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卷一 第117章 会叫的狗不咬人

我当捕快那些年 卷一 第117章 会叫的狗不咬人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行听到这句话时,也差点没有惊掉下巴。

北周皇帝的独子,北周皇子,竟然被关押在了定北军的战俘营?范小刀不过离开了半个时辰,就带回了如此震惊的消息。

难怪,这些年来,北周一直占据着凤凰岭不肯退让,而且动辄派兵来骚扰北疆一带,弄得周围百姓苦不堪言。四个月前,定北军抓获了一支潜入境内的北周小队,俘获战俘百余人。不久后,北周就派来了使团,商讨归还凤凰岭之事,原来那批战俘中有北周皇子。

此事本是高度机密,就连使团之中,知道的人也不多。这段时间来,他们一边与明廷讨价还价,一边与北疆那边的情报网络保持密切联系。

几乎每隔几日,就有一封关于皇子下落的谍报发到京城,只是,这种消息,无头无尾,外人看了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而负责京城情报的青虎,自然知道这个秘密。

起初,范小刀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与岁贡、互市、驻军相比,第四个释放战俘的条件,看上去与前面三个格格不入,甚至有些突兀。

事过蹊跷必有妖。

赵老七被箭手射杀,范小刀心中憋着一股邪火,本想找青虎去算账,没料到略施小计,竟套出了如此重要的情报,足以改变时局的情报,也正因如此,拓跋一刀才会如此慌张。

他强忍着心中的惊恐,颤声道:“范捕头在说什么,我不明白。”

范小刀冷笑道,“既然不明白,我回去就告诉太子。那么多战俘,又没名没姓,战俘营环境恶劣,保不准某些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医治无效猝死啊。”又道,“勿谓言之不预。”

威胁。

**裸的威胁。

正如先前拓跋一刀威胁范小刀一样,如今形势逆转。

拓跋一刀面色苍白,心知失去了谈判的最后筹码,底牌已经揭开,双方都处于明牌状态,还能怎么打?他缓缓起身,弹去身上的灰尘,道:“待我回去商议一下,明日给你们答复。”

范小刀道:“但愿你们能睡得着。”

拓跋一刀与众人回到使馆内,地上青虎的人头,还有碎成一地的大门,也没人理会。

青虎身份特殊,在谍报系统内地位极高,但死了的青虎,没有任何价值。

一阵风吹来,人头在地上乱滚。

几只野狗闻到血腥味,凑了过来,呜咽的看着范小刀众人,就像防备他们要抢夺自己食物一般。范小刀叹了口气,将赵老七的棺木抬到车上,离开了使馆。

无论如何,赵老七因他们而死。

范小刀心中愧疚,来到义庄,又给了看守义庄的一些银两,让他帮忙找个风水宝地厚葬赵老七后,这才回到家中。

次日一早,一个重磅消息,传遍了京城。

北周使团向朝廷献上国书,无条件归还凤凰岭。这个消息,很快引爆了京城。当然,北周皇子是战俘之事,也没有提及,毕竟这种是高度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太子朱延,初抵京城,不过十日,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朝廷数月未决之事,这让他在朝野中很快树立了威望,甚至坊中有传言,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能力,将来肯定是一位明君。

两人来到朱延府上。

按理说,太子在宫中有一座府邸,只是如今皇帝都不住皇宫,他身为太子,又怎敢住?很自觉住进景王府,一来离皇宫不远,有事可以随时出入,二来他也不必受到出入皇宫的各种约束。

两日后,朱延在府上设宴招待二人。

朱延道:“恭喜二位了。”

范小刀奇道,“何喜之有?”

“你二人在这件事上立下大功,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嘉奖文书就会下来,你二人当居首功!”

范小刀笑了笑,“这件事是太子功劳,我们不过是帮闲跑腿,又何来功劳?”

朱延见二人居功不自傲,对二人颇有好感,有心拉拢二人至麾下,笑道,“我不过是捡了个便宜,若不是你试探出了对方底牌,说不定到现在,我们还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范小刀道:“世人皆知,朝廷谈了三月未果,太子一回京,就将此事办成,功不可没。更何况,大丈夫立业,无外乎拜将封侯,开疆拓土,殿下立得可是不世奇功啊!”

三人落座,并无外人。

朱延却深深叹了口气。

赵行问:“此事本应高兴才对,如今殿下在民间声望极高,为何叹气?”

朱延摇了摇头,道:“是好事,也是坏事。我初回京城,便有这事,本来父皇也龙颜大悦,褒奖了一番,可是这几日,京中舆风忽变,将我吹得神乎其神,堪比唐宗宋祖,这事若传入父皇耳中,又会怎样看?”

原来如此。

范小刀恍然。

本来以为,朝野之中,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茶馆之中,这两日谈得都是朱延收回凤凰岭之事,本来以为是民心所向,按朱延的说法,是有人故意在暗中煽风点火。

陛下都没办成的事,太子办成了。

名义上是替太子造势,实则是捧杀啊!

朱延道:“本来陛下想让我接管宗人府、翰林院、主管祭祀,这事一闹,我只能乖乖躲在府中,闭门谢客,生怕有人弹劾我结党营私。”

“那我们?”

朱延道,“你二人没有官身,作为本王的私人朋友,不碍事。更何况,陛下对你二人还是颇为欣赏。只是……”朱延略一停顿,不无担忧道:“你们坏了北周的好事,拓跋一刀嫉恨在心,虽拿我们没有办法,但若对付你们,却不是问题,你二人最近几日,在京城之中要小心行事,实在不行,我让林大通派些兵马保护你们。”

范小刀摆了摆手,“不必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他们想对付我们,派再多的兵马也没有用。对了,箭手之事,殿下可派人查清了?”

朱延摇头道:“我让薛叔叔帮忙去查,暂时没有消息。”

北周使馆之内,藏着一个绝世箭手,箭法超然,若想在京城中搞些事出来,还真的很难阻止他,尤其是知道他还次杀过朱延,太子这段时间闭门不出,多少也与这名箭手有关。

“我在王府中,有高手保护,北周皇子还在我们手上,倒不怎么担心,就怕拓跋一刀会不顾撕破脸面,对付你们。”

杀了天策阁拓跋白,抓了李知行,捣毁了北周谍网,还破坏了北周的谈判,范小刀和赵行,可谓是拓跋一刀最欲除之而后快的两个人,这一点,范、赵二人也心知肚明。

范小刀又问,“这几日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太子回京,行踪乃绝密之事,又是谁透漏给了拓跋一刀?”

朱延面色沉重起来,“我真正的行踪,通过绝密途径报给父皇,知道之人,屈指可数,但这些人身份敏感,也不太方便追查,便先如此吧。”

范小刀听出他话中有话。

也猜到了,其中必然是皇室内部出了问题,可是太子初来京城,势单力薄,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若是擅自妄动,容易打草惊蛇,势必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和反噬。

他这番话,很明显就是不想追查此事。

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一旦将事情捅破,事情发展的局势,很容易脱离他们的控制,倒不如隐忍不发,暂且默认了这件事,等他羽翼丰满,迟早要与那些人清算。

最大的嫌疑,便是那位太平公主。

这位皇帝的妹妹,太子的姑姑,年纪不大,但深谙权谋之术,在对对付起自己的侄子来,真是不遗余力。

朱延又道:“听说,你们跟驸马府上我那位姑父,有些矛盾?”

“是有些问题。”

范小刀将孙梦舞之案、兵马司斗殴等事而与钱驸马结仇之事跟太子朱延简要说了一遍,朱延听罢,沉声道,“我那位姑姑对我如此,毕竟是父皇的亲妹妹,我拿她没办法,但那个窝囊废姑父,若有什么把柄,尽管对付他,后面有我在呢。”

太平公主想杀朱延,钱驸马想杀范小刀与赵行,虽然都未遂,但仇却已经结下。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太子殿下与二人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只是从徐御史自杀之后,钱驸马似乎老实了许多,并没有来找他们麻烦。

之前一直忙着萧义律的案子,两人并没有针对钱守道,如今有太子撑腰,两人也就没有什么忌讳了。朱延请二人吃饭,本有意想收二人到门下办事,两人再次拒绝,表示只想在六扇门安心做捕快,朱延也不再勉强。

……

太平道观,别院。

一向深居简出的太平公主,身穿道服素衣,头上别了一支木簪,坐在一张黑檀椅上,正在抄写《太上感应篇》,这是她每月必抄的经书,已经坚持了数年,每抄一遍,都会亲自送到西苑的那位兄长,大明天下的掌舵之人手中,然后与他一起焚烧祭天。

余师爷推门而入,见公主潜心抄经,也不打扰,双手垂立,侍候一旁。

良久,太平公主搁下手中的笔,余师爷赶紧准备好毛巾,递了过去,恭声道:“今日,范小刀、赵行去了太子府,他们三人在凉亭中谈了一个时辰,我们的人,并没有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

太平道:“我那位侄子,最近有没有什么动静?”

“一直都在府中,闭门谢客,也没有追查箭手之事,看来,是想忍气吞声了。”

太平公主笑了笑,“我那侄子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记得七岁时,他犯了错事,被陛下责罚,宫中的一位老太监,言语中冒犯了他,他愣是想办法将那人关起来,活活饿死,从那时起,我就对他刮目相看了。”

她缓缓起身,道:“会叫的狗,不咬人。”

她坐到床榻边,将木簪摘下,一头乌黑的秀发,披散开来,笑吟吟的对余师爷道,“本宫抄经,有些乏了,你过来,给本宫按一下。”

余师爷抬头看了一眼,咽了下口水,垂首道:“属下不敢唐突。”

太平笑道:“这段时日,若没有你出谋划策,本宫的事也不会如此顺利,钱守道不过是个废物,你才是真正懂本宫的体己之人,再说了,又不是第一次了,你又害怕什么?”

女人的笑,催情的毒药。

余师爷上前两步,一把将太平公主搂在了怀中。

太平道观之内,春光旖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