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97章 智慧耕耘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97章 智慧耕耘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夜深人静,郭凌峰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田野上空如银盘般的圆月,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傍晚在田埂边看到的景象。

那条用于灌溉的水渠,水流缓慢,淤泥堆积,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干涸的迹象。他想起白天与老农张山的对话,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对天气的担忧,“今年雨水还算充沛,若是碰上干旱的年份,这水渠里的水,怕是不够用喽……”

传统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这是他来到这里后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天清晨,郭凌峰就带着几名家丁,拿着锄头、铲子等工具,来到了田间地头。

“郭公子,您这是……”老农张山看到这一幕,疑惑地问道。

“张伯,我想试试新的灌溉方法,看看能不能提高效率,节省水资源。”郭凌峰一边说着,一边向家丁们比划着,“来,大家把水渠拓宽一些,再挖几条分支,这样就能将水引到更远的地方。”

老农张山看着郭凌峰的举动,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张伯,您是不是有什么顾虑?”郭凌峰看出了老人的心思。

张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郭公子,您的好意,我们都明白。可是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灌溉方式,您一下子要改,我们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影响收成啊!”张山说出心中的担忧。

郭凌峰耐心地解释道:“张伯,您放心,我带来的这种灌溉方法,叫做‘水车灌溉’,不仅效率高,而且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还能更均匀地给农田浇水,提高产量呢!”

“水车灌溉?”张山和其他村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脸上满是疑惑。

“对,水车灌溉!”郭凌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上面详细地绘制着水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大家请看,这就是水车……”

郭凌峰详细地讲解着水车的工作原理和优势,村民们听得目瞪口呆,眼中逐渐燃起了一丝希望。

“郭公子,这水车真的有您说的那么神奇吗?”一位村民忍不住问道。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样吧,我们先选一块田做实验,如果效果好,大家再推广,如何?”郭凌峰提议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好,就这么定了!”郭凌峰说着,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张伯,麻烦您帮我找几个木匠来,我们一起打造这改变命运的水车!”张山听完郭凌峰的话,浑浊的老眼闪着光,他用力拍了拍郭凌峰的肩膀,“好!好小子,有魄力!我这就去找村里的木匠,让他们加紧时间,务必尽快把这水车给造出来!”说罢,他便步履匆匆地朝村里走去。

消息传到镇上的农官刘青耳中,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刘青年轻时也曾幻想过做出一番改变,只是多年来受困于现实,锐气磨损了不少。如今看到郭凌峰雷厉风行的作风,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郭公子,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您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刘青激动地说道,“需要什么材料、人手,您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支持!”

郭凌峰笑着拱手道:“那就多谢刘大人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项新技术持乐观态度。村妇赵六站在田埂边,看着郭凌峰和刘青等人忙碌的身影,眉头紧锁,一脸担忧地向身边的张山问道:“张大哥,这水车真的有那么好用吗?我看这东西结构复杂,造价肯定不便宜,而且操作起来也麻烦,到时候别费了力气,还耽误了农时啊!”

张山理解赵六的担忧,毕竟农民靠天吃饭,任何一点风险都可能导致颗粒无收,于是安慰道:“赵六妹子,你别担心,郭公子说了,这水车不仅效率高,还能节省人力,等建成之后,你家的田也能多分到水呢!”

“话虽如此,可我还是觉得心里没底……”赵六叹了口气,望着田野,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一切准备就绪,木匠们在郭凌峰的指导下开始建造水车。几根粗壮的木桩被深深地打入地下,作为水车的支架,齿轮、木板等部件也在工匠们灵巧的双手下逐渐成型。村民们每天都会聚集在田边,好奇地观望着这个庞然大物,议论纷纷。

“这水车真的能像郭公子说的那样,把水引到高处吗?”

“我看悬,这木头做的东西,能有多大的力气?”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郭凌峰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到水车建成,一切疑惑都会烟消云散。

数日后,水车终于建造完成。它矗立在田野之间,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村民们也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纷纷聚集过来,想要亲眼见证这奇迹的发生。

郭凌峰深吸一口气,走到水车前,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他将木柄插入齿轮的卡槽,用力一推,沉睡的巨兽仿佛在瞬间被注入了生命,巨大的水轮缓缓转动起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清澈的河水被水斗舀起,沿着水槽一路攀升,最终倾泻而出,灌溉到干渴的田地里。

“动了!动了!水真的被引上来了!”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村民们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赵六更是激动地抓住张山的胳膊,声音颤抖着问道:“张大哥,我没看错吧?这水真的上来了?”

张山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没错,你没看错,郭公子真的做到了!”

郭凌峰示范了几遍水车的操作方法,简单易懂,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这类器械的村民也能轻松上手。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郭凌峰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村民亲自体验,感受水车的便利。

“这水车真是太神奇了!以前挑水浇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它,真是省了不少力气!”一位体验过水车的村民兴奋地说道。

“是啊,有了这水车,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干旱了!”另一位村民也附和道。

看到村民们脸上的喜悦和期待,郭凌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就在这时,一位身形消瘦、精神矍铄的老者在刘青的陪同下走上前来。他仔细观察着水车的结构,时不时地用手敲打几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这位是李七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今日特地前来,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刘青向郭凌峰介绍道。

李七仔细检查了水车后,提出了几条改进意见,例如如何提高水车的运转效率、如何延长水车的寿命等。郭凌峰虚心接受,并与李七探讨了改进方案。

在李七的指导下,村民们对水车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改进后的水车运转更加平稳,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夜幕降临,水车在田野间静静地运转,将源源不断的水流送往田地,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村民们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一双阴冷的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好一出造福百姓的戏码,我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多久……”

日子一天天过去,田野里的庄稼在水车的灌溉下,如同吸饱了水的孩童,舒展着翠绿的腰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以往需要费力挑水灌溉大半个月的田地,如今只需水车几日的功夫便已滋润完毕。村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田间管理中,期盼着今年的丰收。

“郭公子,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今年有了这水车,收成肯定错不了!”张山看着绿油油的稻田,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郭公子,您可真是活菩萨转世!”赵六也跟着附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村民们喜笑颜开的模样,郭凌峰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然而,就在一片欢欣鼓舞中,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却悄然出现。

“这水车看着是方便,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我可是听说,有些地方用了新奇玩意儿,结果把地都给毁了!”村东头的老王酸溜溜地说道。

“老王,你就别瞎说了!这水车可是李七老先生亲自指导改进的,能有什么问题?”张山反驳道。

“那可说不准,谁知道这李七是不是跟郭公子一伙的,故意来骗咱们?”老王依然固执己见。

老王的这番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里暗里都在暗示郭凌峰不安好心。周围的村民们虽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但心中也不免产生了一丝疑虑。毕竟,新事物总是伴随着未知的风险,谁也不能保证水车真的就百利而无一害。

郭凌峰自然也察觉到了村民们态度的微妙变化,但他并没有急于辩解,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指导村民们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水车。他知道,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时间一长,水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打破这些无稽之谈。

然而,郭凌峰没有想到的是,老王的这番话,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不远处的一间茶馆里,一个身穿绸缎,身材臃肿的中年男子正听着手下的汇报,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贪婪和阴狠的光芒。

“你说,那个姓郭的小子,真的弄出了一种可以自动灌溉田地的水车?”

“回老爷,千真万确!小的亲眼所见,那水车……”

“啪!”中年男子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手下的汇报,语气森然,“看来,我得好好会会这位郭公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