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303章 人不摇桨水自浪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303章 人不摇桨水自浪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芝华自杀一事,在金陵圈内引发了巨大的震荡。

这位江南要员,在金陵经营数年,又身兼转运使一职,与江南各行各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聚集在谢芝华周围,形成了一张严丝合缝的巨大的利益网,如今谢芝华一死,这张利益网变得支离破碎,乱作一团。而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找到下一个权力核心,迅速将这张网重新围织起来。

如今江南最有权力的是谁?

自然是总督徐亭。

可是徐亭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与掠取巨额的利益相比,他更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不到五十岁,已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又是陛下亲手提拔起来的,如今陛下春秋正盛,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入阁拜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于是这些人开始在按察使潘华潘臬台、金陵知府谢愚谢府台两人身上打起了注意。

千里当官,为吃为穿。

又有谁能不喜欢钱呢?

一时间,两位大人府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几年前在碧水楼门前的那一幕,又一次上演。

与这种官员打交道,无论是商人、还是江湖帮派,作法都十分谨慎,先是送些并不贵重的礼品,然后金额慢慢变大,最后一口拿下。或者干脆走枕边风路线,就算你本人刚正不阿,总有几个喜欢钱的夫人吧?

对于这些钻营谋生的人来说,金钱、美sè、豪宅、名马,总有一样适合你,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如果有,那肯定是你没有找对方法。

像大江帮段鸿飞这种老狐狸,早已在谢芝华被软禁期间就已开始未雨绸缪,借段江流被逮捕之事,已与谢愚提前建立联系,段鸿飞又会来事儿,不仅是谢愚,就连门子、师爷、护卫,他也一律出手大方,如今来拜访知府,连拜帖都不用了。

谢芝华自杀后,钦差大臣们也很快就定了案。

本来想把牛恭推到前台,如今又有了新的替罪羊,他们更乐得其成。毕竟这么大的案子,只拿一个牛恭出来定罪,也不好看。

他们把谢芝华的罪名坐实之后,又亲眼看到,收上来的那些铁锡钱,在江南铸币局的熊熊烈火中,化作了一团铁水,才正式结案,接下来的五六日,便是吃喝玩乐,虽说钦差们在路上花了将近一个月,可在金陵,只用了十来日,便把案子办结。

与此同时,今年的江南风调雨顺,夏收十分顺利,又是一个丰收年。

六月底,众钦差们便踏上了回京之路。

与来时相同,徐亭又率领一众官员,亲自到码头送行。

临别前,赵铨对范小刀道,“你们在金陵办的不错,铸币局的案子也结了,有没有考虑回京城?”

来江南之前,朱延已答应二人,待假币案一结,就将他们调回京城,如今案子只剩下个收尾,两人早已迫不及待回京。尤其是范小刀,他去京城,本就是为了查清母亲和义父的案子,在远离京城的江南,他根本无能为力,听到赵铨这番话,更是连连道谢。

“多谢赵公公!”

赵铨又对赵行道:“若不出意外,大典过后,你父亲有机会入阁了。”

皇帝六十大寿,是由宗人府和礼部共同承办,赵焕在礼部尚书一职上,一坐就是十年,本来入阁一事,也讲究论资排辈,可是一些比他资历浅的人,也都去内阁转了一圈了,赵焕却始终没有进去,如今内阁次辅唐忝已告老致仕,赵焕入阁也是顺利成章之事。

待钦差们走后,众人也都散去。

唯独赵行、范小刀留在了码头。

赵行问:“赵铨……公公为何对我说这些?”

朝廷官员调动,很多时候会提前放出风声来,试探各方势力的反应,能不能成行,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还有各方的利益博弈,可以说,不到宣示那一刻,这些流言都做不得准,尤其是赵铨这种伴君数十年的老家伙,距离天子更近,按理说不应该会把这种话,告诉赵行。

可他偏偏就说了。

令人捉摸不透。

城南码头,四周都是守备军警戒。

原先转运司的仓库,已被李秣率领的守备军接管,名义上是保护仓库的周全,等新任转运使来后,在移交出去,至于里面的东西嘛,如何处置,就不得而知了。

范小刀忽然响起,两个月前,他们在这仓库里,发现的那十口的箱子,还有那数十套铠甲。事已过去那么久,那些盔甲,怕是早已不在这里了吧。范小刀问赵行,“若能够顺利回京,六扇门怎么办?”

赵行道:“你觉得谁来接替合适?”

范小刀想了想,“老罗吧。他本来就是老金陵,又在六扇门数十年,若不是谭时飞,这六扇门总捕头的职位,也应该是他的。能力是有,不过,守成绰绰有余,要应付各方势力,还欠缺火候。若是只当副总捕头,抓贼办案,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赵行道:“你这话说的,不地道。别说是他,就算是我们俩,也是赶鸭子上架,

坐上这位置,力不从心。不过,屁股决定脑袋,位子决定高度,他办事,比我们老道,兴许坐上总捕头,比我们更厉害。”

“这个我不跟你犟,既然如此,那临走之前,我们还可以大干一场,帮他扫清障碍!”

别地不说,光是罗成陪二人出生入死,帮他们鞍前马后,处理那些一地鸡毛的事,已在二人心中积累了足够的好感。钦差刚走,趁众人还没有缓过神来,是时候秋后算账了。

回到六扇门,罗成已率六扇门的人整装待发。

“大人,所有人到齐。”

赵行下令道:“按计划行事!”

钦差调查案件期间,这些天他们也没有闲着,制定了一系列的扫黑除恶计划,决定对金陵城的黑道、江湖组织来一次彻底的肃清。

当天下午,再一次查封了黑水市。

那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又被抓了起来。

当初以为交了钱,六扇门就不会再找麻烦,谁料钦差前脚刚走,后脚他们就被六扇门再次端了老窝,气得有些人当街骂人。

赛貂蝉更是怒不可遏:“端起饭碗砸了锅,姓范的,当初你收我们银子时候,是怎么说的?”

范小刀也不惯着,冷冷道:“当初在公堂之上,是谁改口翻供?你们不仁在先,别怪我不义在后了。”

黑水市那些地下组织,黑赌坊、拐卖妇女儿童,杀人越货,丧尽天良的事做绝,当初是因为钦差将来,放了他们一马,如今钦差已走,又怎能容忍这种组织,在他们眼皮下生存?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抓,也有些聪明的,如孔老二,上次放出来后,深深感觉到,范小刀、赵行两个人,不按常规套路出牌,又是扮卧底,又是诈捐门,让人捉摸不透,既然如此,干脆变卖家当,拖家带口,连夜跑到了苏州去避风头,因此也躲过了一劫。

一场史上最严厉的扫黑行动,在金陵展开。

一方面,六扇门查封了黑水市、善恶坊、杀了么等非法组织团伙,对这些组织的据点连根拔起,六扇门大牢内,人满为患,昔日在金陵耀武扬威的黑恶势力,如今都聚在了六扇门吃牢饭。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街头恶霸、流氓混混,他们犯了小恶,该抓地抓,该罚地罚,所有人员,都在六扇门备案留下案底,并作为六扇门的重点管控人员。

再者,就是发动了晓生江湖、八卦周刊等采风,对这次行动进行了全面三十六度无死角报到,金陵城本是六朝古都,金粉之地,可是长期以来,很多行业被黑社会霸占,两极分化严重,如今这些势力纷纷倒台,城内百姓对此拍手称赞。

除此之外,便是整顿江湖门派。

由于他们属于正规江湖组织,归六扇门监督管辖,六扇门对他们的业务也进行了突击检查,对那些打擦边球、违规的业务,进行了警告、取缔、停业整顿等惩罚。

一系列的组合拳,快如闪电,令人猝不及防。

许多人还没有明白过来,就已经锒铛入狱。

等他们反应过来,形势已不可逆转。

他们聚在一起,联合上书,去臬司衙门、知府衙门告状,范、赵二人利用手中职权,严重扰乱金陵的良好秩序,利用扫黑除恶之名,敲诈勒索,排除异己等等,一时间,告状的讼书,如雪片一般飞来。

毕竟,金陵城本就是鱼龙混杂之地。

有些人看似平常,但也是手眼通天之人,甚至有些在京城中也有关系,就连谢愚,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至于徐亭,他倒是看得开,直接推走:这些举措,不是总督府的意思,六扇门是太子直管。

意思是,你们给我写信、找我问责没用,找太子去吧。

但是谢愚没那胆量,受到的压力骤然增加,心中不由懊恼,这两个家伙,听说都快要走了,还在金陵城内折腾什么?弄到最后,一地鸡毛,还不得让本官来给你们擦屁股?

众人见二人如此手段,心中也有了惧意,纷纷通过中间人,来给二人说和送礼。

可是二人,油盐不进,给钱?你们有多少钱?比谢芝华有钱?

眼见二人是铁了心肠搞事情,于是退而求其次,转身去做罗成、顾大春的公关工作。

罗成见识了二人手段,也不敢独断,向范、赵二人汇报。

赵行道:“我们二人即将离任,临走之前,这么闹上一出,六亲不认,是为了将来你好接班。那些穷凶极恶之人,绝不姑息,至于那些可判可不判的,你和大春商量着来就是。”

他们唱黑脸,让罗、顾唱白脸,也算卖些面子人情,为他们二人将来铺路。

他们不讲情面,并不是不懂,而是不想。

但罗成、顾大春以后还要在金陵城扎根下去,这个顺水人情,让他们去送更合适一些。听到这番安排,两人对范、赵二人更是感激涕零。但是,唯独有一件事,谁找也不行。

那就是大江帮。

接连数日,六扇门的人不

断检查大江边的业务,弄得大江帮苦不堪言。段江流有了先前教训,也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段鸿飞则跑到了知府谢愚那边告状,当初他的十万两银子,解决了谢愚的燃眉之急,所以两人也算穿一条裤子了。

谢愚因这事找二人,要二人放过大江帮,却被他们不留情面的拒绝了。

当初段江流以假币兑换真钱被抓,你谢愚收了银子,利用职权,强行让我们放人,现在又拿知府的身份,来压我们?没用的,一来,我们编制不在你这里,不归你管辖,二来,我们也将离任之人,临走之前,给金陵百姓做件实事,凭什么还要卖你的面子?

虽然没有直接这么说,但意思却表达到了,气得谢愚怒火冲天:“我的话不好使了是吧?要不,这金陵知府,你们来当?”

范小刀道:“您若不想当,不如辞官,我看松江知县、余姚知县都对这个位子挺感兴趣呢。”

这话堵得谢愚半天说不出话,一怒之下,将茶杯摔得粉碎。

范小刀有些心疼:“汝窑的,可惜了!”

范、赵二人说不动,谢愚又找来了罗成、顾大春,有了先前经验,他说话更隐晦了一些。

谢愚说范小刀、赵行二人即将离任,在金陵城内掀起的扫黑风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手段嘛有些激烈了点,你们二人都是老金陵了,以后还要在金陵城内混,又没有人家那二人的背景,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别事事针对大江帮。这些话是好说好道,不过也不忘记敲打二人几句,他们俩走了,这金陵城内,还是本官说了算,你们又没人家那背景,若不识抬举,老爷我有一百种手段收拾你俩。

顾大春有些不知所措。

罗成却笑着给谢愚吃了一颗定心丸,“大人放心,我们自有分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谢愚对罗成的老练表示了欣赏,并夸赞他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出了门,顾大春埋怨道,“刚才你是什么意思,要背叛赵总捕头和小范大人?”

罗成道:“没啊,我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说他的,我们办我们的,阳奉yīn违,你懂不懂?老顾啊,不在公门这么多年,你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退化了!”

顾大春误会了罗成,“太油滑。”

罗成道:“油滑不油滑,是别人的看法。我对自己的看法是,做事不做事。走,带你去个地方!”

顾大春问,“去哪里?”

“给你报仇!”

两人带了几个兄弟,来到了秦淮河上。

如今严打,金陵城内人人风声鹤唳,青楼赌坊、风化场所,客流量骤减,秦淮河上的游船画舫,也几乎接不到生意,许多当红歌姬,都停在岸边,载歌载舞,走平民化、娱乐化、大众化路线。

有姿sè的,搔首弄姿,靠路边行人的几个打赏。

那些寻常百姓,平时都消费不起,比如秦淮四艳,放在以前,要想登上画舫,没有百八十两银子,连人都看不到,现在却衣衫暴露的在岸边给人唱曲儿,有些行人,扔个百八十文的,就停下来甜甜喊一声,谢谢大爷,让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没想到,这样子一天下来,还没少赚钱。

偶尔遇到几个大手笔的,花钱打赏个三五两银子,就能当个榜一大哥,待夜sè来临,偷偷摸摸谈好价格,上了画舫,做点为爱鼓掌的双人运动,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倒也不难辨别,只看那河中月影,可见一二。

画舫如蜻蜓点水,荡漾出一团团涟漪。

月未遮云影独舞。

人不摇桨水自浪。

罗成早已得到线报,今天下午,秦淮河最大的画舫留香舫在河边演出,秦淮四艳中的一对孪生姐妹花王怜花、花满楼,正在河边卖艺,而在家中忍了许久的段江流,耐不住寂寞,偷偷跑到了秦淮河畔,喝起了花酒。

从中午到下午,段江流打赏了二人将近百两银子。

晚上那夺头魁,点花蕊之事,自然也是非他莫属,只等着夜sè来临,段公子微醺上画舫,好好犒赏一下二位姐妹。

罗成、顾大春早已盯上了他,也等着夜sè来临,来一个捉奸在场!

终于,天sè将晚,华灯初上。

王家姐妹唱完最后一曲,还不忘感恩各位金主大哥,榜一大哥请登船,榜二大哥下次继续努力,爱你哟!有两名小厮下来,搀扶着已是醉酒的段江流,登上了留香舫。

画舫缓缓离开岸边,向城郊驶去。

罗、顾二人则登上一艘乌篷船,紧随其后。

画舫的路线,他们早已踩好点,前面不远处,也有几个兄弟拦截。

画舫内,段江流看着王怜花、花满楼两位如花似玉的美女,酒意微去,淫`欲正起,想起这些天被迫窝在家中,一肚子火气没地方放,今夜可要抓住机会,好好的痛快一番。

砰!

船身剧烈晃动。

乌篷船撞上了画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