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18章 东都沃野无人守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18章 东都沃野无人守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0:00:52 来源:小说旗

张济不愿继续进攻,他倒不是怕了关东州郡的人马,而是觉得阎行身为盟友,应该付出得更多。

虽说河南与弘农毗邻,河南之地的朱俊厉兵秣马,弘农之地首当其冲,对张济的威胁最大。可既然长安朝廷的诏书是让弘农与河东两地同时出兵,那阎行就不应该只派出一点人马,然后指望着自己率军为他打头阵。

河东,要么就多派出数千兵马,要么就得承担他大军一半的粮草供应。

两者之间,张济更倾向于后者,听说河东正在大兴屯田,虽然他不知道农稼之事,可想必,供应自己两万兵马征战数月的粮草,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可惜,阎行的这一封书信,既不是增兵,也不是运粮。

他在信中一反常态,阐述了想要和张济一起上书长安朝廷,表举朱俊入朝为官的打算。

这引得张济连连冷笑,自己刚刚和朱俊交兵鏖战,将他的兵马赶出了雒阳周边地区,这个时候再让长安朝廷征召他入朝,朱俊当真会愚蠢到自投罗网,放弃抵抗,应征前往长安不成。

可是书信末尾说到的,若是计划能够成功,河东和弘农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吞并朱俊的地盘和兵力,还是让张济怦然心动。

张济沉静下来后想了想,眼下不管增兵还是运粮,都需要时日,在这段时间空隙里,和阎行合作,向长安方向施压,也没什么不可以,若是事情真能够成功,那无疑与河南比邻的弘农一方,是最大的赢家。

考虑过后,张济当即也就下了决心,在对峙的这段时间里,与阎行共同上书长安朝廷,请求赦免朱俊的罪过,征召他入朝为官。

两人的上书,随着快马,直达长安。

···

长安城,车骑将军府。

正在调试弓弦的李傕听了宫中传来的张济、阎行两人的上书内容后,他的脸色骤然大变,手上的关节凸显,“啪”地一声将心爱的角弓摔在了地上。

亲兵、侍女见状无不面如土色,被吓了一跳的侍女低着头,战战兢兢将丝巾捧到李傕面前,却被李傕一把推开,踉跄倒退的侍女只听见一声暴喝。

“来人,去把李儒给我找来!”

随后,李傕就气呼呼地离开了靶场。

李儒担任侍中,这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常在宫廷之中以备天子咨询。如今李傕派人来找,李儒却是不敢怠慢,连官服印绶都没有更换,出宫之后就当即乘车往车骑将军府而来。

车马粼粼来到李傕的府邸,李儒在奴仆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他是车骑将军府的熟客,无人阻拦,直接一路趋行来到了大堂。

看到堂外噤若寒蝉的亲兵,李儒就知道李傕正在为何事发怒了。他整理了一下衣裳,抬步就往堂内走去。

“砰!”

刚刚迈入堂中,李儒就听到了重物撞击的声音,他抬眼一看,大堂上身着绫罗锦衣的李傕,哪里还有平时半分贵人雍容,活生生就是一个气急败坏的粗鲁军汉。

“你来说说,当日是你要请诏下令河东、弘农两地联合出兵河南的,一来是要试探阎行、张济两人的志向,二来也好借朱俊之手,折损他们二人的兵马,以削弱他们的实力,可如今呢?”

“这河东、弘农两地,借着这个契机联合在一起,还一同上书朝廷,请求赦免朱俊、征召其入朝为官,这不就是反过来向我施压么!”

“朱俊入朝,他们两家就可以侵吞河南一地还有朱俊麾下的人马,这做得好算计。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听从贾诩之言,一开始就将朱俊征召回朝呢!”

李傕一看到李儒走进堂来,胸中的怒气就又再次升腾起来,他一脚踢开了面前的案几,瞪大的眼睛盯着李儒的马脸,一边咬牙切齿地接连吼道。

李儒早知会如此,也开声解释说道:

“君侯不必如此恼怒,这河南尹早在迁都之时,百姓就被迁入关中,树木、农稼也尽数焚毁,如今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朱俊麾下那些兵马,都是从关东各地临时纠集的乌合散卒,而君侯坐拥天府之地、崤函之固,胜兵战将无数,这犹如文轩与鄙舆、锦绣与短褐,又有什么值得发怒的呢?”

李傕听完连连冷笑,他昂着头说道:

“那照着侍中的意思,我就要允许朝廷赦免朱俊,将河南地以及兵马拱手让于阎行、张绣咯?”

“台中之意,确是如此!”

李儒也不隐瞒,就将朝中大臣的意见说了出来,确实是大多数朝臣认为朱俊乃是对社稷有功之臣,不应该继续执行李傕、李儒力主的征讨政策,而是应该将他征召入朝。

“那我若是不允呢!”

李傕露出了利齿,握着腰间的佩剑冷笑说道。

李儒见状摇了摇头。西凉军以武力攻占长安,一无民心,二无官吏拥戴,故而李傕以车骑将军之尊,执掌朝廷之后,也只能够跟董卓一样,与天子、士大夫妥协,拥戴当今天子的正统,拔擢关西名族士人为官,才堪堪稳住了长安朝廷的局势。

本朝以来,朝堂之上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分曹治政,是朝堂推行政务的中枢,侍中、侍郎则是天子的亲近臣子,常在宫廷之**职,以备天子咨询,乃是朝政的决策核心。

尚书台有贾诩,天子近侧有李儒,这就是李傕能够遥控朝政的根基,也是西凉军面对关东州郡割据势力的优势所在。

因此,维护天子的权威,招抚关东的州郡,削弱西凉军内部的分枝,使得天下达成长安朝廷乃是帝王正统的意识,使得李傕能够真正掌控西凉军,这才是最关键的。

李傕时下的地位微妙,在李儒看来,就犹如刚刚攻灭秦国的项羽,战功显赫,分封完一同攻入关中但各怀心思的十八路诸侯王,尔后就要借着巩固义帝权威的名义,来扩大自己的声势,削弱诸侯王的威胁,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目前,维持西凉军与天子、朝中大臣、关中名族的合作关系,是贾诩在操手,李儒则负责监视内部心怀不轨之人和削弱西凉军其他将校的事务。

这一内一外,乃是驾驭天下之道,可李傕偏偏一遇上朝政有半点不称心的,就要动用军中的手段,威迫天子,凌辱朝臣,宛如那项羽诛杀义帝一般,这只顾着眼前利的行为看似获得名爵上的殊荣,实际上却是在自掘坟墓。

李儒只好看着李傕,再次劝说道:

“河南之地不足为重,朱俊之兵难称为精,于君侯而言,宛如鄙舆、短褐,至于赦免朱俊,将军连袁术都能够赦免加封,又何必执泥于眼下呢?”

袁术之前也与西凉军敌对,董卓也杀了袁氏一家老少,双方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李傕不也照样上表加封战败的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

只要是有利于自己一方利益的,赦免征召、加官进爵,又有何妨呢?

可是李傕却冷哼一声,甩动衣袖讥讽道:

“侍中巧舌如簧,我自说不过你,可你先前许诺的,下令河东、弘农出兵,能够借朱俊之手削弱张济、阎行二人,又有何见效?说得诸多好处,还不如当初我听从贾文和之言呢!”

被李傕这么一说,李儒的脸色终于有些变色,马脸微微涨红,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愧。

这是李傕第二次在自己的面前,提及自己的谋划不如贾诩之策了。

这恰恰是李儒最在意的!

无奈李傕不会在意这些,李儒只好叹了一口气,稳定情绪后继续说道:

“我之前为君侯献上的,乃是‘驱虎吞狼’之策,利用河东、弘农之兵消灭河南地的朱俊,现下虽然成效未显,张济、阎行等人实力犹存,可河南地只有一处,朱俊一走,张济与阎行之间必生龃龉,这个时候我等只需要因势利导,就能够坐观‘两虎相斗’之事发生。”

“两虎相斗?”

李傕冷笑几声后,才开始重复李儒的话,咀嚼了其中滋味后,他脸上的法令纹微微颤动,脸色阴戾,目光中也闪动着厉色。

···

半个月后,河东安邑。

“朝廷已派遣谒者手持诏书,赶赴中牟,征召朱俊入朝为太仆,另敕封翟郝为奋武中郎将,令其驻守河南之地。”

阎行扬着刚刚接到的快马急报,看着赶来的戏志才说道:

“说是因河南之地毗邻豫、兖,前任河南尹杨懿软弱不胜任,需得有悍将驻守,校尉翟郝作战勇猛,勇冠三军,所以特意敕封为奋武中郎将,驻守雒阳地区。”

“河南之地离张济的弘农最近,可却偏偏要让翟郝驻守,这分明就是要以此来挑起两家的争斗。”

戏志才听完之后,从阎行手中接过了快马急报,一目十行看完,这才凝神说道:

“或许还要想要分化我河东将校的心思。”

“翟郝虽然粗鲁少礼,可他并不愚笨,这河南地看似膏腴之地,实际上夹在弘农、河东之间,宛如龙潭虎穴,若无任何一方的支持,根本就无法立足。”

“他原本想要推辞任命,但是季起劝住了他。”

戏志才听了阎行的话,眼睛光芒一闪,出言问道:

“明公有意河南之地?”

“若是张济不能守,我倒不介意接手过来。”

“可河东与河南之间,还隔着弘农、河内,对于安邑而言,这河南地就如同飞地,恐怕以河东之兵,不好驻守吧。”

戏志才不无担忧地说道,他担心阎行得胜之后志得意满,小看了这李傕、李儒等人抛出来的香饵背后隐藏的鱼钩。

“的确,若守飞地,对于河东而言,殊为不利,但闲置此地也非良策,我只是稍有意向,还未下决心,成与不成,得失利病,且看与张济相商之后的结果吧。”

“河南之地十室九匮,若张济不守,以翟郝坐镇,恐怕也治理不了,反倒是要转运粮草,供应驻军啊。”

戏志才不忘查漏补缺,继续说道。

“嗯,若守河南地,自是需要派出能吏方能治理。”

阎行闻言点点头,他低下头,又从案几上拿出另外一封密信,对戏志才说道:

“另外,长安的裴公来信,还是文衡亲自送来的,信中言道李傕把持朝纲,日益骄横,威逼天子、欺凌百官,西方恐有兵变,还请我屯兵河西,俟观事变,可以为国羽翼,有所作为。”

戏志才这次没有贸然伸手去拿阎行的书信,而是微微皱眉说道:

“信中隐晦不明,又有暗示,莫非是马腾等人想要起兵入京?”

戏志才知道如今的长安城中,还有一班汉室老臣筹划着要借助外兵之手,铲除李傕、郭汜等把持朝政的西凉将校,辅佐天子重振朝纲。

马腾、阎行都是他们的看中的借力。

但是长安近况变化如何,戏志才并不熟知,只能够根据信中内容猜测庙堂中的谋划。

“具体如何,暂未可知,不过若按信中所言,屯兵河西倒是会将李傕、郭汜等人的主意引到河东来,故而我不打算增兵河西,准备派人快马前往临晋,告诉叔升让他相机而动,是应援李傕等人,还是与马腾等人入京勤王,还要先观摩时势。”

阎行也不清楚长安内情,不过长安最近定然是会有大动静的,不然裴茂也不会将裴辑派回河东。

“明公高见,此乃稳妥之计。”

戏志才知道内情不明,也没有贪功出谋划策,阎行淡淡一笑,眼光深邃。

“李傕执节号令西凉军,意图统御诸将,而视我为潜在的敌人,几番借助朝廷之命来掣肘河东,我倒是想马腾能够出奇兵,给长安城中的李傕一个震慑。”

···

雒阳城外,张济帐中。

“叔父,你要将河南之地,拱手让于翟郝?”

张绣听到张济要引兵返回弘农的打算,他不禁瞪大双目,难以置信地问道。

张济脸上带着深意地笑容,淡然说道:

“翟郝乃是阎艳麾下的将校,所以说,也是将河南地给了河东。”

“叔父为何要如此行事,这河南地乃是我弘农兵马打下来的,朱俊也是我等击败的,河东不过是趁机献上计谋,为何要将河南地给了河东。”

“那依你看来,这块地方不能相让,那河南的朱俊为何要走,长安为何会让翟郝留驻,得到了这块地方,对我等又有多少好处?”

张济了解张绣的郁闷,这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笑了笑,耐心考校自己的侄儿问道。

张绣听了张济的话,愣了一愣,他冷静下来之后,当即深思张济提出的问题。

显然,长安朝廷还是打着让河东和弘农互相掣肘的算计,才让翟郝留驻在河南地的,而朱俊为何要走,张绣不清楚其他内情,但可以猜测,朱俊定然也看到了河南之地难以为据、处境艰难的现状,才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应征入朝的。

河南尹这块地方,先是董卓迁都,然后是孙坚领兵,李傕、郭汜、张济、朱俊等人这几年在这里来回驱驰争锋,可以说是渺无人烟、赤地千里的存在。

将河南尹划拨给了弘农之后,张绣估计自己一方也只能驻守成皋以西的雒阳周边地区,然后放弃成皋以东的城邑、土地。

想清楚这些,张绣一开始的郁闷情绪顿时消散了不少,他看着张济讶然问道:

“所以叔父是想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