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76章 你的和亲,我的和亲,好像不一样

【说到大非川之战,那就不能不提大唐的对手吐蕃啦!

之前青鸟就提到过安西四镇就是被吐蕃给占了,说起吐蕃,估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不过这会儿呢,青鸟先来讲讲吐蕃政权的来头。

吐蕃呀,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弄起来的政权。

藏文史籍里说了,在吐蕃王朝之前,先后有十二种部落集团掌管过。按照藏族的说法,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 33 任赞普,其实就是吐蕃王朝的开国老大。

这松赞干布一上位,先把本部的叛乱给平了,把毒杀他老爹的凶手给宰了,那些跑掉的属民,又都乖乖回到他的管辖之下。

大概在公元 633 年,也就是大唐贞观七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得不错,跟周边部落来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松赞干布把都城迁到了逻些,正式成立了吐蕃王朝。

这时候,吐蕃的农牧业生产那是蹭蹭地发展,度量衡也慢慢统一起来,实力是越来越强。

松赞干布还搞了好多改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都给建立起来了,开始用起了历法,统一了度量衡,照着于田、天竺这些地方的文字弄出了吐蕃文,后来就变成了今天的藏文,还定了些挺狠的法律。

大家应该还记得历史书上的《步辇图》,评论上图!

这《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

李世民一琢磨,就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这时候,您可能就纳闷了,李世民那时候大唐国力牛得不行,为啥还要派公主去和亲呢?

其实呀,您得这么理解,和亲通婚这词儿本来是个中性的,代表着两边势力想友好相处。

就像历史上秦国和晋国老是通婚,还弄出个 “秦晋之好” 这么好听的词儿呢。

只是到了汉朝初年,大汉国力还没恢复,匈奴老是欺负大汉,还索要这索要那的,那汉朝公主嫁到匈奴去和亲,就变成了挺憋屈的事儿。

但唐朝李世民的时候可不一样。

文成公主可不是第一个外嫁和亲的公主,唐朝(包括武周)第一个和亲的公主是弘化公主,在贞观十四年嫁给了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

吐谷浑大概就在现在的青海那块儿,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地方,连着中原、漠北、西域、西藏高原、印度这些地儿的往来。

吐谷浑本来挺厉害的,可这家伙爱作死,动不动就跑到大唐的凉州地区捣乱。

于是在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当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带着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

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

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

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

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还有归降大唐的突厥和契苾何力这些军队去攻打吐谷浑。

看看这豪华的阵容,托塔李天王亲自率领大军下界降妖,西游记里也就孙悟空和牛魔王享受过这待遇。

侧面说明了,这吐谷浑的国力确实不弱啊,但谁让他碰到了李唐开国创业团队呢!

贞观九年,闰四月初八,李道宗率先在库山,把吐谷浑的军队给打败了。

随即唐军分成两拨,李靖、李大亮、薛万均他们率军向北,从吐谷浑的右边打,侯君集、李道宗率军向南,从吐谷浑的左边打。

李靖的部下萨孤吴仁在曼都山打仗,把吐谷浑的一个大王给砍了。

唐朝的将领们在牛心堆、赤水源把吐谷浑打得屁滚尿流,抓住了吐谷浑伏允的心腹大臣慕容孝隽,缴获了好几万的牲口。

侯君集、李道宗在乌海把吐谷浑打败,抓住了有名的大王梁屈葱。

李靖在赤海把吐谷浑的天柱三部落打得稀里哗啦,收了二十万的牲口;李大亮又抓住了吐谷浑厉害的将领 20 人,五万牲口,到了且末西境。

吐谷浑的伏允跑了,薛万均带着骑兵追,把吐谷浑剩下的人又给收拾了。

侯君集、李道宗的军队在荒原走了两千里,路过星宿川,到了柏海之上。

执失思力把吐谷浑的车重给打败了。

吐谷浑王伏允自己上吊死了,伏允的儿子伏顺带着吐谷浑归顺了唐朝。

伏顺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就成了唐朝的属国。

弘化公主嫁过去可不是委屈求和,那是因为吐谷浑被大唐打得快亡国了,大唐扶了慕容诺曷钵,为的是维持青海地区的势力平衡。

弘化公主可不像咱们想的那么悲催,毕竟人家不是啥战利品,而是天朝上国下嫁的公主,可不像宋朝靖康之变时那些可怜的开封女子那样。

这位为了国家去和亲的公主,结局也算不错,毕竟要是留在国内,说不定还会卷入武则天的 “李唐宗室大逃杀” 行动里呢。

公元 663 年,也就是龙朔三年,吐谷浑玩儿完了,弘化公主全家搬到凉州,改封光化公主。

到了武周的时候,被赐姓武,又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女皇对这些有本事有贡献的女性,还算不错!

武周圣历元年,这位公主在灵州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埋在了凉州南阳晖谷冶城的山岗上。

接下来咱们要讲的文成公主,她嫁过去的情况也是一样,也是大唐把吐蕃收拾了一顿之后,才把文成公主嫁过去的!】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的脸上写满了愤慨,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力量和决心:“朕就说了,这大汉的屈辱会被史书记录下去,我们这些大汉的男人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不打垮匈奴,我们在历史上就是一群软骨头!”

卫青站在一旁,他的眼神坚定,声音中带着军人的果敢:“陛下,臣一定会像这大唐的李靖一样,带着胜利回朝。”

刘彻的威严目光扫过大殿,他的声音更加坚定:“没错,朕准备好了,大汉也准备好了,是时候让匈奴人知道,我们大汉不是活在女人的胸脯之上的。”

元光六年,刘彻分派四路出击: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