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国师不修行 > 第二百九十章 且看官道来雾鬼(求订阅)

“就是北陵。”

客栈内的圆桌旁,身材魁梧,蓄着络腮胡,气质沉稳厚重的黄尘吐了口气,扫视一张张年轻,且富有朝气的脸庞,道:

“等你们将伤势养好,我们就出发,这也便算是进入了澜州地界,等过了北陵县,前方地势会趋于平坦,入余杭也指日可待了。”

听到“余杭”两个字,少年星官们精神一震。

只是配合上各自身上的伤,以及泛白的脸色,气势就不很足。

自三个月前,一行人从神都出发,一路南下,开启历练以来,经历可谓丰富。

因为是历练,而不是赶路,所以小队的行走速度非常缓慢,尤其黄尘还肩负“寻找重生者”,尤其是“寻找国师”踪迹的任务,愈发拖慢脚步。

每到一地,就打探消息,其间剿灭了一些作恶的邪道修士,也被线索误导了许多次,竹篮打水。

倒也不是没有收获,也成功找到两名重生者,但都不是什么大人物。

考虑到跟随不便,干脆命简庄带二人返回神都。一行人则继续南下。

前不久,更是发现了重生者踪迹,只是追击过去,却竟是遭遇了一名强悍妖族。

便是有黄尘这名坐井星官带队,都吃了一番苦头,击毙了敌人,但少年少女们集体受伤,暂时在此地休养。

“终于要进澜州了,到时候就可以和季平安他们汇合。”林沁笑盈盈说道。

这名曾对季平安表达多次好感的水院少女经历历练,气质仿佛都有所蜕变,柔弱气削减。

脾气与火院监侯相似,有些混不吝的高瘦少年赵星火慵懒地摆弄手指,指尖一颗火球灵巧地在指骨间翻飞,闻言“啪”地掐灭火焰,说道:

“余杭那边也不知局势如何,肯定很乱吧,也不知三黄县蛊灾有没有恢复。”

王宪眼神锐利,这位“天榜第二”的金院天才瞥了他一眼,说:

“监正在余杭呢,岂能有事?”

角落里,石昊没吭声,这名土院少年一如既往沉默,这时候缓缓开口:

“不知道季平安多强了。”

众人面面相觑,上一次双方通讯,还是在蛊虫之灾后。

季平安通过道经,私聊洛淮竹,简单沟通了消息。

“距离蛊虫的事才过去多久?没多少天吧,不是说刚破六?应该在夯实境界吧。”赵星火嘟囔道。

林沁表达质疑:

“或许已经破七了,就算没破,可能也在冲刺了。他速度很快的。”

不会吧……众人迟疑。

理智上认为,应该还是停留在破六,但季平安晋级的速度确实很快,所以也说不准。

不过包括黄尘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过季平安已经破八这个可能性。

至于斗法的消息,更是远远没有传过来。

“让洛师姐问问不就行了?”争辩片刻,有人说道。

众人刷地看向洛淮竹。

相比于其他人,经历过多次历练的“道痴”外形没啥变化,仍旧是单薄的身材,干净的脸孔,碎发凌乱,眼神呆呆的。

闻言这才从自己的小世界苏醒,愣了愣,歪头想了三息,这才从口袋底层角落,掏出道经——

作为常年离线用户,洛淮竹几乎不看群。

道经内承载的消息,也无法长期保留,不及时看很容易错过。

她笨拙地点开季平安的头像,问道:

“发什么?”

赵星火理智分析道:

“我们这么长久没有见面,双方思念之情难以遏制,季平安孤零零在余杭,肯定希望收到我们关怀的消息,而不是冷冰冰的询问,所以为了凸出我们大家庭的温暖,我建议你就发‘我想你了’。”

众人一开始还不住点头,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等听到末尾才意识到是这家伙在使坏。

可洛淮竹却压根没多想,“哦”了一声,打字过去:

“我想伱了。”

众人:……

“撤回……快撤回……”黄尘扶额,忙提醒。

洛淮竹看着道经上出现一个不断转圈的太极图案,说道:

“好像没发出去。”

……

……

“信号不好吗?”

一静斋内,季平安看着道经上缓缓转圈的太极图案,同样有些迷糊,这是他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但记得之前询问道经功能的时候,姜姜提到过,这传讯法器也不是万能的,虽然距离长,但代价则是容易受到干扰。

尤其是传信的双方之间,天地灵素波动较为剧烈,或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发送消息延迟,甚至“数据丢失”的问题。

“因为天地灵素变化愈发剧烈的缘故吗?”季平安若有所思。

在确定了要前往北陵,接回陈玄武的目标后,他尝试联络南下的钦天监小队。

本打算,若对方距离更近,可以让他们提前去接触陈玄武,避免其被其余势力捷足先登。

“不行吗?”神皇站在旁边,踮着脚努力抻脖子看。

季平安摇摇头,说道:

“道经传讯不通,罢了,准备一下,我们尽快出发。”

斗法已经结束,虽说还有一些善后事宜,但辛瑶光尚未回返,老监正也坐镇余杭。

季平安也没什么事情,及时离开,还能避免因为名气扩散,导致的麻烦。

“正好出去避避风头。”

想到就做,二人当即开始收拾行囊。

这次出发,考虑到是与老朋友重逢,季平安决定留下黄贺与沐夭夭看家。

加上俞渔也还在三清观,便干脆与神皇二人,汇合那名陈家书童三人上路。

乘坐快船,虽然路远一些,但倘若一切顺利,也不过几日功夫,就能将人接到。

……

翌日清晨。

当秋日的朝阳光耀大地,整座城市,仿佛仍旧沉浸在昨日斗法的余韵中。

大清早。

隔壁书画店老板,便抱着一大摞空白的画轴,伙同一大堆拎着各种乱七八糟东西的街坊,以及街坊们的亲戚,浩浩荡荡上百人,堵在了一静斋的门口。

当黄贺推开店门时,整个吓了一大跳:

“你们这是做什么?”

书画店老板堆起笑容:

“季司辰起了么?那什么,我这是仰慕他许久,想请他给咱题个字,签个名。”

旁边的街坊无情戳破他心思:

“你就是想着蹭人家季司辰的题字,拿去卖钱。”

“就是,就是,厚颜无耻。”

“我们才是单纯的感谢季司辰,替咱们争了光,打败了和尚。”

“这是自家做的饼子,季司辰尝尝。”

一阵喧闹声里,书画店老板脸庞涨红。

抱着一堆画轴死活堵门不让,满口里都是“风雅”、“文化”、“庸俗”之类难懂的词儿,店铺内外充斥着快活的空气。

黄贺哭笑不得,拱手道:

“我家公子天没亮,就已经外出云游去了。”

……

……

秋风飒飒,荒草起伏。

远处天边凝聚一团团灰云,沿途的地上草木衰败,呈现褐色与绿色间杂的状态,风中更有泛黄的树叶打着旋卷过。

季平安一行人,沿着官道一路北上。

虽说修行者不畏惧寒冷,但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还是换上了稍微厚实些的袍子,容貌也做了一定的伪装,但仍旧是道士打扮。

“阿嚏!”

忽然,季平安听到一声喷嚏声,眼角余光扫向旁边的傀儡。

傀儡这次是一副青年侠客打扮,身后照旧背负着硕大的黄梨木书箱。

神皇本体蜷缩在书箱里,神魂连接傀儡,在外行动。

似乎是察觉到他的视线,以傀儡之身行走的神皇面无表情,扭头看向旁边的第三人:

“你冷么?”

那赫然是一名青衣书童,容貌寻常。

这会揉着鼻子,脸颊略显泛红,闻言一个哆嗦,嗫嚅道:

“没……多谢大侠关心。我没事的。”

离开余杭已经几日,三人起初是乘船,一路沿着大运河往北,抵达了北陵县境内后,三人登岸,没有租到马匹。

考虑到距离不远,干脆步行赶往陈玄武所在的镇子。

是的,陈玄武这辈子所在的“陈家”,乃是一乡下豪绅,在县城里虽也有铺子,但宅子却在县城外的镇里。

镇子也就叫“陈家镇”,典型的地方宗族。

陈家乃是商贾出身,但后来子嗣通过迎娶官宦家的女儿,改了身份,有了科考的资格,也养出了一两个读书人。

再通过花钱运作,逐步在北陵当地成了有头有脸的大宗族。

而陈玄武这一世的身份,则是陈家年轻一辈。

自幼尚武,家中还想着供出一个武状元,但武道进境却极为缓慢。

几个月前,其外出游猎不慎撞到了头,昏迷不醒,醒来后却仿佛开窍了,武道修为一日千里。

这些资料,都来自这名前来送信的书童。

按照他的话,是少爷反复叮嘱,要他瞒着家里人外出送信的,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季平安要去接老兄弟,当然要带上这个书童,一路上接触下来,性格怯懦的书童对这两位“钦天监”的高人也留下了刻板印象:

那个穿青色袍子,道士打扮的很是温和,有一股读书人的感觉,但比他见过的所有读书人气质都更缥缈,神秘。

至于整日背着书箱的大侠,总是面无表情,很凶的样子,让他有点怕怕的。

“没事个屁,你都冻成这样了。”

神皇骂骂咧咧,他统兵半辈子,对于书童这种一副怯懦生态的后生,看着就来气。

书童委屈巴巴,不敢吭声。

季平安笑了笑,忽地屈指一弹,道:

“越往北,秋意越浓,天也越冷,正常。”

书童忽然只觉体内一股暖流流转周身,小腹处仿佛出现一座火炉,瞬间浑身燥热,周身舒泰,不禁感激而惊叹地看向季平安。

深感“仙法”的奇妙。

“多谢仙师,”他先道了谢,然后才有些纳闷道:

“不过今年的秋天感觉格外的冷,咱们北陵虽然不如余杭暖和,但终归也不算太往北,还没彻底进中州呢,往年没这么凉的,今年不知怎么了。许是地煞犯了。”

“地煞?”神皇疑惑询问。

书童忙解释道:

“就是地里的煞气,是咱们北陵这边民间的老话。据说几百年前,就是西边的妖怪和咱们打的时候,这边曾经是一片古战场,死了好些厉害的仙人,还有妖怪,山间鬼怪也更多。

在一些特殊月份,还有年份,地里的尸骨煞气会钻出地面来,周边各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就更多,我们这管这叫地煞。”

季平安并不意外。

关于这段历史,他也算是亲历者。

当年妖族一度打到中原腹地,钱塘的水灾是最浩大的一次灭城之战。

但死的主要还是普通的人族。若说修士死伤多的,则是发生在北陵的一次战役。

彼时以“道盟”为首的人族修士与妖族强者厮杀,打碎法宝,死伤强者无数。

这也是“北陵”这个地名的来源,便是后来人们打扫战场,将这里称为“人与妖的陵墓”。

不过所谓“地煞”就纯粹是民间杜撰了。

在季平安看来,其实就是天地灵素的扰动聚集。

北陵死了那么多强者,影响了周围风水,便成了灵素周期循环的一片独特的“能量场”。

如今天地复苏,北陵这边灵素扰动剧烈,从而影响了气候,也不意外。

不过书童口中的“鬼怪”倒非虚假。

大抵还是昔年众多湮灭的残魂汇聚的缘故,导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死后的神魂消散速度会更慢。

“唔,难道干扰道经传讯的,就是这片区域么?”季平安忽然有所明悟。

神皇的注意点则在另外一块:“鬼怪多?官府不管么?”

书童叹了口气,说道:

“道门的仙师老爷轻易都不出县城的,除非是大事,才会露面,至于咱们乡间偶尔一些鬼祟,还是要靠断背山上的高人出手。”

“你说什么山?”季平安愣了下。

书童纳闷道:

“断背山啊,是咱们这的一座有高人居住的山头,上面有个三江阁,说是‘阁’,其实是一个门派,山上有一株可大的大柳树,冬天都还绿着,这三江阁里有一些仙师,便会时常下山铲除鬼祟,在我们这边很有名。”

大柳树……是它啊……季平安想起了什么。

久远记忆中的一些东西翻腾,心中感慨:

当年那株小柳树,已经发展出了个门派了么……

神皇对这些倒没啥感觉。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三江阁,无非是当地的一些很小的、不起眼的修行门派。

与五大宗门这种庞然大物截然相反的存在。

身为神皇,关注不到的小势力。

“咦,你们有没有觉得,周围越来越黑?”

忽然,神皇疑惑道,“好像起雾了。”

只见,山道上不知何时,弥漫出淡淡的雾气,将周遭的景物都仿佛罩上了一层脏兮兮的滤镜。

“不好,是雾妖。”青衣书童忽然想起来什么,脸色一变,抻长脖子看到前头有一座破庙,忙道:

“快些,咱们先进庙躲躲。”

说着,这小书童径直朝着破庙飞奔,季平安和神皇虽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很快,三人便进入破庙,发现这里废弃已久,但地上却并不算脏乱,有明显的清扫痕迹。

还有一些柴禾树枝堆在角落,似乎时常有来往的人歇脚。

青衣书童大口喘息,扭头看向庙外,发现只是这短短的功夫,雾气就明显浓郁了一层。

他连忙走到柴禾旁,想要生火。

季平安看的有趣,正要询问,忽然耳廓一动,扭头望向庙外,只见雾气中奔来三匹马。

马上三人。

两男一女,其中一位男子穿儒衫、戴儒冠,背着书箱,似乎是个读书人。

……

错字先更后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