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411章 最成功的远距离兵力投送!(求月初月票!)

这场意外的遭遇战差一点就让行军途中的四行团暴露于华北日军面前,但沈老六的经验和侦察连3排的强悍战斗力却弥补了这一切。

两日内,方圆10公里内再无日军踪迹。

四行团四大主力营在当夜就由此通过20公里长的丘陵地带进入中条山防线内。

其余在第二日赶至的各部也静静地在山中等待着下一个夜幕的到来。

当地的百姓倒是听到过隐隐传来的轰鸣,却也不知道竟然会有这样一支大军在寂静的深夜里从村庄边缘通过。

12月6日的凌晨5时,唐刀和夜承桓两位主官在山口和前来迎接赵军长碰面。

以唐刀和赵军长目前的关系,赵军长自然是对唐刀率四行团远征华中的前途忧心忡忡,吃个早饭的时间极其少有的告戒唐刀务必要谨慎再谨慎,那就像是个父亲对即将远行儿子的牵挂,让唐刀心中倍感温暖。

一顿极为简单的早饭吃毕,唐刀就要返回团部率部继续西行,第五战区那边已有战况传来,日军兵锋已然是再度逼近夷陵,夷陵已经开始大撤退。

赵军长坚持要送,一路上一老一少两人相互交换对当前华中、华北战局看法。

“若军政部要调离第4集团军,赵大哥你会怎么做”唐刀突然停住脚步,目光幽幽的看向群山。

虽说现在华北战局稳定,但曾经时空中那场中条山大败的阴影其实从未从唐刀心里去除。

唐刀太知道了中条山之战败北的主因了,有人说是中条山高级将领贪腐不负责任,也有人说是有些军队在驻守期间压榨欺压百姓堪比日寇,还有人说是日军火力凶猛,守军就是单纯的打不过。

但在唐刀看来,这些最多不过是次因,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曾经时空中41年中旬那场耻辱性的大败,纯粹是战略上的失误。

表面上看,第二战区辖中条山、太行山以及黄河以北所有部队,但实际上,中条山的指挥权并不在战区司令部,而在那位卫姓司令官处。

假若卫姓司令官在中条山,以他的能力,或许对上冈村小次还有不足,但对付筱冢艺男这样水平的日军将领,还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中条山山高路险,防线纵深也能达20公里,又有20万大军和修筑了超过2年的各类防御工事,纵算没有反击之力,10万日军想击破,那也是千难万难。

但偏偏问题就出在那位卫姓司令官身上,大战之前,他竟然不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而在山城。

一个没了自己最高指挥官,只能各自为战的防线,如何能挡住日军各处的突进

就如同一条大堤,但凡有一处溃塌,滔滔洪水就会将防线之后的沃土尽皆淹没,没有任何人能幸免。

曾经的中条山之战亦是如此,1941年5月7日下午,10万日军兵分四路向中条山发起进攻。北路日军从横岭关直取垣曲;西路军从夏县、闻喜以及张茅大道向东进犯王家河太寨村;东路向济源、孟县进犯;东北一线日军则从沁水、阳城一带进犯董封。

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拥有20万大军的中**队各部,大多抵挡不住日军,纷纷弃地而走。

为数不多的几支部队则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给予了日军不小杀伤,自身也伤亡惨重。

如第3军唐淮源部,第12师寸性奇部,第98军武士敏部等,但皆因寡不敌众,三名将军皆战死当场,最终被日军占领阵地。

5月12日后,守军防御阵地全部被突破,日军将中**队防线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地,封锁了黄河各处渡口,完成了对中条山守军的内外包围。

5月13日,守军被日军分割、包围之后,日军开始对中条山各地区进行残酷扫荡。为保证主力军不被日军歼灭,中条山守军留下一小部分兵力继续抵抗,大部队开始突围撤退。

第5集团军在其中将军长的率领下,率领第3军、第14军及94师残部突破日军封锁线,渡过汾河、黄河,转战到洛阳、新安一带。

第14集团军在垣曲县城陷落后,便与第17军高桂滋部突围北上,5月18日,第14集团军各部进入陕西韩城境内,成功突围。

两大主力集团军撤出中条山,其它各部也纷纷突围撤退。

5月27日,日军完全占领黄河以北晋南地区,中条山战役以中国方面的惨败结束。

那一役,中方伤亡4.2万人,3万余被俘,而日军则不过数千人,攻防战的战损比夸张到令人目瞪口呆。

这也才有了那位怒称此战为抗日战争中方最耻辱一战的说辞。

但那位或许只是在为自己甩锅。

在唐刀这位未来小蝴蝶看来,此战之所以失利,那位的责任首当其冲。

1941年新年过后的春天,爆发于皖南的那场大变,将那位对八十集团军的忌惮直接是放到了明面上,他甚至也不装了。

敏锐抓出此战机的日军开始调整策略,对那位所属各部实行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导致不少部队抗战意志受到影响。那位则对各军加强监视,对被发现怀疑有亲八十集团军者,轻则送去受训,重则投入监狱关押。

驻守中条山的卫姓司令官也因为对八十集团军多有照拂,因此被调回软禁,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第4集团军,则被调到长江以南分割使用。

中条山最强有力的指挥官和军队都先后被软禁、调离,自身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这场惨败早已经注定。

这也是无数次在沙盘上演练企图能扳回这一局却深感无力的唐刀对那位最齿冷的一个原因。

8万人哪!仅仅因为他的派系之争,就这样成了牺牲品!

“日军10万大军在侧,我第4集团军为防线主力,卫司令官怎可能.”赵军长显然没想到唐刀会问出近乎荒唐的问题。

但以赵将军对唐刀的了解,知道他绝不会无的放矢,眉头立即狠狠的皱了起来,沉思片响才回答:“如果是军政部命令,我第4集团军纵算是孙司令官也是无法抵抗的,大概率也只能使服从军令。”

“那,如果我告诉赵叔您,第4集团军若走,日军他日对中条山发起攻击,中条山防线必败,赵叔你会如何抉择”唐刀仿佛早已知晓赵军长答案,再度抛出一个问题。

赵军长脚步猛然一顿,呆立于原地,内心波涛汹涌。

这尚是唐刀第一次再着军装之时以长辈之名来称呼赵军长,可见唐刀肯切之意。

但他能怎么办

他刚才其实已经很委婉的告诉唐刀,军政部军令一旦下达,其他集团军还能找找其他理由和军政部协商或者拖延,但唯独第4集团军没有这个资格。

那是因为,四年前,正是因为他西北军的主将和西北军毅然发动的夜袭,使得那人身陷囹圄并被迫和八十集团军合作达成抗日联合战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西北军也是那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巴不得他们西北军完蛋。

阵前抗命,可是给那位举起屠刀的理由了。

他们这些将军,不光是为了自己,也得为了数万西北儿郎的命运,不得不选择低头。

可做为将军,他更清楚中条山防线对当前中国战局的重要性,中条一失,日军可就陈兵数十万于千里黄河防线了,他西北军的家乡,就要彻底袒露于日军闪亮的刺刀之下。

那里可有他们西北人的家乡父老,与之相比,或者他们这数万人的命也不是那么重要。

“军政部军令难违啊!哪怕我和孙司令强烈争取,恐只会换来那些人更猛烈的打压。再说,中条山防线就算没了我第4集团军,也有20万之众,仅是抵挡日军进攻应该是没问题的。”赵军长眼中满是迷茫和挣扎,良久才幽幽出声。

唐刀也只能微微叹息。

他无法去苛责眼前这位将军当前所做的选择,换成任何人,对精心构筑两年有余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中条山,都会具备信心。

但他们或许忘了,真正的马奇诺不也被攻陷了吗更别说盗版的了。

说到底,一条防线或是一个战场,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工事多坚固武器多犀利,还得是人,是堪比钢铁的作战意志。

这一点,在未来的雪原战争和西南战争中尽显无疑!

“那拖延一至两月可好”唐刀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日军将会于第4集团军调离的第二个月对中条山发起攻击,哪怕第4集团军已经脱离阵地,若是他们走得还不远,可迅速返回接应的话,纵算战役依旧失利,但4万大军的加入,至少可以接应更多有生力量渡河,而不至于出现曾经时空中的惨状。

“我只能答应你,尽力而为!”赵军长这次却是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老子又不是他常某人的兵,军令都领了,磨磨蹭蹭一下怎么了,如果他这就要杀老子的头,那老子就把青天勋章挂脖子上让他砍。”

西北汉子的彪悍在此刻尽显无疑,但唐刀心中的沉重却丝毫未去,这已经是他当前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之一了。

实际上,在离开之前,他和八十集团军刘师长以及雷雄都通过气,表达了对中条山防线的担忧。

尤其是王屋山防线方面,他记得很清楚,整个中条山防线最先被洞开的口子,就是王屋山。

驻扎于王屋山的中国守军最先崩溃,最终造成了‘一字长蛇阵’的中方防线被日军彻底一分为二。

八十集团军方面保证,若日军集结兵力发起对中条山防线的猛攻,他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定会集结兵力对其后勤补给线进行打击以策应前线。

雷雄更是承诺,警备旅将会枕戈待旦,若中条山之战有开启之势,他必然率主力返回太行山与敌激战。

尽人事听天命,即将远离华北的唐刀虽深感无力,但这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极限了。

幸好,哪怕中条山战役失利,日军重兵眼看已经在黄河边上了,日本海军却终于发疯了,跑去狠狠捅了米国牛仔后庭一刀。

太平洋战争开启,日本大本营不得不抽调日本华北方面军精锐部队到各个海岛上驻防,以和愤怒的米国牛仔这个大敌抗衡。

哺育华夏民族的那条大河,日军终究是没能跨越!如果不是有这个底线撑着,唐刀纵算这个团长不当了,也得留在华北的。

或许是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后面的路上一老一少刻意绕开战争,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

“拿着,我可不能让你白喊我一声赵叔,再说了,我是给我的小侄孙的又不是给你的。”赵军长拿着一个长命锁,勒令唐刀收下。

“放心,我这用的是家私,不是军饷,顶多回家被你婶子质询无需担心骂名!”

显然,长命锁可不是听说唐刀要来才制作的,应该是有几个月了,通体黄金制成,中间还镶嵌着一块温润如脂的白玉,不说价值连城,几千大洋是绝对值的。

就算按赵军长所说是用的他的中将军饷,那也得不吃不喝半年,也可见这位老兵对唐刀的情谊之深。

“行,那我就替山河收下了,他日,必叫他给您磕几个结结实实的响头,就这块锁,加上您亲自刻的字,够他以后娶媳妇儿的钱了。”唐刀也是个干脆人,见这位都如此说了,也就爽快的收下了。

“哈哈!把账都算到二十年之后,除了你唐团座,我还真没见过别人。如果我真的能活到那一天,替我转告山河那个小家伙,叔爷必还有大红包相送,顺便拉上程旅长,保证也让他破破财,娶媳妇儿的时候,就不必像他那个抠门的爹说的那样,都还靠卖锁换钱。”赵军长哈哈大笑。

先前的阴霾,因为已经快满百日的唐山河,一扫而空!

这或许是此时中**人们最为开心的话题了,后继有人,他们这一代死的差不多了,唐山河这一代应该也成长起来了。

中国不会灭亡,反抗也不会停止,那是他们这代军人的信仰,而新生儿,就是他们的希望。

这或许对懵懂未知的唐山河们不公平,但,这人世,从你降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没有公平。

唐山河的叔伯们若不反抗,他或许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与赵军长辞别,唐刀率部用时一周渡过黄河,再用时10日,穿越陕省直抵汉中。

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令无比关心四行团动向的第五战区李司令官都为之咂舌,甚至来电让唐刀可以稍稍慢一些,以免人困马乏造成不必要损失。

但四行团行军速度不减,踏上川陕公路后,行军速度再度提高,仅用时12日就抵达山城外围。

至此,四行团用时28日,以不到一月的时间,重装行军1000公里,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大马路上跑步,中间不仅要穿越交战区,更要穿越中国最着名的几座山脉和那条大河,甚至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保密。

为迷惑日军,在四行团抵达陕省之后,军政部方面就发出密电,命令第十战区一个步兵旅奉调回山城布防。

该密电则在发出的第三日就被日军破译,一个步兵旅调防并没有引起日军的警惕,相反这才符合当前战局形势。

夷陵基本被攻克,中国山城的东大门已失,在山城外围长江防线上增加兵力才是正解。

所以,收起军旗,臂章番号伪装成那个步兵旅的四行团不仅创造了行军奇迹,更是奇迹般地直达山城后,也没被华北日军发现他们的心腹大患主力已经运动到了两千里之外的山城。

这场远途行军,在未来的战术讨论中,也被誉为抗日战争史上最成功的远距离兵力投送之一。

也因为这次极为成功的远距离兵力投送,创造了夷陵之战失利后极为辉煌的保卫战胜利。

位于夷陵上游三十里一处村庄,因其山中有一块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

在石牌这里,长江忽然右拐整整110度,充当着湍急上游与平稳中游的分界线。

因其地势特殊,据守长江的天险石牌便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朝历代,但凡想沿江而上攻山城,必破石牌!

ps:明日小女放假,还有37天高考,心理压力极大,风月明日陪她出去散散心,特请假一日,祝所有书友五一劳动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