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22章 高梁河之战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22章 高梁河之战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刘邦凝视着画面上坚固的太原城在赵匡义手中化为灰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转头向群臣问道:“这赵匡义是在作甚,边防重镇怎么就自己拆了?”

萧何在一旁抚摸着胡须,沉吟道:“可能赵匡义是怕,有人再利用这重镇割据,为了解决后患吧!”

刘邦听后,皱眉道:“可那契丹人不还在北边,他不留下点后手?”

张良轻笑一声,开口道:“这赵匡义显然是对收回燕云十六州自信满满啊。”

······

李世民皱起眉头,沉声道:“宋军连攻太原五个月,士卒疲惫,赵匡义如何敢连续用兵!”

房玄龄在一旁分析道:“可能这赵匡义是觉得士气可用,想要乘胜追击吧。”

李靖轻轻摇头,缓缓开口道:“草原上的部落擅长弓马骑射,与太原不同,需要将士灵活应变,赵匡义亲征太原还可以,但若是亲征北方,他会让军队丧失灵活的机动性。”

······

【公元 979 年,这一年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五月二十二日,赵匡义,也就是后来大家口中的 “赵二”,带着他那一伙人,离开了刚被攻破的太原城。

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五月二十九日,他们终于抵达镇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正定。

这一路奔波,人困马乏,大伙都想着能好好歇一歇。

赵匡义也知道,得让士兵们缓口气,于是就下令在这稍微休整了一下。

但赵匡义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心念念着燕云十六州。

六月十三日,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他大手一挥,正式开启北征。

一声令下,军队浩浩荡荡地离开镇州,向北进发。

一开始,这北伐还挺顺利。

六月二十日,赵匡义率领着宋军,一路风风火火地行进到岐沟关。

这辽朝的东易州刺史刘禹,一看宋军这架势,心里就发怵了,二话不说,直接向宋军投降。

宋军这边士气大振,前锋军傅潜等人,更是勇猛无比,跟辽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在沙河一带展开激战。

这一战,宋军打得那叫一个漂亮,取得了胜利。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赵匡义率兵来到涿州。

这涿州的判官刘原德,一看形势不妙,也效仿刘禹,选择了投降。

从这就能看出来,当时燕云的百姓,那是心向中原啊。

他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宋军来收复失地。老百姓们用竹筐盛着饭,用壶装着汤,夹道欢迎宋军,那场面,真叫一个感人。

六月二十三日黎明,天刚蒙蒙亮,赵匡义就到达了幽州城南。

他把军队驻扎在宝光寺,随后亲自率兵出击,跟在城北屯驻的一万多辽军展开激战。

赵匡义这一亲自上阵,宋军士兵们那是士气高涨,奋勇杀敌,很快就击退了辽军,进而包围了幽州城。

六月二十五日,赵匡义站在营帐外,望着幽州城,大手一挥,指挥各位将领攻城。

但他没想到,这辽国可不是好惹的。

当时的辽国,正处于崛起时期,那能打仗的将帅,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在辽守臣韩德让、耶律学古的坚守之下,宋军这一轮攻城,愣是没有成功。

这时候,耶律休哥率领的五院部援军,正快马加鞭地赶来。

七月六日,在幽州西北的高梁河,辽军和宋军展开了一场生死交锋。

咱可得记住高梁河这个地方,这可是决定宋辽命运的关键战场。

就在这关键时刻,赵匡义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决定亲自到前线督战!

青鸟就想劝他一句,赵匡义啊,你可别啥事儿都想着跟你哥赵匡胤一样,你跟他那能一样吗?

这场仗,从白天打到黄昏,打得昏天黑地。

一开始,辽军耶律沙部被宋军打得节节败退,只能灰溜溜地退场。

但宋军也不好受啊,前面在太原已经打了五个月,现在又马不停蹄地猛攻幽州城将近二十天,士兵们早就疲惫不堪了。

所以,虽然打了胜仗,可从中午到傍晚,也只追了十多里路。

赵光义正得意呢,没想到,耶律休哥率领着军队,出其不意地从小道赶来了。

这辽军个个手里拿着火炬,就像一条火龙一样,直冲宋军而来。

宋军一看这架势,心里就发毛了,他们也不知道辽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还没交战呢,士气就已经泄了一半,只能想着依靠高梁河来抵御辽军。

耶律休哥可不简单,他先收容了耶律沙的败军,让他们重新整顿,回去接着跟宋军打。然后,他和耶律斜轸各自率领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两翼挺进。

趁着夜色,对宋军形成了两翼包围夹击的态势。这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耶律休哥更是身先士卒,身上受了三处伤,还在奋力作战。

那勇猛的样子,让宋军士兵们都胆战心惊。

城里的耶律学古,听说援军到了,立刻打开城门列阵。

这时候,城里的居民也纷纷出来助威,四面击鼓,大声呼喊,那声音,震天动地。

耶律休哥趁着这股气势,继续率军猛攻。

宋军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而且根本没法抵抗辽军的猛烈进攻,只能纷纷后退。

耶律沙从后面追击,休哥和斜轸两军也对宋军进行超越追击。

七月初六黎明,宋军彻底大败,死了一万多人。

士兵们吓得连夜向南撤退,那场面,乱得不成样子。赵光义跟各位将领也走散了,将领们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士兵。

赵光义的近臣一看形势危急,这可不得了,赶紧在慌乱之中找了一辆驴车,恭恭敬敬地请赵光义坐上去,让他赶紧向南逃。

赵光义连句谢谢都没顾上说,立刻跳上驴车,大喊一声 “呃驾”,就一溜烟跑了。

他这一跑,哪还管几万将士的死活啊。

要说赵光义别的本事没有,这逃跑的本事,绝对能在历史上排进前三。

他初六从高梁河开始跑,途经金台庄,还时不时回头瞅瞅有没有追兵,接着又赶紧跑。

就这么一路狂奔,初七早晨就到了涿州。

这速度,简直比兔子还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