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02章 复辟后的朱祁镇更恶心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正手持鞭子,目光专注地盯着直播画面,突然听到朱祁镇杀了于谦的消息,顿时惊得连手上的鞭子都掉了。

他一脸震惊地看着朱标,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和不可置信:“这朱祁镇杀了谁?咱是听错了吗?”

朱标见状,也是一脸无语,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父皇,你没听错,朱祁镇杀了于谦!”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直播画面,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他叹气道:“这朱祁镇真是愚蠢,他不应该杀于谦,至少当下不该杀!想要杀于谦,机会多的是,为何要杀得这么快!”

······

明太宗时空

朱棣看着走进大殿的于谦,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和期待,他笑着问道:“这直播中,你于谦将来有拯救社稷之功,于谦你想要什么赏赐?”

于谦微微一躬身,语气平和而坚定:“直播中所说的乃是景泰年间的兵部尚书于谦,并不是永乐年的于谦,陛下说错了。”

朱棣盯着于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后转头对朱高炽笑道:“太子,太孙,这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的支柱啊!”

然而,就在这时,直播中忽然讲到夺门之变,朱棣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勃然大怒。他怒声说道:“这朝中,看来奸贼甚多!”

······

【这场夺门之变,在好多人眼里,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透着荒唐。

朱祁钰都做了七年皇帝了,居然连自家的家门都掌控不住,而且孙太后居然还能在后宫里下达诏书?

可见这七年,紫禁城压根就没被朱祁钰给收服。

那么由此,咱们来做些阴暗的推测,朱祁钰的太子朱见济,真的是病死的吗?

要知道,在这深深的宫闱之中,想让一个孩子消失,机会或者手段那可太多了。

而当看到于谦之死时,青鸟又忍不住感慨,这世上最懂你的人,没准就是你的敌人!

为啥青鸟这么说?

那是因为,在这场夺门之变里,于谦是有足够的能耐和威望去做出改变的。

首先,土木之变后,景泰二年(公元 1451 年),于谦从三大营里挑了十万精兵,分编成十营。

这十团营设了个总兵官,由石亨担任,受兵部尚书于谦节制,朱祁钰还另外派了两名太监当监军。

也就是说,夺门之变的时候,于谦掌控着大明京师最精锐的部队,而且凭着于谦的威望和朱祁钰还在的局势,他要是想跟朱祁镇那伙人争权,估计大明朝廷得乱上好一阵子。

可于谦却乖乖就擒了,原因就像之前青鸟说的,在于谦的纯粹。

而在当时最了解于谦这份纯粹的,就是朱祁钰和发动夺门之变的徐有贞、石亨等人。

他们清楚,于谦不会调动军队进城,他们只要把朱祁镇送进大殿登基,这事儿就成了。

那朱祁镇为啥这么着急杀于谦呢?难道他不晓得于谦对大明的重要性?

很明显,他知道!

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把朱祁镇迎回来恢复了帝位,向朝臣宣告之后,马上就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给抓进大牢。

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给定了个谋反的罪名,判处死刑。

奏疏呈上去后,朱祁镇还有点犹豫,说:“于谦是有功的。”

徐有贞进言道:“不杀于谦,这复辟的事儿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朱祁镇这才拿定了主意。

从这个记载就能看出来,朱祁镇明白于谦对大明的重要性,也清楚于谦没犯错。

但朱祁镇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自己的权势,还是把于谦给杀了。

对于于谦的死,史书上说 “天下冤之”!

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不跟敌人共存。常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

一直有痰症的毛病,朱祁钰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去探望。

听说他的衣服、用具太过简陋,就下诏书让宫里造了赐给他,赐的东西连醋菜都有。

还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子取汁赐给他。

有人说朱祁钰太宠于谦了,兴安等人说:“他日夜为国家操心,不问自家产业,如果他走了,让朝廷上哪儿再去找这样的人?”

等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锁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只有朱祁钰赐的蟒袍、剑器。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觉得他太冤了。

朱祁钰和于谦,算得上是君臣相知。

难怪总有人这么幻想,幻想着朱祁钰和于谦死后的对话。

朱祁钰:于少保,后悔吗?

于谦:不悔!

是啊,于谦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重名节,轻名利;

重成仁,轻杀身;

重社稷,轻君王。

他不会后悔。

他的人生就像他年轻时写的诗那样。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给朱祁镇洗白的人,可能还会说,朱祁镇复辟是拿回属于自己的皇位,朱祁钰和于谦不死,国家不安稳。

但青鸟再瞧瞧朱祁镇复辟后干的那些事儿,只觉得恶心!下贱!】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目光专注地盯着画面上的于谦,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与感慨,他轻声说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君子,纯臣,可惜不生在我大汉。”

萧何在一旁微微颔首,开口道:“陛下,于谦此人的品行,正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若陛下向天下求才。”

刘邦听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期待:“正当如此,若我大汉能得一于谦,可安稳三代啊!”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凝视着画面上从容就义的于谦,眼中闪过一丝哀伤与敬佩,他轻声叹息道:“朕从乱世中走来,见过无数人,但都是追求名利富贵,朕的大宋,若是有这样的人才,何愁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青鸟只想说,赵大哥,能不能帮我保护好红线!!!)

赵普见赵匡胤面露忧虑之色,连忙开口安慰道:“陛下,只待我大宋修养几年,以陛下的能力,定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却依旧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之前青鸟所说,我大宋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莫非日后有大事发生。”

赵普见状,连忙劝谏道:“陛下,我大宋安危全在陛下,陛下还需保重龙体!”

赵匡胤本不在意这些事情,但为了不让大宋留下骂名,也开始加强宫廷的守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