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八十一章 得意门生

晚清之乱臣贼子 第八十一章 得意门生

作者:吴老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5: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了弟子吴超越击毙韦昌辉的朝廷邸报后,曾国藩是既得意,又失落。得意的当然是他的学生争气,给他长了面子。失落的则是他的大弟子江忠源干翻冯云山,小弟子吴超越弄死韦昌辉,一起靠着军功名扬天下,他这个当老师的在军事上却至今毫无作为,彻彻底底的被两个学生给比了下去。

事实上,曾国藩之所以下定决心办理团练,除了是不甘心默默丁忧守制三年外,更大的原因是曾国藩很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儒帅名臣,而且早在咸丰二年的年底,曾国藩就已经上折子求到了湖南团练帮办的职位,并且立即着手组建在后世赫赫有名的湘军。

与学生吴超越相比,曾国藩办团练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关系广,学生弟子多,亲戚多宗族成员多,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容易就拉起了一支五千余人的团练队伍,并且还忠诚度相当有保障,兵员素质也相对其他地方团练为高,最大的欠缺只是训练和武器。

训练这方面的问题倒不是很大,仅凭戚继光留下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曾国藩就相信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绝对能练出一支横扫天下的精锐强兵――大家都知道,曾国藩在历史上确实做到了这点。

仅有武器让曾国藩操心,虽不象学生吴超越那样迷信洋人武器,但思想开通的曾国藩却也知道,再想靠弓箭刀矛战无不胜已经不可能了,清军最先进的火器鸟铳和抬铳太平军那边也有,就算同样装备也不过打个平手,所以曾国藩还是盯上了洋人的洋枪洋炮。派人到广州采购洋枪洋炮的同时,曾国藩还专门给买办学生吴超越写了一道书信,让吴超越帮他在上海打听洋人枪炮的价格。以便与广州的军火价格比较,节约银子。

水路不通。曾国藩的信使只能走陆路去上海和吴超越联系,耗日持久,所以一直到了咸丰三年的四月中旬,信使才带着吴超越的答复书信回到湘军驻地湘潭。结果也是凑巧,一向喜欢亲自督练士卒的曾国藩这会恰好不在校场上,信使就只能是向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打听曾国藩的下落,知道曾国藩在营房里的曾国荃又恰好有些军务要向曾国藩奏报,便亲自领了信使去拜见曾国藩。

进得营房。曾国藩正在书案旁奋笔疾书,曾国荃开口说话还被正进入状态的曾国藩挥手制止,知道兄长脾气的曾国荃无奈,只能是乖乖坐在一旁等待。结果等了不少时间后,曾国藩才终于放下手中毛笔,先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向曾国荃笑道:“沅浦,过来看看,为兄这道讨贼檄文写得怎么样?”

“讨贼檄文?”

曾国荃楞了楞,赶紧上前拿起曾国藩的新作欣赏时。却见宣纸上龙飞凤舞,铁画银钩,还真是一道声讨太平军罪行檄文――文章名称叫做《讨粤贼檄》。文笔如刀,历数太平军的各种罪行,义正言辞,极力鼓动天下文人士子对太平天国的仇恨情绪,读来令人热血沸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曾国荃忍不住大声叫好,道:“好!好文章!兄长的文才,想不到已经精进至此。小弟钦佩!”

“沅浦,你怎么也学会拍马屁了?”曾国藩含笑指责曾国荃的夸奖过甚。又问道:“沅浦,以你之见。这道檄文可还有什么需要改动之处?”

“用不着,兄长的文才,何需改动一字?”曾国荃继续拍马屁,然后又疑惑问道:“但是兄长,我们现在还没有把兵士练熟,更没决定出兵讨伐长毛,你这么早就把檄文写好做什么?”

“心血来潮,一时手痒,忍不住就先写好了。”曾国藩微笑说道:“先备着,等我军出征讨贼时,立即把这道檄文传布天下,号召天下文人士子群策群力,帮助我军共破长毛。”

同为曾圣之后和未来名将,曾国荃在心机谋略方面不输给兄长多少,所以听了曾国藩这番话后,再细一琢磨品味,曾国荃很快就明白了兄长的真正意图,一拍大腿喜道:“兄长高明,此举大妙!”

“妙在那里?”曾国藩微笑问道。

“兄长,你对小弟何必也要明知故问?”曾国荃放声大笑了,先看看左右无人,然后才低声说道:“当然是抢占道义高地,树立兄长你和我们湘勇的天下练勇统帅地位,也给朝廷和皇上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知道我们起兵只是为了讨伐长毛,并无二心。”

曾国藩的笑容中带上一些得意了,曾国荃的笑容中也带上了一些奸诈,低声说道:“自长毛起兵以来,大清各省府州县虽然基本上都有官员士绅办理团练,助国讨贼,却又都是各自为战,少有联络,更无领袖。兄长你先天下之先,首发檄文号召天下文人士子群起助你讨贼,等于就是抢到了天下团练的统帅地位,即便不能如臂使指的指挥各地团练,却也占据道义上风,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团练,都会认定我军是讨贼骨干,认定兄长你为讨贼总帅,对兄长你用兵作战益处无穷。”

“还有,更关键是让朝廷和皇上对我们放心。”曾国荃又奸笑说道:“满人猜忌汉人,从不肯让我们汉人掌握重兵,兄长你这次组建五千练勇,朝廷和皇上还要硬塞一个塔齐布进来掺沙子,暗中监视我军,将来兄长你如果还想扩大军队规模,必然是千难万难。但是这道檄文一旦发出,皇上和朝廷见了定然就会认为我军只为讨贼,兄长你对朝廷绝无二心,即便还不肯放心,也必然不会刻意刁难,严格限制我军规模。兄长,你说小弟说得对不对?”

看了曾国荃一眼,曾国藩笑而不答,只是问道:“不在校场督促练兵,来这里做什么?”

“有点军务要向兄长你奏报。”曾国荃先亮出手中公文。又说道:“还有,我们去和吴超越联系的信使回来了。”

曾国藩点头,一边随手翻看曾国荃带来的公文。一边随口吩咐让信使进来,然后才向已经等了不少时间的信使问道:“见到吴道台了?他可有什么话说?”

“禀部堂。吴道台托小人向你问安,还说他因为军务政务缠身,不能亲自到湘潭向你行弟子礼,望你千万恕罪。”

得意门生对自己的尊敬让曾国藩万分满意,又问起军火价格的问题时,信使赶紧拿出了吴超越的回信,说道:“禀部堂,吴道台让小的给你带来了一道回信。还有一份西洋各国的枪炮报价清单,吴道台还说,只要部堂你需要,他可以立即替你向洋人订购,如果部堂你这里军费一时难以筹措,五万两银子以内,他可以替你先垫着。”

听到这话,不光曾国藩笑得更加开心满意,曾国荃也忍不住开口赞道:“不错,兄长。你这个学生还算不错,比你的其他门生强多了。”

“谁叫他爷爷是广东出了名的大富豪?”曾国藩笑笑,道:“但他能有这份孝心。确实算是难得。”

“对了,部堂,小的差点忘了一件大事。”那信使又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卷轴,恭敬说道:“吴道台他在上海发表了一道《讨粤贼檄》,历数长毛各种罪恶,号召天下文人士子群策群力,投笔从戎助他讨伐长毛发逆,檄文让小的带回来请你斧正,还说部堂你如果方便的话。请助他在湖南传播这道檄文。”

信使的话还没说完,曾国藩的脸上就已经变了颜色。手里的公文也不知不觉的落地。曾国荃更是脸色大变,飞快上前抢过那道檄文。展开了只看得几眼,曾国荃就彻底的目瞪口呆了,口中喃喃,“我的天!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巧的事?兄长,你敢相信么?这道檄文不但题目与你的檄文一模一样,就连内容也相差无几?”

双手有些颤抖的接过学生抢先发布的檄文,低头细读时,曾国藩几次擦眼以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也几次掐大腿以确认自己是否在做梦,口中也忍不住低声念诵起了其中的精华句子,“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本道台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读到这里,曾国藩差点没有一口鲜血喷在吴超越的檄文上,心中惨叫,“好学生!真的是好学生!你不但完全和我想到了一点上,动作还比我这个老师快得多,快得多!好学生,真的是我的得意门生啊,我收了你这个学生,真的是,真的是……。”

“真的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

虽然很不想把吴超越这道无耻之极的《讨粤贼檄》呈递到咸丰大帝的面前,但是没办法,知道吴超越还有特殊渠道可以让咸丰大帝看到这道檄文,所以收到了江苏地方官府呈递来的吴超越版《讨粤贼檄》抄文后,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军机处的穆荫还是乖乖的把折子递到了咸丰大帝的面前,违心帮助吴超越讨咸丰大帝的欢心。

再然后,八旗老爷们的一再进谗也就化为了泡影,本来在满蒙王公的挑唆提醒下,咸丰大帝还认真考虑过是否往吴超越身边多安插几个眼线暗中监视,可是看到了赵烈文给吴超越代笔的飘香奇文后,咸丰大帝不但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认为继续让老丈人给忠心耿耿的吴超越当监军就足够了,还笑道:“想不到吴爱卿还能想到这么一点,不错,长毛发逆确实是人人得而诛之,吴爱卿首树义旗号召天下文人士子群起讨贼,朕心甚慰,朕心甚慰。”

如果不是八旗王公坚决反对。还有因为吴超越的官职实在是小了点,咸丰大帝差点就想用朝廷邸报把吴超越这道檄文明发天下,帮吴超越扩大影响和增加声望。但即便被八旗老爷们坚决拦住了。咸丰大帝还是下旨道:“传朕口谕,告诉吴爱卿。他的《讨粤贼檄》朕已经看到了,写得好,叫他照着檄文上说的做,早些把他的精兵练出来,再打了胜仗,官职赏赐,朕绝不吝啬!”

说罢,觉得口头奖励不够的咸丰大帝还有专门下旨。给吴超越封了一个三等车骑尉的爵位。八旗王公和僧格林沁等人垂头丧气的叩首,个个心中大骂,“狗蛮子,拍马屁的功夫还真是越来越了得!”

…………

颁布《讨粤贼檄》抢占道义制高点完全是赵烈文的主意,吴超越压根就没插过手,任由去赵烈文折腾,眼中盯着的也是新兵训练和苦味酸武器开发这两件大事。但还好,有两百多老兵为骨干带动,新兵训练已经用不着吴超越全程参与;同时有了黄胜和龚振麟部下的帮忙后,武器开发的事也逐渐进入了正轨。吴超越在这所要的关心,也就是如何取得技术方面的突破。

苦味酸手雷倒是容易解决,把弹筒里的黑火药倒掉。筒壁内漆上一层油漆再涂上一层石蜡装进苦味酸,第一次试验就取得了成功,同时自行生产也不是很难,自行少量生产不是多大问题。最难的还是迫击炮和掷弹筒,本来吴超越还胃口很大的想把这两种武器同时搞出来,但是到了真正着手研究制造的时候,吴超越才发现自己想得实在太简单了,别说迫击炮了,就是最简单的掷弹筒搞出来都没有那么容易。

掷弹筒的筒身倒不难制造。吴超越也清楚记得筒管里有一根金属撞击杆用来击发尾火,难的是炮弹的底火和引信问题。吴超越就是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造出一撞就发火同时必须保证安全的底火,更造不出更加复杂的触发引信。实验了五六十种办法都没能取得成功。最后当吴超越都要绝望的时候,黄胜才通过反复的实验研究,找到了包裹****的薄铜皮理想厚度,制造出既确保一定灵敏度又相对比较安全的火帽,勉强取得了第一次发射成功。

底火勉强解决了,但触发引信吴超越和黄胜都是彻底无招,迫不得已,吴超越只能是在用上了向英国人买来的开花炮弹延时引信,才总算是用掷弹筒打出了第一发开花炮弹――为了安全,还是刻意缩小了装药量的黑火药炮弹。

终于取得了这一次成功后,吴超越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地上五肢大张,有气无力的对黄胜等人说道:“接下来的就交给你们了,尽快想办法把苦味酸炮弹给我搞出来,然后再想办法如何量产。”

同情的看了已经彻底累瘫的吴超越一眼,黄胜先是老实答应,然后才向吴超越小心翼翼的建议道:“慰亭,要不请一些洋人武器专家帮我们的忙吧,不然的话,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把你要的掷弹筒和迫击炮搞出来啊。”

“那苦味酸的秘密不就暴露了?”吴超越有气无力的反问道。

“不让他们参与苦味酸的事不就行了?”黄胜反问,又说道:“只要洋人把我们把炮身和炮弹搞出来,然后我们悄悄把炮弹里的火药换了就行,何必一定要我们自己闭门造车?费时费力还进展缓慢?”

仔细一想觉得黄胜的话有道理,吴超越这才点了点头,又坐起身来说道:“这样吧,开出悬赏花红,让洋人专家帮我们研究掷弹筒和迫击炮,这事你去办,只要能成功,花多少银子都可以。”

黄胜答应,还立即去了租界寻找和欧美各国武器研究专家联系的办法,吴超越则坐着踢了一脚那架好不容易才铸造出来还绝对不满意的掷弹筒,骂道:“老子就不信了,抗日战争时要什么没什么都能造出掷弹筒,我这里有的是洋人帮忙,也会把你这破玩意搞不出来?”

郁闷自己以前没有学好武器制造的时候,亲兵队长吴大赛突然来到了吴超越的面前,把一道公文递给吴超越,说道:“孙少爷,刘丽川刚刚派人送来的。”

随手接过了公文打开,只看得几眼,吴超越就瞪大了眼睛,脱口说道:“反攻镇江?刘阿源疯了,就他那点人那点德行,还敢跟着杨文定反攻镇江?”

“源叔要跟着杨文定反攻镇江?”吴大赛也被吓了一大跳。

吴超越点点头,因为刘丽川送来那道公文上,确确实实写着杨文定决定向镇江发起反击,而已经被封了一个七品顶戴的刘丽川不但没有反对,相反还决定跟着杨文定一起去打镇江――所以要吴超越给他补充武器弹药。而点头过后,吴超越的心里也顿时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暗道:“难道刘丽川要不听话了?上海的上游一带,也又要面临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