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28章 通渠辟土屯田计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28章 通渠辟土屯田计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0:00:52 来源:小说旗

“夫讨贼安民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如今我观营中甲兵已备、将士奋砺,所欠缺者,乃是安民足食!”

严授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后,周良笑了,嘴上虽然不置可否,但心中却是有些不以为然,这些见识,阎行在和他们商谈的时候也多次提到过,若是这个严师只有这点才学,那还真是徒有其表,不过是庸人之才而已。

周良又继续发问。

“那又该如何安民足食?”

“要在屯田!”

听到了严师说起了屯田之事,周良就不自觉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容,暗道这人果然胸中并无真实才学,他说的屯田,不就是己方近来在做的事情么,这有什么好卖弄的。

上首的阎行也是淡淡一笑,口中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近来在绛邑、临汾两地,营中已经派遣吏士,着手屯田之事了。”

严师将眼光转向了阎行。

“校尉所说的屯田,可是强占肥田沃土,驱使黔首为牛为马,然后搜牢岁末所得,以充军需?”

额!

严师的这话说出来,着实又让阎行有些尴尬。

屯田的事情,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着实困难。

首先是土地和人口从何而来,阎行眼下实力有限,只能够通过军队强占的方式,先行占据绛邑一些肥田沃土,以及临汾一些近城的田地,然后驱使流民丁壮及其家眷、白波军俘虏在那些田地上耕种。

至于耕牛和种子,大半都是从白波军的缴获和从绛邑豪强大姓家中借来的。

制度草创,屯田大体也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有众多地方都是有疏漏的,而且实行前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郑多、黄颇都是小吏出身,负责起这屯田的事情后,也是忙的焦头烂额,阎行只能够通过这种强硬的手段,来支撑着屯田事情的进行。

在座的戏志才也知道阎行力主推行的屯田问题不少,比如说那些难民丁壮、白波俘虏都是为求活命、或被迫无奈,才在虎视眈眈的西凉军士卒的监视下,开始在田地之间劳作的,田地里的庄稼收成其实跟他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粮食打上来之后,都是要全部充入军中作为军粮,为此可知田地劳作的流民、俘虏的积极性了。

其次,田地上的归属问题也还没有解决,阎行让军队强占了那些田地,这种方法可以在战时权宜使用,可却并非长久之计,日后如何让那些抛荒的土地有人开垦、有人精耕细作,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这个问题,阎行等人也曾思考过,但具体如何实行,还还没有拿出一套确切的方案来。

既然这个严师针砭时弊,诟病他们目前的屯田制度,那戏志才也起了好奇心,想要知道这个严师对在河东屯田,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是戏志才也开始开口。

“先生既言我绛邑、临汾两县屯田之弊病,却不知可有良策以教我等?”

严师将目光投向了这个白面文吏身上,缓缓开口说道:

“屯田之法,不外乎通河渠、辟田畴、制坛宅、劝稼穑、修树艺、务耕织。临汾有汾水之利,绛邑亦有浍水之便,导流通渠,泽润万顷,故而屯田之要,又首在水利上!”

听到了严师的话后,戏志才有些诧异又看向了阎行,他记得阎行在商议推行屯田之时,也首倡修河渠水利的事情。

阎行感觉到了戏志才的眼光,他笑了笑,没有出言,其实刚刚严师的这些话,都和他的心意契合。

从后世的眼光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家,其中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是推动文明进步的物质动力,而给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提供首要的保障,就是国家的大规模水利工程。

《管子》在“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淮南鸿烈》也谈到了水乃是“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

建立一个帝国,治下需要有充足的自耕农,作为小农经济的支撑,故而统治者常常会有相应的保护自耕农的措施,或为恢复生产,或为打击豪强,但这一切,又都需要立足于精耕细作的农事根本,也就是庞大的水利工程。

这也是帝国稳固的根基。

须知中国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从大规模的治水活动开始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导百川而入海”,栉风沐雨,足迹踏遍中原大地,成功治理了大河,中国也由此诞生了第一个国家——夏朝。

所以,一个强大有力的国家,需要数量庞大的自耕农,而自耕农的精耕细作,又反过来,需要国家大规模水利工程保障。

这一逻辑,阎行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要清晰。他也比戏志才、周良两人更能够理解“屯田之法,不外乎通河渠、辟田畴、制坛宅、劝稼穑、修树艺、务耕织”的意思。

“通河渠、辟田畴、制坛宅”这是实行大规模屯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那屯田的规模,就只能够限制在“强占肥田沃土,驱使黔首为牛为马,然后搜牢岁末所得,以充军需”这种彻底盘剥小农的方式上。

阎行一时间,心思千回百转,想到了很多戏志才、周良,乃至于严师都不会想到的问题,而在他沉思之间,严师也已经不愿仅是在口说比划,而是要来了笔墨纸砚,又撤去酒菜,开始在纸上描绘起他心中设想的河渠、屯田工程来。

看着严师在案几上奋笔疾书,阎行不仅又笑了笑,当年初次见面之时,严师也在案几上画了一幅画,道明了他的来历,当时严师盯着自己,说出了“此乃陈仓城,城小而坚,能遏西方之金,山高水长,最是凶险,覆军杀将,就在此地!”的话,他至今还记在心里。

阎行看到严师撤去了酒菜,他干脆也笑着起身,和戏志才、周良两人来到了严师的身边,看他在食几上画下的屯田草图。

从图上看,严师在赶来绛邑之前,就已经亲自涉足过河东一郡的山川地理,因此他对河东郡的地理形胜十分了解,沿着河东郡南北境的两大河流,湅水和汾水的走势,划分出了大大小小数十块不同的屯田区。

这些地方,有以山川形胜为界,严师随后又开始标明那些是白波军控制的,那些是河东郡府控制下的,那些是抛荒的,那些是待开垦的,以及旱、水田地之分。

戏志才、周良看着严师的笔画纵横,也不禁暗暗心惊,从他们现下粗略看来,这草图确实是河东郡的山川地理,而若是这草图中的屯田田地情况属实,那对于阎行他们日后控制河东郡来说,绝对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资料。

其中周良最受触动,他暗道难怪校尉平日里最重威严,可今日对待这个老者却是格外优容,不仅以尊礼相待,而且面对这老者的倨傲和指责,也是宽容有加。

敢情这位老者,着实是有治国安民之术献上,而且还是那种阎行营中当下最缺的治政之才。

严授来绛邑之前,已经专门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河东郡诸多地方,再加上他年轻游历四方时,就到过河东郡,因此这份草图虽说还没有尽善尽美,但也大体囊括了河东郡的屯田情况。

这种屯田草图他在游历观察各县时,就已经动手描绘过多次,如今为了起到当场说法的效果,他也干脆起笔描绘一幅完整的草图,而且边描绘的时候,还指指说明,为阎行三人讲解这图上所画的与实地勘察情况存在的区别。

等到严授大致画完,他才缓缓搁笔,舒缓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又捋了捋胸前的长须,看向阎行、戏志才、周良三人,只见三人看着自己的这一副草图,皆是面色凝重,若有所思。

阎行最先从思索中反应过来,他开始说道:

“若如严师若言,别的暂且不论,单是绛邑、临汾两地,疏通河渠,需要多少民力?”

“绛邑、临汾两地的河渠,较之北境其他城邑,总体还算通畅,调配民力不超五千,耗时两到三月,即可完工!”

阎行听到回答后,点了点头,这种消耗,目前他还能够勉强支撑,但这也仅仅是前期疏通修缮河渠而已,河渠后续还需要维护,而辟田畴、制坛宅,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若是算上了北境其他破坏更加严重的城邑,那就算是阎行成功吞并了白波军,以他的实力,也还不足于支撑这前期的大规模庞大开支。

想到这里,阎行又问道:

“河东兵乱未休,生民蔽寥,若依屯田之计,这么多的民力,却不知如何征集?”

听到阎行问到这个关键的问题,严师也是脸色凝重,他沉吟了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先以大军屯田,如何?”

果然,阎行刚刚在心中也隐约预料到,严师给自己的民力解决方法,就是先实行军屯。

军队,也是一支数量庞大的潜在劳动力,实行军屯、利用军队配合民役,来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两汉也是有诸多成功的先例的。

两汉在边境,都曾经实行过军屯,倡议者如晁错、桑弘羊,实行者如赵充国、索励,虽说不能够完全满足边境驻军的粮草需求,但确实能够缓解边境驻军的粮食压力,而曹魏政权,前期曹操逐鹿中原,后期吞灭吴蜀,国力支撑,枣袛、任峻、邓艾等人的军屯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汉武帝时期,大河在瓠口决口,为了堵口,修筑堤防,武帝也曾经召集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并最终堵口成功,让大河走向恢复到原来的河道上去。

只是,这“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的军屯事情,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也是有诸多困难的,如何让一向习惯了刀头舔血的西凉军,愿意拿起农具来耕种田地,这也需要经过一番缜密思详和考虑,才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严师从阎行的脸色上,也看出了阎行对于军屯这件事情,是有所意动,但也有所顾虑的,他也没有着急,而是静静等着阎行的回应。

军屯在阎行看来虽好,但是眼下和白波军的战事正酣,开春之后,定然还有大战等着他,他还担心自己手中的兵力不足,这个时候,再抽出兵力来实行军屯的事情,终究是太过于急躁行事,而且军屯这件事情,也是影响重大的一件事情,不仅需要考虑到被侵犯利益的河东大姓的反应,而且河东郡府、中郎将牛辅的态度,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于是,屯田、军屯的事情,谈到这里,暂时就到一段落了,阎行暂时没有表明是否支持的态度,而在戏志才、周良的搭话下,严师也适可为止,很快又谈到了百废待兴的绛邑、临汾两地的恢复方略。

总体而言,还是离不开“务本饬末、货殖通商”这两件事情,严师的策略在牛尾聚时,阎行也曾经和他探讨过了,这也是《潜夫论》中的富民之道,即把农、工、商都视为治生之正道,强调以农桑、致用、通货为本,以游业、巧饰、鬻奇为末,重本抑末,富国安民······

这场薄宴一直聊到了午后,双方都谈的尽兴,严师用他的胸中的才学折服了戏志才、周良等人,而阎行也对严师以礼相待,宴后他邀请严师先到别帐中歇息,表示自己受益匪浅,接下来将会再继续向严师请教。

严师走后,阎行又和戏志才、周良商议了一些事情,顺手处理了一些军务后,想起了小鹿也随同严师前来,阔别一年多的时间,也不知道她过得如何,因而阎行连忙又往小鹿居住的别帐而来。

···

再看到小鹿时,阎行觉得一年前的山中少女也变得成熟多了。说起来也奇怪,他认识的这些女子中,他对裴家那名女子是欣赏居多,对长安的张蕊是怜惜居多,对阎琬是宠爱居多,可在面对小鹿时,他却反而生不出任何强烈的情感,而是感到了内心一阵轻松。

“真是难得,你我再见之夜,这月色正好,照耀当空。”

阎行记得他和小鹿初次见面的那一夜,还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自己指挥山民,伏击击退一股联军溃卒。

而再次见面,阎行看着浅笑依稀的小鹿,也不知道从何谈起,正好抬头看到这皓月当空,无处不照,于是就扯起了月色这个话头。

小鹿听到他的话,掩嘴一笑,带着一丝俏皮的语气说道:

“这月儿何时不可见,不过是你这个大忙人,平日只顾着自己的事情,所以今夜忙里偷闲,看到月色,才会惊讶,像我这种山野乡人,夜夜可见明月,才不会因此见怪呢!”

“哈哈,你说的也是,何夜无月,只不过是少闲人如我两人者罢了。”

听到“两人”二字,小鹿不由巧笑倩兮,含情脉脉,双眸化成了一湾月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