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药瘾男成为本书堂主!另外明天临时有事,所以还是两更,三更改在周日了
”虎,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也!“
赵无恤一直觉得,阳虎,是治理邦国的贤才,也是祸乱国家的桀雄,他从一个小小家臣凌驾了鲁侯和三桓,孔子也得仰其鼻息,入齐后又闹了个大新闻,骗了齐侯的爱将东郭书作为投名状降了赵。
之前无恤之所以阴了阳虎一把,是顺势而动,两人并无仇怨。但阳虎因为无恤这一推手在鲁国倒了台,虽然在五父之衢受无恤不杀之义,但他可不一定领情。然后在那日重逢,无恤向阳虎敬酒赔罪后,阳虎却极其识时务地将那份怨念藏了起来,这几日除了极尽其能地想在赵鞅面前表现才干外,还将赵无恤也当成主君般示好。
“鲁国北鄙有俗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说的便是虎这样的人。当初还想凌驾小君子之上,终究自食其果,见逐于鲁,见疑于齐。虎如今除了赵氏,已经无处可去,还望小君子看在当年初入鲁国时,虎曾帮衬过一二的份上,能收留我,虎必世代为赵氏隶臣!“
单单一个赵氏,其实力已经不下鲁国,若是能给阳虎一份比鲁国更大的舞台和功业的话,两人的恩怨倒还是有可能淡化的。
何况不能彻底消除那又如何。无恤要做,便做叫阳虎又惧又怕的主君,让他心存忌惮反倒是件好事。
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对于阳虎,无恤倒是想推他一把,让他入赵鞅麾下,发挥点余热也好。
所以说完这句话后,无恤又加了一句:”小子也是爱其才而忧其德,然岂不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臣下的贤与不肖。不全在其本人,更重要的是在于为主上者如何驾御。在鲁侯、季氏、齐侯处他或许是乱国之贼。但若是父亲能任而用之,或许能成为强邦之臣。”
”为何如此断言?“
无恤心中暗道:“因为我记得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样的,阳虎相赵,几至于霸!”
但他最后却拍了个马屁:”正如其言。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父亲乃是少见的贤明雄主,这世间谁不倾心?也唯有父亲能够压制阳虎。“
在这个时代,能否吸引人才,个人魅力是占有很大比重的,而赵鞅就是个极具魅力的人。当那一日雪原之战,他挥动大旗开始朝齐人反冲时,连赵无恤也热血沸腾。恨不得作为一个开弓的小卒追溯着那高大背影而去。
阳虎权力欲强,有野心没错;但赵鞅和赵无恤正好能利用他这一点,让他建功立业。
赵无恤向他敬酒,在席上推杯交盏,两人的关系似乎近了许多,对于最有希望的未来世子,家主,傅叟也是打定主意要讨好的。
酒过三巡,傅叟却突然叹了口气。
无恤再三追问,他才说道:”主君和君子都决定任用阳货,可曾考虑过要如何安抚鲁国方面?再过几日,来自鲁城,前来拜见主君的使者就要到了,他们必然会听说阳虎就在赵军中,若是索要,是给还是不给?“
对于扼杀未来的对手,他并未完全死心。
无恤淡淡地说道:”阳虎是决不能留在西鲁的,必须去晋国,至于如何操作,我自有主意。“
赵鞅接纳阳虎之降后要考虑安抚鲁国三桓,而赵无恤也要保证手下的孔门弟子们不要炸窝,毕竟阳虎得罪他们太深。所以他才把冉求,子贡等人统统支开,让他们去负责别处事务了。
不过无恤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偷梁换柱的主意。
但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契机。
就在傅叟还要细问时,城垣下却传来了一阵骚动,那是俘虏营,还有伤病营的位置。
”怎么回事?“无恤起身眺望,只见火光动摇,人影穿梭不已,下面显然产生了一阵慌乱,却不知原因。
”莫不是齐卒反叛!?“傅叟轻声说道,齐人中的军吏已经被揪出来分开关押,但齐卒暴动的可能性还是有。只是,在被围栏关押,有稀粥活命,外面弓弩瞄准的情况下,这就有些不明智了。
无恤派人过去询问,片刻后,邢敖带着一位鹤发童颜,身穿宽大医袍,上面还沾着不少血污的老者回来了。
无恤眼神好,看的真切,来者正是扁鹊。
扁鹊自从救治了赵鞅以后,又被赵无恤偶然的”细蛊致病说“留在下宫治病研究,同时帮赵鞅调理身体,被赵氏奉为上宾,任谁见了都得尊称一声夫子。
等到两月前赵鞅出征,扁鹊觉得自己在晋国也呆的够久,便又随着赵兵出来,游历的同时兼任赵氏军医吏。他整天带着几位弟子泡在伤病营里,救死扶伤,活人上百,被视为能活死人白骨的老神仙,威望极高。
于是两人连忙走下墙垣迎接。
”夫子,你怎么来了?
此时此刻,天气还十分寒冷,扁鹊额头却沾着汗珠。他呼出了一口白气,向赵无恤通告道:”还请君子告知中军佐,速速帅军离开外郭,在郊外驻扎,营地不要太密集。“
赵无恤闻言,和傅叟对视一眼,从这位赵氏谋主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丝少见的惊慌。
”究竟出了何事?“
扁鹊沉重地摇了摇头道:”营中有变,是疫病,是伤寒!“
字数够足,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