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寻常巷陌 > 第7章 嗯,这里是“寻常小味” 3

寻常巷陌 第7章 嗯,这里是“寻常小味” 3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8:13:41 来源:小说旗

3

一根烟囱离地十数米,通体以红砖砌成,不时轻烟缭绕。

这是坐落于三公巷尾,一家名为“寻常小味”的厂房的鲜明标志。

在六七十年代,这个以闽派甜食为卖点的糖厂,曾经风光一时,受到刺桐市人的极力追捧,每到年节销量必然大涨。还有不少海外华侨,也对“寻常小味”生产的传统糕点念念不忘,时常托人捎上几盒以慰乡情。

在三公巷选定几处场景后,康捷将目光投向巷尾的“寻常小味”糖厂,便央着顾长顺带他进来看看。别的不说,光那大大的烟囱,都写满了故事。

本以为,顾长顺多少还会犹豫一下,没想到他一口就应了下来,当即和弟弟顾长庆联系,要带康捷等人进来参观。

从糖厂退下之后,顾长庆成为新一任厂长,如今也年逾半百,两鬓苍苍,准备找接班人了。前几年,顾长顺的长子顾小欢,在国外制糖工程专业学习,为的就是归国以后接管糖厂,继承家业。

康捷、沐川、赵兴三人,跟着顾长顺兄弟俩进了糖厂。刚一进门,便觉得视线开阔,糖厂的面积远比自己想象的大,里面说是厂房林立也不为过。

顾长顺见沐川啧然有声,不觉生出几分自豪感:“你别看我们糖厂选址是在三公巷尾,占地面积却有五六十亩。”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要取景,多的是地儿。”

康捷对此十分认同,又道了一通谢,拿手机拍了不少照片。顾小喜在一旁作陪,见他随手拍的照片,角度也取得极妙,不由暗赞一句导演就是导演。

穿过一条花径,顾长庆指着眼前一幢二层小楼,说一楼是产品展厅。

走进去一看,窗明几净,当中陈列着猪油糕、礼饼、猪油炒米、灶糖灶饼、年糕、红糖粿、菜头粿、咸真酥、黄米糕、麻芝、雪片糕、鸳鸯饼、碗糕、橘红糕等甜食的模型。

虽说是模型,但做得极为逼真,几乎要逗得人淌下口水来。

再看展厅四周的幕墙,还贴着数张闽派糕点的海报,上书着“闽派传统糕点按工艺分为烤制、炸制、蒸制、熟粉等五大类”的解说词。

不一时,女接待邹芳已经端来了几碟糕点,放到客人们的面前。顾长庆忙招待大家坐下来吃茶吃糕点。这些糕点日期都很新鲜,色泽明丽可喜,口味各臻其妙,别说是康捷这个外地人,就连本地人也忍不住多来几块。

顾长顺不禁感慨道:“我们小的时候,物质哪有现在丰裕?就是这些传统糕点,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小崽儿们,一心都盼着天天过节,这样我们就有理由吃甜品,吃糕点了。”

一席话听得同行座之人也觉唏嘘。

康捷便接口说:“等到我们出生的时候,买吃买喝都不难了。沐川,到你们这代人,就更幸福了。”

沐川笑道:“是的,我就是因为天天吃糖,还得了龋齿呢。”

这话引得同事赵兴一阵揶揄:“是嘛,那你都喜欢吃什么?”

沐川毫不犹豫地指着一块糕点,说:“鸳鸯饼。”

“这个吗?”康捷用牙签刺起一块鸳鸯饼,看了又品,“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嗯,酥酥脆脆,好吃。”

“你看,这面皮里内外有七层,里面裹着两种馅料。”沐川回道。

“哦,我吃出来了,肉松和……麻薯红豆?”

“一咸一甜,口感丰富。”

沐川笑道:“现在啊,网友们对于豆花、粽子这些美食无法达成共识,有爱吃甜的,有爱吃咸的。这鸳鸯饼,可以满足各种刁钻口味。”

吃罢糕点,康捷、沐川、赵兴,随顾家人上楼参观厂史图展,这才知道,“寻常小味”虽落成于六七十年代,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说得上是一个百年老字号了。

“哪里是1918年,”顾长顺感叹道,“根据传说,戚继光入闽抗倭之时,带来了‘光饼’。那时,老英雄带来的糕饼师傅,就姓顾。”

“爸,你别瞎说了,这是传说,传说!”顾小喜站在顾长顺身后,听他开始吹牛,忍不住出语提醒。

“传说怎么了?有族谱呢,还一直传到了民国。只是,那些年头战火纷飞,朝不保夕,族谱也不知道搁哪去了!”顾长顺瞪圆了眼。

“传说要能靠谱,诸葛亮、乾隆、慈禧都得忙死。”顾小喜嗤之以鼻。

见这父女二人要争起来,沐川忙打岔道:“顾叔叔,我看这展板上写着,九十年代时曾一度停产,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