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250章 居民围观,众望所归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250章 居民围观,众望所归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走出府衙,郭凌峰望着远处正在拆迁的城东,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郭大人,恭喜恭喜啊!”工匠头赵强迎上前来,满脸堆笑地拱手道贺。郭凌峰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人群中一位瘦弱的身影——孙大娘,她低着头,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郭凌峰迈开步子,朝她走去,“孙大娘,我知道您对城东的规划还有一些疑虑,不如随我到县衙看看规划图,您看如何?”

孙大娘有些犹豫,她之前是规划最坚决的反对者,此时面对郭凌峰的邀请,心中五味杂陈。“孙大娘,您就去看看吧,郭大人也是为了我们好。”“是啊,是啊,去看看吧!”周围的居民纷纷劝说道。

孙大娘抬起头,看着郭凌峰真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县衙大堂内,郭凌峰指着桌上精致的城市规划模型,向孙大娘等人详细讲解着新城市的布局和设施。“您看,这里规划了新的商铺区,位置比之前的更好,而且每间店铺都预留了更大的空间……”郭凌峰指着模型中的一处,耐心解释道。

孙大娘看着模型中规划整齐的街道、宽敞明亮的房屋,以及为商贩预留的店铺,原本担忧的神情逐渐舒缓下来。“郭大人真是为我们着想啊!”一位居民感叹道。

“是啊,之前是我错怪郭大人了。”孙大娘也忍不住说道。

此时,陶夭夭带着几位年轻姑娘走了进来,“各位大娘,我是陶夭夭,这段时间我会和大家一起,帮助大家寻找新的店铺,也会尽力给大家争取一些补偿款,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陶夭夭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信任她。

接下来的几天,陶夭夭和志愿者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店铺,并为一些生活困难的居民送去了米粮和银钱。

“郭大人和陶姑娘真是菩萨心肠啊!”居民们看着忙碌的陶夭夭等人,感激地说道。

夜幕降临,县衙的灯火依然明亮,郭凌峰看着手中的施工进度表,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赵强走了进来,“郭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城东的夜晚,灯火通明,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回荡在夜空中,与知了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赵强带领着工匠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工。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轮番休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为了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赵强特意安排人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了围挡,并在夜间控制了施工噪音。

“赵师傅,你们辛苦了,这么晚了还干活。”一位路过的老大爷端着茶水走到工匠们面前。

“大爷,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郭大人说了,要尽快让大家住上新房子。”赵强接过茶杯,笑着说道。

“郭大人真是个好官啊,处处为我们百姓着想。”老大爷感慨道。

几天后,郭凌峰在城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宣布将在新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原住居民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告示一出,立刻引来了众多居民围观。

“郭大人真是说到做到啊!”

“是啊,跟着郭大人,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居民们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

郭凌峰站在县衙二楼,看着城门口聚集的人群,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赢得民心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转过身,对身边的师爷说道:“师爷,你去把刘财请来,就说……”

他的话还没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大人,不好了……”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郭凌峰眉头微蹙,不悦之色一闪而过。

衙役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大人,刘财…刘财他…在城里散布谣言,说…说您…”

郭凌峰面色平静,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说您要…要强占他们的房屋和田地,还…还要加重赋税…”衙役的声音越来越小,头压得更低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郭凌峰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衙役走后,郭凌峰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刘财,果然坐不住了,只是这手段,未免也太拙劣了些。他转头看向师爷,吩咐道:“师爷,按计划行事。”

夕阳西下,城门口的告示栏前依旧人头攒动。刘财挤在人群中,声嘶力竭地喊着:“大家不要相信郭凌峰的鬼话,他是想把我们赶走,好独吞我们的土地!”

“刘财,你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人群中传来一声怒喝,说话的正是居民代表孙大娘,“郭大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心里清楚得很!你再敢造谣生事,我们可不答应!”

孙大娘的话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共鸣,纷纷指责刘财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刘财见势不妙,灰溜溜地逃走了。

第二天,郭凌峰在城中心的广场上举行了一次公开演讲。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期盼的脸庞,朗声说道:“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新城市的建设,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谈谈我的规划和设想……”

郭凌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述了新城市的规划蓝图,以及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他描绘了一幅幅美好的景象: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房屋,便捷的交通,繁荣的商业…

“我相信,在新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家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郭凌峰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话音刚落,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人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在居民的支持下,城市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郭凌峰开始着手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但资金问题…

“大人,户部尚书…回信了…”师爷匆匆忙忙地走进书房,将一封信递到郭凌峰手中,面色凝重。郭凌峰接过信,眉心随着阅读逐渐锁紧。信笺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一如既往户部尚书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派。信中措辞委婉,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朝廷没钱。

“这老狐狸!”郭凌峰将信纸拍在桌上,眉宇间涌起一抹怒意。户部尚书是他父亲的门生,往日里对他多有照拂,这次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卡住了他的项目,显然是忌惮他背后的势力,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大人息怒,”师爷察言观色,低声劝慰道,“户部尚书向来谨慎,如今国库空虚,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哼,国库空虚?我看是他的私库太满了吧!”郭凌峰冷哼一声,他知道师爷说的在理,却也不愿轻易妥协。他深知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一旦成功,不仅能造福一方百姓,更能为自己积累巨大的政治资本。

“大人,您可是答应过百姓,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师爷见他怒气未消,便搬出了百姓来劝他。

郭凌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师爷说得对,他不能因为一己私愤而置百姓的福祉于不顾。

“大人,您看这样可好,”师爷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我们可以先自行筹措一部分资金,等新城初具规模,再向朝廷申请拨款也不迟啊。”

郭凌峰眼前一亮,这倒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他点点头,吩咐道:“你去找赵强,让他先组织人手,将城外的荒地清理出来,另外……”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落在那抹熟悉的倩影上。陶夭夭身穿一袭淡粉色衣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娇俏动人。

“你去请陶姑娘过来,我有要事相商。”

夜幕降临,书房内烛火摇曳。郭凌峰和陶夭夭相对而坐,面前的桌案上铺满了图纸和账册。

“夭夭,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郭凌峰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建筑,向陶夭夭征求意见。

“这里…是不是可以改成一个学堂?”陶夭夭歪着头,指着图纸上的一块空地,灵动的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新城建成后,会有很多孩子需要读书识字,如果能建一所学堂,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帮助。”

郭凌峰闻言,眼前一亮。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陶夭夭的想法总是那么周到细致,总能注意到他忽略的细节。

“夭夭,你真是我的贤内助!”郭凌峰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子,语气中充满了宠溺。

陶夭夭娇嗔地瞪了他一眼,继续低头研究着图纸。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讨论到深夜。

“终于算完了!”陶夭夭伸了个懒腰,将手中的毛笔放下,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辛苦你了,夭夭。”郭凌峰递给她一杯热茶,目光落在最终的预算方案上,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

“怎么了?”陶夭夭察觉到他的异样,也凑过头去,看着那份预算方案,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么多…”她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郭凌峰沉默不语,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