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祸得福

晚清之乱臣贼子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祸得福

作者:吴老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5: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花沙纳对吴超越的确是相当不错,然而有意无意的,他也给吴超越招来了新的麻烦和敌人——大清户部和内务府的敌视,还有在这两个衙门里的无数贪腐官员。qiuyelou

起因就是在花沙纳越俎代庖替吴超越求得湖北铸币权的事,之前在上海铸造银圆大获成功,来到湖北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方便对外贸易,吴超越曾经先后好几次上折子请求在湖北铸造银圆,结果却每一次都因为满清户部和内务府的强烈反对而没有成功,吴超越和赵烈文对此也一直都是无可奈何。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满清户部和内务府的大爷们之所以这么反对让吴超越在湖北铸造银圆,原因当然是想要垄断铸币权,从中捞取丰厚油水。至于满清朝廷铸出的银圆成色差品质低劣,坑害百姓难以在市场上流通,洋人更是断然拒绝接受,甚至还有许多中外奸商以低价收购这种银圆用来上交赋税,这些种种弊端,户部和内务府的大爷们当然是不会去考虑,更不会去操心的。

颇有金融天分的花沙纳早就看出了这些弊端,知道吴超越在上海试铸发行的银圆比他之前力推的满清宝钞更切合实际,更知道只有把铸币权交给吴超越这样有魄力又清廉的官员,才能真正起到利国利民的作用,所以才在上任前全力争取玉成此事,结果虽然奇迹般的获得了成功,却也让户部和内务府的大爷们恨透了他和吴超越——敢抢大爷的财路,不把你们弄死对不起老子的妻儿老小和十八房小妾!

对吴超越来说更惨的是,现任户部尚书柏葰又偏巧是载垣、肃顺等人的政敌,恨屋及乌对吴超越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这会花沙纳又拉着吴超越断了柏葰的财路,柏葰当然更恨不得要扒吴超越的皮,抽吴超越的筋。

当然,再恨吴超越,再是什么户部尚书,柏葰想收拾吴超越这个实权巡抚,首先还得逮到由头拿到把柄,然而就在柏葰和官文一样的拿吴超越这个琉璃弹子毫无办法的时候,一个相当意外的好机会,却突然出现在了柏葰等人的面前——江南道御史丁浩上了折子,弹劾吴超越的祖父吴健彰伙同江北大营的粮台文煜,贪污江北大营的军饷银二十五万两,并且还拿到了真凭实据。

吴老买办这次真的是因为贪得无厌才惹火烧身,奉旨截留江海关税银给欠饷多日的江北大营解燃眉之急,结果却赶上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和琦善暴卒,总管江北大营钱粮的文煜起了贪恋,暗约吴老买办伪造公文,假称饷银是在江北大营被攻破前就已经交割,未及发放就被太平军抢走,要和吴老买办联手贪墨这笔巨款,而吴老买办在这方面屁股从来就不干净,见有机可乘便立即一口答应。结果银子倒是拿到手了,只是没想到在那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被江南道御史丁浩知道并拿到了证据,一道折子捅到了京城,让爱屋及乌的载垣和肃顺等人想保吴老买办都难,也给了刚吃了大亏的户部尚书柏葰和内务府大臣裕诚和麟魁等人报仇出气的机会。

蓄意报复,又早就听说过吴老买办在海关监督任上屁股极不干净,操作得好的话株连牵涉到吴超越身上易如反掌,柏葰和裕诚等人当然是上窜下跳,不断劝说咸丰大帝严查此案,追究到底,严惩涉事人并株连子孙,正为赤字严重和江南战场糜烂而焦头烂额的咸丰大帝也没客气,马上就降下了所谓圣旨,命令两江总督怡良会同江苏按察使赵德辙严查此案,并且让吴老买办和文煜停职待参,等候处置。

知道这件事拦不住,对吴超越确实不错的肃顺别无选择,只能是赶紧一边派人暗中通知吴老买办,一边写信给吴超越,让吴超越也知道这件事,要吴超越如果有什么牵连赶紧撇清。

碰上了这么一位坑爹爷爷,换了别人肯定是叫苦不迭,然而吴超越真没这个资格叫苦——吴老买办贪得这么狠,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吴超越这个败家子败得太凶。所以收到了肃顺的书信后,吴超越也只能是赶紧放下手里的其他事,找来赵烈文商议对策。

“慰亭,这事不好办啊。”赵烈文也是大皱眉头,说道:“连肃中堂在京城里都拦不住,说明皇上对这件事已经是万分震怒,吴老大人又已经被拿住了证据,再想从这件事上撇清,只怕已经是毫无可能了。”

吴超越阴沉着脸不说话,是既不想让买办爷爷受到什么伤害,又希望能保住买办爷爷的官职,让自己能够间接获得上海海关的饷银,然而不管吴超越如何的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任何的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结果就在吴超越对此束手无策的时候,门外却传来湖广总督花沙纳登门拜访的消息,吴超越无奈,只能是赶紧领着赵烈文等人出门迎接,毕恭毕敬的把对自己相当不错的花沙纳给请进了二堂落座。

“慰亭,刚收到的消息,你爷爷出事了。”

花沙纳的来意让吴超越十分意外,刚坐下就主动说起吴老买办已经被革职待参的事,然后花沙纳还沉着脸对吴超越说道:“慰亭,老夫可以明白告诉你,你爷爷这一关不好过,柏葰和裕诚他们明面上是整你爷爷,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正的目标是你,你要小心,千万别让他们乘机抓到你什么把柄。”

“多谢花制台提醒,晚辈感激不尽。”吴超越赶紧道谢,又试探着问道:“花制台,关于这件事,不知你对晚辈可有什么指点?”

“这也正是老夫来见你的目的。”花沙纳叹了口气,目光温柔的看着吴超越说道:“慰亭,别怪老夫出言不吉,你爷爷的官职,这次是无论如何都保不住了。贪污军饷本就是重罪,江北大营被发匪攻破,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欠饷时间过长而士气低落,关于这一点,代理琦善掌管江北大营的吉尔杭阿在上奏的折子里说得很明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琦善也因为这点没在死后被追究,得了一个文勤的不错谥号。好在柏葰和裕诚那帮巨蠹还没想到这点,没把故意欠饷导致江北大营溃败的罪名硬扣在你爷爷身上,不然你爷爷的处境只会更不妙。”

“所以慰亭,老夫必须劝你一句,你最好别打为你爷爷彻底脱罪的主意。”花沙纳语气诚恳的说道:“这点连肃顺肃中堂和载王爷他们都做不到,更别说你,你如果一定要坚持这么做,只会授人以柄,更进一步的牵连到你。”

吴超越沉默,半晌才问道:“花制台,那晚辈应该怎么做?”

“你最好的选择,是劝你爷爷尽快认罪,先认错再想办法减轻处罚。”

花沙纳很不客气的把吴超越推向了不孝忤逆,然后又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折子,说道:“这是江南道御史丁浩弹劾你爷爷和文煜的折子抄件,来历也不瞒你,是老夫在京城的人秘密送来的,上面说得很清楚,是文煜首先提出联手贪墨军饷,你爷爷协同从之。所以老夫建议你尽快走通怡良和赵德辙的门路,一定要让他们把文煜定为主犯,把你爷爷定为从犯,这样你爷爷才可以减轻处罚。不然的话,你爷爷只怕首级都难保住。”

“再然后,你就可以上折子为你爷爷求情,名正言顺的恳求皇上和朝廷看在你的份上,饶你爷爷不死,退赃保命,不再继续追究。有肃中堂和载王爷他们在朝廷里帮你说话,做到这点肯定不难。”

“慰亭,老夫早就听说过,你爷爷和你的祖孙之情非同一般,要让你爷爷认罪受辱,

避免牵连到你,你一定很难接受。可老夫还是得提醒你一句,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没柴烧,让你爷爷认了罪撇清了你,不给你的敌人牵连你的机会,你将来还有机会帮你爷爷东山再起。”

“但你如果也倒了,你爷爷以后才是真的永无出头之日。想一想琦善吧,他两次被革职,两次东山再起;你老师曾国藩的恩公穆彰阿,把皇上得罪得那么狠,都已经定为永不叙用,可是靠着捐资助饷,现在还不是又捞回了五品顶戴?能伸能屈才是大丈夫,一味的只知进不知退,那是莽汉所为。”

搁下了这些话,花沙纳告辞而去,而吴超越虽然很清楚花沙纳的这些指点全是一片好意,可是要让吴超越劝说吴老买办主动认罪让他受到羞辱折磨,吴超越却又狠不下这个心——毕竟吴超越来到这个时代后,对自己最好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吴老买办。

知道吴超越与吴老买办的深厚感情,赵烈文自然明白吴超越的心思,便也劝道:“慰亭,我认为花制台的指点,真的是金玉良言,只有保住了你,你们吴家才有将来,但你如果坚持为你爷爷彻底脱罪,被你的仇人乘机牵连到了你,那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就会前功尽弃,你爷爷还想东山再起,也只会难上加难。”

“还有,我认为以吴老大人的脾气,即便你不开这个口,他也一定会选择牺牲他自己,保全你。”

吴超越还是沉默,过了许久后,吴超越才很是勉强的开口说道:“也罢,就按花制台的指点做吧,和桂良、赵德辙他们联系,求他们手下留情,别把我爷爷的罪定得太重。”

…………

被赵烈文料中,为了不至于连累到宝贝孙子,吴老买办在听取了周腾虎的建议后,果然选择了老实认罪,果断承认贪污事实不给满清朝廷继续严查深究的机会。而借口查案双双跑到了上海躲避太平军锋芒的怡良和赵德辙,既是念在与吴超越的往日交情份上,又需要吴超越留在上海的吴军练勇保护身家性命,也果断选择了让文煜背上首犯罪名,给吴老买办定了一个胁同从之的较轻罪名。

对此结果,柏葰和裕诚等人当然是极为不满,坚持要继续查办下去,结果自然遭到了肃顺和载垣等人的极力反对,同时太平军也无意中帮了老吴家一个忙,没有出现天京事变的太平军在攻破了江南江北两座大营之后,乘势向东发展,先后拿下了丹阳、武进、常熟和江阴等地,再一次兵临苏州城下。战情紧急至此,急需稳定苏南人心的咸丰大帝也不想再把这个案子扩大化,一挥手就同意了怡良等人的奏请,让吴老买办革职退赃了事。

处分的旨意送到了上海后,已经被关押多日的吴老买办终于获得释放,城里的文武官员纷纷跑到吴老买办面前道贺,都说吴老买办渡过此劫之后,将来必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肯定还有起复机会。在关押期间被尿结石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吴老买办却是心灰意冷,客套敷衍了几句就回了家休养,决心从此闭门不出,再不过问官场上的事。

身心俱疲的吴老买办想好好休息,吴超越也想让买办爷爷暂时避避风头,等风声过去后再想办法让吴老买办重新复出,然而吴老买办和吴超越这对无良祖孙事前却说什么都没有想到的是,上海的局势,竟然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当然是由正在向苏南迅猛发展的太平军造成,势如破竹的太平军在苏州城下虽遭小挫,却并没有就此放弃,稍做调整就继续猛攻苏州,同时分兵占领了周边的昆山、太仓和吴江等地。困守孤城的江苏巡抚许乃钊天天向躲到上海避难的怡良求援,暴跳如雷的咸丰大帝也不断下旨逼迫怡良出兵救援苏州,怡良招架不住,只能是匆匆组织了一群乌合之众,又向周腾虎借了四个营的吴军练勇壮胆,亲自率领着向苏州开拔,与太平军交战于苏州与松江交界处的白鹤港。

没办法形容怡制台的倒霉运气,接战时天上突降暴雨,随同出战的四个营吴军练勇击针枪无法使用,被太平军一战击败,清军各部全面崩溃,怡良又无比倒霉的在逃亡中座船搁浅,被太平军追上斩杀,随同出征的按察使赵德辙及所部兵马也东逃道路被断,只能是南下逃往娄县闭城自保。

再接着,知道自军赢得很侥幸的太平军并没有急着攻打上海,选择了南下攻打娄县,但即便如此,上海城里也仍然是一片风声鹤唳,城内和租界都挤满了躲避战火的官绅百姓,形势万分紧急。正在家里养病的吴老买办招架不住上海官民士绅的一再恳请,被迫无奈下也只好是抱病复出,与江苏布政使薛焕、兵备道惠征和知县周腾虎等人商议紧急扩建团练保卫上海的事宜。

和历史上一样,吴老买办还是坚持勾结洋人共同保卫上海,还提议向洋人借兵参战,结果薛焕等人不但一口答应,还请求吴老买办亲自出面主持此事,吴老买办听了苦笑,说道:“老夫都是被革了职的人了,无品无级,有什么资格主持办理与外交相关的事?”

“官职的事好办。”薛焕想都不想就说道:“本官这就上表朝廷,请皇上施恩开复,请吴老大人你重新出山为朝廷效力,帮助本官主持保卫上海的大事。”

病怏怏的吴老买办摇头苦笑,是既没这个信心能够保住已经风雨飘摇的上海,也不相信咸丰大帝会这么快就自行打脸,重新起用自己。然而病急乱投医的薛焕却是毫不理会,只是立即亲笔写了一道奏折,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奏请重新启用吴老买办。

再接着,让吴老买办诧异万分的事就发生了,没过得几天时间,咸丰大帝竟然就用六百里加急送来旨意,火线任命吴老买办为江苏候补道和松江府团练总办,授权吴老买办统属松江全府团练,并允许吴老买办截留部分关税扩编团练,帮助薛焕保卫上海财富重的。而薛焕屁颠屁颠的拿着圣旨跑来找吴老买办道贺的时候,之前因为小刀会起义已经被降为五品的吴老买办难免是诧异万分,疑惑自问道:“难道说,老夫这一次是因祸得福?”

更值得让吴老买办庆幸的事其实是发生在南京城里,鉴于上海战场的特殊政治情况,还有畏惧吴超越留在上海的精锐老兵,事实上早在咸丰大帝火急火燎的决定重新起用吴老买办那一天,太平军真正的军事统帅杨秀清就已经在南京城里对太平军东路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东路军不得攻打上海,准备先通过外交手段说服英法等国同意太平军占领上海,然后再考虑采取军事行动。

再所以,当孤立无援的苏州和娄县等城市先后被太平军攻破后,苏南全境基本上已经被太平军彻底占领后,上海依然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牢牢钉在了江苏战场的最东端。吴老买办在满清官场上的地位,也如同上海在江南战场上的地位一样,变得是坚不可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