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41章 朱棣的”养猪“制度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41章 朱棣的”养猪“制度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朱元璋在直播中听到“洪武三十五年”这个年份时,显得有些不悦,对朱棣说:“你个兔崽子,既然已经要当皇帝了,那就安安稳稳的坐那,何必在那里掩耳盗铃,徒增笑柄!!!”

朱棣嘟喃着回应:“我又不是大哥,还不是怕被揍啊!”

朱标则劝慰道:“父皇,老四已经做了皇帝,只要他好好执政,能把我们大明治理好就行。”

朱棣在一旁星星眼的看着自己的大哥,然后小声道:“但是我还是想要带兵打仗。”

朱元璋见状,也没办法,只好说道:“老四,你最好是把天下给咱治理好了,不然咱揍死你。”

当看到直播中朱棣为了登基诏书,杀了方孝孺时,朱标皱眉道:“老四,方孝孺此人不过一介书生,你杀了他反而坏了自己的名声,此举不智啊!”

朱元璋则是冷笑道:“不过死了个方孝孺,咱大明的皇帝就成了千古暴君,看来咱在后世的名声也不咋样吧!”

大殿中的大臣一听这话,吓的冷汗直流。

马皇后见状,开口道:“好了,重八,咱们还是看看老四后面怎么执政的。”

众人听到马皇后的话,也是松了口气,随即将目光放在直播的画面上。

······

【朱棣终于是成功登基,定下了年号永乐。这位新君的第一步棋,自然是要稳固自己的统治,争取全国上下的归心。

朱棣诏告天下,宣布建文时期更改的成法,全部恢复旧制。这可是一招妙棋,既显示了他对于祖制的尊重,也给了那些在建文年间被贬斥的官员一个重返官场的机会。

朱棣还宣布,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并大赦天下,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

这个举动,无疑是朱棣为了争取民心,也是为了表示自己才是朱元璋的正统传人。这一招,对于朱棣刚开始的统治确实有稳定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正如青鸟所言,朱棣太执着于朱元璋这个正统名分了,所以他对朱元璋的制度是奉为圭臬。

但朱元璋的制度本来就有很大的问题,朱允炆虽说能力不怎么行,但有些制度确实是考虑到了百姓的实际问题,比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而且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

朱棣这么一来,一股脑地废除,导致江浙地区的百姓负担又加重了。这无疑是给朱棣的统治埋下了隐患,也让他在民间的名声受到了影响。】

······

朱元璋在直播间里听到青鸟对他的制度提出批评,显然感到非常气愤,他吹胡子瞪眼,情绪激动地大喊道:“这个小女娃娃,竟然对咱的决策指手画脚!”

马皇后和朱标见状,立刻上前安抚朱元璋。马皇后以她的智慧和温和的态度开口道:“这后面肯定会讲到原因,我们接着看就是了。”

朱标也加入安抚,他可能补充道:“父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听听他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朱棣安抚完百姓后,那就要开始安抚宗室了,但朱棣安抚是一面”加薪“,一面削藩。

是的,你没看错,朱棣也开始削藩了。

只能说,屠龙者终成恶龙!!!

朱棣登基之初,他的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皇权,还有对诸王的慷慨。他恢复了诸王的王爵,并且大手一挥,赏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周王朱橚钞八万锭、齐王朱榑二万锭、辽王朱植钞二万锭……这些金银财宝,如同流水一般,倾泻而出,既是对新生政权的巩固,也是对诸王的笼络。

然而,朱棣心中的皇权之火,不允许任何威胁的存在。他一面封赏,一面却如鹰隼般注视着诸王的一举一动。

不久,他便开始了削藩的行动,手段之狠辣,比起建文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迁徙藩王,削夺护卫,废黜庶人,三管齐下,藩王的势力被一一削弱。

朱棣的削藩,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朝廷。他剥夺藩王的王位,赋予王府官员监察之权,甚至诬告的权利。

史书记载,大批藩王被告密,朱棣趁机剥夺其权利。王府的属官,本应辅佐藩王,却演变成了大面积的欺压。

正统五年,蜀府良医正及仪卫副奏长史刘仲珩贪赃枉法,挟制亲王;

正统七年,晋府门副以晋王薨榆社王幼稚,借机挟制榆社王,谋陷害承奉张泰,取而代之;庆府承奉正副二人,把持王府,庆庄王妃有所求,二人皆不应。庄王有疾,则矫王命推拒巩昌王来探病,反引家人入王府作乐。巩昌王欲奏闻朝廷,却受到长史的阻止。庆庄王妃最终不堪而上奏,二人方才获罪。

这一幕幕,如同荒诞剧,却真实地发生在明朝。朱元璋构建的藩王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格局,变成了藩王生不如死的悲剧。

然而,藩王们毕竟还是天皇贵胄,他们的待遇,在当时也是极为丰厚。

洪武年间,全国只有27位王,朱元璋想要凭借他们逐步取代军功大臣们的权力,所以在待遇上给到了最高水平。

明史记载,亲王的岁支米高达5万石,靖江王2万石,郡王六千石。而当时全国的税粮收入大概在3000万石,也就是说一个王的开支就占了帝国粮入1\/600。

朱元璋虽然发现了问题,但依旧不肯放弃自己的制度,经过多方调整,最终将制度写进《皇明祖训》:亲王禄米1万石,郡王2千石,袭封郡王视始封郡王岁禄减半。

虽说朱元璋缩减了1\/5的开支,但换算成今天的比例,那也有每人33亿的个人纯年收入,其实依旧让帝国压力很大。

在朱棣上位后,为了安定天下藩王,朱棣又展开了一轮加薪。辽王岁禄增加了500石,棋王也从一千石增加到了一万石,前文提到的倒霉蛋岷王也增加了400石,提升到了2000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朱棣的胞弟周王,居然“以河南见储米二万石给之,不在常禄之数。”也就是说,周王一人就拥有3万石岁禄,简直富得流油。

朱元璋和朱棣的疯狂加薪,另一方面藩王被当金丝雀一般养,所以藩王开始拼命的生孩子,而且随着藩王更新迭代的登场,明朝的开支愈加入不敷出。

朱棣的削藩是相当成功,但是朱棣又不敢触及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从而导致明朝的藩王制度,从朱元璋时期的藩王卫土,变成了朱棣时期的朝廷“养猪”,到了明朝末期更是成为了朝廷财政的重大负担,甚至可以说大明养的这群”猪“最终把大明咬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