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354章 冬藏蓄力,静待春来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354章 冬藏蓄力,静待春来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窗外寒风凛冽,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郭凌峰却无暇欣赏这冬日美景,他翻阅着从京城带来的农书,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夭夭,你说冬天田地荒着,能不能种些耐寒的作物,或者利用这段时间改良土壤呢?”郭凌峰放下手中的书,转头看向正依偎在火炉旁做针线活的陶夭夭。

“冬天这么冷,地都冻住了,还能种东西吗?”陶夭夭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好奇地问道。

“理论上是可以的。”郭凌峰解释道,“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有些地方会利用冬季种植一些耐寒的绿肥,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增加肥力,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真的吗?那太好了!”陶夭夭兴奋地说道,“这样一来,冬天田里就不会光秃秃的了。”

郭凌峰点点头,他知道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操作还需要仔细研究。他立即派人请来之前结识的农学家,共同商讨冬季农田管理和土壤改良的方案。

农学家听完郭凌峰的想法,抚掌赞叹道:“郭公子真是奇思妙想!冬季种植绿肥,确实是一个提高土地肥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本地气候的耐寒作物,比如冬小麦、油菜等,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冬季农田管理方案,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等各个环节。

方案确定后,郭凌峰立即找到村长,将冬季农田管理计划告诉了他。村长听后,激动地拍着大腿说道:“好!太好了!郭公子,你真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如果冬天也能种地,那我们农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在郭凌峰的号召下,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平整土地、修缮水渠、搭建暖棚,为冬季种植做着准备。村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冬天提前变成了春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郭凌峰的新计划。村里一些顽固的老农对新技术抱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冬季种地是违背农时,只会白白浪费种子和人力。

“冬藏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乱来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指着正在田里忙碌的村民,大声说道,“我看啊,这郭公子就是异想天开,迟早要吃亏!”

面对质疑,郭凌峰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决定……

...他决定用事实说话。他找来那位带头质疑的老农,诚恳地说道:“老人家,我知道您是担心新方法会影响收成,您的心情我理解。这样吧,您经验丰富,不如来监督我们,看看这个方法到底行不行?”

老农本想拒绝,可看着郭凌峰真诚的眼神,心中那股倔强也渐渐消散。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罢了罢了,老夫就替大家看看,你这新奇玩意儿究竟能不能种出粮食来!”

就这样,老农成了冬季农田管理的“监工”。他每天都到田间地头巡视,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事无巨细地向郭凌峰提出各种问题。郭凌峰也不厌其烦地为他解答,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耐心地向老农解释每一道工序背后的科学道理。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光秃秃的田野里竟然冒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嫩芽。老农亲眼见证了这一切,原本紧绷的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他开始主动向其他村民介绍冬季种植的好处,从最初的质疑者变成了最坚定的支持者。

冬季农田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不仅让村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也吸引了一些精明的商人。

这天,镇上最大的粮商刘老板来到了村里,他笑呵呵地对郭凌峰说道:“郭公子,听说您在推广冬季种植,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我这次来,是想跟您谈一笔生意。”

“刘老板请讲。”郭凌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是这样的,”刘老板搓了搓手,“我打算收购村里明年所有的粮食,价格嘛,肯定比市价高!”

郭凌峰听出了刘老板话里的弦外之音,他这是想趁机压低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刘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郭凌峰不卑不亢地说道,“不过,我建议您还是等到明年收获的时候再来谈价格吧。我相信,到时候您一定会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

刘老板见郭凌峰态度坚决,只好作罢。但他并没有死心,他留下来观察了几天,发现村民们在郭凌峰的带领下,不仅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团结互助,充满了希望。他意识到,与这些勤劳的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是长久之计。

几天后,刘老板再次找到了郭凌峰,这一次,他不再是来谈收购粮食的,而是带着一份合作协议……

就在郭凌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听说那个姓郭的小子又在村里搞什么新花样,还引来了不少外地商人,”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他这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大哥,要不要……”站在他旁边一个瘦小的男子,用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急,”壮汉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先让他得意几天,等时机成熟了,再给他来个釜底抽薪……”刘老板的合作协议,为村庄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不远处的山寨里,一股名为“嫉妒”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大哥,不能再等了!那姓郭的小子越来越得人心,再这样下去,我们兄弟就别想在这片地界混了!”瘦小男子满脸焦急,不停地怂恿着。

“慌什么!”被称为大哥的壮汉,正是之前摔杯为号的那位地方恶霸,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你去散布消息,就说姓郭的勾结外人,要侵占我们的田地!”

消息像一阵风般传遍了整个村庄,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开始议论纷纷,甚至对郭凌峰产生了怀疑。郭凌峰得知后,并没有急于解释,而是主动找到了那位“壮汉”大哥。

“我知道,你对我有误会,”郭凌峰站在山寨门口,面对着一群凶神恶煞的壮汉,语气平静而坚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包括你们。”

“少在那假惺惺的!”瘦小男子跳出来指着郭凌峰的鼻子骂道,“你把我们的生意都抢走了,还好意思说为了我们好?”

“生意不是抢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郭凌峰不卑不亢地解释道,“我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为了让更多人吃饱饭,你们与其在这里阻挠,不如也加入进来,一起发展,难道不好吗?”

壮汉一直沉默不语,他仔细观察着郭凌峰,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虚伪,但最终他失望了。郭凌峰的眼神清澈而坚定,言语间充满了真诚,不像是在欺骗他。

“你真的愿意带着我们一起干?”壮汉终于开口了,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

“当然,”郭凌峰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就是兄弟,一起为家乡的未来努力!”

就这样,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因为郭凌峰的真诚和胸襟,化干戈为玉帛。壮汉带着他的兄弟们加入了冬季农田管理的队伍,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力气大,干活也卖力,很快便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冬日的夜晚,寒风凛冽,但郭凌峰的小屋里却温暖如春。炉火熊熊燃烧,映照着陶夭夭娇俏的脸庞,她依偎在郭凌峰身旁,听着他讲述未来的计划。

“等明年春天,我想在村里办一所学堂,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郭凌峰的声音充满了希望,“我还想修一条路,把村子与外界连接起来,这样……”

陶夭夭静静地听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抚摸着郭凌峰的脸庞,眼中充满了柔情蜜意……

窗外,雪花漫天飞舞,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冬季的宁静中孕育着新的希望,郭凌峰的农业创新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郭凌峰起身开门,只见一个村民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外,“郭公子,不好了……”

“郭公子,不好了,村东头的田里好像进了老鼠!”村民满头大汗,语气焦急。

郭凌峰心头一紧,冬季田鼠活动减少,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村东头?那可是村里最早试行新式冬耕法的田地!

“走,去看看!”他来不及多想,披上厚袄,跟着村民就往外冲。陶夭夭也担心起来,急忙取来灯笼,追在二人身后。

冬夜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郭凌峰一路小跑,心里却不断回忆着农学家传授的冬耕法要点。难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才招来了鼠患?

村东头的田埂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焦急地议论着,不时传来几声“唉!这下可怎么办呦!”的哀叹。

借着火把的光亮,郭凌峰仔细查看田间的情况,只见部分麦苗已经被啃食,留下斑驳的枯黄。

“郭公子,这可如何是好?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要是收成不好……”村长的脸色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凝重。

“大家别慌,先想想办法!”郭凌峰安慰道,“老鼠最怕什么?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解决问题!”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说用火熏,有的说用水灌,却都被郭凌峰一一否决。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损害田地和作物。

“郭公子,我看这新式冬耕法根本不行!折腾了半天,粮食没多收,还招来了老鼠,我看还是按照老方法种地稳妥!”人群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满,说话的正是村里最顽固的老农,他一直对新式冬耕法持怀疑态度,如今出了鼠患,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是啊,郭公子,这新方法风险太大,万一明年收成不好,我们可怎么办啊?”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原本对郭凌峰充满信任的目光中,此刻多了几分怀疑和不安。

郭凌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想要继续推行新式冬耕法,必须打消村民们的顾虑,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