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319章 风雨兼程,教育的考验

郭凌峰猛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刘全身穿官服,身后跟着一众凶神恶煞的衙役,满脸的傲慢之色。他心中顿时明了,这刘全,来者不善!

“刘大人今日到访,不知有何贵干?”郭凌峰不动声色地站起身,不动声色地将昏迷的士兵挡在身后,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哼,郭大人好大的架子,竟然让本官亲自上门!”刘全斜睨了一眼地上的士兵,冷哼一声,“本官今日前来,是为了教育改革之事。”

郭凌峰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这刘全,是冲着教育改革来的。他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哦?不知刘大人对教育改革有何高见?”

刘全走到郭凌峰对面坐下,翘起二郎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郭大人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推行教育改革,本官佩服。只是,这国库空虚,百废待兴,这教育之事,是不是耗费了些?”

“刘大人此言差矣,”郭凌峰毫不退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立国之本,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眼下的这点投入,与未来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不顾眼前!”刘全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本官已经决定,削减教育预算,将这笔银两用于赈灾救灾!”

“不可!”郭凌峰断然拒绝,“教育事关重大,岂能如此儿戏?刘大人若要削减预算,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教育家孙先生站了出来,躬身说道:“两位大人息怒,老朽倒是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

郭凌峰和刘全同时看向孙先生,等待着他的下文。孙先生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教育改革,人人有责。我们可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富商巨贾捐资助学,同时也可以鼓励一些有经验的匠人到学堂授课,传授一些实用的技能,这样既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又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可谓一举两得啊!”

郭凌峰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他当即表示赞同:“孙先生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

刘全见郭凌峰如此坚决,知道今日无法得逞,只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送走了刘全,郭凌峰心中的阴霾并没有散去。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还有窗外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年轻面孔,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这时,李梅老师匆匆忙忙地走进了他的房间,欲言又止。

“郭大人……”李梅老师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郭凌峰放下手中批阅了一半的公文,温和地问道:“李老师,可是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梅老师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们求知若渴,我也尽心尽力想要将所学传授给他们,可是……”她顿了顿,从身后拿出一摞已经有些破旧的书册,“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还是之前那些陈旧的内容,有些知识点已经过时了,而且数量也不够,很多孩子都没有课本可用。”

郭凌峰接过教材,翻看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李梅老师反映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教育体系都面临的难题。之前因为刘全从中作梗,教育经费被大幅削减,教材的印刷和更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李老师,你放心,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教材的问题。”郭凌峰郑重承诺道。

李梅老师感激地点点头,但她心中依然放心不下。回到学堂后,她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既然没有教材,那她就自己编写!她挑灯夜战,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知识的理解融入其中,一笔一划地编写着新的教材。虽然辛苦,但她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因为她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与此同时,郭凌峰也在为筹措教育经费而奔波。他积极联络城中的富商巨贾,希望他们能够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然而,大多数商人都对他的提议反应冷淡,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意和利益,对教育的投入并不感兴趣。

就在郭凌峰一筹莫展之际,城中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富家子弟王鹏,那个曾经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纨绔子弟,竟然带着他组织的艺术社团,在城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演出。

演出当晚,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王鹏和他的伙伴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舞、戏曲,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后,王鹏走上舞台,向众人宣布,他们将把这次演出的所有收入全部捐赠给城中的学堂,用于购买书籍和文具。

王鹏的举动引起了全城轰动,人们纷纷赞扬他的善举,许多原本对教育漠不关心的商贾也深受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时间,捐款如潮水般涌来,郭凌峰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郭凌峰为教育改革取得的进展感到欣慰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在城中一处简陋的民房里,一群贫苦的孩子正围坐在闪烁的油灯下,他们面前没有课本,只有一张张粗糙的纸张,上面抄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昏暗的油灯下,赵玲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家境贫寒,无力购买书籍,但她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白天,她会去学堂旁听,努力将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在心里。晚上,她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笔一划地将白天听到的知识点抄录下来,反复研读。

“大家不要灰心,知识就在我们手中!”赵玲召集了几个同样无力购买教材的孩子,成立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学习小组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是一样的强烈。他们互相借阅笔记,共同探讨难题,在学习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从不放弃,因为他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照亮未来。

与此同时,皇城之中,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激烈辩论正在朝堂之上展开。

“陛下,微臣以为,郭大人提出的教育改革劳民伤财,实属不妥!”刘全站出来反对,“我朝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将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只会让百姓荒废农耕,不利于国家稳定。”

“刘大人此言差矣!”郭凌峰不甘示弱地反驳道,“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让百姓接受教育,才能提高生产力,国家才能更加富强!难道刘大人希望我朝子民永远愚昧无知吗?”

“你……”刘全被郭凌峰的话语噎住,一时语塞。

“陛下,请您明鉴!”郭凌峰转向皇帝,拱手说道,“教育乃百年大计,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恳请陛下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我朝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郭凌峰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朝堂上回荡,最终打动了皇帝。最终,皇帝下旨,拨专款用于教育改革,并严厉斥责了刘全等阻挠教育改革的官员。

消息传回城中,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李梅老师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离不开郭凌峰的坚持和努力,更离不开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郭凌峰看着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文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教育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让教育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然而,就在郭凌峰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他的心腹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郭凌峰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大人,不好了!刘大人他……”心腹面色凝重,语气急促,欲言又止。

“刘全怎么了?可是又在阻挠教育改革?”郭凌峰剑眉微蹙,心中隐约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刘大人他……他将您拨给城外几所学堂的款项,挪用了!”心腹深吸一口气,终于将这个坏消息说了出来,“说是要修缮城防,可……”

“可恶!”郭凌峰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烧,“这个刘全,简直是目无王法,置百姓福祉于不顾!”

他深知,城防固然重要,但教育才是百年大计,若是任由刘全这般胡作非为,辛苦争取来的教育改革成果将毁于一旦。

“大人息怒!现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弥补损失,不能让孩子们的希望落空啊!”心腹担忧地看着郭凌峰,生怕他气坏了身子。

郭凌峰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来回踱步,脑海中飞速运转,思考着对策。

“对了!”郭凌峰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人,“孙先生博学多才,又心系教育,或许他能帮上忙!”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城外孙先生的住处。

信中,郭凌峰将教育改革遇到的困境和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希望孙先生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孙先生收到信后,立即赶回城中,与郭凌峰商议对策。

“郭大人不必忧心,老夫虽然年迈,但还可以尽绵薄之力。”孙先生捋着胡须,语气坚定地说道,“老夫这就回去变卖家产,筹措资金,支援教育!”

“孙先生高义,郭某感激不尽!”郭凌峰感动不已,深深地向孙先生鞠了一躬。

有了孙先生的支持,郭凌峰的信心倍增,他一边安抚受到影响的学堂和师生,一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深知,这场教育改革的阻力远不止刘全一人,还有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改变,许多潜在的困难需要克服。

“大人,您看这个……”心腹将一幅画卷递到郭凌峰面前,神情古怪。

郭凌峰疑惑地接过画卷,缓缓打开,画卷上是一幅色彩鲜艳、构图奇特的画作。画中的人物形态夸张,色彩大胆,充满了奇思妙想。

“这是……”郭凌峰仔细辨认着画卷上的落款,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王鹏?”

“这…这是那个纨绔子弟画的?”郭凌峰难以置信地问道,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整天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竟然还有如此惊人的绘画天赋。

心腹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这幅画是王公子偷偷画的,本来想送给陶小姐,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