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275章 我有通天的关系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75章 我有通天的关系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条铁锁横大江,拦住了楼船的去路。

此处水面较窄,不过十余丈,三艘战船落锚江中,将整个水面堵住。

瞿某才神sè凝重,不过没有慌乱。

他们既然敢动徐亭的女儿,那么区区三艘江南水师的战船,他并没有放在眼中。只是,夜雨楼的少楼主在楼船上,若是这个消息曝光,将会给夜雨楼带来麻烦,瞿某才回头望了眼东西二旗主,使了个眼sè,二人旋即退了下去。

听到对面船上喊道:“江南水师奉命临检,前面船只靠岸,接受检查。”

瞿某才旋即隐去,回到船舱之中,将这里交给了一名商贾打扮的八字须中年人。

不多时,一名军官带着五六人来到楼船上,八字须伛偻着身子,小碎步来到身前,一躬到底,道:“官爷,我们是江南商会的商人,今夜正要往无锡发一船货物,还请官爷能通融一下。”

说罢,上前握住军官的手,不经意间将两片金叶子送了过去。

军官连抽回手,大声道,“想贿赂我?莫非你们船上有什么违禁品?”

八字须谄媚一笑,“哪里敢啊,我们都是正经的生意人。大半夜,官爷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如此辛苦,我们感激涕零,所以冒昧送些茶钱,不成敬意。

军官冷笑道,“怎么?你以为区区两片金叶子就能贿赂我们?”

八字须微微一愣,这是嫌少啊?又取出五片金叶子,不经意的递了过去,军官这才道,“这还差不多。”说话间,语气也缓和了许多,“最近江南水路,走私盐茶丝铁的贩子愈发猖獗,我们奉命在此检查,你们船上运得是什么货?”

八字须道:“是我们商会从金陵采来的生丝,在官府备过案了。”

军官打量着楼船,目光落在船舷处的那一口红衣大炮上,眉头微皱,“这艘船是哪里来的?怎么会有这玩意儿?”

八字须道:“当年台州大捷,朝廷从倭寇手中缴获了十艘楼船,因为船身受损,朝廷又没钱支付其维修费用,于是将其中五艘在杭州拍卖,我们东家花了点钱,拍得了其中一艘,又几次修缮,当作客货两运船。”他又指着红衣大炮,道:“别看它油光锃亮,实际上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嘿!”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那军官见他如此说,也没有追究。

八字须带着官兵去货舱查了一番,又把官府的凭证拿出来,最后给上船的官兵,每人拿了一吊钱,那军官这才作罢,命令放下铁索,让楼船通行。与此同时,藏在二楼的刀斧手,还有若干剑客,才松了口气。

自始至终,范小刀站在甲板之上,没有开口。

对方已经答应带他去铸币厂,若真被江南水师的人扣押,今夜之事,怕是难以成行。本以为是徐亭要对他们动手,原来是虚惊一场,想到此,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不过,本应在沿海一带活动的江南水师,出现在了这里,有些不合常理。

那群官兵回到战船,不多时,中间那一艘战船,向一侧移开,让出一条通道。

楼船缓缓从其余两艘船的正

中央穿行,错身而过时,范小刀忽然在左侧的那艘船上,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赵行和李秣。

赵行怎么会在这里?

还有李秣,不是金陵守备军嘛,怎么会出现在江南水师的船上?

范小刀看到李秣时,李秣也在看他。

四目相对,李秣冲他微微颔首,又指了指船身的红衣大炮。这三艘战船,是江南水师的核心战船,每个船舷处,有三门红衣大炮,无论是威力还是数量,自己所乘坐的楼船,与对方根本不在数量级上。

若是三门战船,火炮齐发,怕是不用几发炮弹,这艘楼船便轰成碎片。

范小刀恍然。

这些人确实是徐亭的人,守备军副将李秣也在船上,在这里等着楼船通过,本来想要对他们动手,应该是赵行提前察觉到,阻止了他们。这也解释了为何罗成被抓时,赵行却没有了踪影。

楼船驶入了一条较细的支流。

江南水陆,纵横交错,星罗密布,若不是常年生活于此,或者有人带路,在这里很容易迷路,范小刀自诩记性不错,可是转了几个弯之后,便记不住了。有人上前道,“胡掌柜,还要赶一夜的路哩,夜间风大,不如到里舱歇息。”

范小刀见状,只得作罢,转身进了给他准备的一间客舱,客舱不大,却很精致。

一夜无话,天sè渐亮。

有人来敲门,“胡掌柜,到了。”

范小刀走出舱外,那人送来洗脸水,净面之后,来到甲板上,只见船穿梭在一条河路中,两侧青山,相对而开,四周郁郁青青,河面上一片雾气蒙蒙。

目光尽头,是一处码头。

码头上停靠着几艘官船,抬头望去,五个大字铺面而来。

“江南铸币局。”

范小刀睁大眼睛,满脸的震愕之sè。

江南铸币局?

不是说去制假钱的厂子嘛?那瞿某才怎么带他来到了这里?擦了擦眼睛,确定看到的五个字无误。

建国之后,朝廷将铸币大权收回,所有的铜钱,都由朝廷专属铸造,京城、太原和金陵设了三个铸币局,由于江浙一带最为富庶,设在金陵城郊外深山里的江南铸币局,也就成了天下最大的铸币工厂。目前天下流通的通宝,其中有一多半出自江南铸币局。

范小刀仔细比较过假钱和真钱,那些假钱,无论sè泽还是做工,与江南铸币局的铜钱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真钱是铜镍所铸,而这些假钱,是以铁镍铸造,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朝廷每年发行的铜钱,都有定数,由户部统一规划,所有铸造的铜钱,也都上交到户部,由户部统一调配。

范小刀心中大惊。

本来以为要对付的是一个铸假币的钱贩子,谁料对付却带他们来到了江南铸币局。

这是**裸的官方造假!

二东家瞿某才早已等在船头,相互寒暄几句后,瞿某才带范小刀下船,上了一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马车进入江南铸币局,只见有几口烟囱,正在冒烟,正门处,有两人早已恭候。

一人身穿四品的官府,另一人面白无须,是内监的少监。两人看到瞿某才,躬身便拜,瞿某才倒也坦然,道,“我带个朋友去厂区转转,你们忙你们的,中午你们来安排吧。”

瞿某才带范小刀,来到一处抬厂房,见里面数十人,正在烧融铁水,往里面添加镍粉。不远处,有人将铁水倒入一个巨大的钱模之中。瞿某才道,“这一炉铁水,可铸十万钱。”

范小刀也是头一次见,只得啧啧称奇,“厉害!”

瞿某才道,“铸币之道,一靠煤,二靠水。此处有官山煤,烟少炉温高,又有长江水,所以江南铸币局的钱,在市面上流通最广。”

瞿某才还漏说了一样,那就是铜矿。

一名低品级的官员来到近前,带这二人参观铸币局,包括从选料、融炉,到压模、成型、串线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一趟下来,将近两个时辰。

范小刀心中暗道,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不,简直是无法无天,正如那人介绍,江南铸币局,每日有半日时间,用来制造铁钱,不但如此,反而引以为荣,从开始制铁钱之后,他们铸币局的收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朝廷不知道?

至少那正四品的官员,还有那内监少监,不会不知情,但看到他们对瞿某才那一副恭敬的神态,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肯定都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他们用一些生铁,制造了足以乱真的假币,未经朝廷,擅自流通于市面上,从而攫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一炉十万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

若是三百口炉子同时开动,每天制造的假钱,足有三万两!若按三折出售,将近一万两。一年下来,三百六十万两,抛去人工成本等费用,至少也有两百多万两!

而户部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千多万两而已。

天底下,哪里还有比造钱更赚钱的生意?

看起来,江南的官场,问题不是一般的大。

从场区出来,瞿某才道,“胡兄,今日之行,可还满意?”

范小刀表现得有些担心,道,“本来还以为只是小打小闹,赚点小钱,没想到,二东家生意做的这么大,在下不得不佩服,不过,若是如此大规模的铁钱流通于世,我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瞿某才笑道,“搞事业,当然越大越好。之所以找你们,一来是让你放心,我们产品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是有官方保障,二来呢,你们有西域的商路,瞿某也想借你们之手,打开贸易渠道。”

范小刀问,“不怕官府来查?”

瞿某才神sè倨傲,道,“官府?哪里的官府?江南铸币局,由户部直管,就连徐亭,也无权过问。至于户部嘛,我们赚来的银子,本来就有他们的一份,他们又怎么敢来查。”

说罢,指了指天空。

范小刀抬头望去,“要下雨了?”

瞿某才摇头,道:“我有通天的关系!”

这句话让范小刀浑身一震。

通天?

什么天?谁是天?

是户部尚书?太平公主?还是当今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