,他这才明白,钱财并不是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才是最珍贵的。从那以后,王富贵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他开始乐善好施,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成为了清平镇人人称赞的大善人。

在清平镇的西边,有个叫赵秀才的读书人。这赵秀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他整日里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些考取功名的人都是靠投机取巧和贿赂得来的。

有一天,赵秀才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看了看他的面相,说他命中注定没有功名,劝他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科举了,不如找个安稳的营生过日子。赵秀才听了,心中十分沮丧。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彻底没有了希望,从此一蹶不振,整天借酒消愁。

然而,赵秀才的邻居,一个名叫孙二的农夫,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孙二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勤劳善良,乐观向上。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劳作,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快乐。

有一次,孙二看到赵秀才整日消沉,便劝他说:“赵秀才,你别再这么灰心丧气了。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不一定非要走科举这条路。你有学问,完全可以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别人,说不定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呢。”赵秀才听了,心中一动。他想:“孙二说得对,我不能再这么自暴自弃了。”

于是,赵秀才决定放下对科举的执念,他利用自己的学识,在镇上办了一所私塾,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他的教学方法独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渐渐地,他的私塾名声越来越大,来求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赵秀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清平镇的中央,有一座热闹的茶楼。每天,这里都会聚集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在这里喝茶聊天,谈天说地。其中,有一个名叫钱掌柜的商人,他最喜欢在茶楼里吹嘘自己的生意经。

钱掌柜总是说:“做生意嘛,最重要的就是要精明,要懂得算计。只有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他还经常炫耀自己如何用低价买进货物,然后再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他的话引得一些人纷纷效仿,大家都觉得只要学会了他的那一套,就能在商场上无往不胜。

然而,有一个名叫周老实的小商贩却不这么认为。周老实为人忠厚老实,做生意从不耍心眼。他总是以诚信为本,薄利多销。虽然他的生意规模不大,但却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好评。

有一次,钱掌柜进了一批质量有问题的货物。他为了不亏本,打算把这批货物混在好货里一起卖出去。周老实知道后,劝他说:“钱掌柜,做生意可不能这么做。你这样不仅会损害顾客的利益,还会砸了自己的招牌。”钱掌柜却不以为然地说:“你懂什么!不这样做,我怎么赚钱?只要能赚到钱,管他什么诚信不诚信的。”

结果,钱掌柜的事情很快就被顾客发现了。大家纷纷指责他的不道德行为,再也没有人愿意光顾他的生意。而周老实因为一直坚守诚信,生意却越来越红火。钱掌柜这才明白,诚信才是做生意的根本,那些靠投机取巧和欺骗手段得来的利益,终究是短暂的。

这些发生在清平镇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恶美丑,也提醒着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利益和虚荣所迷惑,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用善良和真诚去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收获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清平镇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还添了几分别样的温暖与和谐。

刘二靠着踏实肯干,成了镇上有名的工匠,他用自己的双手,盖起了一间间坚固又漂亮的房子,人们都对他称赞有加。每当有人提起他当初勇闯古宅的荒唐事,他总是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多亏了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脚踏实地才是正事儿。”

李正的医馆越开越红火,他不仅医术愈发精湛,还收了好几个徒弟,将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在他的影响下,镇上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看病难的问题。

王富贵彻底变了个人,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还时常救济那些贫困的人家。他的善举赢得了全镇人的尊敬和爱戴,走在镇上,总能听到人们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赵秀才的私塾里书声琅琅,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赵秀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比功名更有意义的事情。

周老实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诚信经营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许多远方的商人都慕名而来,与他合作。他还带动了镇上其他小商贩,让清平镇的商业氛围变得更加健康、繁荣。

而那曾经卖假药、搞破坏的张大胆,离开清平镇后,吃了不少苦头。他终于醒悟过来,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外地找了份正经工作,重新开始生活。

清平镇的人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了教训,懂得了诚信、善良、勤劳的重要性。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清平镇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每到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平凡又动人的故事,也预示着清平镇更加美好的未来。

简介

《莫把荒唐当趣谈,笑中悟醒世间言》以清平镇为背景,讲述了多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游手好闲的刘二轻信古宅传闻前去探险,被吓得不轻,最终明白不可轻信荒诞之事;江湖郎中张大胆卖假药、使坏捣乱,被赶出清平镇,懂得靠坑蒙拐骗难长久;刻薄吝啬的地主王富贵在洪灾后一无所有,却在百姓帮助下幡然醒悟,变为大善人;郁郁不得志的赵秀才听劝放下科举执念,开办私塾实现人生价值;吹嘘生意经的钱掌柜因不诚信生意衰败,周老实坚守诚信生意红火。这些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多面,在诙谐与荒诞中蕴含深刻哲理。

讲述了什么

小说通过刘二、张大胆、王富贵、赵秀才、钱掌柜和周老实等人的经历,全方位呈现了清平镇的生活百态。有对未知事物的盲目好奇,有生意场上的欺诈与诚信对比,有面对困境时人性的丑恶与善良,还有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世俗长卷,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因不同的行为和选择而产生的不同结局,强调了脚踏实地、诚信善良、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

读后感

读完这部作品,内心满是感慨。它以轻松诙谐的故事,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在欢笑与思考中收获成长。故事里人物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刘二的冒险让我意识到,不能仅凭传闻就盲目行动,遇事要保持理性判断 。张大胆和钱掌柜的遭遇则警示我,无论何时,诚信都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投机取巧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终究无法长久。王富贵从刻薄到善良的转变,展现了人性的可塑性,也让我懂得了善良与宽容的力量。赵秀才的故事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并非只有一条实现路径,换个角度,就能发现新的天地。这部作品让我明白,在生活中,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几年时光转瞬即逝,清平镇早已焕然一新。镇口的大树愈发繁茂,成了人们夏日里乘凉唠嗑的好去处,大家说起曾经那些事儿,都忍不住感慨万千。

刘二的工坊规模不断扩大,还带起了不少年轻学徒,他传授的不仅是手艺,更是踏实做事的态度。如今他盖的房子,不仅牢固耐用,还融入了许多巧妙的设计,深受大家喜爱。

李正的医馆声名远扬,周边村镇的百姓都慕名而来。他的徒弟们也都学有所成,在镇上各处开枝散叶,为更多人解除病痛。逢年过节,师徒们聚在一起,探讨医术、分享心得,场面温馨又热闹。

王富贵的善举仍在继续,他牵头成立了救济会,专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百姓。在他的影响下,镇上的富户们纷纷响应,大家齐心协力,让清平镇没有一个人挨饿受冻。

赵秀才的私塾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有的进京赶考,有的回乡教书育人。他的教育理念也被更多人认可,不少外乡的孩子也被送来求学。

周老实的生意已经扩展到了外地,他的诚信之名传遍四方。每次他带着货物回到清平镇,都会给乡亲们带来外面的新鲜玩意儿,还会分享各地的奇闻趣事。

曾经犯错的张大胆也回到了清平镇,他在外地学了一门手艺,如今开了一家小铺子,本本分分地经营着。他常说,是清平镇的人和事让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后一定要好好弥补曾经的过错。

清平镇的集市依旧热闹非凡,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这里,善良、诚信、勤劳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准则,大家互相扶持,共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每一个日出日落,都见证着清平镇的幸福与安宁,而这些故事,也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永远保持那颗真诚善良的心 。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平镇在众人的齐心努力下,蜕变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模范小镇。

刘二的建筑工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招牌,周边城镇的大工程都来找他合作。他还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建筑队,免费为镇上的孤寡老人修缮房屋,让他们也能安享舒适生活。

李正的医馆不仅医人病痛,还开设了医学讲堂,定期给镇上的居民普及养生知识和急救技能。他培养出的徒弟们,各个心怀仁术,有的还前往偏远地区义诊,将这份医者仁心传递得更远。

王富贵牵头成立的慈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资助了无数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还为清平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修建了宽敞的道路和漂亮的公园。

赵秀才的私塾成了培育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他的教育理念被编成书籍,在各地流传,吸引了许多教育者前来交流学习。

周老实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他还设立了商业诚信奖,鼓励镇上的商家都诚信经营。在他的带动下,清平镇的商业氛围愈发浓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

张大胆的铺子在他的用心经营下,生意越来越好。他经常参与镇上的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弥补曾经的过错,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每到传统节日,清平镇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分享着生活的喜悦。曾经的那些荒唐事、烦心事,都化作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注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善良、诚信、互助的美德深深扎根,绽放出最绚烂的幸福之花,未来的日子,也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

又过了好些年,清平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刘二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工匠,他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子前来拜师学艺。如今,他将工坊开到了周边城镇,不仅让更多人住上了坚固美观的房子,还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李正的医馆被扩建为规模宏大的医馆群落,不仅涵盖了各类病症的诊疗,还增设了医学研究室。他和徒弟们研发出的一些土方子,帮助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引得各地医家纷纷前来交流学习。

王富贵的慈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受他资助的学子有的已经学成归来,反哺家乡,投身到清平镇的建设中。他还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为周边村落的贫困家庭送去物资和关怀。

赵秀才的私塾培养出了许多栋梁之才,其中不乏在朝堂上崭露头角的官员,以及在文坛大放异彩的文人墨客。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整个地区得到推广,为培育更多人才奠定了基础。

周老实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大,不仅在各地开设了分号,还将清平镇的特色商品推广到了全国各地。他带动了镇上一大批人就业致富,大家都对他感激不已。

张大胆的铺子如今已是清平镇的老字号,他凭借精湛的手艺和诚实守信的经营态度,赢得了众人的信赖。闲暇时,他总会给年轻一代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告诫他们要走正道。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清平镇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刘二、李正、王富贵、赵秀才、周老实、张大胆等人齐聚一堂。他们看着眼前热闹繁荣的清平镇,心中满是感慨。此刻,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曾经的波折与坎坷都化作了今日的幸福与满足,而清平镇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更加美好的篇章 。

全写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