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在明末奋斗 > 第73章 定都之意起纷争

在明末奋斗 第73章 定都之意起纷争

作者:钱乘市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5:26 来源:小说旗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洒在林缚的帅帐之上,帐内烛火仍未熄灭,林缚与谋士李源相对而坐,案几上堆满了地图与文书。

“将军,如今局势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三方虽在合作,可定都一事若不能妥善解决,日后恐生大乱。”李源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缚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北方的地图上,沉声道:“我意将都城定在幽州。此地乃北方军事重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定都于此,可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国家的安全。而且,我军在此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便于掌控局势。”

李源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是陈宇和沈逸恐怕不会轻易同意。陈宇一心发展商业,想必更倾向于中部的商业重镇;而沈逸重视文化,定会力推南方的文化中心。”

林缚神色凝重,他深知李源所言不虚。就在此时,帐外传来士兵的通报声:“将军,陈大人和沈大人的使者求见。”

林缚与李源对视一眼,心中明白,定都之争正式拉开了帷幕。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朗声道:“请他们进来。”

使者进入帅帐,向林缚行礼后,递上了陈宇和沈逸的书信。林缚展开书信,只见陈宇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写道:“洛阳乃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定都洛阳,可汇聚天下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实乃不二之选。”

而沈逸的信中则强调:“建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定都建康,不仅能传承和弘扬我华夏文化,还能凝聚天下人心。”

林缚看完书信,冷哼一声:“他们只考虑自身利益,却忽视了国家的安全。”说罢,他提笔在回信中坚定地阐述了定都幽州的理由,言辞强硬,毫不退让。

与此同时,陈宇在中部的府邸中,也在与谋士们商讨对策。

“大人,林缚坚持定都幽州,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位谋士焦急地问道。

陈宇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洛阳的商业地位举足轻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向他们阐明这一点,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说罢,他命人召集各地商会的代表,共同商议此事。商会代表们得知此事后,纷纷表示支持陈宇。

“陈大人,若定都洛阳,我们商业发展将如虎添翼。我们愿全力支持您!”一位商会会长激动地说道。

陈宇满意地点点头,有了商会的支持,他在定都之争中又多了一份底气。

在南方,沈逸也在为定都建康而积极奔走。他召集了南方的文化名流、学者大儒,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论坛。

“诸位,建康乃我南方文化之瑰宝,定都于此,是对我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尊重。我们要让天下人知晓,建康才是最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沈逸慷慨激昂地说道。

学者们纷纷响应,他们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宣扬建康的文化优势,一时间,南方掀起了一股支持定都建康的热潮。

三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逐渐从书信往来演变成了公开的辩论。在一次三方代表的会面中,气氛剑拔弩张。

“林将军,定都幽州虽能保障军事安全,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并无益处。”陈宇率先发难。

林缚毫不示弱,反驳道:“陈大人,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经济和文化又如何能繁荣发展?”

沈逸见状,连忙说道:“二位,文化乃国家之灵魂,定都建康,才能让我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三方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会面不欢而散,定都之事陷入了僵局。

随着争论的持续,民间也开始议论纷纷。百姓们各有各的看法,支持三方的人都不在少数。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定都的问题,整个国家仿佛被分成了三派。

“我觉得定都幽州好,这样我们北方的百姓就能更安全了。”一位北方的老者说道。

“还是洛阳好,商业发达,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一位中部的商人反驳道。

“建康才是最好的,那里文化昌盛,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一位南方的书生说道。

民间的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三方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他们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定都问题,不仅会影响国家的稳定,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就在这时,古老组织的首领赵玄得知了此事。他意识到,此事关乎国家的未来,必须尽快解决。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面,调解三方的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