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国师不修行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季平安:这法子太蠢,尽早废掉才是(求订阅)

书舍内。

上午的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打在地面,将横七竖八的“现场”映照的纤毫毕现。

当季平安施展占星术后,眼前的光线猛地扭曲,景物也变幻:

夜晚。

书舍内一片空荡,唯有一张桌案上点燃着油灯,晕染出大片橙光。

而一名穿着学子“校服”,身材偏瘦,脸部却模糊不清的人影,则端坐于案前,桌上摊放书册考卷,他假意在阅读,实则却在发呆走神,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他”察觉到什么,猛地扭头朝季平安站立的方向看来,眉头紧皱,好似不确定般起身朝外走。

他穿过季平安的视角,站在门口,似在朝外打量,耳畔却只有几声零星犬吠。

似乎并无发现,松了口气,扭头返回时,却只见对面一扇窗子仿佛被狂风掀动。

“啪”的一声打开!

继而,一道穿夜行衣,手持匕首的陌生人破窗而入,拉出一道黑影,“呜”的一声朝他刺来!

书生瞳孔骤缩,喉咙里一声“什么人”没等喊出,身体便下意识朝门外撞去。

结果两侧突兀窜出另一名黑衣人,同样的手持匕首,于灯光下划过一道刺目的刀光。

“哼!”

书生生死间,腰身拧转,施展了个身法,翻滚着避开这一刀,人也被堵在室内。

其砸在桌椅间的同时,没有尝试惊呼,而是抬手猛拍地面。

一簇簇蓝色火焰沿着地板呈环状扩散,逼得两名黑衣人谨慎止步。

同时他另外一只手打出掌风,一张张桌案翻飞,撞击在窗子上,发出巨大声响。

“没用的,这间屋子已贴了禁音符箓,你叫的多么大声也不会有人……”一名黑衣人忽然开口,吸引了书生的注意。

而就在这一刻,窗外传来轻微的弓弦震动声,“噗”的一声,一枚只有手指长短的金属利箭击穿窗纸,钉在书生腰肋!

这还是他察觉危险,慌忙挪移身子的结果——否则,若是不动,受创的必然便是气海。

饶是如此,他身上仍旧喷出一簇血花,与此同时,两名黑衣人一左一右,袭杀而来。

书生脸色狰狞,忽地咬破手指,凌空画了半张符箓,却终究来不及全部勾勒完成,只慌忙一推,一只只环绕淡蓝荧光的“灯笼鬼”突兀飘出。

两名黑衣武夫瞬间暴退,慌忙与其搏杀。

书生趁机朝着一扇窗子,团身撞去,“砰”的一声,仿佛撞开了某种封锁,一时间远处犬吠声急促起来。

两名黑衣人大惊失色,以受伤为代价击破“灯笼鬼”,正要追出,却见门口处一道黑影窜出,手中拎着昏迷的“书生”,道:

“任务完成,速退!”

眨眼功夫,一群人撤走,又过了一阵,有一群年轻书生朝这边靠近,然后是惊呼声,叫嚷声。

画面至此,戛然而止。

……

季平安按住眉心,眼底虚幻星盘溃散,猛地睁开双眼,眼底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有了此前几轮,占卜失败的经验,他这次并未“占卜”失踪的书生本身,而是尝试从星光中获取昨晚发生在这里的景象。

要知道,人眼能看到的画面,都是光的反射。所以星光中本就留存有图像……

这个能力,是他晋级“破四”后,占星术得到提升的结果。

“还是修为太低,只隔了一个晚上的画面,还原了这么一段,就抽干我大半灵素。”

季平安唏嘘。

要知道,他上辈子巅峰时。

尝试从星光中还原“历史影像”,是能够回溯百年的。

不过只这段画面,信息量就已经不少:

“第一,失踪的书生‘谢文生’大概率是重生者,否则无法解释,其懂得术法。且我占卜不出其所处位置和具体样貌。”

“第二,袭击他的人目的明确,且不愿惊动外界。”

“第三,袭击者很可能与兵部有关!”

这最后一条,有两个证据,其一是那只偷袭的“弩箭”……大周对弓箭的管制并不严格,一方面是这东西制造难度低,好弓少见,但劣弓不难做。

另外,也是这年头习练箭术,是一项极为高昂的运动,想养出一名厉害的弓手,成本很高。

但弩不同,随便一个人持手弩,都能造成很大的杀伤力,所以管制严格。

手弩只在军中配备,当然,一些有势力的人也能搞到。

第二个证据,则是那几名袭击者的身手、配合,有很浓重的军中风格。

一般人看不出,但季平安当年也是领兵打仗过的,自然一眼看出,其与江湖势力迥异。

“要么,是有一些势力暗中收拢的老兵。要么,干脆就是朝廷的高手。”季平安心中思忖:

“随着五大宗门皆有动作,朝廷也终于不装了么?”

还有……那书生搏命状态点燃的蓝火……也令他觉得有些熟悉。

脑海中浮现些许久远的记忆,但还无法确定。

……

“李先生?”

这时,见他蹙眉思索,夜红翎也终于开口呼唤,询问道:

“可是有所发现?”

旁边穿儒士袍子的秋山长也投来探寻、期翼的目光。

季平安回神,迎着女武夫的眸子,略一思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迈步绕着这间学舍走了一圈。

等回来的时候,摊开手掌,掌心赫然是一小截残存的黄纸符!

“符箓!”夜红翎漂亮的脸蛋一沉,道出来历。

季平安“恩”了一声,说道:

“是在学舍屋檐角落发现的,若无意外,应是禁音符箓,这也是起初没有听到打斗的原因,直到后来,打斗激烈,冲破了范围,其才应激自燃……”

顿下了,他又指了指窗子上的孔洞,说道:

“至于这种孔洞,夜司首乃是武官,应该不会太陌生。”

夜红翎起初并未注意到这处痕迹,给他指出后,定睛细看了会,脸色忽然就阴晴不定起来,显然,这位并不愚蠢的女武夫也想到了军方。

可这样的话,事情就愈发复杂起来……倘若真乃军方行动,为何偷偷摸摸?不给人知道?

而且,大周内凡涉及士兵调动,都要经过许多手续,余杭乃江南第一大城,地位非寻常县城可比。

若涉及兵部调令,斩妖司没道理毫不知情。

“先生的意思是?”夜红翎看向季平安。

季平安神色平淡:“人的去向我无法占卜到,绑架者虽留下符箓,但法器类物先天对卦术有抗性,贫道能力有限。”

夜红翎仔细咀嚼着他的这句话,片刻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吐了口气,认真道:

“先生已帮了大忙了。”

若说此前,她对季平安的实力还有怀疑,那如今这句“先生”,才多了真实的认可。

她是聪明人,也知道裴氏失踪的案子中,季平安等卦师同样占卜不出去向,且失踪的书生与裴氏大公子,都在大约相同的时间受过“伤”……

夜红翎虽仍不知晓关于“重生者”的情报,但敏锐如她,也隐约察觉到一些。

顿觉此事棘手起来。

而季平安也是故意透露的消息,目的很简单,就是借“夜红翎”这颗棋子,对朝廷进行试探。

倘若人的确给朝廷的人掳走,季平安也不好继续调查。

毕竟以他如今的实力,还没法正面和大周朝廷抢人,且容易暴露自身……而夜红翎乃正统的朝廷武官,地位超然。

而且从上次他以“傀儡”与之见面,试探出的结果看,夜红翎并不知晓“重生”的秘密。

那只要隐晦提点,她稍后回城后,必然会去见知府,尝试搞清楚情况,到时候季平安就可以旁观,伺机而动。

计划通!

接下来,夜红翎又亲自带斩妖人,对现场用“刑侦”的法子进行了观察,搜集信息,记录痕迹。

做完这些,她又找到秋山长,询问失踪的书生的情况。

秋山长一脸苦相,说道:

“谢文生原本还是个不错的学子,读书虽不算拔尖,但也刻苦……不想从坠湖呛了水,整个人就有些恍惚,上课时时常发呆,读书也不再用心,书院里的教习先生寻我说过数次,院中还有人说,他是给水鬼迷了心……本还想着之后找他谈一谈,却不想出了这档事。”

这么不掩饰的么……还是说,装都懒得装……季平安暗暗摇头。

若非书院的环境太封闭,这般异常的人,早该被暗网察觉了。

夜红翎仔细听完,时辰也到了正午,起身道:

“这起案子官府会全力调查,若之后再有变故,还要立即通报。”

“那是自然。”秋山长忙不迭点头。

一副学生丢了,想赶紧解决的麻烦的校长模样。

调查完毕,秋山长又邀请众人留下吃饭,夜红翎看了眼时辰,也没拒绝。

走到饭堂的时候,正看到有书院的仆从拎着食盒,就要往外走,一名斩妖人好奇询问:

“这是送去哪?”

秋山长解释道:“人境庐,这是送给齐先生的午饭。”

见众人好奇,秋山长捋着胡须,略有些骄傲地道:

“齐先生坐镇西山上百年,我等亦极为仰慕,余少年时便常上西山,也算齐先生的挂名弟子,弟子供养师父更乃应有之事。”

这腐儒……还是齐先生的记名弟子?

斩妖人们大为吃惊,季平安却注意到夜红翎神色平常。

似早已知晓。

秋山长笑着解释:

“吾辈读书人虽读圣贤书,然也是要学些武艺傍身的。况且,齐先生的学问在我看来,也是高山仰止,不下于大儒。”

言语间,推崇备至。

季平安不禁有些走神,心想当年落魄浑噩,找不到方向,对读书毫无兴趣的那个年轻的“杀神”,如今也已经成为了受读书人敬仰的“大儒”了么?

还真将自己当年随口说的几句话听进了耳朵里,倒是……还不错。

夜红翎沉默了下,忽然说道:

“本官去送饭吧,正好这桩案子也想去寻齐先生问下。”

秋山长闻言,自不敢拒绝,其余的斩妖司成员蠢蠢欲动,他们虽久居余杭,且在百姓中也算大人物。

但还真没资格去见那位传说中的人物。

这些年,试图登上西山寻人境庐拜师的人络绎不绝,但却几乎罕有人能穿过封锁西山的剑气,目睹那位传奇人物的真容。

“你们老实吃饭,等我回来。”夜红翎瞪了一群属下一眼,然后忽然看了季平安一眼:

“李先生可愿与本官同行?”

呃,这是还是存了试探我的心思?季平安莞尔,思忖着如今风雨飘摇,的确也有些事需要叮嘱下小齐,便欣然颔首:

“恭敬不如从命。”

……

人境庐坐落在西山上。

从书院饭堂出来,二人步行从后门推开一道篱笆门,眼前就出现一条石阶小路,蜿蜒通往半山腰的云雾中。

夜红翎拎着食盒先行,季平安负手跟在后头,在猿啼虎啸声里,拾阶而上,不多时将身后的书院抛在脚下,身体也隐入了云雾之内。

夜红翎说道:

“人境庐为避免闲杂人等上山,在四周布下了剑气,但也只是阻隔凡人居多……送饭的人携带剑鱼儿……方能不受剑气干扰……你跟在我身后就好。”

虽说季平安早坦然暴露了“卜卦”的能力,显示出自身同为“修行者”。

但夜红翎并不知道他的真实修为,心中下意识还是觉得养气境的可能性最大。

江湖奇门的修士,也大多为养气。

“好。”季平安含笑点头,脚步不急不缓,跟在夜红翎身后。

在对方释放出的武道罡气庇护下前行,然而若是此刻有人旁观,就会惊愕发现,季平安走出的每一步,看似寻常简单,却都完美地踩在夜红翎留下的步伐与身位上

——这种方式,可以近乎完美地省力,避免受到剑气的丝毫压力。

夜红翎边走边解释:

“本官以前也曾来拜访过齐先生,其人虽为老前辈,但性格温和,设置障碍也只是为了避免骚扰,伱稍后不必太过拘谨……”

季平安有些无奈地点头应是。

不多时,前方瀑布声骤然放大,夜红翎说了一声“到了”,跨出一步,周围云雾顿散!

前方青石板路尽头,乃是一道篱笆庄。

里头是一座农家小院般的格局,有两三间茅草屋,一个宽敞的大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一些农具,种着树。

摆放着石头桌椅,篱笆墙根还开垦了几块田地,里头油菜花正绿。

往后,则是一挂雪白瀑布,如匹炼般落下,砸入后头的潭水中,发出轰响,却给一丛丛树林阻隔。

此刻,在院子里,正盘膝打坐一道清瘦的老者。

其穿着一身简单,式样古朴的青袍,袖子如同被利器割裂开,略显花白的头发扎成发髻,用一截竹枝固定,脸庞瘦削而坚毅,布满风霜,唯有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此刻正双手横握一把长剑,在身前一块黑色圆润的石头上不断打磨,略显嶙峋的手指一头擒握剑柄,一头两根手指按住剑刃,和着溪水,反复磨剑,发出“嗤嗤”的声响。

仿佛对二人的到来一无所觉。

然而那磨剑声,却仿佛带着穿透心灵的力量。

甫一踏入院子,便“嗤嗤”地响彻心底,五脏六腑都随之震颤,杂念顿消。

一股锋锐的气息令人有种寒冬腊月,被冷风刀子般割在脸上的错觉。

“齐前辈,斩妖司夜红翎携友人求见!”

这一刻,在外威风八面,霸气无双的女武夫拱手,披风垂落,语气尊敬,仿佛成了晚辈一般。

尽管二者皆为坐井修士,但夜红翎很清楚,眼前这名百年前就已是坐井巅峰,却毅然毁去过往,重修剑道的老者的强大。

若非天地桎梏,以及其本身可能存在的“心魔”,此人早在百年前,就已踏入观天境界,位列九州强者行列。

磨剑声骤然休止。

清瘦老者抬起头,看向二人,目光在季平安身上稍微停留,便移开,露出温和的笑容。

将手中的剑随意往地上一抛。

这一刻,逸散的剑意消失了,无形的压力不见了。

仿佛抛下的不是兵器,而是一根山中随处可见的木棍,老者也只是膝下无子,独自住在深山的樵夫。

“红翎啊,有日子没来了,坐。”

名为“齐念”的老者笑呵呵起身招呼,转身去屋里泡茶,不多时端着茶水和野果摆在桌上,一副质朴农夫的姿态。

若是给外人瞧见,绝难看出,此人是一位剑道强者。

季平安饶有兴致打量着周围,没说话,只在桌旁坐下,看着二人寒暄。

“以往来,可没有见你带着友人。”

齐念看了看季平安,又饶有兴趣看了眼夜红翎,打趣道:

“男性友人?”

夜红翎洒然一笑,却并无小女儿羞涩尴尬情态,大方地介绍道:

“这位是城中一位卦师奇人,此番我二人为了西山书院一桩案子前来……”

她将情况大概说了下。

齐念安静听完,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你找老夫却是寻错了人,老夫久居深山,不曾迈出一步,西山书院虽不远,非观天强者神识却也探查不出这样远。还是另寻他法吧。”

言外之意:

我对凡尘的小事并不关注,无法提供线索。

“这样啊……”夜红翎虽心中有所准备,但听到这个结果,仍旧不免失望:

“如此,是红翎叨扰了。”

齐念笑呵呵摆手,亲自为二人奉茶,看不出半点剑道强者的架子:

“老夫这边清静,整日无所事事,无非是读书磨剑,偶有人来访,倒也是快事。”

夜红翎受宠若惊,双手去接茶杯,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问道:

“如今天地松动,九州动荡,余杭城内也是风雨不断,前辈当真要守在这深山草庐中了此残生么?不瞒前辈,晚辈过往坐镇余杭,自忖还算合格,只是近来风云诡谲,城中也多出许多神秘强者……”

季平安看了她一眼,心想你说的“神秘强者”,不会指的是我吧……

夜红翎苦涩道:

“尤其一桩桩大案过来,晚辈越发觉得吃力,若前辈肯出山,朝廷必将厚待,也无需其他,只要坐镇一方即可……”

齐念摇头笑笑:

“老夫听懂了,你今日前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夜红翎尴尬地笑了笑。

却见清瘦老剑修摇了摇头,忽地认真道:

“昔年我造下杀孽过多,走投无路,心魔深种,佛门也不愿收留……最后幸运地得国师大人指点,命我在这西山上磨剑修心,何时这一块黑耀石消磨干净,便是我修行大成,下山之时。”

夜红翎忍不住心驰神往:

“所以,您才在此处磨剑百年,自称守戒,不下山一步?”

齐念颔首,微笑不语。

就在这时候,忽然,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季平安指了指院中那块只剩下拳头大小的石头:

“你就是磨了这东西一百多年?”

夜红翎眉头轻蹙,觉得他的话有些轻佻。

齐念却浑不在意,笑着点头,语气傲然:

“昔年国师留下时,其如磨盘大,百年过去,只余一拳矣。”

然而下一秒,却只见季平安摇了摇头,平静说道:

“这法子太蠢,尽早废掉才是。”

人境庐内,骤然安静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