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269章 我有个胡商朋友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69章 我有个胡商朋友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求人?

范小刀心中暗骂,当初你派杀手杀我们时,也没见你这么客气,现在反而一副假惺惺的样子,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曾做过什么。求我们?确定不是害我们?

口中却道:“大人言重了,我们位卑权轻,哪里能帮得上什么忙。”

谢芝华笑道,“放眼整个金陵,若论年轻有为,精明干练,非你们莫属!”

还没等说事儿,两顶帽子就先送过来了。越是如此,范、赵二人越是谨慎,眼前这人,在江南是仅次于徐亭的人物,虽然手段有些脏,但确实有些能耐。

赵行道:“大人找我们二人,不知是何事?”

谢芝华看了潘、谢二人一眼,叹了声,道:“最近我们转运司码头,丢了一批货物,如今陛下六十大寿在即,这些东西是给陛下准备的贡品,本来若只是损失些钱财,倒也没什么,可是那批货中,有一样贡品,却十分要紧。”

“什么东西?”

“霓裳羽衣。”

“一件衣衫而已。”

谢芝华道,“此物可是大有来头。当年,唐明皇创霓裳羽衣舞,命天下能工巧匠,用金蚕丝织了一件霓裳羽衣,此衣薄如蝉翼,轻若鸿毛,却可抵挡刀剑,实乃一件宝物,不但如此,羽衣之上,还刻了一套唐本是《南华经》,乃是极为珍贵之物。安史之乱后,这件羽衣流落民间,后来几经周折,我才花重金购得。”

南华经,也就是庄子。

范小刀当即明白了,唐玄宗笃信黄老之道,而且开创了一代盛世,若能以此物进贡皇帝,必然会博得欢心,这谢芝华为了讨好皇帝,真是不择手段啊。

金蚕丝的厉害,范小刀见识过。松三娘手中,不过几根金蚕丝,就有如此威力,这唐明皇,竟用它来做了一件衣服,若是能穿在身上,什么经书倒是其次,可是妥妥的一件宝甲啊!

赵行道:“换一件贡品便是。”

谢芝华却道:“也是上头,得到这件羽衣之后,已经向京城递了奏折,呈到陛下那边,陛下着我尽快送去。”

“大人有府兵,又何必用到我们?”

这正是问题所在。一来,转运使有自己的兵马,用自己人更顺手,何必用两个跟他们不对付的外人?二来,贡品丢失这种事,本就不光彩,本应该偷偷摸摸、藏着掖着,这又是潘臬台,又是谢知府,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有些反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谢芝华道,“实不相瞒,我们怀疑作案之人,是最近在城外闹得比较凶得天麻帮,他们在金陵浸淫多年,无恶不作,两位又曾与他们打过交道,所以才请你们出马。”

范小刀作出一副凝重的神情,“天麻帮早已覆灭了,这个案子,怕是不好弄啊。”

谢芝华从两人一入碧水楼,又是好言又是好酒,见两人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如此不够爽快,脸一拉,面沉似水,“这么说,两位不肯帮这个忙咯?我找你们,是看得起你们,酒也喝了,饭也吃了,若仍如此推三阻四,那就

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范小刀摸了摸肚子,“大不了,过几个时辰,给你拉出来。”

此言一出,谢芝华脸都黑了。

气氛忽然凝固。

谢芝华是四品官员,又是太平公主的亲信,就算总督徐亭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范小刀竟当着这么多人说出这种话,往小了说是目无尊卑,往大了说是狂悖,这可是官场生存法则中的大忌讳。但范小刀什么人,他是绿林出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若是仗势欺人,他也绝不会犯怂。

作为直接上司,谢愚也有些尴尬。

倒是潘臬司,却站出来打圆场,“六扇门的职责,便是追凶缉盗,就算是寻常百姓,丢了猪羊都要去查,更何况是如此大的案子?谢大人,这个案子,我们接了。”

潘臬司是按察使,分管一省刑名,若往上追溯,六扇门与臬台府也有隶属关系,潘臬司知道两人身份不简单,不想把情况搞得太僵,于是一个劲的给知府谢愚使脸sè。

谢愚也道:“职责所在,你们二人就不要推辞了。”

范小刀见潘臬台、谢知府都如此说,也道:“好,转运使大人,这个案子,我们接下来,您尽管放心,我们会派最得力的干将,全力以赴,争取早日破案!不过,该走的流程,也是要走的,也请谢大人明日安排人,到六扇门去报案。”

一顿饭不欢而散。

从碧水楼出来,赵行道,“刚才你有些反常。”

范小刀的性格,赵行了解,爱恨分明,但也绝不是犯浑的主儿,刚才那番话,确实有些过分。

范小刀道:“我们与他有交情?”

“没有。”

范小刀道,“不但没有交情,他还几次三番指使人要杀我,这个梁子已经结下了,又何必跟他虚与委蛇?与其担心被他算计,倒不如干脆撕破脸,反正情况也不能比这更坏了!”

“那你还接案子?”

范小刀道,“这是他们的贡品,破了案破不了案与我们何关,到时候丢人的是他们,再说了,凡事都要按章程来,从报案到受理,我就能给他拖上一个月。不过,谢知府在中间,可要为难了。”

这个案子,终究还是归到金陵府管。

谢芝华必然会给谢愚一些压力,不过,谢愚本就是太子殿下的人,与谢芝华不在一个派系,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互相拆台的事儿,双方都没少干。

碧水楼。

送走潘、谢二人,谢芝华来到内堂,房内又一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在侧。

“庞先生,今夜之事,你怎么看?”

庞先生道,“赵行稍有城府,范小刀有勇无谋,当日在城外,若不是他,恐怕徐妙子早已落入我们手中,徐亭老贼早已屈服,刚才大人若是下令,我保证让他们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这位庞先生,正是之前在湖畔追杀徐妙子、范小刀的领头之人。谢芝华对此人了解不多,自从漕帮出事后,京城那边派了此人过来,名义上是协助谢芝华办事,不过谢芝华

也明白,京城那边对自己不放心,此人也有监督职责,所以谢芝华遇事也会与他商议。

今日宴请,谢芝华也动过杀心。当着潘、谢之面,杀死二人,也有杀鸡儆猴的成分,这件事他以前也做过,好让他们明白,在金陵城,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可事到临头,又打消了念头。

“杀死他们,就如捏死一只蚂蚁,不过,毕竟算是太子的心腹,要动他们,得要经过公主那边的首肯。”

庞先生心中一叹,暗忖,妇人之仁。

换作是他,屡次坏了自己的事,早已不计一切代价杀死二人,像谢芝华这种,瞻前顾后,没有果决狠厉的气魄,守成尚可,若真遇到大事,不足为谋。

……

次日一早,罗成找到范小刀,说顾大春那边有线索了,正在老陶面馆等候。范小刀与赵行随即来到上次见面的耳房,这次只有顾大春一人。

顾大春没见过赵行,“这位是?”

范小刀介绍,“六扇门总捕头赵行赵大人。”

顾大春正要行礼,赵行摆摆手,“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直接说事便是。”

顾大春这才缓缓道,“那日小范大人安排之后,我们几人确实发现不少劣币,这些铜钱与真钱无异,质地略轻,若非刻意观察,也极难发现。这些劣币与真币混在一起,若是不动声sè,要查清来源,确实困难。不过,属下在金陵时间久了,在当地帮派也有些关系。夫子庙那边的头目,姓孔,叫孔老二,当年我当捕快时,曾有恩与他,几日前,我找他喝酒,说在金陵混不下去,想跟他借点银子,去外地谋生路,他说手头有点紧,不过又说,知道我最近被通缉,要拉扯我一把,有个买卖,无本万利,不过却要冒着杀头的危险,问我敢不敢干,我说我现在是被朝廷通缉的江洋大盗,只要赚钱,杀人放火的事儿都干,还有什么不敢的,问他什么买卖,他说这是卖钱的买卖。我一听,找对人了,于是装作十分感兴趣,打听细节。”

顾大春饮了一口茶,又道:“他告诉我,他手上有一批铜钱,百文卖四十,只要我能找到买家,就能赚十文,不过,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百万钱起步,二是只能在外地流通。我说恰好我认识一个胡商,每年春天都来在江南各地扫货,运回西域赚取差价,每年少说也有几万两银子的买卖,若能卖给他,正好可以花出去。我放下鱼饵后,也没提这事儿,本想抻他几日,可昨日,他又找上门来,我想办法套他话,才搞明白,这孔老二只是其中的一个分销代理,像他这样的代理,在金陵城有五六家,只要能达到一定额度,就能升为一级分销。我当时也夸下海口,说我那胡商朋友很感兴趣,不过金额太低,没什么意思,孔老二说上面任务紧,要是能到千万钱,可以百文三十的价格卖给我,让我今天下午之前给他消息。所以今日一早,赶紧来跟大人禀报,看该如何处置。”

罗成道:“百文三十,千万钱,就是三千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你那胡商朋友怎么说?”

顾大春道,“问题是,我根本没有胡商朋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