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322章 合理配置,教育的基石

三日后,郡守府内,气氛庄严肃穆。郭凌峰高坐堂上,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堂下济济一堂的教育官员和学府学者,心中思绪万千。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商讨一件关乎国运民生的头等大事——教育改革。”郭凌峰语气沉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人英明!”堂下众人纷纷起身附和,他们早已听闻郭大人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近年来,我走访民间,发现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上学,更有甚者,即使入了学堂,也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郭凌峰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痛心,“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们不能让这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国家因为人才的匮乏而落后于人!”

郭凌峰的话语掷地有声,引起了堂下众人的强烈共鸣。

“敢问大人,这教育改革该如何进行?”一位年长的官员站起身来,拱手问道。

“我以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直站在郭凌峰身旁的孙先生缓缓开口,“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广招贤才,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孙先生言之有理!”郭凌峰赞许地点了点头,“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众人纷纷低头沉思,一时间,堂内鸦雀无声。

“大人,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一位身着朴素青衣的女子站了起来,正是城南学堂的李梅老师。

“李老师请讲。”郭凌峰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启禀大人,我以为,除了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还可以……”李梅顿了顿,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挑选一些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让他们负责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哦?详细说说。”郭凌峰来了兴趣,示意李梅靠近些。

李梅走近几步,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计划书,恭敬地递给郭凌峰,“大人,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还请您过目。”

郭凌峰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起来,越看越是赞赏,眼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这份计划……”郭凌峰放下计划书,目光落在李梅身上,“就由你来负责吧。”

李梅闻言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满满的惊喜和坚定。“大人放心,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

郭凌峰点了点头,转向众人,“李老师的计划给了我启发,我认为,除了内部提升,我们还可以从民间选拔人才,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议论纷纷。自古以来,教师都需经过层层选拔,民间选拔,闻所未闻。

“大人,民间虽不乏有学之士,但教学经验不足,恐怕难以胜任。”一位官员提出了质疑。

“是啊,大人,选拔标准该如何制定?如何保证选拔的公平公正?”另一位官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王鹏和赵玲站在窗外,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梅老师身上,心中却有着各自的打算。王鹏虽然平时贪玩,但他的内心深处,对于能够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影响他人充满了向往。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改变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

而赵玲,她一直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的命运,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她知道,成为一名教师,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能够回馈社会,帮助那些像她一样渴望学习的孩子。

两人的目光在窗外相遇,虽然出身和经历不同,但此刻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试一试,争取这个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第二天,王鹏和赵玲都来到了报名处。他们填写了报名表格,提交了自己的资料。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不会容易,但他们都准备好了迎接挑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鹏和赵玲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中。他们开始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参加教学法的培训,甚至在空闲时间里,他们会去学堂里观摩李梅老师的授课,学习她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王鹏的改变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耍的富家子弟,而是变成了一个认真努力、渴望知识的求学者。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被他的改变所感动,开始支持他的决定。

赵玲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她的勤奋和才华让她在培训中表现突出,她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也感染了许多人。她的故事在民间传开,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最终,经过层层选拔,王鹏和赵玲都成功地成为了候选教师。他们在李梅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实习教学。王鹏用他的创意和热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赵玲则用她的耐心和关爱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

郭凌峰看着这些年轻的教师们,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些年轻的教师将会成为教育改革的新鲜血液,他们将会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去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去改变更多的命运。

教育改革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有像王鹏和赵玲这样有志之士的加入,只要有像郭凌峰这样勇于创新的领导者的支持,就一定能够打破常规,实现教育的公平和进步。这些年轻的教师们,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希望,引领着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老师,我们也想报名参加选拔!”王鹏一反常态的认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赵玲也点头附和道:“我也想去试试,我想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

李梅看着眼前这两个孩子,欣慰地笑了。她相信,郭大人的决策如同久旱逢甘霖,必将滋润更多求知的灵魂。

选拔考试当天,来自各行各业的报名者齐聚一堂,有饱读诗书的落魄书生,有经验丰富的私塾先生,甚至还有走街串巷的说书艺人。郭凌峰亲自参与了面试环节,他想要寻找的,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拥有教育热情,能够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良师益友。

一位名叫张平的年轻人引起了郭凌峰的注意。张平出身贫寒,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但他自学成才,还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解枯燥乏味的知识,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知识海洋,连一向不爱学习的王鹏都被深深吸引。

“你为何想要成为一名教师?”郭凌峰问道,眼中充满了探究。

“回大人,草民从小就渴望读书,但家境贫寒,无力支付束修。草民不希望再有孩子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学习的机会,草民希望将自己所学的一切,都传授给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张平语气诚恳,眼神坚定。

郭凌峰被他这份纯粹的教育初心所打动,当即决定邀请张平加入学府。

经过一系列努力,学府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师,这篇文章好难懂啊!”、“先生,我不想背书,我想出去玩……”郭凌峰看着眼前这些提不起学习兴趣的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郭凌峰背着手,在教室后排踱步,眉头紧锁。孩子们的抱怨声、先生们无奈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堵塞着他的思绪。

“先生,这道算术题太难了,我根本就弄不明白!”王鹏抓耳挠腮,一脸苦恼。

张平耐心地讲解着:“鹏儿,不要着急,这道题的关键在于……”

然而,王鹏显然心不在焉,眼神飘忽不定,心思早就飞到了窗外。

“唉……”张平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他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点燃这些孩子心中学习的火苗。

这一幕,被郭凌峰尽收眼底。他明白,仅仅提升师资力量是不够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看来,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郭凌峰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方案。

夜晚,书房内灯火通明。郭凌峰翻阅着各种书籍,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大人,您还在为学府的事情忧心吗?”教育家孙先生端着一杯清茶走了进来。

“是啊,孙先生,如今师资力量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却不高,长此以往,学府恐怕难以办下去。”郭凌峰放下书卷,揉了揉疲惫的双眼。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无外乎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孙先生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不如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奖励那些在学习和品德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郭凌峰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他连忙追问道:“孙先生,您详细说说……”

“我们可以设立不同等级的奖学金,比如……”

烛光摇曳,郭凌峰与孙先生促膝长谈,探讨着如何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书房内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第二天清晨,郭凌峰将学府所有师生召集到一起,宣布了他的最新决定:“为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本官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