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掌上齐眉 > 第358章 康王黑锅王

掌上齐眉 第358章 康王黑锅王

作者:锦一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18:14:09 来源:小说旗

芮麟状告豫国公谋害前都转运使芮攀,并豫国公勾结北狄,私运宿铁,谋害漕司提举温志虎,贪污受贿,排除异己,所有证据呈于朝堂之上。

百姓议论,朝堂动荡。

庆帝终于下令,将其移交刑部,三司会审。

圣旨传到淮安之时,命谢云宴押送温家之人回京指认豫国公,并将此次漕司有罪之人,全数押解回京候审。

谢云宴这次未曾抗旨,圣旨到后便言明半月之内,会将温家之人和所有罪臣送于京城,传旨的太监松了口气。

消息传回京城时,庆帝也同样松了口气。

淮安一行人回京之时,已是中秋之后。

盛暑已过,天色又见凉意之时,谢云宴回京的车驾才出现在京郊。

庆帝特意令宫中大朝,命所有朝臣皆在御正殿上,下旨让燕陵率人前去城门前迎接,而徐崇山等人甚至已经准备好。

待到谢云宴上殿之后,要如何逼迫他交出调军令牌。

谁料殿前燕陵进来时,跟在他身后的却是一身青衣长裙,容色出尘的女子,她身后还跟着两人,一人穿着常服,另外一人则是内侍衣装。

除此之外,却丝毫未见谢云宴身影。

“苏锦沅?”

杨宏见到踏进殿内的女子时,眼皮一跳。

哪怕前后时隔近两年,他却依旧还记得,当初谢云宴被打入诏狱时,就是眼前这女子拿刀抵着他脖子,一脚将他踹进了萧家的深坑,从此再也没爬出来。

其他朝臣也是面露异色。

不是说谢云宴押送罪臣归京,来的怎会是萧家那位少夫人?

唯独薄膺和汪光中看着进殿的苏锦沅既有了然,也同样松了口气,原以为今日朝上会有一场争端,却不想谢云宴根本没有回朝。

建安侯强忍着时,才没露出笑意来。

亏得他还担心了许久,怕谢云宴脑子一热真奉旨归京,届时人被困在京城,又没了兵权在手,怕是萧家上下又得陷入先前绝境。

好在那小子机灵。

顶着周围各色目光,苏锦沅跟随燕陵走到殿前,恭敬朝着上方行礼:“臣妇萧苏氏,拜见陛下。”

庆帝已是神色冷然,直接看向燕陵。

燕陵硬着头皮跪在地上说道:“微臣奉命出宫迎接谢大人,怎料车驾之中只有萧少夫人身影。”

禁军都已经围了淮安车驾,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大打出手的准备,谁能想到那马车里却丝毫不见谢云宴身影,只有领着前去淮安传信内侍,坐在车中的苏锦沅。

苏锦沅见他之后丝毫未曾为难,直接便将淮安带回之人,全数交给禁军之后,又主动与他一同入宫面圣。

燕陵到现在都还有些茫然。

任谁也没想到,谢云宴居然这么大的胆子,让苏锦沅带人回京,他却不曾归来。

有豫国公一脉朝臣早就等着抓谢云宴把柄,见状便开口说道:“我堂堂大晋朝堂,怎能让女子登朝,谢云宴到底是何用意!!”

“淮安传回消息,分明是谢云宴押解漕司之人归朝,如今却让个女人回来,谢云宴这简直就是欺君,还请陛下严惩!”

“陛下,谢云宴仗着陛下恩宠,早前屡次抗旨不归也就算了,今日却还这般肆意,若不严惩,陛下威严何在,朝中上下又哪还有纲纪可言!”

徐崇山立于人群之中,也是突然开口:“谢大人也未免也太过放肆了。”

“陛下亲下圣旨,命内侍前往淮安传旨,让他归京与豫国公对峙,今日更是以满朝之人开朝迎他,可他居然遵,还这般戏弄众臣。”

“他眼里可还有朝廷,可还有陛下!”

朝中纷纷攘攘,无数朝臣像是早就等着抓谢云宴把柄,此时对着立于殿中的苏锦沅便是一片痛斥之声,只恨不得能立刻将谢云宴定罪。

抗旨不尊,欺君罔上,无视朝纪朝纲,桩桩件件皆是重罪。

庆帝也是神色阴沉:“苏氏,你可知罪?”

苏锦沅抬头时神色费解:“臣妇不知何罪之有。”

“你还敢狡辩!”

之前最先出来痛斥谢云宴有罪的那人上前半步厉声道,“你一妇人,却登朝堂,直视圣颜不恭在前,谢云宴抗旨在后。”

“如此戏弄陛下和满朝大臣,你们萧家好大的胆子!”

苏锦沅听着那人的话,抬眼看着他:“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本官御史大夫,刘高明。”

苏锦沅神色恍然:“原来是御河湖中与子争美,誉遍京城的刘大人。”

“……”

刘高明脸色瞬间铁青,而旁边所有朝臣也都是瞬间脸色古怪。

御史台管事之人共有两人,一便是御史大夫刘高明,二是御史中丞魏妆如。

这两人关系不睦朝中人尽皆知,刘高明仗着自己官高一阶时常借故打压魏妆如,偏他自己其身不正,后来也被魏妆如逮住了把柄,险些扒了身上那层皮。

苏锦沅那句“御河湖中,与子争美”的事情,就是当初险些让刘高明声名尽毁之事。

据传刘高明当初在御河湖中与人“赏景”,遇上逛青楼的亲儿子,两人同乘一条花船,看上了同一个姑娘,后来醉酒之后。

刘高明被亲儿子打得落了水,在水中反击时又险些踹断了亲儿子的命根子。

这“与子争美”也因此而来。

当初这事情虽然被刘高明遮掩了过去,可该知道的却还是知道了,虽未问罪,却也被魏妆如狠狠打压过一番。

这苏锦沅当真是嘴毒至极,一句话就直戳刘高明心窝子。

刘高明铁青着脸怒斥出声:“你这妇人胡说八道什么?朝堂之上,岂容你信口胡言,这般放肆!”

苏锦沅微歪着头看他:“刘大人这般动怒做什么?我不过是听闻刘大人美名,却第一次与您相见,您口口声声说萧家有罪,我也总得先知道您是何人。”

“况且陛下还在,我一后宅妇人无知放肆也就算了,刘大人身为当朝御史,却殿前失仪,于陛下面前信口呵斥。”

“刘大人眼中可还有陛下?”

“你!!”

刘高明万没想到这萧家妇人居然这般巧言令色,连忙急声说道,“陛下,老臣绝无此意,实是这妇人可恶。”

苏锦沅实觉好笑至极:“刘大人,你一口一个妇人,满嘴贬低之言,请问你母亲可是妇人,祖母可是妇人?”

“是谁生你育你,又是谁替你延续血脉,替你们刘家保后世香火?”

她神色清冷,言语却比刀子还利,

“莫不是刘大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生地养?”

刘高明面色一青,没待他开口说话。

苏锦沅便继续挺直了背脊说道:“莫说前朝林太后垂帘听政,曾创下景运之治让得后世称颂,就说先太祖庆元帝打天下立朝之时,其长姐屡次救他于阵前,率兵攻陷前朝,替大晋立下不世基业。”

“这大晋江山有一半都是你口中妇人所得,当年太祖更亲封其长姐为宸王,可上朝议政,可率兵百万,论真起来,宸王牌位如今还供奉在太庙之中,与太祖并立。”

“我大晋立朝也有数百年,可曾有半条律令女子不可入朝堂。”

“还是刘大人眼中,宸王也是无知妇孺,不配与你堂堂男儿并立朝堂?”

苏锦沅的话掷地有声,而刘高明脸色瞬间苍白。

晋朝建朝之时,的确有这么一位宸王,以女子之身被封亲王,享亲王权势,得承齐家血脉,死后更得太祖亲旨奉入太庙,与太祖皇帝的牌位同置于太庙最高的位置。

大晋建朝已有数百年,传承至今,宸王之事早就已经被人忘记,皇室虽然年年供奉太庙,那之后却再无女子能以入朝。

朝中百官早就默认,这朝堂是男人博弈的地方,就连庆帝几乎都快要忘记了这位祖奶奶,更何况是向来心高气傲的刘高明。

他苏锦沅女子之身登入朝堂攻讦萧家,却被苏锦沅这般反击,直接将刘高明放在了烈火之上。

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刘高明之前的话没什么问题,可谁敢去应苏锦沅的话?若真说一句女子不配,那就是藐视宸王,藐视太祖。

就算是庆帝也担不起这罪名。

刘高明脸色煞白,吓得“砰”的一声跪在地上,急声说道:“陛下,臣绝无此意!”

苏锦沅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既无此意,那刘大人为何刚才不问缘由,就指责我以妇人之身进入朝堂,更给我扣上个藐视圣上的罪名?”

“刘大人是觉得我好欺负,还是想要冤害我萧家,离间萧家和陛下君臣之情?”

“我……我……”

任是刘高明平日里巧舌如簧,一张嘴厉害至极,此时却也被苏锦沅堵得说不出半句话来。

满朝大臣看着被苏锦沅几句话就说得脸色煞白,满头大汗的刘高明,眼见着他就要背上一个离间君臣之情,藐视太祖的罪名。

原本想要出头指责谢云宴的那些人都是后背直冒冷汗,默默收回了自己还没踏出去的脚。

薄膺眼神微松,垂头时嘴角露出一丝笑来。

杨宏站在人群里更是打了个冷颤,瞧着刘高明就毫无同情心的轻啐了一声:也不打听打听这女煞星是谁,居然就想要为难人家。

遭罪了吧。

该!

……

庆帝原还见刘高明占着上风之时,便听之任之,如今见刘高明居然被苏锦沅逼成这般,而苏锦沅咄咄逼人之势,更哪有半点往日谦逊。

他开口沉声道:“刘爱卿,你失仪了。”

刘高明满脸慌然:“臣绝无冒犯太祖之意,也绝不敢挑拨陛下与朝臣之间君臣之情,之前只是气愤谢大人抗旨冒犯陛下,才会一时失言,求陛下恕罪。”

庆帝冷声道:“你身为御史,当知谨言慎行。”

“朝堂失仪,言及太祖圣明,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刘高明重重松了口气,冷汗顺着衣襟流下之时,却也知道庆帝这已经是极为袒护他的责罚,否则若叫苏锦沅死咬着他冒犯太祖之事不放,今日他休想好过。

刘高明连忙说道:“臣谢陛下宽宏。”

等刘高明连忙退下之后,庆帝才垂眼看着殿中跪着的苏锦沅,依旧是那张温柔好看的模样,眉眼间不带半点锋芒。

可刚才那一幕,却足以叫庆帝明白,他当初对这女子看走了眼。

庆帝沉声说道:“刘御史刚才虽然言行失态,可有句话却没说错。”

“朕亲自下旨让谢云宴归京,他却屡次抗旨,他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皇帝!”

苏锦沅收敛了方才对着刘高明时的冷厉之色,对着庆帝时,一如之前恭谨:

“陛下误会了,六弟对陛下从无半点不臣之心,萧家也对大晋忠心耿耿,绝不敢有半点违逆之意。”

“之前陛下派康王前往淮安之时,六弟就已经打算移交漕运之事归京,谁料却被贼人行刺,伤重难愈,又恐有人会伤及康王,所以才留在淮安保护康王。”

“这次陛下旨意到了淮安之后,知陛下愿惩奸佞,也已经查明当日谋害六弟之人,六弟便即刻与臣妇一同启程,押送漕司罪臣入京。”

“奈何才刚离开淮安,便闻阜宁之地突现岛寇倭夷,不仅烧杀抢掠伤及百姓,还围了阜宁府衙。”

苏锦沅情真意切,说话时不卑不亢,言语清晰,

“当时情况紧急,康王爷心系百姓苍生,不忍见阜宁生灵涂炭,便做主让六弟先行与他一起率兵前往驱逐倭夷,又怕误了京中之事,所以才让臣妇先行押解漕司之人回京复命。”

“此事薛内侍可以作证,康王爷怕陛下动怒,也让府中长史詹明江与臣妇一同入京禀明此事。”

众人这才发现,苏锦沅进来时身后跟着的那人有些眼熟,仔细一看,才有人辨认出来,那人赫然是康王府长史,也是康王身边最为信任之人。

詹明江跪在苏锦沅身后半步,恭敬说道:“微臣可以作证,谢大人未曾抗旨。”

“王爷刚去淮安之时,谢大人便已有交接之意,怎料有人收买王爷身边之人,行谋害之事。”

“当时除谢大人受伤,淮安一众官员也险些遇刺,谢大人怕王爷为人所害,才留在淮安帮着王爷清查此事。”

詹明江正色说道,

“这一次陛下旨意到了淮安之后,谢大人便主动与王爷提及回京,只南边倭夷为患,殃及整个阜宁,更有蔓延之相。”

“王爷怕若不驱逐会成大患,让得整个沿海一带水深火热,所以才先斩后奏拦了谢大人,让他随同带兵镇压。”

“微臣回京时王爷曾命微臣带回书信与陛下请罪,还望陛下明察。”

那位前往淮安传旨的薛内侍也是“砰”的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奴才传旨淮安之后,谢大人即刻便与康王交接,跟奴才启程回京,怎料刚出淮安,就被康王派人拦下。”

拦人的,是康王身边扈从。

将人留在淮安的,也是康王。

如果圣旨传到淮安,谢云宴不肯接旨,不曾动身回京,那自然可以扣他个抗旨不尊的罪名,可他当时是接了旨的,也毫无半点推脱之意,不过两日就将淮安之事交接妥当,还跟着他一起启程回京复命。

是康王派人将人在半道拦了下来,也是康王主动“邀”谢云宴一起带兵驱逐倭夷。

当时看到的人并非内侍一个,连淮安一众官员也知道此事。

谢云宴从头到尾都未曾违逆圣意,更沾不上半点抗旨的罪名,就算有错,那也是康王的错。

满朝大臣:“……”

徐崇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