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事自家清楚,宋公已死的消息昨日刚从城内传出,让向巢越发焦虑。
向氏在内战里已经实力大损,若不能立刻进入商丘,参与瓜分宋国朝堂的群鸦盛宴,必然会被乐氏、皇氏两家把膏腴的职位霸占殆尽,到那时,向氏在中枢就彻底边缘化了!
所以必须劝夫差留在商丘城外,哪怕没办法立即入城,也要拖着不让唯一的新君人选公孙纠进去,只要君位空悬,就还有生变的希望,否则一切都晚了。
所幸夫差比向巢预料中的还要蛮横霸道,原本按照中原的规矩,遇上国君之丧,即便是交战的两国也要立即停战以示哀悼。夫差倒好,对此视若未闻,直接堵在人都城门口了,毕竟吴国人一直有乘丧伐吊的恶习。
谁料城内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九十九牢!?亘古未闻啊!
却听向魋说道:“太子见到礼单,先是不以为意,然后便询问身边的御者邢敖,在中原,这九十九牢大概是什么规格,邢敖说这是宋国能拿出的最高礼遇了。于是太子大喜,他连连称善,接纳了礼物,并厚待使者……”
“怎么会这样!不行,我得去看看。”向巢脸色铁青,连忙让弟弟带路,兄弟两人离开蒙门,朝夫差所在的扬门赶去。
驱车狂奔数里,等向氏兄弟赶到扬门时,却看到了让他们惊愕的一幕:从商丘南边各门处,用大陶鼎盛放的太牢依次送出,集中运到此处,远远就能闻到肉香扑鼻。此外还有犒军的米百筐,醯醢百瓮,吴国人喜滋滋地享受着这些礼物。原本杀气腾腾的围门阵势完全没了。
向巢连忙直奔夫差大营,进去一看,却见夫差身穿舒适的华服裘袍。有些激动地在里面走来走去。
虽然行军在外,可夫差却一点没有耽误享受。柔软豹皮垫在地上,进入宋国后搜刮来的瓷器、漆器摆设在帐内,有美丽的女子暖床伺候,更有调和味道的庖厨为他烹饪吴地口味的食物。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夫差不知道这句话,但这句话的确是他理想生活的写照。
赵无恤投其所好,以宋国公室名义送来的礼物。彻底把眼界还不够高,意志还不够强的夫差砸晕了。
向巢进来时,夫差正满面潮红,兴奋劲尚未褪去,他一边低头看着礼单,一边不住地念叨道:“九十九牢……当年叔祖父季札访宋、鲁,受的不过时五牢之礼,九十九牢,宋国人真是看得起我夫差!”
嘴似抹了蜜的邢敖在旁边用吴语迅速地说着话:“连天子也不过受九牢之礼,如今看来。太子的尊贵足以顶十一个周天子了。且九九乃数之至大者,古往今来没有能与太子比肩的英豪,太子只比天帝低一点点而已。”
“休得乱说。这礼遇是给我背后的吴国,是给父王的!”夫差虽然笑骂着斥责,但任谁都能看得出,他心情好极了,都快上天了!
邢敖一面说着奉承话,一边暗暗吐舌头,宋国人这次的礼物可算是撞到太子夫差心坎里了,与他渴望被人吹捧、臣服的心态完全契合,以至于都忘了本来的目的。赵无恤与南子关系暧昧,却没把握彻底控制她,更别说让她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
或许是时候找机会与她开门见山地详谈一次了,赵无恤摸了摸腰间,别的且不说,姐姐季嬴给自己的玉环,还在南子手里呢!
……
一边想着,赵无恤巡视完外郭城防后便上了马,在一队亲卫的随行下往居所走去。
国丧期间,商丘城内依然在实行宵禁,也停了一切娱乐活动,夜间四处流窜的人会被当成逆党余孽击杀。从扬门走东西大道,到了与内城墙相邻的市肆区,也是人头冷清,不复往日繁华。
乐氏在商丘的府邸已经在历次政变中焚毁了,赵无恤当年的立足之地,那座名为“忘归”的三层高小阁楼却幸存了下来,这里是陶丘侈靡之所的雏形,现在则成了赵无恤暂居的馆舍,因为从这里去往官署、宫室、城门都很方便。
雅致的厢房内装潢讲究,一整套洁白清秀的“赵瓷”摆在案几上,虽然忙了一整天,赵无恤还是会抽空看会东西,或是鲁、宋的典史,或是枯燥的奏疏。
刀剑要用磨刀石去打磨锋利,人的头脑则要靠书,靠处理事情来变得伶俐机智。
夜色越来越深,外面突然传来侍卫的叩门声:“司寇。”
“何事?”
“被褥和毯子已经送来了。”
“进来罢。”
季秋也要结束了,天气一日冷过一日,赵无恤昨夜便是被冻醒的。
赵无恤合上从宋宫收藏室取来的典史,让人进来,看得出那毯子很厚重,女婢们抬得气喘吁吁。
他也不管她们,只是背着手站在窗前,等待竖人和侍女在榻上铺好被褥和毯子。拉开窗檐边的帷幕和蒲帘后,能看到一个天井,下满密密麻麻站满了兵卒。
这是两年半前,赵无恤与张孟谈“商丘对”的地方,故地重游,昔日在商丘处处看人脸色讨生活的流亡卿子,现如今却带着数千兵甲杀了回来。宋公、乐大心、四公子、向氏兄弟、南子,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却是赵无恤在城中立大旗,无人不仰他鼻息。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赵无恤自命枭鸟,他要在宋国这具麋鹿尸身上吃到最大最肥美的一块肉。
再回头时,竖人和女婢们已经退下了,门也被轻轻合上,但让赵无恤皱眉的是,那厚重的毯子竟然还是卷着的。
“真不会做事……”他打着哈欠,皱着眉要去展开毯子。
当毛毯轻轻展开时,图穷匕见,里面竟躺着一个身着素色深衣女子!
赵无恤没料到还有这一出,猛地后退了一步。
女子蜷缩在毯子里的身体伸展开来,婀娜的身材凸凹有致,她微微抬起螓首,轻启朱唇,宛如夜莺啁啾:“下妾夜半不请而来,还望君子见谅……”
正是南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