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春秋我为王 > 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春秋我为王 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33 来源:小说旗

等须句大夫哭诉完毕退下后,孔丘方才来得及将赵无恤的奏书再度献上。

“此奏书君上之前已经看过了,须句大夫所说之事,与赵小司寇所说多有出入。小司寇先是请罪,声称因使者被杀,一番好心被人误解而愤慨,故一时做出了羞辱须句大夫的举动,事后愧然,便将其送归鲁城发落,此乃私心。但驱逐须句大夫,则完全是出于公愤……”

“公愤?折辱公族,实在是太过分了,他这样做,与当年的阳虎有何区别!?”鲁侯最担心的是先去一虎,又来一狼。

“阳虎擅权乱国,但赵小司寇,目前还算是公忠体国,对君上也从未失礼过。”

鲁侯也冷静了下来,想着赵无恤在奏书里的说辞和须句大夫的出入,问孔丘道:“小宗伯以为,此事谁对谁错?”

“都有错。”

“哦?且说来听听。”

“《尚书》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须句大夫防疫不勤,又擅自用人淫祀,按照小司寇职责里的‘小祭祀,奉犬牲’之职责,是有权加以过问的。此外,小司寇还可以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听民之诉讼,施上服下服之刑,主持公议也并无不可,但却无权驱逐大夫。再者,凡公之同族,有罪不即市,所以他没有无伤及须句大夫的性命。然而刑不上大夫,他毕竟是年轻人,居然出于私心折辱之,这一点却是过犹不及了。“

在赵无恤一些有意无意的举动下,孔子对赵无恤还是有好感的,觉得他与自己心仪的那种贤明大夫十分接近。

加上不少弟子也在那边为臣为吏。随奏书一起来的,还有公西赤的私信。公西赤对赵无恤在西鲁的防疫大加赞誉,认为跟孔门的仁义德行暗合。这之后驱逐须句大夫,虽然有些小小的不合礼法之处。却也大快人心。

虽然距离孟子那惊世骇俗的“民贵君轻”,桀纣之君非但可逐,而且可杀尚远。但儒家里的一部分人,对贵族卿大夫也没有那么待见,譬如孔丘自己在野时,就将三桓视为“斗筲之人,何足道哉”。

通过公西赤的信件,孔丘这才知晓。原来西鲁的伤寒并未造成太大的人口死伤。为民众庆幸之余却又心忧,在入朝为政后,他需要考虑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随着外寇齐人消除,眼看鲁国的内斗又要喧嚣其上,而此时赵无恤的动作,很可能会触碰三桓敏感的神经,成为他们对付的焦点。

不过如此一来,或许也是帮助君上收回政权的机遇。

他下定了决心:“我得想办法解决此事,然后劝劝君上,再忍一时。切勿卷入其中才行。”

……

三桓也在场,对刚才须句大夫的话他们若有所思,其中以叔孙州仇最为不忿。心胸狭窄的他在阳虎之乱里损失最大,如今主邑郈城还在家臣侯犯手里捏着,无法要回。”

在用这种说辞说服将信将疑的须句众人喝下苦涩的麻黄、桂枝药汤后。赵无恤眼见这里局面得到控制,留下军吏守备,又马不停蹄回到了廪丘。

呆了一个多月。五千赵兵和五千齐国俘虏就已经将秦邑吃空了,不得不分开就食,无恤让须句承担两千,其余各邑也分兵驻防。赵鞅也把大本营迁到了廪丘,此地往北往西都很方便,齐卫如今恐怕无力兴兵了,但不可不防。

从疫区回来的人也要隔离,在结束了三天隔离时间后,再见到赵鞅时。无恤便得到了他的夸奖。

“须句的事你做的不错,一来割发代祭。收得此处民心;二来装作私愤,让须句大夫在此邑名望扫地。他日后就算再想归来,恐怕也会被国人鄙夷;三来经由此事让鲁人明白,赵氏不可轻辱之!”

在堂堂霸国次卿赵鞅看来,对付鲁国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虾米,需要太多手段?晋国的对策一向简单粗暴,对待不服的诸侯,管你正卿次卿,直接一巴掌抡过去,看你心服不心服,平丘之会时,叔向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此,即使想要对鲁国做点无道之事,天下谁又能阻止?晋国这条老牛虽然瘦了,可压在鲁国这头小猪身上,难道怕小猪不死?”

齐鲁各国顿时吓得屁滚尿流,纷纷前来莅盟,那时候还只是个赵氏庶子的赵鞅见证了晋国霸业之盛,除了胆大嘴滑的郑子产能和晋卿们讨价还价,谁敢说半个不字?

可如今时代不同的,晋国霸业已衰,唯独赵鞅在外奔波。与鲁人相处,他居然还要忍气吞声,看着儿子被人占便宜。

对此次与齐国为敌,鲁国三卿的表现,赵鞅是极为不满的。阳虎在时,尚能对齐国打上一两次漂亮的反击战,牵制齐人的行军,可现如今,三桓居然未派一兵一卒参战,光凭赵兵打赢了战争,鲁侯和三卿又迟迟不来拜见祝贺,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好在鲁人一如既往的识时务,这不,刚开春,他们就派使者上路了。大司徒季孙斯,大司空孟孙何忌亲自带队,前来犒劳赵兵,感谢他们打跑了齐人,保护了鲁国。

同来的,还有鲁侯借口要权职匹配,升任为大宗伯、中大夫的孔丘!

“孔子要来了?”这消息是昨日才接到的,所以无恤也是刚刚知晓。

赵鞅抚须笑道:“来得正好,我正想与他见见,平日听窦犨与子贡夸赞,说丘是什么鲁国大贤,其学识德行譬如江海;又听阳虎中伤,认为他是个虚伪的假仁假义之人,如今终于得见真容了。”

无恤笑道:“阳子之言不可当真,他之前也觉得小子是虚伪之人。”

他心里却暗自咋舌,赵鞅和孔子在历史上虽然素未谋面,却隔着大河相看两厌。赵鞅想杀孔子而后快,而孔子也变得逢赵必黑,在差点被诱杀后,周游列国就是不去投奔赵氏,一堆弟子全站在赵氏对立面。

如今因为无恤的存在,历史似乎有了改变,这对潜在的冤家死对头,居然真要碰面了!

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修罗场,还是一笑泯恩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