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三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胃宿,等到拂晓时分,牵牛星渐渐挪移到南天正中,来自南方的季风也开始吹拂。
“南风三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阳光普照后,从虞舜时代起就流传在安邑一带的歌谣再次传遍盐池里外。解池内芦苇湿地环绕,水禽候鸟族聚,且有银泊万顷,浩淼广阔。进入季春三月后,晋南多刮东南风,风速为四季之冠,使得解池的盐水加速蒸发,凝结成盐,盐花的形状晶莹透明,形状万千。最后板结为盐堆,一座接着一座,远看似皑皑雪山。
在这片雪白的世界里辛勤劳动的,是隶属于晋卿魏氏的盐工们,他们常年劳作,皮肤晒得黝黑,如同雪地上的黑色工蚁。
他们在烈日下的盐场上十人或五人一组,气力大者先用铜制的斧镐在巨大而坚硬的盐山上刨出一道裂缝,然后其他几人双手各持一根木棒插进缝中,合力把一块盐板从整体上撬下来。
他想起了一个在当地流传许久的故事。
骥,是千里马,它埋没于安邑的马厩中不为人所知,等到老了,就拉着装盐的辎车从盐池攀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尿液浸湿,皮肤也开始溃烂,口水滴滴答答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羊肠坂的中间,骥再也上不去了,卧地喘息不已。
秦穆公的伯乐刚好路过,他远远看到了骥,惊为天人。
“这是千里马啊!”
伯乐从车上跳下来,抱住骥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骥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它真的是千里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马为知己者鸣!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子泰识千里马,举端木赐于市肆,举张孟谈于泮宫,故英才能为之所用,开创了我难以企及的事业。我有伯乐之志,不知我的千里马又在何处?”
次日,魏驹便向父亲魏侈上书,请求效仿赵鞅养士,在安邑也造一座“招贤馆”,招揽天下士人、游侠为食客!
他也不避人言,没错,这就是*裸地在效仿赵氏父子。
魏驹入“战国四君子”之第三席,由此而始!
(第三卷名字想好了,就叫《战国七雄》吧o(n_n)o~,争取过年前开始)
……
ps:今天也有事,大章一顶二了,明天后天两更,另外之前有些错误,在这里综合设定下
齐国盐产量:“十月始正,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三个月三万六,一年大概十五万钟
《管子.海王》里说每月一成年男子食盐五升,女子三升,小孩两升(实际上肯定到不了这数,咱以一年四十升为平均标准算了)
100升=1釜,10釜=1钟
百万人口的国家至少要四万钟
西鲁将近二十万人口,需要八千钟
一千多万人口的中原每年要吃四十万钟,齐盐占了天下近半,其余则是安邑盐池、井盐、各地土盐和吴、莒、燕海盐的总和,也就是说,单单在中原,至少还有将近十万钟盐的缺口,这玩意是供不应求的
另外几百万枚铜币也不是无法想象,想想海昏侯墓里的两百万枚五铢就行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紧那罗是男的,蔚苍澜,言落秋,神幻界的打赏!
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