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卷一 第107章 让功

我当捕快那些年 卷一 第107章 让功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小刀奇道:“什么难题?”

皇帝站起身,在房间内踱步,缓缓道:“今日一早,薛指挥使来见朕,送来了一封奏折,说你二人抓了北周谍网头目之一青虎,又是大功一件,只是昨夜赵行府上之事,赵尚书前来请罪,府内有了北周奸细,他自然难辞其咎,赵行功过相抵,小刀,你说要什么赏赐?”

范小刀心中暗想,北周在京城潜伏了数十个奸细,几乎各大官员府上都有他们眼线,倘若治罪,京城有一多半官员都难辞其咎,自己与赵行出生入死,只换来了个功过相抵,又算哪门子事儿?

他道:“要赏一起赏,只我一人,那便不必了。”

此言一出,众太监面面相觑,如此理直气壮的拒绝皇帝之人,这个范小刀怕是头一个,皇帝脸色也有些不愉,不过终究是一国之君,城府要有,道:“我已经免去赵焕尚书之职,不过此时用人之际,与北周谈判非他莫属,且让他戴罪立功。不过,我要交代你们两件事。”

“陛下请讲。”

换作一般大臣,皇帝要交办差事,臣子早已拜伏在地,表示深感荣幸,万死不辞之类的话,可范小刀这番话有些江湖气,似乎还有讨价还价的口气。

皇帝问:“听薛指挥使讲,你们擒获李知行时,还拿到了一份名录?”

范小刀想起薛应雄叮嘱,点了点头,便要掏出来,却被皇帝阻止,“不必给我,给你一日时间,将名单上的人全部绳之以法。”他顿了顿,道:“用薛应雄的人吧,这方面他们经验比较足。”

这件事本就是锦衣卫的活儿,让他们来做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不明白,为何这么大一个功劳,薛应雄偏偏给了他们,范小刀又问,“那第二件呢?”

皇帝道:“你二人锐气十足,初生牛犊不畏虎,有股子闯劲,与北周使团的谈判,朕打算让你二人做赵焕助手,他老成稳重,若能以最小代价拿下凤凰岭,朕到时重重有赏。”

范小刀笑道:“赏不赏倒无所谓,只是能不能把我们身上的处分给消了?处分不消也无妨,只是这罚俸半年,让我们着实吃不消了。”

皇帝头一次听说此事,问,“你俸禄多少?”

范小刀道:“不算补贴,月俸一两八钱。”

他问一个随行太监,“李保,京中米价如何?”

那太监一愕,跪倒在地,“禀陛下,奴才常年在宫中,极少出京,还请恕罪。”皇帝嗯了一声,“赵铨何在?”不多时,掌印太监赵铨小步跑了进来。

“京中米价如何?”

赵铨清了清嗓子,道:“回陛下,京**有米行三百一十七处,据东厂旬中的报告,上等米均价在一斗九百文左右,中米六百多文,糙米均价在三百文左右。”

皇帝点点头,“着实有些少了,告诉户部,让他们拟个章程出来,六扇门的捕快,身负京中治安,若连安身立命的钱财都没有,又如何给朝廷卖命?”

赵铨欲言又止。

他本想告诉眼前这位贵人,官府的这些公差,俸禄只是其收入构成极少的一部分,衙门中各种陋规繁多,到处都有来钱的门路,有的捕快甚至还养着几个闲人帮他做事,只有像赵行、范小刀这种愣头青,不懂得变通,所以生活有些拮据,只是这种琐碎事,又如何能占了贵人的功夫,影响他的清修,于是应承下来。

今日,高斌被陛下贬到尚宝监一事,他已有所耳闻,这个高斌,身为内监二号人物,年纪轻轻,又深得陛下和宫中几个贵人宠爱,平日对赵铨虽然客客气气,但私下却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他早有察觉,只是装作不知,以高斌飞扬跋扈的性格,迟早会出事,果不然踢到了范小刀这块铁板,这件事上,范小刀算是帮了他一个忙,既然陛下开口,又何不成人之美?

皇帝脸上有些倦意,可他不开口,两人也不敢告辞。

赵铨捧着一个朱盒,来到他面前,从盒中取出一粒红色丹药,道:“陛下,该服药了。”范小刀打量着那丹药,与自己服得丹药有些相似,只是颜色更深,皇帝取过丹药,又接过一杯蜂蜜水,吞服下去。

不片刻,他面色红润,似乎又恢复了精神。

皇帝道:“你的药也一直服用?”

范小刀闻言一凛,他自幼害头疼病,没有都要服用丹药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少,但这种事让一国之君来过问,就觉得有些奇怪了。不由想起,李知行临死之前跟他说得那些话,心中产生疑问,莫非眼前这人,果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可范小刀对皇帝并没有任何的亲近感,总觉得两人之间隔着一层纱,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真如薛、李所说,当年宋金刚抱着一个婴儿逃出皇宫,而他便是那婴儿,之前必然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那自己母亲又是哪一位?

他心中有些乱,茫然的点点头。

皇帝闻言欣慰道:“那就接着吃下去,回头我让太平送你几粒丹药。”他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吧。”两人告辞,临行之前,听到皇帝道:“朱延什么时候回京?”

赵焕道:“回陛下,昨日接到密报,太子殿下日前已抵济南府,大概三日内便可抵达。”

太子朱延,大明帝国的储君,这些年来一直在留都应天府主持政务,已满三年,如今奉诏回京,一来准备明年皇帝的六十寿辰,二来对他另委重任,已在回京路上。

两人出了西苑,深深松了口气。

林大通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他道,“你二人恩泽不小,陛下诏见寻常臣子,不过两三刻钟,你俩足足在西苑内待了一个多时辰,可见陛下对你二人恩宠有加。”

两人连连谦让,林大通对赵行道:“昨夜巧儿回去后,一直说道你,我刚弄了些好酒,你若有空,不如来我府中坐坐,咱们好好聊聊。”

赵行一听这个就头大。

林巧不知动用了什么关系,竟然去了六扇门,想到今后跟这样一个女子打交道,不由头疼。可当着林大通的面,他不敢流露丝毫情绪,毕竟对方是禁军统领,虽是四品武将,但在京中地位,可与赵焕这个礼部尚书平起平坐。

拜别林大通,赵铨又跟了出来,喊住了两人。

“你二人脚程不慢,若再迟些,怕是要追你们到衙门中了。”

范小刀奇道,“不知赵公公有何指教?”

赵铨拿着一道中旨,道:“陛下口谕,要给你们六扇门的人加俸禄,如今你一句话,可成就了六扇门啊。”赵行看了一眼,不由赞道:“好字!”

赵铨本是一书生,落榜之后生活所迫入宫为监,从随行跑腿的太监做起,一步步熬到了内监头号人物,除了会做人做事外,自身修行也没落下,据说他的文章,师从韩退之、王介甫,颇有唐宋古风,也偶有“锦绣文章何所从,只恨平生无用人”这种诗句流传在外。

范小刀道:“我们在陛下面前提这些事,会不会太唐突?”

赵铨笑道:“那倒不是,陛下说你二人乃性情中人。”他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道:“当年我也曾在京中落魄,又不肯为斗米折腰,深知钱之滋味,这些银两,你们先拿去用,若是不够,尽管开口便是。”他又道,“我内监为官,别得没有,钱却不缺。”

范小刀想了想,婉言谢绝,“咱们还没混到吃不上饭的地步,好意心领。”

赵铨身份尊崇,但对二人,尤其是范小刀,确实不同于常人,说话做事,令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涵养,是高斌那种小人得志的人修炼十年也达不到的。

赵铨倒也没推辞,将银票收回,便告辞。

出宫之后,两人来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慕容看到二人,道:“大人已等候多时!”二人跟慕容进去,发现四大家将之中,除了上官二丫,其余人皆在,想到前两日薛与李知行对话,便已猜到上官二丫极有可能是北周的谍子,此刻怕是早已伏诛。

薛应雄身穿戎装,看到范赵二人,道:“京城锦衣卫三千三百人,皆已准备好,只待范赵二位大人发号施令了。”

显然,薛应雄早已接到宫里的通知,甚至比二人知道还要早。

范小刀道:“一切听薛大人指挥。”

毕竟抓捕间谍是锦衣卫职责,就算有皇命在身,范、赵也不好越俎代庖,更何况,薛应雄对二人态度还算不错,范小刀取出名录,递给薛应雄,道:“陛下有旨,除恶务尽,今日之内,要将所有人一网打尽。”

薛应雄随手将名录交给慕容,道:“小范大人、小赵大人,请去内厅用茶。”

范小刀愕然,“不用我们去抓人?”

薛应雄哈哈一笑,“杀鸡焉用牛刀,锦衣卫早已锁定这些人行踪,只等二位请来旨意,便可行动,更何况,有两位在这里稳坐钓鱼台,有什么事也可以及时处理。”

范小刀道:“那就行动吧。”

慕容领命而去。

三人来到锦衣卫大堂,有人奉上香茗。

范小刀问:“薛大人,我一直有个疑问。”

“什么疑问?”

“那份名录,究竟是李知行的,还是薛大人的?”

“有什么区别?”

“这件事本是锦衣卫之责,如此天大的功劳,薛大人又怎舍得拱手让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