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370章 漫山开满红山果(卷终)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370章 漫山开满红山果(卷终)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小刀傻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

不仅如此,就连作者也傻了。

但凡有人打赏两张月票,让他买盘花生米,也不至于写出这种狗血桥段来。

范小刀反应过来时,胳膊上已是鲜血直流。他一把推开太平公主,道:“公主,请自重。”

太平公主向后退了两步,她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角的鲜血,嘴角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仰头笑道,“哈哈,自重?我的人不说,你们不说,又有谁知道?”

范小刀道:“疯婆娘!”

太平公主看了他一眼,“我吃定你了!”

赵行眉头紧皱。

远处的李红绡,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不知所措。

在旁人听来,太平公主这句话极具挑逗的意味。毕竟,她号称面首三千,在京城中的名声,有这想法也不稀奇。

但是太平公主并不是这个意思。

当年传闻,陛下为求长生,以亲生骨肉为鼎炉,准备炼制极乐丹,所以从范小刀在娘胎之时,就给他服下了极乐草,这些年来,又一直服用太平道观的丹药来压制极乐草的毒性,这些事,外人不清楚,但太平公主在道观修行,对其中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

所以,她刚才那一口,就是想要尝一尝范小刀血的滋味。

原来是这个味道!

范小刀身中寒毒,常年服药,血液之的味道,与常人不同。

当初在巢州,黄玉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两次索要范小刀的鲜血。

只是两人目的不同。

一个是用来研制解毒之法,另一个则是想用他的血,来炼制长生不老丹。

然而,天下果真有长生不老吗?

那倒未必。

但是据传当初极乐草肆虐人间之时,有些服用极乐草的人,都活到了一百五六十岁,足以证明,极乐草虽然有毒且致幻,容易让人迷失心智,但对延年益寿一道上,确实有不小的帮助。

陛下想要长生不老。

太平公主也想要长生不老。

不但如此,她还要青春永驻。

太平道观一直在研究丹药,她也一直替陛下试丹。

别人不清楚,但她自己却明白,这些年来残存在体内的丹药余毒,对她的身体机能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在尝到范小刀血之滋味时,她内心中感觉到了一种迫切。

她甚至感觉到了,自己的哥哥与范小刀认亲,也未必是人到老年良心发现,而是想要用他来炼制丹药。对于自己这位皇帝兄长,她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看似不理朝政、无为而治,却将权力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

哪怕是自己钦点的太子,也一直按在地上摩擦。

因为他太聪明、太自负了,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够长生,所以也从来没真正的想过,要将朝政大权,交给太子朱延。

正因看透了这一点,太平公主在对付起朱延来,也毫不留情,不留余地。

嘶!

一阵马鸣声传来。

城门大开。

数十铁骑,从安定门内涌出,为首之人,正是太子朱延。

范小刀来到城外之时,他便得到消息,又听说太平公主将他拦下,所以第一时间骑马赶了过来。对于范小刀,他也有种说不出的情绪。当初,在京城外遭刺杀时,是范小刀救了他的命。

后来自己成了六扇门总捕头,两人又建立起一种格外的友谊。

然而,忽然有一天,宫里传来消息,说范小刀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而陛下也准备在六十寿诞之日,与之相认时,朱延也有一种莫名的情绪。

最近,太子在京城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主导的江湖新政,本意是要大干一场,然而武林大会之后,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却被赶到了江南,他在京中没了抓手,被夜雨楼的李觉非抓住机会,顺势崛起,短短半年不到光景,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帮派。

而这个帮派,与太平公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还不听六扇门的调遣。

不止如此,在朝堂之上,太平公主与内阁牢牢绑在一起,几乎把持了朝政,原先自己提拔起来的人,也都或多或少遭到打压,有些摇摆不定的人,甚至跑到了公主党的阵营之中,让原本极恶劣的政治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总而言之,这大半年,他过得很窝心。

而范小刀、赵行的回归,又让他看到了一丝契机。

要想对付公主一派,无论如何也要将范小刀、赵行拉到自己阵营之中。哪怕将来,范小刀成为皇子,分掉一部分权力,他也在所不惜。所以,他才会连车马都不备,带着大内铁骑一路狂奔而来。

让太平公主抢到先机,足以证明自己的情报能力,与她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范小刀、赵行见太子前来,只得再次行礼。

朱延翻身下马,一把将二人拦住,“都是兄弟,不必如此大礼。”

赵行默默向后退了两步。

虽然朱延以兄弟相称,但你若真当真,那就是不懂事。

他与范小刀是兄弟,与朱延,只是单纯地上下级关系

朱延哈哈一笑,“早就听说你就要回京,我一得到消息,马上赶了过来,还好没来太迟。”朱延看了一眼李红绡,眼睛一亮,这位姑娘生得沉鱼落雁,堪称一代绝sè,身上又带着一股飒爽英气,就连自己的未婚妻徐妙子与之相比,也未免失了几分颜sè。

“这位是……”

未等范小刀开口,太平公主笑着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红绡姑娘,小刀的红颜知己,若不出意外,没准将来是……呵呵……”

方才还出口贬低李红绡,现在又开始捧起她来。

李红绡躬身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连称免礼,随手从腰间取下一块明黄sè的玉佩,送给她道,“初次见面,也没准备什么,这块玉佩是父皇赏赐,送给红绡姑娘,当个见面礼。”

李红绡连连拒绝,“我怎敢收如此贵重的礼物。”

范小刀却道,“太子送的礼物,你收了便是。”

说罢,接过玉佩,帮她系在了腰间。

太平公主道,“怎得,太子见了兄弟,连姑姑都忘了吗?”

朱延连连道歉,来到太平公主身前,一躬到地,“小侄给姑姑请安。”

太平公主道,“上次你往府上送的两匹汗血宝马,味道真不错呢,不知还有没有。”

太子、公主两派虽然勾心斗角,但这对姑侄,在明面上还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矩。下面斗,那是下面人的意思,好歹都是一家人,也不能让外人挑了理。所以,该有的礼节性的东西,朱延一样也不少。

四月初时,朱延从西域搞来了两匹大宛名驹,喜欢得不得了,太平公主生日时,点名索要这两匹马,朱延忍痛割爱,将这两匹马送到了公主府上,谁料今日一听,竟被太平公主吃了,而且还想要!

朱延不想与公主闹僵,只得道,“我帮姑姑留意一下!”

太平格格笑道,“还是宝哥儿最懂得姑姑心思了,凡是姑姑喜欢的,都会记在心上。”

说罢,她将手臂搭在了朱延胳膊上,朱延显得极不自然,连向旁边侧身,让了开来,转移话题,看到了范小刀手臂上有血迹,连问怎么回事。

范小刀道,“不小心被狗咬了,不碍事,回头找郎中调几服药,喝了就没事了。”

这话一出,众人脸sè纷纷露出惊愕之sè。

当众骂太平公主是狗,这可是极大的失礼。

太平公主的几个属下,听到范小刀如此侮辱公主,登时勃然大怒,便要出手教训范小刀,谁料太平公主却摆了摆手,拦住众人,道,“同样都是侄儿,宝哥儿就懂得哄人,不像某些人,说话带刺儿的。”

朱延也听出两人先前有过一段龃龉,只是方才不在,并没有看到太平公主咬人那一段。

范小刀冷笑道,“我是乡野鄙夫,常年在江湖上混,直来直去罢了,望公主不要怪罪。”

“哪能啊,以后亲近的日子多着哩!”太平道,“对了,太子殿下,陛下的寿典,准备的如何了?”

这次陛下六十大寿,皇帝交给朱延去办,但又安排了太平公主监工,太平公主平日对权力抓得极重,唯独在准备寿典这件大事上,却不怎么关心,一切都按太子的意思办,谁料今日在城门外,忽然问起了这个话题。

相应的,称呼也由宝哥儿,变成了太子殿下。

朱延道:“应是差不多了,但有些细节,还要与公主商榷。待他日,我亲自登门去拜访。”

太平公主道,“那就好。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小刀和赵行能及时赶回来,也能助你一臂之力,有他二人相助,我也就放心了。”

朱延点头称是,“两个兄弟不在京中,我便如少了左膀右臂一般,很多事施展不开拳脚,他们来了,也就好许多了。”

太平笑道,“希望你那些拳脚,不是冲本宫来的。”

朱延尴尬道,“哪能啊。”

心中就算有一万个要对付你的想法,也不能明面上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坏了规矩。朝廷争斗,从来不像江湖上那样,刀剑相向,直接干脆,可是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却也步步惊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无论势头如何,局势如何,不到最后一刻,不将敌人彻底打死,那就始终存在一些变数。

也正因如此,这半年中,太子一党被压得抬不起头,朱延也毫不气馁,只是韬光养晦。

无论对方要求多么过分,他都忍了下来。

他就在等一个机会。

陛下寿典是一个机会。

范小刀入京,则是另一个机会。

若寻常人入京,哪怕是正二品的巡抚,也没有太子、公主一起出来迎接的道理。

但范小刀不同。

他是皇帝的外生子,是即将认祖归宗的皇子,这个身份,将会在将来权力的最终争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太子朱延,都不敢怠慢,都在城门外,等着迎他入城。

这是一种态度。

不但如此,其他一些府衙的官员,这段时间也都派人在城门外盯着,都想在未来的皇子面前露一露脸,可是,当看到公主和太子亲自出城迎接时,这些人很自觉的匿了

回去。

有这两人在,他们的分量不够露面。

太平也不含糊,“本来想着拉着小刀一起吃个饭,顺便介绍些朋友认识。如今宝哥儿来了,我也不方便抢人了。你们久别重逢,定有不少话要说,我就不打扰了。”

说罢,她望向太子。

若是朱延懂事,自然会邀请太平公主一起,可是朱延丝毫没有这个觉悟。

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想把她牵扯进来。

毕竟,双方并不在一个阵营之中。

朱延道,“也好,改日再与小刀登门。”

太平公主缓缓上了马车,临行之际,又掀起车帘,冲范小刀作了个“汪汪”的口型,似乎再嘲讽他骂她是狗的事儿,又露出一个娇艳的笑容,这才命人驱车离开。

众人一直目送太平公主离开,这才松了口气。

……

入城之后,太平公主没有回驸马府,而是驱车来到了太平道观,径直奔向后山。后山有一片果园,种满了山楂树,正值深秋,树上长满了红山果,密密麻麻,将树枝压得弯弯的,有些已经熟透的果子,没人采摘,落在了地上。

漫山开满红山果。

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果香味。

太平道长拿着剪刀,正在修剪果枝。

“师父!”

太平道长问,“见到范小刀了?”

太平公主道,“是,不但见着了,还尝了尝他的血。”

“如何?”

公主道:“一个字:正。”

太平道长拿起剪刀,来到一株山楂树前,看着几乎被坠弯的熟透的山楂,轻轻的剪了下来,他挑了一颗最大个儿的红山果,递给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放入口中,又酸又甜,令人唇齿生津。

太平道长呵呵一笑,道:“中了极乐草的毒,又被你白眉师叔的丹药喂养了二十年,这一颗果子,也该熟了。”

太平道:“我担心陛下他……”

太平道长道,“又有谁能拒绝得了长生的诱惑呢?”

……

西苑。

丹室内,异香扑鼻。

皇帝坐在蒲团之上,打坐修行。

大太监赵铨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垂首伺候着。

如今陛下的身体,愈发不如从前了。

常年服用丹药,早已让他的身体变得脆弱不堪,甚至夏月之时,还生了褥疮,一度无法打坐修行。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没有了先前的光泽,浑然不像即将迎来六十大寿的人,更像是八十岁行将枯槁的老者。

但是,赵铨依然不敢怠慢。

只要眼前这个人还有一口气在,他依然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

赵铨从他还是兴献王世子之时就开始服侍他,如今已度过了四十多个年头,他亲眼目睹了这个人,由一个偏居一隅的普通世子,一步步成为天底下权力最大的人。

他看透了人心,更看透了人性。

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将朝堂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哪怕是二十多年不临朝,依然将天下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个男人,比任何人都要危险。

无论是太平公主也好,还是太子朱延也罢,将京城搅得满城风雨,闹得再大,也只是他摆弄权力的两个棋子。这个看似无欲无求,一心向道之人,对权力的**,远比任何人都要强。

甚至开始追求长生,对抗天道!

所以,当靖国公薛应雄有了些想法,与太子朱延走得稍微近了一些之时,这个男人只是随意的提拔了一个陆天硕,便将锦衣卫的气焰,硬生生给压了下去,弄得薛应雄整日在府中担心受怕,整日钓鱼以度日。

要知道,薛应雄可是从小到大都跟着他的。

皇帝的奶妈,正是薛应雄的母亲,薛应雄和他,都是从兴献王府走出来的。

哪怕自己跟了他四十多年,有时候依旧猜不透他的想法。

咳咳!

这个男人清了清嗓子。

赵铨连忙上前,扶他站起来。

男人站起身,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道:“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往常了。”

赵铨道,“陛下龙体康隆,再活个一百年都没问题。只是怕,奴才那时没法伺候陛下了。”

男人笑了笑,“就你小子会说话。”

赵铨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在他口中,依然是“小子”,看来,今日这个男人修行的还不错,还能跟他开玩笑。

男人活动了一下筋骨,赵铨递过一杯清水,待他漱口之后,又服侍他吃了一碗银耳燕窝粥,换了一身衣服,来到院子里,看到树下挂着的鸟笼,便驻足下来,夹了几粒小米,逗着福建那边进贡过来的白鸟。

赵铨欲言又止。

男人又怎会察觉不到,道:“说吧!”

赵铨道,“他回京了。”

“哦。”

赵铨又道,“太子殿下和公主,都亲自出城去迎。”

男人闻言,忽然停了下来。

一阵风吹来,吹落了几片落叶。

男人道:“入秋了,起风了。”

(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