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国师不修行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寻找琉璃,六百年前的断桥残雪(九千字大章求订阅)

意下如何?

秋日的午后,附近的邻人略显惊讶,将视线投向久违开张的“一静斋”。

若是他们看的足够仔细,可以观察到,当季平安轻飘飘说出这句话时。

原本坐在他对面的老夫子与小书生,身体有了短暂的僵硬。

而店内也猛地安静下来,无人说话,只有茶雾袅袅腾起,拦在双方之间。

季平安面带笑容,仿佛方才一言点破二人身份的,乃是他人。

长眉**师瞳孔微微收缩,饶是身为达摩院首座,见惯了风雨,但自认为完美的伪装,被这般戳破,终归令他的心境难以遏制,浮现涟漪。

他身旁的佛子“了尘”,也褪去了脸上的忐忑,用那双干净明亮的眼睛,好奇且惊讶地打量季平安。

下一秒,二人体表空气扭曲,解除了幻术伪装,恢复了老僧与小和尚的真实容貌。

“倒是我小觑你了,”老和尚说话时,眼角末端,两条花白的长眉轻轻抖动,眼神中闪烁奇光,淡淡点评道:

“以你的修为,能看破我佛门幻术,倒还不错。”

不错!

若是佛门大觉寺的弟子在此处,听到这句话,大概会很惊讶。

只因能从严肃的**师口中,得到“不错”二字,已是极难。

只是,终究是个大人物点评“后辈”的高高在上姿态。

季平安笑了笑,自然不会对一个区区首座的夸赞而受宠若惊。

要知道,当年他去大觉寺,与佛主切磋时,曾经的达摩院首座,也只是殿外旁听的资格罢了。

不过,眼下二人表面身份确有差距,他也并未表露出什么,只是笑道:

“如此说来,我倒是该谢过二位了。只是未曾想到,佛门的使者,竟会以这种方式造访,有失远迎。”

说着,他屈指一弹,两盏茶盏滴溜溜旋转,落在二人面前。

老和尚听出了眼前星官话语中的微讽,也不在意,看着两股水柱从壶嘴飞出,填满茶盏,眼眸微眯,道:

“佛门修行者讲求清净,如此过来,也只是减少些排场罢了。倒是钦天监季司辰,名声在外,今日一见果然乃少年英杰,倒是能一口道出我二人身份,着实令贫僧意外。”

季平安气定神闲,笑道:

“只是甫一回城,便得知佛门使团已到,非但有首座领队,还有佛子、佛女随行。料想会见面,倒也就不难猜。”

简单的几句交锋,彼此都没有在具体如何分辨出这件小事上纠结。

只是气氛,多少有些紧张,季平安大概能猜出长眉的来意,俨然还是试探居多。

可一个达摩院首座,乔装易容来试探一个小星官,说没有别的目的,鬼都不信。

至于佛门与钦天监,历史上也算对头,他昔年在时,佛门还肯在他面前伏低做小,只是十年过去,人走茶凉。

若是大周国师还在,料想佛门断然不会有试探的举动的。

一静斋内,短暂陷入安静,双方各自饮茶,唯有模样秀气的了尘小和尚,在一旁好奇审视。

“嗒。”放下茶盏,季平安率先开启第二轮话题:

“法师今日前来,可是为一弘方丈死因而至?”

长眉法师“恩”了一声,自然不会说真实目的是试探你的深浅,道:

“正是为一弘而来,云林禅院发回佛门消息,佛主听闻一弘死讯,颇为重视,故而派我等前来查访,得知一弘死前曾与季司辰单独说话,自然要问上一问。”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一张表情严肃,容貌寻常的脸上,忽地双眸吐出金芒,沉声喝问:

“敢问,一弘究竟与你说了些什么?还望原原本本,告知贫僧!”

这句问话言辞虽客气,但语气却不同。

许是负责佛门事务太久,达摩院首座声音不怒自威,予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压。

此刻,尤其搭配上那双闪烁金漆的眸子,令人不由自主,心生畏惧,生不出“说谎”的念头。

季平安知道,这是佛门的“真言”神通。

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句“口号”之所以能传开,便是因佛门有一种神通,可令人口吐真言,但想修成,想要僧人前期坚持不说谎数年。

一旦说一句谎言,便会破功。

所谓的“闭口禅”,便是为了修成这门神通卡的bug……

但这类干涉神魂的法门,对于季平安这种神魂极强的异类,不能说杯水车薪,只能说毫无效果。

此刻,在他的感应中,自己的识海中荡起一圈圈涟漪,却转瞬间,被他自行抚平。

季平安笑了笑,说:“法师有问,自不隐瞒……”

接着,他将自己与一弘的对话转述一番,但隐瞒了“空明菩萨境”中的影响,与当初告知大护院的版本类似。

两名僧人安静听完,见与禅院提供的版本并无差错,心中轻轻叹气,略有些失望。

长眉法师自持修为高出季平安一个大境界,且佛门“真言”神通发动极为隐秘,破九境修士,几乎难以察觉。

自然不会想到,法术被季平安完美克制,对其话语并未质疑。

长眉法师“哦”了一声,说:

“如此说来,一弘之死,倒是咎由自取了。”

季平安抬抬眉毛,没有接腔,转而说道:

“**师还有别的事吗?”

长眉法师心中不喜,正待开口,忽然,旁边一直安静倾听的佛子开口说道:

“听说你是大周国师的弟子。”

季平安终于再次将视线挪到少年脸上。

名叫“了尘”的小和尚模样清秀,脸上带着笑意,眼孔格外清澈透亮,这时候一缕阳光恰好挪移到他脸上,便显得笑容格外绚烂。

了尘认真与季平安对视,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错,仿佛能撞出涟漪。

他重新说了一遍:“听说你是国师弟子。”

季平安笑着应答:

“钦天监的一座学府,所有星官都是国师的弟子。”

了尘愣了下,然后饶有兴趣地点头:

“有道理。但你应该是较为特殊的那个吧。”

不等回答,他自顾自说道:

“我听说,你在神都城时,曾赠给雪庭住持一句佛偈,如今已传到唐国,很多人都听过,觉得很好。后来,你去云林禅院,也递给了一弘半句佛偈,帮他补全了困扰毕生的难题,让他在走火入魔死前,能解开心结,也很好。”

季平安不做声,静静等这名少年僧人下文。

了尘停顿了下,说道:

“大周国师昔年曾与佛主论法,其虽心中虽无佛,但佛法造诣连上代佛主都为之惊叹,所以,我很好奇,你作为国师弟子,有传承了几分。”

小和尚条理清晰,说话不急不缓,显得颇为从容。

这时候更是抬起一根手指,在面前的茶碗里蘸了蘸,旋即,用细嫩的手指在棕黑色的卦桌上写了一枚佛文。

并抬手笑道:“请赐教。”

旁边的长眉法师咬合肌蠕动,似欲要开口,但终究什么都没说,任凭佛子发挥。

佛门作为传承悠久的修行传承,内部有一门独有的文字,便是“佛文”,传说乃从《佛经》上拓印出。

内藏玄妙。

佛门中人,除了修为高低的分别外,更讲究“佛法”的高低,且后者更重要。

所以便衍生出许多“比拼”、“切磋”的方法。

比如世人最津津乐道的“打机锋”,说些哑谜,制造出一些佛门公案故事,便是一种。

另外一种修行者间更常用的,便是“佛文”切磋:

即,一方将自身对佛法的领悟,写成文字,算做题目。

另外一方若能看懂,才可对应地将字一步步,用正确的方法拆解开,便是“破题”成功。

若是破不成,便是落败。

佛法差些的,更是完全看都看不懂。

而在长眉法师眼中,此刻“佛子”出的这道题目,便着实不简单,便是他来解,也要思考一阵,才可小心翼翼破开。

季平安垂下目光,盯着那枚佛文看了一阵,然后摇了摇头。

了尘微笑着等待,见状脸上浮现失望的情绪,那一丝期待也荡然无存,索然无味地起身,说道:

“看来,果然如传言所说,你的那两句佛偈,只是拾国师牙慧。我很失望。”

然后又对旁边的老僧说道:

“我们回去吧。”

长眉法师点了点头,依言起身告辞,竟仿佛二人里真正的主导者,是那个“佛子”。

直到两道身影走出卦馆,远远消失在老柳街尽头。

季平安身后的房门才被推开,小胖墩方世杰探头进来,确认人已离开,才迈着四方步走过来,表情凝重:

“那俩秃驴是佛门的?”

“这一届的达摩院首座,和这一届的佛子。”季平安说道。

方世杰直嘬牙花子,骂骂咧咧:

“直娘贼,秃驴耳朵倒是挺灵,第一时间就上门了,咋样,来者不善?”

季平安不甚在意道:

“名义上是询问一弘死因,实际上倒更像是看一看我的深浅。辛瑶光说的没错,佛门这次是想借机发难,做点什么,我才死了十年,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就不消停了。”

方世杰愤愤道:

“当初我就说,留着南唐迟早是个麻烦。那接下来怎么办?等着?”

季平安笑了笑:

“不是你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行了,我自己有数。”

方世杰欲言又止,但想到自己只是个小屁孩,目前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怏怏点头,忽然瞥见桌上那一枚佛文,好奇道:

“这是……”

“哦,小孩子作怪罢了。”季平安随口道。

旋即,那一枚“佛子”以灵素凝聚,留在桌上坚不可摧的佛文,便倏然淡化,消失不见。

拆字?

哪有那么费劲,从始至终,季平安只是看了它一眼。

至于被误以为“不会”的摇头,只是嫌弃这道题太粗糙,拙劣。

不过,他倒也终于大概确定了,这所谓的佛子“了尘”的真实身份。

“果然是重生者……那‘佛女’呢?又是谁?有没有可能是……”

季平安脑海中,浮现出数百年前,那个洪水吞没古钱塘的年代,那座古井中,盘膝坐在残破莲台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菩萨。

他忽然心血来潮,起身道:

“帮忙看着店,我出去一趟,会晚一些回来。”

方世杰一脸懵逼,没好气地抱着肩膀:

“你非法使用童工啊!”

只是季平安没有理会他的抱怨,那一袭青衫已经消失不见了。

另外一边。

老柳街外,重新恢复幻术易容的一老一小两名僧人缓缓登上等待的马车。

少年僧人掀开车帘,坐在车厢内一头,看向在自己对面落座的达摩院首座,淡淡道:

“我想换一个对手。”

长眉法师愣住:“为什么?”

……

……

御兽宗,山门所在,云山雾罩,终年虎啸猿啼声不绝。

忽地,有悠扬的钟声回荡开,于是云层也涟漪般一圈圈扩散。

某间静室内,许苑云从吐纳中撑开双眼,纤细如同画笔勾勒的眉毛缓缓扬起,视线落在面前倏然闪烁的门内令牌上。

“发生什么事了?”

许苑云略有些不解,知道这是召集门内高层参与会议的讯号。

起身推开门,她用两根手指轻轻一丢,“叮”的一声,令牌旋转,唤出一头白鹤,驮起少女直奔主峰上的殿宇。

甫一到达,只见殿内一道道人影陆续汇聚,纷纷朝她行礼,而后才同时望向主位。

一蓬火光闪烁,身穿霞帔,头戴小凤冠,肌肤欺霜赛雪,气质雍容威严的当代御主从火焰中显出。

静静坐在高高的椅背下,凤眸环视周遭。

“御主,敢问发生何事?召唤我等前来?”

一名御兽宗男性长老起身,其仿若官袍式样的衣衫上,绣着交叉的三叶草,一头白鬼蹲伏。

齐红棉高居宝座,沉默了下,才将视线投向下首:

“栾长老,你来宣告吧。”

“是。”五官明艳大气的栾玉起身,女修士素来冷淡疏离的脸上,仍残存着惊色,开口道:

“前些日,门内差遣各方行走,寻找魔教余孽行踪,线索疑似指向黑水泽方向。故而,黑长史领门人前往调查,不久前却发回消息,称……”

说到这里,饶是以栾玉的静气,都难以遏制那股难以置信,在其余门人疑惑的视线中,硬着头皮说道:

“称,黑水泽发生一场大战,大泽派掌门身死,掌门之子被废去修为,押解入大周官府,岛上其余人或死或入监牢,等待发落,同时,有大量澜州江湖奇门、武夫修士也在其中,称乃为钦天监、道门、云槐书院联手剿灭……”

栾玉的发言很长,然而却无人打断,或不耐烦,当听到大泽派被覆灭的消息,在场所有御兽宗修士都愣住了。

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个在大周境内,登记在册的正统宗门,传承数百年的势力。

竟就这样一夜之间,被生生抹去?

勾结四圣教?被三大势力联手处决?

可为什么距离最近,本该最早察觉的御兽宗,却反而对此一无所知?

殿内一众长老、执事脑子一片纷乱,若说在此之前,虽都意识到时代变幻,但这些身处山门内部的人,对外界的变化是缺乏直观感受的。

三黄县?事件虽波及很大,但终归只涉及凡尘。

直到同为修行势力的“大泽派”被灭,许多人才终于清晰地意识到:

修行界,持续数百年的和平真的结束了。

“为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泽派投靠了魔教?可道门又如何知晓?”那名衣襟绣着三叶草的门人询问。

栾玉深吸一口气,干巴巴说道:

“根据黑长史问询,此事的核心关键,并非道门,而是一个你们都听过的名字。”

略作停顿,年长女修才神色复杂地念出那三个字:

“季平安。”

刷——许苑云登时竖起耳朵,NDA动了。

“季平安?神都大赏那个魁首?钦天监的年轻星官?”众人对此的确并不陌生。

但于他们而言,一个卡在破九境的后辈,也着实还不值得多重视。

栾玉当即,将季平安一行,如何伪装进入潜蛟岛,假装选夫,实则趁着婚礼之夜,四圣教松懈时发难,一举破敌的过程描述一番——

随着大量俘虏被抓,这个过程本就难以隐瞒。

而在听完其一系列操作后,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被深深震撼。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真的是一个今年初春时,方开始修行的年轻人,能做到的吗?

想必之下,赵元吉、赵元央兄妹,黯然失色。

高居主位的齐红棉同样心中叹息,她在得知此事经过时,心中滋味,不比这些人平静。

只有许苑云注意力不一样:

婚礼?他佯装选夫,和那魔教圣女成亲?

许苑云咬着唇瓣,脑海里思绪繁杂,猛地想起了江湖传言中,大周国师曾被魔教圣女绑做炉鼎的故事。

虽说:大周立国后,类似的传言已被辟谣澄清,但……

万一呢?

许苑云胡思乱想,突然有点坐不住了,生出立即返回余杭确认情况的冲动。

但旋即想到,自己前几天刚从余杭省亲归来,短时间实在没有理由,再次前往。

这时候,大殿中已经轰地议论开来,询问大泽派事件具体,栾玉一时无以为继。

“安静。”高高的主位上,“修行界女皇”冷声开口:

“大泽派既已剿灭,黑水泽即刻起派人前往接收,纳入我宗门管辖。后续详实,命人仔细查验,另,虽名为剿灭,然则澜州内,难免仍有漏网之鱼,追查之事理应继续。”

门内诸修士皆应诺。

齐红棉继续道:

“另,还有一事,余杭城内不久前发来情报,称佛门使团于两日前携‘佛子’、‘佛女’抵达云林禅院,疑针对禅院住持一弘之死而来……”

走神中的许苑云短暂回神:

佛门,来了?

……

……

入秋后,澜州范围气温转凉,虽说树木远看仍旧苍翠,只是走得近了,已能看出衰败之感。

季平安离开老柳街后,先行以遁术远离熟悉地点,抵达最近的城门。

旋即租借了一匹马,骑马出城,全速朝西北方向,即:

钱塘县方向狂奔。

在确认了“佛子”是重生者的身份后,他难以遏制生出一个猜测:

倘若“佛女”同样是重生之人,那究竟会是谁?

或者说的更直白些,会不会是——琉璃菩萨?

这个猜测一经浮出水面,便如野草般疯长,只是理智上并不能予以确定。

佛门几千年历史,女性强者众多,见过的,没见过的,若从概率上判断,恰好是琉璃的概率并不很大。

但总要试一试。

当然不能直接上云林禅院面见,虽说凭借“姜姜”的隐身法,可以避开很多视线。

但一来不能确定使团深浅,若是给返回的长眉法师感应到,会很麻烦。

二来,若压根不是琉璃,他贸然尝试接触,问题更大。

退一万步,假设真是琉璃,季平安同样难以确定后者的态度,毕竟当年的事……说到底,二人仍是敌人的立场。

他是很难与对华阳等人一样,可以敞开心扉,直接暴露身份的。

所以,他准备尝试另一种方式,迂回打探。

“换位思考,倘若她是琉璃,时隔数百年重新来到钱塘,会怎样?”

经常重生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几乎每个重生者都会“故地重游”,去寻找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地方,再去看一看。

而恰好,古钱塘城,如今的“钱塘县”中,便有这样一处故地。

脑海中过往的记忆翻涌,季平安挥鞭催动胯下骏马,化作一道黑烟,朝钱塘赶去。

为避免与佛门撞见,他刻意绕开了云林禅院,从西门入城。

两地相隔本就不过半日,季平安抵达时,天还未黑,西天边红霞晕染,好似红枫落叶。

“唏律律。”

降低马速,季平安飞快辨认了下方向,朝着印象中的方位前行。

钱塘县内,繁华远不如余杭,但许是因临近傍晚,街上人流也密集起来。

前些时日,与卫卿卿、搬山道人在此处的一场大战的余波已经平息,除了城南的一片废墟房屋外,似已再无痕迹。

数百年沧海桑田,城区重建,昔年的许多建筑都已坍塌,毁灭在历史的烟云中。

但终究会有少数保留下来,作为“名胜古迹”保存,供给后人凭吊。

季平安换了一副妆容,扮做游侠模样,牵着马匹穿过人群,沿着横贯古钱塘的一条河流北岸,最终抵达了一座断桥处。

那的确是一座断桥,造型古朴方正,是上个朝代的建筑特征,原本横跨这条河流,只是中间却中断开。

于是,便只剩下两侧断桥遥遥相望。

石桥历经近千年风吹雨打,表面的雕刻已模糊不清,桥墩上爬满青苔,断桥上有一座座小摊,亦有游人凭吊。

下方正有一条小舟穿行而过,持船橹的船夫站在床头,竹笠下脸庞泛红,舟上是两名文士子。

季平安望着断桥片刻,牵着马匹,径直朝附近一座茶楼行去,底下有专门看管马匹车辆的老叟,看到他堆起笑容:

”客观看马?”

季平安手腕一抖,一粒碎银飚射出去,在后者愣神之际,询问道:

“这两日,你可看到有僧人来此凭吊?尤其是尼姑?”

看马人整日在桥头,迎来送往,记性一流,只这两日的功夫,断然没有忘记的道理。

老叟捏着碎银,露出讨好笑容,竭力认真想了想,摇头道:

“这个,小老儿真没看着,若是前些日子,城中偶尔还能瞧见几个僧人,但从打前些天城里有仙人武斗后,便明显少了。更遑论尼姑?”

“举止打扮怪异之人呢?”季平安又问。

后者仍旧摇头,表示这两日并未见过。

没有来过么?所说原本便不抱有什么希望,但得到这个结果,心中一口气难免沉落下去。

看马人察言观色,小心翼翼道:

“您是约了友人这两日相见么?那不如在楼子里坐坐,没准就来了。”

拙劣的揽客手段……但倒也有些道理,换位思考,若是琉璃,这两日在佛门使团中,想必也没有机会单独脱身。

是了,若说单独行动,趁着今日长眉法师与佛子离开钱塘,反而是最大的可能。

索性来了一趟,不如等上一等,季平安想到这里,便将马缰朝他一丢,道:

“上好的饲料喂着,稍后还要用。”

看马老叟连声称是。

季平安蹬蹬走入茶楼,傍晚时候,楼中人渐密集,他走到二楼占了个位置,点了糕点茶水,扭头可以看到窗外断桥落日。

思绪收束回归,方听见茶楼内说书人好巧不巧,说到“断桥”二字:

“……要问,这钱塘断桥因何而成?还有一段故事,乃是与数百年前,那场淹没整座古钱塘城的水灾有关。”

茶楼旁多是游客,说书人也尽逮住这几段抓人眼球的说,老茶客自然听得腻歪,但仍有行脚商人听得稀奇:

“莫不是大水冲垮了?”

说书人站在小桌后,捋着胡须,熟稔地摇头:

“非也,此桥建造千年,岂是一场大水可撼动?”

顿了顿,其故意做出紧张神秘姿态,抬手朝天上一指,说道:

“据说,此乃两位仙师打断。”

茶楼内,顿时响起数道嘶声。

许是因不久前城内方有仙师搏杀,百姓们代入感十足。

然而没人知道,毁灭南城那座小院的当事人,就坐在此处。

更不会知道,打断这座千年古桥的当事人,也在这里。

季平安听着耳畔说书人的故事,望向外头断桥,视线越过桥的断口,恰好可以瞥见城外云林禅院的山头。

他还清楚记得,六百年前,那场洪水冻结成冰雪,将半州之地,化为冰霜。

万物凋零之际,身为“离阳”的自己,与琉璃菩萨就是在禅院那座枯井下,用了五十八天,将后者坚守的佛门“五条戒律”悉数捅破。

也就在那一天后,二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发生了转变。

琉璃在“离阳真火”的滋润下,得以从妖族的“寒毒”中撑了过来,度过了死劫。

而在捅破了这最后一层“戒律”后,曾经圣洁的菩萨,也好似自暴自弃,彻底跌落凡尘。

第五十九天。

呈现“大”字形,自暴自弃的琉璃从莲花台上起身,抓起了离阳放在她旁边的衣服,遮住全身。

赤足走到在井内墙角沉睡的离阳身旁,用脚丫轻轻踢了他一下,嗓音干涸嘶哑地说:

“我饿了。”

然后没有丝毫犹豫,接过离阳递过来的烤肉,大快朵颐。

第六十天。

沉睡中的离阳被琉璃推醒:

“走了,去‘打猎’。”

她将寻找食物的过程称呼为打猎,语气中,仿佛与过往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离阳还是敏锐注意到了她的变化。

二人之间,那丝最后的隔阂,仿佛消失了。

接下来的几十天里,二人就仿佛成为了一对原始时代,或者末日后的“夫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天按时爬出井口,裹着厚厚的棉衣,拉着制作的爬犁去附近的残垣断壁中搜寻吃喝、各种物资。

有的时候运气差,要走很久,甚至在外面过夜,但又担心吸引来一些心怀歹意的幸存者,便也不敢点火取暖。

那个时候,琉璃会毫不在意地靠过来,两个人相拥而眠。

许多个清晨,离阳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都是睡在自己怀里,那张栩栩如生的脸庞。

于是,他莫名开始盼望运气差。

至于运气好的时候,找到了足以享用数日的食物,二人也会摆烂,一整日宅在井里不出去,有阵法阻隔,两人就对坐盘膝打坐,恢复修为。

到后来,某一日,琉璃看他总是睡在地上,忽然拍了拍身旁的位置,说道:

“可以睡这里。”

于是,本来就可以睡两个人的莲台上,又多了一个离阳。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一点点走过,外界的冰雪开始有了融化的迹象,井口的阵法愈发薄弱,而两名大修行者的修为,也终于在第一百天的时候,恢复到了足够自保,离开这片区域的时候。

这日清晨。

二人默契地都醒的很早,没有说话,默默地一起从莲台上起床。

一起施法洗了脸,一个生火,一个洗锅,做了一顿很丰盛的早餐,甚至将珍藏的调料都一股脑倒在了锅里。

一口酒,一口肉,两个人吃的很专注,很投入,等消灭了锅里最后一点汤汁,与最后一颗肉沫。

琉璃说道:“走?”

离阳说道:“好。”

于是两人再一次爬出井口。

这一次,没有穿厚厚的冬衣,而是便于行动的薄衫,离阳背起长剑,琉璃将自己的玉净瓶揣在怀里。

二人没有带着那架很好用的爬犁,走得时候,离阳想了想,还是朝井口中抖落一簇剑火,任凭井中的痕迹,被烈焰吞噬。

两人站在井边,一直到火焰熄灭,光亮不再,这才转身并肩朝远处的钱塘城走去。

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仍旧是一片银白,只是地上开始多了一些脚印,有动物的,也似乎有人的。

可这一次,二人没有如往常一般循着动物的脚印追击过去,也没有刻意避开可能存在的幸存者。

只是沉默地,在一片纯白的世界里走进了钱塘城,沿着废墟后的大地漫无目的地行走,偏巧这一路上竟也没有遇到什么人。

或许有,但远远看到两人的样子,也就避开了。

终于,就在沿着冻成冰的河岸走了不知道多久后,二人前方出现了一座古朴,连通两岸的桥。

桥上铺满了冰雪,扶手上厚厚的积雪结冰,反射着耀目的光。

琉璃本就白皙的脸庞,在阳光下有些通透。

二人踏上桥梁,走到中间时,她忽然停下脚步,说道:

“就走到这里吧。”

离阳停下脚步,沉默了下:“不再走走?”

琉璃扭头,用那双纯粹的,透明的,没有丝毫瑕疵的眼珠看着他,说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她说话的时候,唇边会吐出一蓬白雾。

离阳挤出笑容,道:“说的也是。”

停顿了下,他试探问道:

“不再试试打一场?试试抓我这个‘魔君’回去?”

琉璃强装镇定的脸上,似乎有些动容,但还是被她强行按耐住,撇过头去,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说:

“没必要了吧。”

长久的沉默。

离阳终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恩。”

顿了顿,他说道:“那从此之后,我们就还是……”

琉璃仰起头,轻声吐字:“敌人。”

仿佛宣告着某种结束,站在桥梁中间的两个人同时转身,一个朝南,一个朝北。

琉璃迈出了第一步,赤足踩在积雪里,发出“嘎吱”的轻响。

离阳身后背负的剑鞘轻轻摇动了下,桥上的积雪忽然浮现出一条笔直的线。

一步,两步,三步。

两名大修士朝着桥的两岸渐行渐远,积雪上的那道痕迹,也越来越深。

直到轰隆一声,偌大桥梁居中而断,一节节石头纷纷洒落,在万籁俱寂的世界里,发出轰响。

记忆里最后的一幕画面,也随之四分五裂。

……

茶楼里。

季平安耳边说书人的声音重新清晰起来,他视野中,窗外的落日却已沉入地面,然后黑夜涌来。

曲终人散,他等了这许久,想等的人终究还是没有到来。

“果然是我猜错了么?”

季平安自嘲一笑,起身结账,桌上的茶水与糕点半点没动。

然而就在他走出茶楼的时候。

忽然看到,一个牵马的,蒙着面纱,戴着斗笠的身影停在门口,对看马人说道:

“这两日,你可在这附近,看到举止怪异之人?”

……

ps:排版先更后改,九千字,补昨天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