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396章 人命不如狗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396章 人命不如狗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河北保定,五行门马家被人劫走,还折损了十几个东厂番子。

对杨远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杨远一直怀疑这案子跟范小刀、赵行有关,毕竟,两人出现的时间,太过于巧合。为此,他特意去查了范小刀、赵行的入城记录,时间上刚好能对得上,但也只是怀疑而已,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东厂可以随便抓人,可以先斩后奏,但也是有条件的。身为东厂大珰头,杨远对范小刀在坊间流传的身份也有所耳闻,这段时间,虽然宫里面的流言热度逐渐降了下来,但也足够震慑住他。

真正让他吃瘪地是搜查小汤观事件,引得陆公公震怒,直接免了他大珰头之职。

东厂的番子,死了就死了,大不了重新再招,陆公公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小汤观不同,杨远的冒失行为,直接让陆公公受到了太平道观的压力,这才是他动怒的真正原因。

所以,这段时间,杨远跟疯狗一样,每天带着人四处乱窜,想着能将功补过,重新回到东厂权力金字塔的上层。

今夜,碰到范小刀,正是一个机会。

话虽如此,但杨远没有下令,没有人真敢上去动手。

作为陆公公的狼狗,他专门负责咬人,但也不能乱咬人。

范小刀冷冷的望着众人,面露一丝嘲讽之意,似乎在嘲笑他们不敢动手。

杨远很好地管理住自己的情绪,他喝止了手下的话,缓缓道:“独行盗倪采屡次犯案,我们查案压力太大,手下人说话没大没小,还请范捕头见谅,如果,有什么消息的话,还请及时告知。”

范小刀微微点头,“没什么事,那我先走了。”

杨远忽然问,“范捕头,保定城外的事儿,是不是你们做的?”

范小刀心中暗笑,这家伙终于还是忍不住出言试探了,装作一副愕然的神情,“什么事儿?”

杨远见状,“哦,没什么。”

望着范小刀远去背影,杨远冷哼一声。

虽然范小刀神色如常,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可是他现在几乎断定,保定城外杀人,还有东厂大牢内劫狱,十有八`九,就是范小刀干的,他是刑讯拷打的高手,极擅观察别人脸色,在杨远提到保定的事时,他明显感觉到范小刀的心跳,加快了一些。

而独行盗倪采,他已经通过东厂的渠道得知,此人早已命丧黄泉。

结合白先生被劫时的一些情况,他甚至怀疑,当日抢劫白守涛的人,也是眼前的范小刀。

看来,这小子胆子确实不小。

杀东厂的人,抢东厂的钱,还有皇帝私生子的身份。

传言是在陛下寿典之日,承认他的小皇子身份,但是据说宫里的意见也不统一。除了那整日修道的皇帝之外,紫禁城里还有个存在感极低,但手段却不简单的皇后,别看她不显山露水,当年也是一个狠角色。

范小刀的事儿,林远觉得可以做一番文章,这是他重新回到陆公公视线的大好机会,于是吩咐道,“派几个兄弟,盯着此人,有什么异常举动,及时告与我。”

……

接连遇到小汤观主和杨远,范小刀没来由一阵心烦。

这绝对不是巧合。

或许他们一开始就盯上了自己。

那么杨二叔他们的身份岂不很容易暴露?想到此,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他们,以徐九爷在京城的能耐,保护好他们应该不是问题。这一趟鬼楼之行,也不是没有收获。

杨青亲口答应,要帮忙找六扇门秘道。

这段时间,六扇门主要的精力,都在应付陛下寿诞,正是寻找秘道的最佳时机。

之前的三个可疑地点,校场的枯井,已经被排除了。

六扇门大火是在三年前,如果重修的话,必然会保留秘道,应该不会封死。剩下的,就是总捕头衙署和地牢两处。如今衙署被杨得水占着,虽然只是代理总捕头,可杨得水的官瘾太大,太子搬出去的第二天,杨得水就搬了进去。至于地牢,之前的图纸并不完全,范小刀一时间也找不到好的办法。

转眼进入十月。

距离陛下寿典,还有十日。

京城中,已经有了节日的气氛。

街头之上,挂着彩色灯笼,一到夜间,灯火通明,将整座城市点亮。尤其是天坛北面的长生塔,已经完工,高达十余丈,共有十八层,雕龙画凤,与其说是长生塔,不如说是灯塔,到了晚上,灯笼齐点,将周围映射的亮如白昼,看上去蔚为壮观。

长生塔中,每一层供奉着一个道家神仙,淮南王、陈抟、葛洪、吕春阳,共有十七位。至于这第十八位,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谁。越是临近十月初十,众人的神经愈发绷紧,禁军、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还有六扇门的人,几乎没日没夜在街上巡逻,看到有可疑的面孔,不管有罪、无罪,先抓起来再说,特殊时期,特别对待,宁可错抓,不可漏过,等过了十月初十,再放出去。

这一举措,导致京城四大监狱中人满为患。

到了后来,干脆直接把他们赶出京城。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都察院门口成堆的京控户,大多已经散去。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也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不过,大家也不敢怠慢,范小刀、赵行、牛大富每日也都会抽空去转一圈儿,反而成了六扇门中最闲的人。

按杨得水的说法,不求有功劳,别给我惹事,就阿弥陀佛了。

除此之外,赵行每日都躲在衙门里看卷宗,这日,他又抱来了一堆卷宗,范小刀问,“这是什么?”

赵行头也不抬,“这几日,我在查京城这十年来的失踪人口档案。”

范小刀问:“你还在调查猫妖的事?”

赵行道:“反正闲着也没事,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范小刀也有同感,“你也有这种感觉?”

赵行道:“什么夜王朱典、鬼王厉支山,什么猫妖,这种时候,各种魑魅魍魉,都跑出来凑热闹,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总觉得,这个寿典,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顺利。你说,谁最乐意见到寿典出事?”

“肯定不是太子。”

最近太子被太平公主那边打压的厉害,还指望着靠办寿典,在皇帝面前博取一些印象分,若是办砸了,第一个挨板子的,便是太子朱延。

太平公主?

可能性不大,这种事办砸了,到时候,颜面受损的,也是皇室,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夜王朱典?

他是最有可能、最有动机在寿典上大肆破坏之人。武功高强,又跟太平道观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若是混入寿典之中,搞一场刺杀,或者在炼丹的药材之中,下个毒什么的,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一切都是怀疑。

有必要跟太子殿下提一下此事,好让他有所准备。

赵行又提了一句,“对了,江苏总督徐亭,也来京城了。”

“他来做什么?”

各路藩王、各地总督、巡抚,除非受诏,不得离开辖区。他来京城,肯定是陛下的旨意,作为封疆大臣,陛下的心腹,徐亭出现在这里,范小刀并不奇怪。

赵行道:“寿典之后,太子与你的徐妙子订亲。”

“什么叫我的徐妙子。”

虽然是玩笑话,这句话对范小刀触动颇深。当初在江南,徐妙子与他有些感情纠缠,但他心中早已有了李红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直接拒绝了徐妙子,这件事就如此翻篇。

可是来京城后,在太子府中发生的事,又惹出无端是非。

如今与太子订婚,希望以后能收一收大小姐脾气,安心当她的太子妃吧。

本应进行例行巡查,赵行却不肯出门,范小刀和牛大富一起来到都察院。

都察院算是最不安分的衙门,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弹劾人,而起考核方式极为奇葩,弹劾奏章的数量、弹劾的人数、对方的级别,都有相应的加权,有些御史不敢招惹高级官员,只能以数量取胜,北`京城大小四百多京官,要应付二十几个御史的弹劾,确实让人头疼。

不过,现在衙门口却冷冷清清。

陛下寿典在即,为了防止这些人惹事生非,眼不见心不烦,干脆给都察院的人全都放假,只留下值守人员,一年到头来,难得清净几天。他们清净,京城的百官才能清净,皇宫里的耳根子才能清净。

两人溜达了一圈,看到没什么人,便要离开。

才一转角,迎面来了一个老妪,身穿棉衣,蓬头垢面,拄着个拐杖,拎着个竹篮子,里面都是捡来的剩菜叶子,里面还装着个拨浪鼓,拦在了他们面前,一把抓住范小刀袖子,“秀儿啊,还我女儿!”

范小刀认识此人。

几天前,他与彭御史在门口时,见到这个老妪,当时彭御史还来了一句“芸芸众生,天下皆苦”,正是针对这个老妪有感而发,看她精神有些错乱的样子,范小刀道,“大娘,有话好好说!”

老妪道:“我女儿,被人抓走了,你帮我找!”

“你女儿多大?”

“算起来,今年应该十八岁了!”老妪晃着他的手,“你是大官,你要帮我找回女儿!”

范小刀见她如此,也有些不忍,“你报官了吗?”

老妪道:“官府不管,他们说我秀儿跟人跑了,我不信,她是听话的孩子,怎么会跟别人跑了呢,肯定是有人拐走了她!”

这时候,一队巡逻的兵马路过此处,带队之人是顺天府六扇门的李快手。寿诞在即,京城中有好几拨人交叉巡逻,李快手看到二人之后,连忙小跑过来,“小范大人,牛捕头,你们也在呢!”

他看到老妪,喊道:“疯婆子,大白天,你在这里作甚?”

老妪道:“我找我女儿!”

范小刀问:“你认识?”

李快手道:“鼓楼那边的老北`京了,六年前,女儿被人贩子拐跑了,老伴儿被气死,自己也变得疯疯癫癫,整日嚷嚷着找女儿,甭管她,多年的毛病了。”

《基因大时代》

“官府没帮他们找?”

李快手道:“找了一个月,没有下文,后来负责这个案子的捕快调到济南府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小范大人,你也知道,顺天府的人手有限,这种是人口失踪还是自己离家出走,也没个定论,案子一久,就成了悬案。”

范小刀也明白各州府捕快们的现状,人手少,案子多,上面不重视的案子,下面也都懒得去碰。像这位老大娘女儿失踪的案子,一般也就做做样子,查个十天半月,就束之高阁。

关键还是人的问题。

去年吏部侍郎夫人养的狗丢了,顺天府用了不到两天,就给找回来了。

人命不如狗命。

何其的讽刺!

可是,现实就如此,就算你想改变,也无能为力。

反正上午也没事,又不用回六扇门点卯,范小刀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忙去,我和牛大富送她回家。对了,她住在哪里?”

李快手把老妪的住址告诉二人,又唱了个诺,带着众人继续巡查去。

牛大富搀着老妪,见她神志不清,一路上好生安慰。好在他是京城人,对鼓楼一带比较熟悉,三人来了之后,稍一打听,便问到了老妪的住址,一座破旧的院子,里面长满了杂草,墙皮斑驳,几乎要倾倒,屋顶老瓦之上,长满了杂草。

一个挺好的三口之家,因为女儿失踪,经过成了如此一副败落模样。

房屋内,到处摆满了垃圾,都是老妪平日里捡来的破烂,牛大富见状,觉得心疼,从怀中掏出了十两银子,递给老妪道,“大娘,这些钱,你先收下,置办点东西,买点吃的,不然等孩子回来了,找不到家了,可不妙咯!”

老妪指着院中的木马,“秀儿最喜欢这个木马了!”

范小刀和牛大富陪她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来到门口,看到了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范小刀心中一震,再回头打量院子,竟如此的熟悉!

他连又回到院子中,仰头看去,远处是鼓楼。

鼓楼上,挂着一口大钟!

这不正是在昌平府外的山洞中的三幅壁画中的第一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