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卷一 第154章 讨债

我当捕快那些年 卷一 第154章 讨债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牛大富的风波一过,案子又重回正轨。范小刀等人日夜不休,该调查的调查,该审讯的审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唤的人越多,有些人顶不住压力,开始招供,百花楼的一些恶行,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在李八娘口供的佐证下,六扇门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能够让百花楼停业关门。

但是,太子朱延和范小刀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关门停业,开弓没有回头箭,两边既然撕破脸,那势必要分出个你死我活。有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已经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六扇门这边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从十月二十五到三十,这五天内,光是弹劾六扇门的奏折足有三十多道,既有虚报账目、违规发放福利,又有暗箱操作,吃拿卡要等,更有甚者,还有人弹劾杨得水在老家广西的宅基地僭越,以及兼并土地等等,导致杨得水不是在被叫去问话,就是在问话的路上,就连正常的运营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太子朱延那边也不好过。

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对太平公主的产业动手,已经做好了要对付反扑的准备。果不然,在再次查封百花楼的第二日,就一名金陵商贾来京城告状,说太子在金陵之时,强抢民女,致使他的女儿怀孕。

这种小弹劾,多如牛毛,起初,朱延觉得清者自清,并没有理会,然而过了没几日,又有一封密报送入宫中,说太子朱延在金陵之时,曾秘密让当地的一家丝商为其缝制了一套龙袍。

这一下子,让朱延坐不住了。

这封密报的杀伤力,远比都察院那些御史们的奏折要高出一百倍。要知道,私自做龙袍,那与谋反无异,何况你是太子,大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这个行为,更让人怀疑其动机。当今陛下,身体康健,而且日夜修行,距长生大道仅有一步之遥,你一个太子,却偷偷做龙袍,究竟想要做什么?

其他的弹表,皇帝可以不理,但这一封密报,也让皇帝龙颜大怒,命令锦衣卫薛应雄严查,朱延忙于配合,对六扇门的案子也没那么上心了。

……

进入十一月,天气渐冷。

今年的冬天,来得有些早,京中的百姓,开始穿上了冬衣。有些富贵之家,早早烧起了地龙,条件稍差些,也备了木炭,在早晚天气冷时,烧来取暖,至于寻常百姓,做饭时能烧热炕,已算是不错。

驸马府。

余师爷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坐在围炉旁,脸sè有些难看。房间内,还有十余人,也都衣衫华贵,但余师爷看向他们的目光,却充满着厌恶。

这些人,是京城中许多朝中大员的管家、家臣,他们今日前来,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从政治上说,他们是太平公主的同党一脉,但在经济上,他们都是太平公主的债主,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北周的那一单大宗贸易,本来,将江南、内地的丝绸、茶叶、盐铁等运到北周,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而且往年也是如此操作的,今年也举债了将近千万两,可是谁料却出了问题,那些货物被北周扣住,迟迟没有放行。

而这些钱,都是余师爷以公主的名义,向京城中的一些大佬们借来的,货物被扣,利息却一分不能少。本来,一月几十万两,有百花楼的流水,倒也勉强能维系,可如今百花楼被查,他们的现金流遇到了严重危机,而今日,又到了发息的日子,这些人便是来讨债的。

余师爷抽着旱烟,一言不发。

有人坐不住了,“余师爷,今日能不能领到钱,您得给个准话。我们家大人,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放在您这里了,眼瞅着就要过冬,一家几十口子人,就指望这笔钱了,你瞧,我们连件棉衣都没买不起了。”

也有人道:“可不是,不知怎的,今年京城物价死贵,比如去年,一斤炭才二十文,今年竟到了五十文,直接翻了一倍,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余师爷听得不耐烦,打断道:“够了。”

众人见他发火,纷纷不语。

余师爷道:“钱,是会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北周的那批货出了点问题,钱上面是有些紧张,百花楼那边又出了点问题,你们回去跟大人回报,等宽限几日,会找到钱的。”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二十万两银票,道:“这些是一部分,你们分一分,其余的等下月再说。”

“下月,那是下月的钱了。”一名穿蓝绸棉袄的管事道,“这月底,我家大少爷要成亲,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老爷临来之前说过,无论如何,也要把钱要回来,实在不行,北周那笔生意,我们不做了,把本金退还给我们就成。”

余师爷脸sè铁青,沉声道:“丁管事,当初是谁舔着脸,抱着银子来求我的?齐大人是工部侍郎,今年河道清淤的银子,户部七月份就划拨下去了,你们齐大人可没少捞好处吧?”

那丁管事道:“这个……我们当下人的,也不是很清楚。”

余师爷道,“你也知道是当下人的?三年前,你们齐大人不过是翰林院的一个穷酸书生,要不是公主看中他有些才能,在张次辅面前帮他说项,这工部侍郎一职,怎么也轮不到他吧?怎么了,如今公主

这边有难处,你们一个个都过河拆桥,跑到这里来落井下石来了?”

他声音有些严厉,“这月只有二十万两,同意的,就签字领钱,其余的先欠着,不同意的,一分钱都领不到,至于下月什么时候领,领多少,到时候再通知你们!”

丁管事不依不饶,“余师爷,您这么做,可有点不守信用了。”

余师爷心中愠怒,问:“丁管事,这月应给你们多少两?”

丁管事道,“我们一共放了五十万两,按三分利,这月应该是一万五千两。刚才那二十万两,我们应该能分到六千两,还有九千两的缺口。”

余师爷道:“你等着。”

说罢,走了出去。

其余人纷纷道,“丁管事,咱们每月要钱,都小心翼翼的,您胆子可真不小。”

丁管事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是公主的人怎么了,欠债就可以不用还了吗?怎么搞得他们欠钱的,反而一个都成了大爷?”

另一人笑道:“依我看,这叫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余师爷虽然不喜欢我,可他也不是什么花魁,咱们之间,只是生意往来,至于官场的事,让大人们去处理就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丁管事顿了顿,又道,“再说了,他可是公主的人,公主什么人?大明的皇族,整个天下都是大明朝的,还会缺这么点钱不成?依我看,他们有钱,只是不肯拿出来而已。”

“你怎么知道?”

丁管事笑道,“我也是这么对付别人的。”

众人纷纷赞道,“高,实在是高!”

“你们等着,若我能要到钱,你们可以有样学样,照葫芦画瓢,也来这么一出逼宫,看他怎么处理。”

不片刻,余师爷回到屋中。

丁管事问,“余师爷,有下文了?”

余师爷道,“我刚才不过去如了个厕,你要什么下文?”

“钱的事?”

余师爷哦了一声,来到围炉边,取过来旱烟,又装了一锅烟丝,用铁钳夹了一块木炭,点着了烟丝,使劲抽了几口,缓缓道,“云南巡抚送来的烟丝,劲头有点冲。”

他吐出一口烟,道:“这个烟袋,乃当初秦始皇的奶奶用过的,当初我花了一万两银子,托人从始皇陵中倒斗弄来的,如今怎么也值个三四万两。”

丁管事道,“东西,是个好物件儿,可是不那么容易出手啊。”

余师爷道:“你误会了。”

他使劲吸了几口烟,烟丝将旱烟头烧得通红,他对丁管事道,“你过来瞧瞧。”丁管事凑了过来,“上面还有祖母绿,是块好东西。”

“你再瞧瞧!”

丁管事又上前两步。

“瞧仔细了。这可是你最后一眼了。”

啊!

一声惨叫,传遍驸马府。

丁管事捂着双眼,痛得在地上打滚,没多久,痛得昏死过去。

其余人见丁管事这副惨状,没有想到看似书生模样的余师爷,出手竟如此狠毒,硬生生将滚烫的烟锅,塞入了丁管事的双目之中,吓得纷纷起身,噤若寒蝉。

余师爷站起身,其他人纷纷后退。

“怎么,你们之中,谁还对数额有异议?”

众人纷纷摆手,一边后退一边道:“没有,没有!”

余师爷神sè稍缓,道:“这两月,公主这边的银子,遇到了点难处,回去跟你们大人好好解释一下,等过两个月,缓过来之后,这些钱,连本带息,一分不少的换给你们。”

众人领钱,纷纷离去。

余师爷看了一眼地上躺着的丁管事,对属下道,“把人送到齐大人府上。”

众人才离开没多久,钱驸马回到了府中,看到余人,道,“余师爷,你来的刚好,我在潘家园看中了一个烟壶,从账房给我支一万两银子。”

余师爷道:“驸马爷,咱们账上没钱了。”

钱守道闻言,勃然大怒道,“没钱,偌大一个产业,交给你打理,你跟我说没钱了?”

余师爷解释道,“驸马,您也知道,公主在北周的那一批货,一千多万两银子,到现在还被扣押着,加上百花楼被查封,最近经济上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钱守道道:“不是跟北周的人谈妥了吗?”

余师爷道,“当初谈妥了是不假,可是后来太子回京,与北周重新谈判,没有达到人家的预期,答应的两百万回扣没有给,而且那批货,对方也是狮子大开口,要分走五成的利润,才肯放行。”

“那我们忙了半天,这不替他们打工了吗?那些北方蛮子,果然都靠不住。”可是,钱驸马对那鼻烟壶情有独钟,对于想得到的东西,不拿到手誓不罢休,又道,“那卖官的事呢?”

余师爷道,“最近能卖的,都已经卖完了,朝廷也没那么多缺儿啊!”

钱驸马摆了摆手,“我不管这些。没有钱,你就想办法给我弄。余人,我雇你当师爷,可不是让你来跟我说‘不’字的,搞清楚你的身份!别忘了,当初若不是我收留你,你还在街头摆地摊卖字画呢!”

余师爷脸

sè铁青。

每隔一段时间,钱守道就会用这种话来敲打他一下,让他记清楚自己的身份。在他的眼中,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做成多少大事,都是应该的,在他的眼中,自己不过是他手底下一只摇尾乞怜的狗。

余师爷躬身道:“驸马爷之恩,余人永生难忘!”

钱驸马怒骂了一通,道,“知道就好。那个鼻烟壶,我不管你是偷也好,抢也罢,明天我就要见到!”说罢,气呼呼走了。

余人叫来一名属下,吩咐了几句,那属下点头称是,离开了驸马府。

如今,李才被抓,焦头烂额的事一大堆,就连公主也为此心急,可这位驸马爷,却依然我行我素,声sè犬马,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做派,真是令人头疼。

二十万两银的缺口,终究不是一个小数目,百花楼被查封,断了金银流水,得赶紧想办法弄钱才是正道儿。

乞财会那边,由于六扇门搞乱,他们已经停了一段时间,看来,还得想办法盘活这一块业务,另外,唯一能快速变现的,也就是“人”了。

“余师爷,四合堂的崔帮主在客厅恭候多时了。”

四合堂堂主崔问天,在京城的江湖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之前,他们曾多次托人找关系,想与太平公主这边建立联系,可是以余人的身份,根本看不上这种小帮派,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他得需要解决金钱上的问题,而京中的那些官员大佬,因为牵扯到权力风暴之中,都在观望,能够指望得上的,便是这些江湖上的边缘人物。

而他们,恰好有他最缺的东西,钱!

余人开门见山道,“崔帮主,今日找你前来,是想找你借钱。”

作为京城两大帮会组织的头目,崔问天对京中的风吹草动,也十分精通,他知道如今公主这边遇到了麻烦,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若能抓住机会,攀附上这条线,说不准能更上一层楼,到时候没准能跟武林盟主李觉非掰掰手腕了。

“多少钱?”

“二十万。”

“什么?二十万?”崔问天顿时目瞪口呆,他知道当今行情,二十万两,都能买个知府告身了,四合堂虽然赚钱,但花钱的地方也不少,一时间,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余师爷,我们四合堂,怕是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若是平常,有人这么跟余人说话,余人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跟你要钱,是看得起你们,你不知道门外多少人排着队想往这里面送钱呢,可现在情形不同了,他道:“能有多少?”

崔问天道:“满打满算,汇总一下几个产业的钱,能凑个五万两。”

五万两,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余师爷道,“没有钱,也没关系,其实,我请你前来,主要是想请你帮个忙。”

“余师爷尽管开口,若能帮得上忙,我崔问天绝不皱眉。”

余师爷道,“我这里有一批姑娘,这些姑娘,都是百花楼这些年从天下网罗的美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精,个个都是国sè天香,而且还都是雏儿。本来嘛,是想等过段时间,在百花楼举行一场百花盛筵,可现在情况不允许,所以我想通过你们的手,帮我们卖出去。”

崔问天有些犹豫,“我们是做赌坊生意的,这人肉生意嘛……”

余师爷沉声道,“怎么,不愿意?那我只好找鬼楼的人谈谈了。”

四合堂和鬼楼,是京城最大的两个帮派,向来不和睦,两个帮派之间,时常有冲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谁也无法在京城中取得绝对优势。

若是余师爷将这项业务,交给鬼楼去办,说不定,对方可以顺势借坡下驴,找到靠山,到时候再对付他们可就难办了。所以,崔问天当机立断,道:“没问题!我这就回去联系买家,您要什么时候办?”

余人道:“越快越好!”他又叮嘱道,“记住,这些姑娘,是你们四合堂买来的,跟百花楼没有任何关系,决不允许透露与我们的任何关系!”

崔问题打了个手势,“明白!”

几日后,京城中流传出来一个消息。

四合堂要在天海山庄,举办一个天海盛筵,前来参加的个个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而且这个盛筵实行邀请制,只有资产或者身份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才有资格被邀请。

这个消息,很快就吸引了无数乡绅、富商的兴趣,天海山庄一票难求,据说光是请帖,都被人炒到了二百两一张的价格,当然,这些请帖,除了极个别有身份的人,也都是四合堂炒作起来的产物,且不说买卖姑娘,光是入山庄的请帖收入,就将近有两万多两。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

鬼楼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们觉得奇怪,四合堂向来不做皮肉生意,怎么百花楼才一查封,就开始涉足青楼产业了?这可是令人眼馋的一块肥肉,以前有驸马府在经营,他们不敢涉足,可现在情况大不相同。

几经打听之后,他们隐约才查到,这些姑娘,还有什么天海盛筵,与百花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六扇门不是正在查百花楼嘛?

对,那就举报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