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 第35章 也罢,看看我儿做得如何!

天幕仍在继续。

朱元璋的身影猛然间显现。

他身披金黄色龙袍,威严的气息在天地间横扫,仿佛天地都在他的威压之下颤抖不已。

每一丝气息都如巨浪般卷动,仿佛连苍穹都因他的存在而黯然失色。

站在这片虚空中,他不仅是天地的主宰,任何风云变幻在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根本无法撼动他那如磐石般坚定的存在。

紧接着,一行行文字闪现,伴随着急促而震撼的鼓声。

【朱元璋,明太祖,出身寒微,祖籍安徽,家境贫困!】

【幼年家贫,持钵乞食,日常求生!】

【时逢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众疾苦!!】

【朱元璋不得不投身起义之中!】

【最终建立大明帝国!!!】

随着这一串如雷贯耳的荣誉与成就,关于朱元璋的事迹在虚空中依次展开,激励着所有目睹的人。

最终,画面定格,留下了一句后世的评价:“千古一帝,莫如洪武!”

画面凝固,气氛凝重。

远在大秦。

始皇帝静静地注视着天幕中展现的内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个布衣出身的人,因天命所逼走上起义之路,最终却成就了江山,建立了大明!

而且,大明帝国还能够传承十六代帝王,恢复汉族的荣光,这一切让始皇都不得不为之折服。

“这朱元璋,确实堪称千古一帝啊!”

始皇帝站在咸阳宫内,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钦佩。

旁边,李斯与王翦互相对视,眼中都闪过惊讶之色。

能让始皇帝如此评价的,不多见,朱元璋此人,绝非寻常。

大汉。

汉武帝刘彻也从未想过,朱元璋的一生竟如此非凡。

“凭你重振汉人江山,恢复汉族威光,你这一生的评价,实至名归!”

“这破碗造江山,真是一个传奇!”

刘彻站在未央宫中,仰望天幕,他的眼中透出无尽的气吞万里之气。

东汉。

刘备亦是目光坚定,神色庄重。

“这位明太祖朱元璋,凭一只破碗便能打下天下,建立大明,再造华夏,那我刘玄德四十岁才起兵,横有赘肉,凭什么就不能成就一番伟业?”

他曾经依靠卖鞋为生,直到四十岁才举旗起兵,那时,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骑马在月光下默思,触摸着自己腰间的赘肉,心中自问:“我这样的人,能成就大业吗?”

但此时此刻,刘备已不再迷茫,也不再怀疑。

朱元璋从一贫如洗到建国立业,他刘备四十岁起兵,又有何不可?

大宋。

赵匡胤神色激动。

然而,他心底却充满了疑问。

自己的大宋,究竟是因何被元朝所灭?而天幕中所说的南宋、北宋,究竟有什么不同?

还有,为什么大宋的疆土会如此多,甚至在早期便有部分脱离了中央政权?

这些谜团让赵匡胤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并未急于求解,天幕中已展示了大唐和大明的帝王,凭他的耐心,不久之后他便能看到关于大宋的画面,揭开所有谜底。

然而,赵匡胤并不知道的是,当这些问题的真相浮出水面时,他是否能承受得住?

随着天幕中的信息纷纷而至,众多朝代纷纷陷入了激烈的讨论和震撼。

朱元璋的事迹实在令人动容,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

大明。

蓝玉、徐达、胡惟庸等人全都纷纷跪倒在地,恭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千古一帝,莫如洪武!”

朱元璋站在金銮殿内,接受着臣子的跪拜,面上显露出无比的喜悦。

“天幕的盘点,真是让我心头一热!”

朱元璋此刻已经释然,曾因未能跻身千古帝王前三而感到失望,但此刻,他终于满足了!他的评价,已经不差。

“但是,父皇既然得到了如此评价,为什么没有上榜千古一帝呢?”朱标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一旁的燕王朱棣则露出困惑的表情。

“难道是父皇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这时。

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

【朱元璋使大明稳定,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但他也颁布了一些错误的政策!】

【例如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宰相,集权于一身,**权力,事无大小,悉由一人主之。初则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然日久之后,权力集中,滋生矛盾,百官倾轧,民心离散,乃为后世大明之隐患!!】

【然纵观朱元璋一生,虽有错失,然其智勇双全,敢于创新,扶危济困,勇立大明之巅,称得上历史之伟业。大明初建,天下归心,内政清明,国力强盛,堪为华夏历史之杰出帝王,难有其匹!!】

应天府。

朱元璋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眼神转向了燕王朱棣。

这小子果然是个预言家,一言成真!

换句话说,天幕的评价虽然高,但依旧指出了他并非完美,他的某些做法确实不尽如人意。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低声自语:“杀那些贪官,难道不对?他们每多贪一两银子,便是对百姓的压榨!”

“而且那套户籍制度,为了让百姓安定,有稳定的工作,难道就错了吗?”

“还有那赡养亲王的制度,老朱家辛辛苦苦打下大明江山,给后代子孙提供些许俸禄,岂能说成祸国之举?”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语气也越发激昂。

金銮殿内,满座无言。

谁敢反驳?

朱元璋小时候亲眼见过父母因贪官剥削而死,心中早已对贪污者恨之入骨,如何能忍心让他们继续为祸百姓?

在朱元璋发声之后,整个殿内一片沉默。

即便是朱标和朱棣,也不敢做出任何评论。

朱元璋抬头看向天幕,叹了口气:“不过,天幕所说的大方向还是对的。”

“也罢,看看我儿子做得如何!”

朱元璋话音未落,眼中满是期待。

比起自己,他更关心朱标的表现。

此时,朱标心中同样激动,虽然心头略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

如此快速,轮到自己了吗?

天幕再次开始运转,画面渐渐浮现。

【大明十六帝第二位,建文帝朱允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