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欧冶子乃越国铸剑大家,最初只铸青铜剑,他开赤堇之山,破而出锡;又竭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铸造了大剑三把、小剑二把: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赵无恤望着厅堂内那个三十余岁的纹面吴女,她果然是大名鼎鼎的莫邪!
在这个时代,此女的名头远不及她的父亲欧冶子,以及丈夫干将,但后世干将莫邪的故事成了传奇,流传甚广,所以赵无恤才有耳闻。
他一边听莫邪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边问道:“汝等既是越人,又为何带着宝剑到了吴国?”
莫邪用生硬的中原话说道:“吴越鏖战,吴军征服了五湖一带,大肆掳掠工匠,我一家不得已随他们北上,除了纯钧、巨阙留在越国外,其余三把都被我父带到了吴国。他因为名声在外,被吴王僚尊以上宾之礼,成了王室的铸剑师,正是此时,他才收我夫干将为徒。”
谈及夫君,她本来冰冷僵硬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却又转瞬即逝。
无恤问道:“专诸用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这与你们有何关联否?”
莫邪摇了摇头,否认了:“鱼肠剑被相剑人薛烛说成是不祥之剑,说它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于是越王不敢用,转而赠送给吴王僚,吴王僚又赐给公子光,最终竟应验了预言……不过我家去吴入楚,倒是和王僚之死有关。”
“噢?且说来听听。”
“吴国太子光无道,杀王僚自立,其后又坑杀千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我父我夫受王僚之恩甚重,也大为不喜。于是便在楚国相剑师风胡子引荐下,携带湛卢宝剑入楚……楚国令尹还为此编造了湛卢入楚。楚国必兴,吴国必亡的传言。楚人信以为真。”
无恤一笑,楚国令尹子常不想着如何巩固防御,却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下功夫,活该被吴军打得差点亡国。
看着剑入赵无恤手中,莫邪眼里有些不舍,这把剑是丈夫的心血,他死后仿佛凝结着他的魂灵,自己每每坚持不下去时,便会抚一抚它,好得到些许安慰。但她眼中更多的是决绝,是念念不忘的仇恨!
“大将军,这便是我夫君以命锻成的干将剑。”
虽然早已猜到,但赵无恤的手还是微微一颤。
干将剑!原来这就是后世苦苦寻觅,却不知所终的干将剑!
他前世也喜欢翻这些先秦古剑的照片和复原图,还曾听说过一首不知作者是谁的小诗。
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五霸出七雄,湛泸对鱼肠。
太阿谁倒持,巨阙争崩狂。
最是龙渊怒,赤霄斩蛇忙。
干将今安在?少虡独煌煌。
干将今安在?干将剑,在此!在赵无恤的手中!
这时代,哪个英雄不喜欢剑,不希望手里能有一二“神兵”?楚王有湛卢、龙渊、工布;秦伯因为援楚一事得到了太阿作为谢礼;吴王有鱼肠、胜邪;越王则有纯钧、巨阙。赵无恤去年送走了“少虡”,如今却迎来了“干将”,他心中不由豪气万丈起来。
莫邪乘机殷切地说道:“我莫邪,想将此剑献于大将军!“
“献予我?”
赵无恤看得出来,莫邪是个有自己主意的人,她来鲁国一定有其目的,先前任劳任怨地为他锻剑且不说,如今更献上干将用生命做出的绝世好剑,意欲何为?
想到这里,他的激动转瞬即逝,他摸着冰冷的剑身,告诫自己:“所谓的神器,不过是把少见的渗碳钢剑而已……”
他冷静了下来,把“干将”轻轻放回案几上,说道:”你的好意我领了,但中夏有句俗话,叫无功不受禄,你想要我做什么?”
莫邪见赵无恤得到绝世宝剑,还能如此镇静,颇有雄主之姿,不由有些诧异,但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她拉着儿子快步走来,在离赵无恤十步外的地方停下,俩人拜地稽首道:“我只有一个请求,子常虽死,但楚王却还活着!请大将军助我母子复仇!杀了楚王熊珍!”
……
ps:干将莫邪的故事糅合了吴越春秋和搜神记的版本,一切为了剧情需要
(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男儿行31,唐免航,孤寂小石头,昌明白,妄想的神大人,天天不乐,元亨1978,长歌行路难,第一近卫坦克旅,今夕梦醒何处,i霸天龙i,czdxh0,唐免航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