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卷一 帝都雪 第205章 父子(卷终)

我当捕快那些年 卷一 帝都雪 第205章 父子(卷终)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此言一出,朱延和静安皇后满脸错愕。皇室除夕夜宴,历年来都只有他们四人,这一传统已经保持了十几年,怎么陛下今夜忽然说出少了碗筷这种话?

皇帝也意识到了失言,轻咳了一声。

太平公主心领神会,笑道:“有道是百姓家都讲究年年有余,多一副碗筷,取个好兆头。”静安皇后听罢,连吩咐宫女取来了一副碗筷,摆在了桌上。

说是皇室家宴,但是并没有寻常百姓那么热闹,皇室规矩极严,用膳之时,众人都没言语,只有旁边的宫女,在陛下夹到某中菜品,多吃两口之时,暗暗记录下来。

待吃罢,有人奉上蜂蜜水,给几人漱口,一顿家宴算是结束。皇帝与静安皇后闲聊起来,问着最终后宫之中的事,都是些琐碎小事,往日陛下从不过问,今日他主动开口,静安皇后也觉得今年陛下的心境有些变化。

太平公主道:“皇兄,最近道观那边又新练了些延年益寿的丹药,今日特意给您送了过来。”

皇帝道:“太平有心了。”

朱延也道:“父皇,孩儿最近闲来无事,手抄了一部太上感应篇,献给父皇,以助父皇的长生大道。”

皇帝微微皱眉,不悦道:“你身为太子,国家的储君,凡事当以朝务要紧,弄这些东西,不务正业,作甚?”

朱延本想投其所好,没想到遭到皇帝一顿斥责,心中惶恐。太平笑道,“宝哥儿也是一片孝心,皇兄不要过多苛责。”

皇帝道:“你那江湖新政的奏折,我已经看过了,做的还不错,若能用几个品秩来控制整个江湖,可以一试,太平你这做姑姑的年长几岁,多帮他张罗一下。”

太平公主道:“只怕宝哥儿瞧不上我。”

朱延心中不悦,大过年的,你搁这给我上眼药呢,口中却笑道:“若姑姑能倾力相助,延儿在这件事上,必如虎添翼,又怎么会拒绝呢?”

眼见天sè不早,皇帝道:“今儿大年三十,就不留你们过夜了,皇后去准备一下,今夜,朕就不回西苑了。”

静安皇后闻言大喜,连忙去张罗起来。

深夜。

皇帝走出万寿殿,来到了栖凤阁旧址。

栖凤阁位于皇宫东北,偏居一隅,院门紧闭,显然是很久没人来过。陈铨见状,连上前替陛下开门。

院中破旧不堪,断瓦残垣,满地都是枯萎的杂草。原本五丈高的阁楼,如今只剩下个底座,到处都是焦木,此处占地极大,独自成院,有假山亭廊,还有个小池塘,池塘早已干涸,就连假山上的石头,也都烧得一片焦黑。

原本这里是皇宫中热闹的地方,一切都毁于二十年前的一场大火。

时隔多年,陈铨对当年的那场大火历历在目,正是那个女人,在得知自己孩子即将面临的遭遇之时,承受不住打击,一把火,将栖凤阁烧成了灰烬,若非大内侍卫拼死相救,说不得就连皇帝陛下,也要惨遭罹难。

也正是因为此,当年与皇帝同为袍泽的宋金刚,与陛下反目,遭到囚禁,也正是因为此,几个月后,宋金刚夜闯皇宫,抱着那个女人的孩子,一路杀出了京城。

天空中飘起了小雪。

陈铨连上前,将裘衣披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陷入沉思之中,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过了许久,他长叹一声,“陈铨啊!”

“奴才在。”

“你说李妃的那个孩子,若还在世的话,是不是也二十岁了。”

陈铨道:“我记得他出生那日是六月初五,应该二十岁又六个月了。”

皇帝道:

“可惜了了,可惜了了!”

陈铨小心翼翼道:“陛下,今夜,范小刀一人去了六扇门大牢。”

听到范小刀名字,皇帝来了兴致,问,“说什么了?”

“一枝花生性警惕,我们的人没敢靠近,两人在牢中喝了顿酒,待了大约半个时辰。”

皇帝道:“一枝花的嘴倒是挺严的,在那种地方关了二十年,依旧不肯松口,到底是朕小瞧他了。范小刀那小子,来京城已有半年了,你觉得此子如何?”

陈铨道,“血气方刚,有勇有谋,少了一些沉稳。”

“比起朱延呢?”

陈铨道:“奴才不敢妄言。”

皇帝呵呵一笑,“陈铨啊陈铨,你在宫中就以一双毒眼闻名,看人很准,朕用你,也是因为你对朕忠心,从不讳言,怎么今日却这么吞吞吐吐?”

陈铨胆战心惊,深吸一口气,道:“他身上江湖气太浓。”

皇帝笑道,“终究是宋金刚调教出来的,差不了哪里去。两年前,宋金刚来西苑找过朕。”

陈铨大惊,“什么?”很快意识到自己失礼,道,“陛下恕罪。”

皇帝道,“怎么,你还怕对朕动手不成?他若想杀朕,朕怕早已得升大道了。他告诉朕,当年李妃的仇,会有人来报。”

陈铨明白,他说的那个人,正是范小刀。

只是,宋金刚毕竟只是他的义父,而陛下则是他的亲生父亲,血浓于水,范小刀又怎么会对陛下动手呢?

“这些年来,朕亏欠了他许多,是时候补偿他了。”

这半年,虽然没有相认,但陛下却一直暗中观察他,也派薛应雄三番两次的暗示于他,他也不能确定,范小刀的品行如何,毕竟当年李妃之死,与陛下有着直接的关系。

只是,二十多年来,陛下一心修道,对家庭、亲情早已冷若冰霜,就连太子、公主,都成了他的玩弄权术的工具,他的话,又有几分真假呢?

陈铨小心应付着,却也不敢妄言。

想了片刻,他道:“太子殿下把他跟赵行派到了江南。”

皇帝道:“薛卿已跟我禀报过了,朕这儿子,跟他姑姑相比,还是差些火候啊。”

陈铨忍不住心想,这对姑侄在京城中的争斗,早已闹得满城风雨,就连朝中也有不少大臣被牵连进去,不知情的,还倒是陛下在利用太平公主打压殿下,来淬炼太子的意志,可他伴君多年,却明白,这位陛下,最是无情之人,根本就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权力和长生,是他心中过不去的两个坎儿。

他一方面对权力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又对长生之道有着近乎痴狂的执着,而这两点偏偏又是无法兼得的,这让陛下内心中充满着矛盾。

陛下把太子从外地调回京,是为了牵制太平公主,可折腾了没几个月,两人竟在暗地里达成了和解,这种情况,是陛下绝对不想看到的。

远处,传来爆竹声。

新的一年,终于到来。

皇帝道:“雪,越下越大了啊!”

……

礼部尚书府。

书房内,赵焕在不断的咳嗽,赵行上前,一边帮他捶背,一边渡入一道内力,赵焕脸憋得煞白,咳出了一口浓痰,这才长舒一口气。

与北周使团的谈判之后,他在京城的声望与日俱增,本来是极有可能候补进入内阁,代替致仕的李爻成为大学士的,可是不知为何,陛下却将湖广巡抚调回京城,入主了内阁,而赵焕又一次与内阁失之交臂。

从此之后,赵焕便一直抱病在家。

子时一到。

赵行跪倒在地,“儿子给爹爹磕头,拜年了!”

赵焕摆了摆手,问,“离京日期定了吗?”

赵行道:“等过了初五,我们便上路。”

赵焕道:“如今京城之中,风云诡谲,什么牛鬼蛇神,都要出来掺和,在这个节骨眼,太子将你们调到外地避避风头,也是好事。”

“我只是放心不下父亲的身体。”

赵焕笑道:“你放心,这些都是陈年旧疾,难受归难受,要不了命,倒是你去了江南,行事可不能莽撞,那里不比京城,出了事有你老子我照应,还有范小刀,他跟你一个性子,做事不计后果,凡事要三思而行。”

赵行道:“你儿子好歹也是少林弟子,去了江南,也是横着走,吃不了亏,爹爹莫要担心。”

赵焕道:“行走江湖,光靠武功,是不够的,遇事多动脑子少动手,才是处世之道。刚极必折的道理,你还是懂得。我不怕你吃亏,就怕你吃不了亏。”

赵行心中不以为然。

他与赵焕关系不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来教训他。

赵焕见他不言语,摆了摆手,“夜了,早些歇息。”

赵行扶着他回到卧室,替他盖好被子,灭了烛火,退出门外。

……

牛大富带着钟小仙回到黄家庄,牛夫人看到她,顿时惊若天人,左瞧右看,有些不相信自己眼睛,没想到牛大富这种肥头大耳的人,竟能找到如此貌若天仙的姑娘,拉着钟小仙嘘寒问暖,问东问西,弄得钟小仙也不知所措。

待钟小仙睡后,又把牛大富拉到一旁,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递给牛大富,“大富,这是我们黄家祖传的玉镯,是当年你爹送给我的,今日我给到你,等有机会,你给人家钟姑娘,这可是个好姑娘啊,你可别亏待人家。”

牛大富拎着酒壶,来到了定国寺。

定国寺虽是皇家寺庙,但是当今皇帝重道抑佛,看守并不严,守卫与牛大富也熟识,并没有阻拦,他来到院子正中央,当初,正是在这里,他与朱延进入了锁龙井,也正是在这里,他认识了钟小仙,如今,大雪已将院落覆盖,那夜之事,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

可是他却知道,自己老爹,就“困”在了锁龙井中。

如今已过去将近一个月,他将酒洒在了地上,喃喃道,“老黄,我来看你了。”

神殿。

黄有才**着上半身,满脸胡茬,早已没有了先前富家翁的模样,就像一个野人一般。一旁是三块赤精玄铁,这种石头,红中透黑,坚硬无比,他历史两个月,才打磨了如此三块鹅卵大小椭圆形的玄铁石。

黄有才拿起石头,来到满是沟壑纵横的石壁之上,比划了一番,“应该可以了。”

他心中盘算了一番,将那三块石头嵌入石壁之中。

轰隆,轰隆!

石壁之上,金光闪烁。

神殿之下,传来阵阵的轰鸣声。

轰隆,轰隆。

整个神殿缓缓上升。

神殿外,那些人形兽被这声音惊吓,瑟瑟躲在角落之中,不敢乱动。

一道红光从地底下冲天而出,划过夜空,向南而去。

这一夜,整个京城,都感受到了大地之间的颤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也惊到了不少未眠之人。

江南。

一位中年书生,抬头望着天空,道:“终于,还是回来了。”

(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