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70章 匈奴版的靖难!!!

张飞猛拍桌子,大声道:“哼!这些人只知争权,不顾百姓死活,实在可恨!西晋那些官员,像王敦之流,大敌当前还饮酒作乐,不亡才怪!”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主公,西晋之败,非一日之寒。其政治**,士族专权,纲纪崩坏。刘渊虽借势而起,却也因手下暴行失了民心。而东晋建立后,内部矛盾重重,依旧重用士族,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刘备微微点头,感慨道:“是啊,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晋上下离心,怎能不亡?那司马睿,空有开国之名,却受制于臣子,实在可悲。”

关羽接着说:“大哥所言极是,这‘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朝廷已然失衡。且看那北方忠于晋朝之地,最终也未能保住,实在可惜。”

······

【其实啊,西晋灭亡之后,北方还有三个地方是忠于晋朝的,就是并州北部的刘琨、幽州的段匹磾,还有凉州的张寔。

可是呢,并州的刘琨先被石勒打得大败,没办法,只能跑去投靠幽州的段匹磾。

结果呢,《晋书·刘琨传》里写着,“段匹磾奔其兄丧,琨遣世子群送之,而匹磾弟末波宣言群将图己,遂拘之。……匹磾遂害琨。”

段匹磾接到东晋的密令,居然把刘琨给杀了。后来,段匹磾自己也被石勒打败了。

最后,《晋书·张轨传》里说,“茂惧,……遣使称藩于刘曜。”

凉州的张寔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张茂没办法,只能向匈奴称臣。

这么一来,东晋在华北的势力就彻底没了。

咱们接着把目光转移到公元318年七月的北方地区,话说到了这一年的七月,汉赵的刘聪可就病重喽。

您瞧瞧《晋书·载记·刘聪载记》咋说的,“七月,聪疾甚,……以刘曜为丞相、领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并录尚书事,受遗辅政。勒固辞,乃以曜为丞相、领雍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镇长安,石勒为大将军、持节钺,都督并、幽、冀、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进封赵公。”

这刘聪啊,自知大限将至,就把刘曜和石勒找来,让他俩接受遗诏,辅佐新君。

还把刘曜提拔成丞相,兼任雍州牧,石勒呢,封为大将军,兼领幽、冀二州牧,还让他俩录尚书事。

可石勒这家伙,不知道心里打啥主意,推辞不敢接受。

到了癸亥日,刘聪终究没扛过去,驾崩了。

就像《晋书》里写的,“癸亥,聪薨,甲子,粲即位,……立其妻靳氏为皇后,子元公为太子,大赦境内,改元汉昌。”

转天甲子日,太子刘粲就登基继位了。这刘粲一上位,就立了靳氏当皇后,把他和靳氏的儿子刘元公立为太子,还改了年号叫汉昌。

嘿,这靳准啊,因为女儿在刘粲这儿得宠,心里头就开始琢磨着搞点事儿。

《晋书》里头还记着呐,“准阴有异志,私于粲幸臣王沈、郭猗等,……准、猗等矫粲命,收太宰景、大司马骥、车骑大将军吴王逞、太师顗、大司徒齐王劢,皆杀之。朱纪、范隆奔长安。”

这靳准心怀鬼胎,和刘粲身边的宠臣王沈、郭猗等人勾结,撺掇刘粲把太宰景、大司马骥、车骑大将军吴王逞、太师顗、大司徒齐王劢这些大臣都给杀了。

吓得朱纪、范隆赶紧往长安跑。

眼看到了八月,“粲治兵于上林,谋讨石勒。以丞相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长安。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常游宴后宫,军国之事,一决于准。准矫诏以从弟明为车骑将军,康为卫将军。”

刘粲在上林整军练武,打算去讨伐石勒。

他让刘曜继续镇守长安,封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可这刘粲呢,整天就知道在后宫吃喝玩乐,国家大事儿都让靳准说了算。

靳准趁机假传圣旨,把自己的堂弟靳明封为车骑将军,靳康封为卫将军。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八月,准勒兵入宫,升其光极前殿,使甲士执粲,数而杀之,谥曰隐帝。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于东市。发掘永光、宣光二陵,斩聪尸,焚其宗庙。准自号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

就在八月,靳准带兵冲进皇宫,登上光极前殿,让手下把刘粲抓起来,数落了一堆罪名就给杀了,还给他上了个谥号叫隐帝。

然后,把平阳城里刘氏的宗室,不管老的小的,都拉到东市砍了脑袋。

又派人挖开永光、宣光两座陵墓,把刘聪的尸体拖出来砍头,还把刘氏的宗庙给烧了。

这靳准自己呢,自封大将军、汉天王,还设置了一堆官职,派使者向东晋称臣。

这时候,刘曜正以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身份镇守长安呢。

一听说靳准叛乱,“曜闻之,自长安赴之,至于赤壁。”

立马亲自带着大军从长安往平阳赶。

石勒也不含糊,带着五万精锐部队,驻扎在襄陵北原,靳准几次来挑战,石勒就坚守营垒,把靳准的锐气给挫了。

到了公元318年十月,刘曜行军到了赤壁,碰到了从平阳逃出来的太保呼延晏和太傅朱纪。

这俩人就劝刘曜称帝。刘曜一听,行啊,就称帝了,还改了年号叫光初。

他让朱纪兼任司徒,呼延晏兼任司空,太尉范隆等官员都恢复原来的职位。

对石勒也没小气,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之礼,又给他增加十个郡的封地,加上之前的一共十三个郡,还把他的爵位升到赵公。

这刘曜啊,和刘渊可是同属冒顿单于之后的匈奴刘氏,是刘渊的族侄。

可他父亲呢,早早去世,连名字在史书上都没留下记载。

刘曜幼年就没了父亲,好在被刘渊收养。

青鸟看到这里,就想说,收养好啊,要是你汉赵没这传统,那后面“天王”怎么出场!

不过话说回来,这刘曜从小就聪明伶俐,还特别好学,刘渊对他那是打心眼里赏识。

您想啊,跟着刘渊这么多年,刘曜不仅熟知汉文经典,骑射之术也是相当精湛,妥妥的一个文武全才。

而且啊,刘曜这人心气儿高,从小就志向远大,又有着雄才大略。

刘渊建立汉国之后,刘曜那可是一路担任显要职务,深得刘渊父子的信任和重用。

不过,接下来这刘石就要交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