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92章 百花齐放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92章 百花齐放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整个县城都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中。郭凌峰站在学堂的门口,望着院子里追逐嬉戏的孩子们,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满足。他的身旁,刘大儒一身传统儒生装束,神情庄重。

“郭凌峰,”刘大儒开口道,声音充满感慨,“如今国家文化如旭日东升,皆因你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改革。”

郭凌峰听罢,不禁轻轻摇头,“刘大儒,您言重了。这一切,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你和孙夫子的辅助,任何改革都是空中楼阁。”

随着两人相视一笑,孙夫子也从教室内走出,手中拿着一卷竹简。他环顾着院子里的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这些孩子们,将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三人一同走进学堂,看到教室内的小明和其他勤奋的学生正专心致志地习字。郭凌峰微笑着点头,随后走上讲台,“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讲台下的小明和同学们纷纷露出期待的神情,他们在郭凌峰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结合的重要性。每一节课后,学生们都会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渐形成各自的文化观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郭凌峰多年的苦心经营,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水平显着提高,人才辈出。学堂内外,文化氛围愈加浓厚,许多学生在各自的领域中崭露头角,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此刻,学堂的前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文化交流盛会正在进行。郭凌峰和刘大儒并肩而立,望着来来往往的学子和文人,刘大儒感慨道,“大人,当初我对你的改革理念心存疑虑,但如今,我心悦诚服。”

“刘大儒过奖了,”郭凌峰眼中透出坚定与欣慰,“我们要继续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下一代铺就康庄大道。”

突然,人群中传来阵阵掌声,原来是富商赵四正与几位文人志士交流心得。他频频点头,显得格外兴奋,“郭大人,您的改革不仅让文化繁荣,我的商会也因此受益匪浅。”

郭凌峰笑道,“赵四先生,我们皆为此而尽力。文化的昌盛,经济的繁荣,两者相辅相成。”

就在此时,郡主李红从人群中走来,紧随其后的是一众文官和学子。她眼中闪着光芒,“郭大人,您看,这些年轻人都是未来的希望。”

郭凌峰点头,望着那些年轻的面庞,宛如看到了未来的曙光。郡主站在他的身旁,低声说道,“我们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果。”

郭凌峰目光深邃,轻声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长,有更多的挑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他们的对话被隆重的文化交流活动的音浪所掩盖,但这份沉默中的默契却让两人心领神会,共同朝着更远大的目标继续迈进。空气中,似乎透露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文化交流的盛会结束后,时间仿佛按下了加速键,转眼间数年过去。当初那些在学堂里追逐嬉戏的孩子们,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孙夫子最得意的门生张平,如今已是朝廷重臣,他秉持着师尊“以民为本”的理念,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受百姓爱戴。而另一位学生李文,则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工匠大师,他将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融入到工程建造中,设计出许多巧夺天工的建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富商赵四的商业帝国也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而更加壮大。他旗下的书肆、文玩店遍布全国,生意异常红火。他一直铭记着当初郭凌峰的话:“文化的昌盛,经济的繁荣,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他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也更加坚定,每年都会捐出巨资用于兴办学堂、资助贫困学生。

这一日,赵四特意来到学堂,向郭凌峰表达谢意。“郭大人,多亏了您的教育改革,我的商会才能蒸蒸日上。”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这点心意,还请您收下,就当是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郭凌峰婉拒了赵四的捐赠,“赵四先生,您的心意我领了。教育乃国家之根本,人人有责。您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已经十分欣慰了。”

赵四听罢,对郭凌峰更加敬佩。他环顾着如今充满书香气息的学堂,感慨道:“想当初,这里还只是一间破败的屋舍,如今却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真是令人欣慰啊!”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郭凌峰定睛一看,原来是当年那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小明。小明向郭凌峰和赵四深施一礼,“郭大人,赵先生。”

“小明,你回来了!”郭凌峰上下打量着小明,只见他如今已是一身儒雅的气质,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自信。“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托您的福,学生一切都好。”小明说着,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学生这次回来,是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

马蹄声渐近,一个小厮打扮的人翻身下马,快步跑到小明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少爷,您总算回来了!老爷…老爷他…”

小明心中一紧,连忙追问:“我父亲怎么了?”

小厮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道:“老爷他……他不愿再守着那几亩薄田了,听说您在外面办学堂,教了许多有出息的学生,他也想……”

小明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他这些年在外奔波,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孩子,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能像他一样,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如今,父亲也深受触动,渴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小明毅然决然地说。

郭凌峰看着小明远去的背影,欣慰地笑了。他当初力排众议推行教育改革,不就是希望看到这一幕吗?

这时,另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的人身着华服,英姿飒爽,正是郡主李红。她翻身下马,径直走到郭凌峰面前,激动地说道:“郭大人,您当初的设想实现了!我的封地内,如今已建成了一座文化艺术中心……”

李红兴奋地向郭凌峰描述着文化艺术中心的盛况,那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文人墨客,他们交流创作,互相启发,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为这个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

郭凌峰看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深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文化繁荣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他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庆祝这场文化改革的胜利,并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然而,就在庆典筹备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影却悄悄出现在庆典现场附近,他目光阴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十万火急”四个大字……

庆典之日,晴空万里,彩旗飘扬,文化艺术中心所在的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郭凌峰一身华服,神采奕奕地站在高台之上,他的身后,是雕梁画栋的戏台,戏台上,一众乐师正在演奏欢快的乐曲。

“诸位!”郭凌峰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场文化盛事的胜利……”他回顾了过去教育改革的艰难历程,从最初的反对声四起,到如今的百花齐放,其中,有太多人的付出和努力。他一一感谢了那些为文化改革做出贡献的人们,从慷慨解囊的富商赵四,到辛勤耕耘的教师孙夫子,再到那些刻苦学习的莘莘学子,他的话语真诚恳切,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台下,郡主李红美眸闪动,望着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爱慕。而一向保守的刘大儒,此时也捻着胡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郭凌峰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文化盛世,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激动万分,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辉煌的未来。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黑影却悄无声息地穿过人群,来到了广场边缘的一处僻静角落。他正是之前在暗处观察的人,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匆匆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异常凝重。

“大人,您要的东西……”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黑影转过身,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压低声音说道:“务必亲手交给郭大人,记住,越快越好!”

那人接过信,迅速消失在人群中。黑影望着他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喃喃自语道:“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庆典仍在继续,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全然没有察觉到,一场危机正在悄然降临。而此时,郭凌峰也走下了高台,正准备与前来道贺的宾客们寒暄几句。突然,一只手轻轻地拉住了他的衣袖,他回过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之前为他送信的小厮。

“大人,有急信!”小厮的声音很低,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急。郭凌峰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接过信封,只见上面只有“十万火急”四个字,落款处,是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郭凌峰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不动声色地将信封揣入怀中,然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里,是他一直牵挂着的——农村。他怀揣着希望,带着新研发的种子,准备开启下一段旅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