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161章 智勇双全,拨乱反正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161章 智勇双全,拨乱反正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晨曦透过窗棂,洒在郭凌峰刚毅的面庞上。他换上朝服,腰杆笔直,眼中透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今日,他将站在朝堂之上,揭露舞弊真相,为正义而战!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肃立两旁,气氛庄严肃穆。郭凌峰不卑不亢地走到大殿中央,向皇帝行礼后,转身面向群臣,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有要事启奏!科举考试乃国家选拔人才之重器,岂容宵小之辈肆意践踏?臣今日要揭露一起惊天舞弊案,还科举考试一片清明!”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权贵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却无人敢率先发声。

郭凌峰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高举过头顶,沉声道:“此乃舞弊考生王富贵与其同党密谋作弊的书信,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贿赂考官、互传答案等卑劣行径!”

“一派胡言!”王富贵的父亲,当朝丞相王大人猛地站出来,指着郭凌峰怒斥道,“你血口喷人,可有证据?”

“证据确凿!”郭凌峰冷笑一声,示意侍卫将早已准备好的证人带了上来。

第一个证人是负责誊写试卷的书吏,他战战兢兢地指认了王富贵在试卷上做的手脚;第二个证人是负责监考的考官,他承认收受了王富贵的贿赂,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出场的证人,赫然便是那日给王富贵送信的菜农,他本是受人指使,如今见事情败露,不敢再有所隐瞒,将自己如何传递消息,如何收取好处和盘托出。

人证物证俱在,王富贵及其背后势力的罪行昭然若揭。王大人脸色惨白,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其他参与其中的官员也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郭凌峰环视四周,目光如炬,声音洪亮:“科举舞弊,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今日,我定要将这些蛀虫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说罢,他转向皇帝,躬身说道:“请陛下明察,严惩不贷!”

御座上的皇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深邃,看向王大人的方向……

皇帝久居上位,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王丞相,你可知罪?”

王大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势,竟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郭凌峰轻易瓦解。

“来人,将王富贵押下去,革去功名,流放三千里!王氏一族,凡参与舞弊者,皆严惩不贷!”

皇帝的语气不容置疑,王富贵面如死灰,被侍卫拖了下去。王大人瘫软在地,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完了。

处理完王氏一族,皇帝的目光转向郭凌峰,眼中多了几分欣赏:“郭爱卿,你揭露舞弊有功,勇气可嘉,智慧过人,朕心甚慰。”

郭凌峰谦逊地低下头:“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为陛下分忧,为百姓鸣冤。”

“好一个分内之事!”皇帝龙颜大悦,“你想要什么赏赐?”

“臣斗胆,恳请陛下彻查科举舞弊一案,还考生们一个公道!”郭凌峰拱手说道。

“准奏!”皇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深知,科举制度关乎国家未来,绝不能任由**滋生。

一场科举舞弊案,以王氏一族的覆灭而告终。正义得到了伸张,百姓拍手称快。而郭凌峰,也凭借着这次的功劳,名声大噪,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退朝后,郭凌峰回到府中,谋士刘先生迎上前来,脸上满是喜悦:“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今日一战,大人可谓是大获全胜啊!”

郭凌峰却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他淡淡一笑:“这只是第一步,科举舞弊案牵连甚广,想要彻底根除,并非易事。”

刘先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大人接下来有何打算?”

郭凌峰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身影,那个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坚持正义的年轻人……

“我记得,那日考场上,有一位名叫赵秀才的考生,他文采斐然,答卷堪称完美,却因王富贵的陷害而名落孙山。”郭凌峰眼中闪过一丝怜惜,“这样的人才,不该被埋没。”

刘先生立刻明白了郭凌峰的用意:“大人的意思是……”

“我要将他推荐给皇上。”郭凌峰斩钉截铁地说,“科举舞弊案,损害的不仅是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根基。像赵秀才这样的人才,才应该是我们大梁未来的栋梁!”

次日早朝,郭凌峰当众向皇帝禀明了赵秀才的遭遇,并呈上了他的考卷。皇帝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召见赵秀才。

赵秀才来到金銮殿,他本以为自己会因举报舞弊而受到责罚,没想到却被皇帝亲自召见,心中既忐忑又激动。他将自己在考场上的遭遇如实禀报,并表示自己只希望能够为国效力,不负平生所学。

皇帝被赵秀才的正直和才华所感动,当即封他为翰林院编修,命他参与编撰史书。消息传出,百姓们纷纷称赞皇帝英明,为郭大人叫好。郭凌峰的名字,在朝堂内外更是声名鹊起,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郭凌峰心中清楚,这次科举舞弊案只是冰山一角,要想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深夜,书房里烛火摇曳,郭凌峰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陷入了沉思。“大人,您还在为科举的事情操劳吗?”刘先生端着一杯清茶走了进来。

“是啊,”郭凌峰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惩治贪官污吏只是治标,如何才能治本,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是关键所在……”他拿起笔,目光落在洁白的纸张上,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