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64章 八王之乱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64章 八王之乱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西晋这段历史,那乱得简直像一团麻,可受苦的全是老百姓啊!

公元 303 年 3 月,李特在攻打成都时不幸战死。

想象一下,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刀光剑影之下,无数鲜活的生命消逝,李特就这么倒在了为了争权夺利而燃起的战火之中。

仅仅过了一个月,4 月的时候,他儿子李雄拿下了成都。到了年末,整个四川盆地几乎都被李雄掌控。

这一系列的变动,看似是上层势力的更迭,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生活的天翻地覆。

新的势力来了,政策变了,赋税可能加重了,百姓们只能在这风云变幻中艰难求生。

与此同时,5 月,张昌和丘沈扯起反旗,建立了所谓的“汉”政权,司马歆被杀。

这叛乱一起,周边的百姓可遭了殃,家园被破坏,亲人离散,生命安全都没了保障。

8 月,司马颖和司马颙又出兵讨伐司马乂,这些王爷们为了权力,你争我斗,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10 月,司马颙的军队打进长安,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上万人的生命在这场浩劫中消逝,长安城瞬间变成人间地狱,百姓们的哭声、惨叫声回荡在大街小巷。

之后,两军在长安城外对峙,局势紧张到了极点,连十三岁的孩子都被强征入伍。

这些本该在父母身边嬉笑玩耍、读书识字的孩子,却被迫卷入这残酷的战争,他们稚嫩的肩膀如何能承受战争的重负?

而且,双方还拉来匈奴等外族军队,这战火越烧越旺,百姓们在这混乱中四处逃亡,生活苦不堪言。

最后,司马乂兵败被杀,司马颙成了晋朝有话语权的人物。

但这对老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是换了个主子压迫自己罢了。

公元 304 年,司马衷被司马颙逼得没办法,下了密诏想反抗。

且不说这密诏能不能成功,就从这事儿看,如果记载没错,司马衷或许不傻,但他的决策可没给老百姓带来好日子。

司马颙的军队在洛阳大肆抢劫,洛阳的百姓们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财物被抢走,生活陷入绝境。

2 月,司马衷在司马颙等人的逼迫下,废了皇后羊氏和皇太子司马覃,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司马颖和司马颙开始专政。

这朝堂上的权力更迭,对百姓而言,只是多了两个可能更加残暴的统治者。

6 月,京城政变,司马颖被逐,羊氏和司马覃复位。

可这一次次的政变,就像一场场噩梦,百姓们在这动荡中根本无法安心生活,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

7 月,司马衷亲自率军讨伐司马颖,在荡阴被打得大败。

战场上,司马衷自己都面部受伤、身中三箭,更别说那些普通士兵和无辜百姓了。

司马衷被俘虏,羊氏和司马覃再次被废,这一系列的变故,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8 月,司马颖被安北将军王浚打败,挟持着司马衷逃亡洛阳。

一路上,他们只能以粗米为食,狼狈不堪。

可这狼狈背后,是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啊!

11 月,司马衷又被司马颙的将军张方劫持到长安。

张方的军队如同强盗一般,冲进皇宫,将皇宫内的宝藏洗劫一空。

而长安的百姓呢,不仅要忍受战争的恐惧,还要承受军队抢劫带来的损失,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到了年末,司马颙在长安独揽大权,司马越成为太傅,可这权力的游戏,百姓们从来都只是受害者。

就在这一年,李雄在成都称成都王,成汉建国;刘渊自称汉王,建立前赵。

各方势力纷纷崛起,西晋王朝摇摇欲坠。而老百姓呢,在这乱世中,就像风中的浮萍,没有依靠,只能听天由命。

公元 305 年,司马颙、张方、司马颖、司马越还有范阳王司马虓的军队,在中原混战成一团。

这时候的西晋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对百姓来说,政府的存在似乎只是个摆设,根本无法保护他们。

中国边缘地区纷纷独立,各地百姓都在这混乱中挣扎求生。

公元 305 年末,司马越在混战中胜出。司马颙杀张方求和,可司马越不答应。

这背后是无数百姓的生命被消耗,家园被摧毁,他们的痛苦却无人问津。

公元 306 年,司马越手下的鲜卑军队攻入长安,又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抢劫,两万多人被杀。

长安百姓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又遭遇这样的屠杀,生活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9 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

随后,东海王司马越迎接晋惠帝回洛阳,可晋惠帝却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即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

八王之乱到此结束,但百姓们的苦难却没有尽头。

在这场八王之乱中,参战诸王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多相继败亡。

可受苦的却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被杀害,家园被破坏,社会经济也被严重摧毁。

西晋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权力争斗,将百姓的生活推向了深渊,曾经的安居乐业变成了泡影,百姓们被迫在生死边缘挣扎。

魏晋时期,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频繁,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五胡”。

当时,在内地不少地方,少数民族人数众多,像西晋时关中户口百万,少数民族差不多占了一半。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势力分为三股。

匈奴一心想灭亡西晋,统治中原,他们的野心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苦难。

羌、羯、氐这一股,羯族本是西域民族,随匈奴来到中原后生活困苦,很多沦为汉族地主的隶农;羌人叛乱又被镇压,氐人多是流民。

这些少数民族百姓和汉族百姓一样,在这乱世中艰难生存。

第三股鲜卑人,虽大多持观望态度,但局势的动荡也让他们难以独善其身。

各族内迁后与汉人杂居,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可魏晋统治者却强迫他们缴纳租调、服力役,把他们和汉族百姓一样对待,甚至汉族官僚、地主还把少数民族当奴婢、佃客。

这种残酷的民族压迫,让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恨之入骨,反抗自然不断发生。

从氐族的李特流民起义,到羯、羌的小规模反抗,再到匈奴起兵,每一次反抗的背后,都是百姓对压迫的无奈与愤怒。】

******

刘备紧盯着天幕上西晋那混乱不堪的场景,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良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忧虑:“诸位,瞧瞧这西晋的乱象,各方势力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百姓却深陷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呐!”

关羽手抚长须,面色沉郁,愤然说道:“大哥所言极是。这些王公贵族,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天下苍生。八王之乱,战火纷飞,百姓惨遭屠戮,社会经济崩毁,实乃罪大恶极!”

张飞瞪大环眼,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吼道:“哼!这帮家伙简直丧心病狂!咱可得引以为戒,绝不能让咱的百姓也遭受这般苦难。咱起兵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嘛!”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邃,缓缓说道:“主公,西晋之祸,根源在于统治阶层的腐朽与内斗。各方势力争权夺利,全然不顾国家根基与百姓死活。这也警示我们,日后治理国家,务必以民为本,切不可重蹈西晋覆辙。”

赵云抱拳,神色严肃:“不错,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西晋统治者视百姓如草芥,最终自食恶果。我等当心系百姓,方能成就大业。”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诸公所言皆为至理。我等自当以民为本,广施仁政。日后若能成就霸业,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绝不让他们遭受战乱之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