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00章 杨得水的小算盘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00章 杨得水的小算盘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时候,范小刀调皮捣蛋,不小心烧了一个兄弟的房子,虽然没有造成伤亡,但是被宋金刚狠狠教训了一顿,让他在后山的茅草屋中面壁思过三个月,后来,宋金刚找到他,告诉他,若是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这辈子就毁掉了。

“男子汉,大丈夫,行之于天下,立之于江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范小刀问,“什么是当为?”

宋金刚道:“做对的事。”

这些年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深入他的意念深处,所以无论当山寨主,还是当捕快,他一直以这句话作为道德准绳,来约束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当看到当年他在六扇门口立下的那三句话时,更是对宋金刚敬佩的无以复加。

他嫉恶如仇,却又不会盲目冲动。

他玩世不恭,却又热爱生活。

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可是如今,现实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做对的事,那么,什么才是对的事?

如果真如赵行所说,太平道观的事,最终查到了陛下头上,那么他们会如何处置?范小刀道:“我们是捕快,查明真相,是我们的职责,若真如你所说,也也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给受害的百姓一个交代。”

赵行道:“咱们人微言轻,你觉得他们会听?”

范小刀道:“会的。我敢保证。”

看着他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赵行反而说不出什么来,苦笑一声,“越来越感觉,我上了你的贼船。”

范小刀嘿嘿一笑,“咱们现在是一条绳的上蚂蚱,谁也跑不掉了。人生不平事太多,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公平,但遇到不平事,我们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哪怕是天大的事。”

范小刀道:“但求问心无愧。”

……

太子府。

范、赵二人再次找到太子朱延,把这两日跟踪太平道观的发现,跟他一一汇报。

朱延听到这些话,也是被震惊地无以复加,“此事当真?”

范小刀道:“我们亲眼所见!”

朱延站起身,在书房中踱来踱去。他不是范、赵,他是当今大明朝的储君,未来大明朝的天子,绝不会跟范、赵二人那般的江湖气,有更多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没有轻易表态。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信息量太大,他需要时间来消化。

许久,朱延才缓缓道:“陛下让太平道观的人替他炼丹,但也没有让他们做如此伤天害理的事,若他们真有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身为太子,我绝不姑息!”

这也算是一个表态。

范小刀道:“如今除了锦衣卫和东厂,也只有殿下能向陛下谏言了。只要陛下首肯,我们便可进入太平道观搜查!以我们掌握的线索,有**成把握,能将他们的不法之事,公诸于众!”

朱延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这就是身为皇室中人的无奈之处。

太平道观是谁钦点的?是陛下!除非陛下主动发话,没有哪个势力,会傻到去调查太平道观。查不出来,那是罔顾君命,欺君犯上之罪,查出来,那是打陛下的脸面,费力不讨好。

大家都那么忙,谁会吃饱了撑的去找这种不利索?

所以,就算锦衣卫、东厂有调查权,就算他们知道太平道观的龌龊勾当,他们也只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范、赵二人不同,他们有冲劲,有闯劲,而且又极富正义感。

若是运用好了,那必然是两把插向敌人胸口的锋利的宝剑。但若一个不当,很容易惹火烧身,弄得自己苦不堪言。

这种人,行走江湖,那是一代大侠,但若在公门中混,必然会被“体制”二字,吃得皮肉不剩。

这些年来,能将两者完美结合的,唯有宋金刚一人。有勇有谋,又懂人情世故,有底线有原则,又会变通行事,饶是如此,也终于因为栖凤阁案,而落得个悲剧收场。

朱延道:“这个案子,要查,但不是现在。”

两人沉默。

朱延也只有叹息。

不用问为什么,问就是不懂规矩。

现在是什么时期?还有不到十日,就是陛下六十大寿,举国欢庆。就连朝廷中平日里斗得最凶最恨的几个派系,此刻也都放下刀戈,在杀人不见血的政`治斗争中按下了暂停键,闷头在家中写祝贺陛下寿诞的奏表,京城官场之中,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和气局面。

这时候去查太平道观,那不是给陛下上眼药吗?

朱延道:“等时机成熟,会给你们机会的。”

赵行道:“我们等得起,可是那些无辜的百姓,他们等不起。”

朱延道:“机会不到,贸然行动,只会害更多的人。”

……

两人从太子府离开,满怀心事。

他们明白,太子的话,说的极对,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可是明明知道“恶”就在那里,他们偏偏又无可奈何,这让他们觉得十分憋屈。

回到六扇门,看到两个捕快,正从杨得水的公署中往外搬东西。

范小刀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一捕快道:“六扇门又要来新总捕头了!”

两人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愣。一群人正在议论纷纷。

“可怜的杨大人,奋斗了大半辈子,也没能把‘代理’二字去掉,到头来又回到了起点。”

有些嘲讽、有些幸灾乐祸,也有些惋惜。

“也不知新来的总捕头是什么样子。”

“管他什么样子,该做的事,一件儿也不少。”

“两年之内,换了三个总捕头,京城中怕是没有比咱们这里更热闹的了吧!”

“那杨大人怎么办?朝廷有什么安排?”

“能有什么安排,继续干他的二把手呗!”

“哎,可惜,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了八月十五,我送他二十两的孝敬。”

“二十两算什么,老子可是送了五十两!”

“你说,咱们能不能想办法,把送他的银子,给要回来?”

咳咳!

不知何时,杨得水早已站在了他们身后,脸色铁青,目光阴沉的望着众人。众人见状,连忙一惊,今日的杨大人,身上有杀气啊。

杨得水道:“不用做事了吗,在这里乱嚼舌根子?”

众人轰然散去。

杨得水背着手在六扇门的院子中走来走去,心中的不忿,摆明地写在他脸上。

今日一早,他收到刑部来的公文,朝廷又要指派一名总捕头,前来主持工作。

自己在六扇门二十多年,尽心尽力,从一个捕快,一步步走到今日,成为代理总捕头,几乎将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里,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名正言顺的总捕头。

这个想法,过分吗?

一点都不过分。

可是,现实却无情打脸。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这群人,别的本事没有,传播八卦的能耐,却是一流。平时开个会,动不动就没收到通知,他前脚才收到文书,上茅房出个恭的时间,消息就跟涨了翅膀一样,在六扇门中流传开来。

他越想越气,闷闷回到副总捕头的衙署中。

过了片刻,他终于冷静下来。

既然无法名正言顺的当总捕头,那就当个说一不二的副总捕头!

六扇门总捕头的位置,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在公门浸淫二十载,各个提司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早已门清,到时候,阳奉阴违,使几个绊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更何况,现在六扇门七大提司之中,有五个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就是太子当总捕头的好处,他不会事必躬亲,自己的常务副总捕头,可以趁机提拔自己的人。只要人都是自己的,那以后在六扇门开展工作,还不是他杨得水说了算?

想到此,紧皱的眉头,渐渐地散开。

当务之急,就是先提前给几个提司打个预防针。

他一一约谈几个提司,像提牢司的李北海,来六扇门的时间不比他短,当然不会鸟他,但其他几个提司,却都是他提拔起来的。约谈的内容,也是简单明了,无外乎拉关系、摆困难、画大饼等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你看咱们同僚一场,这些年来,在六扇门相处得也十分不错,建立了充分信任,以后,还要继续担当,把分内之事做好。第二层意思,咱们都同甘共苦,有官一起当,有钱一起赚,这几年来,也都赚了不少钱,不过,这只是小目标,以后赚钱的路子,还长了去了。第三层意思,新来的总捕头,可能没有六扇门工作经验,大家一定要互相帮衬,互相担待。

一般说到这里,那些提司们就会表示,杨大人的知遇之恩,没齿难忘。

虽然提前庆祝的酒已经喝了好几场了,这次没当上总捕头,确实对您不公平!但是,您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可要比总捕头还重,别的不说,以后在六扇门,一切都听杨捕头的,新来的总捕头,估计连个案子都没办过,能算个屁?以后在六扇门,其他的工作先停一停,内斗才是第一要务,争取在半年之内,把这个总捕头给挤兑走了!

有了这群兄弟们的保证,杨得水有了斗争的底气,心中果然舒坦了许多。

在六扇门,总捕头算什么,还得要听我杨得水的!

七大提司之中,也有两个不受自己控制。

提牢司李北海,入行不比他晚,资历也不比他差,可是这个人胸无大志,二十年不想着进步,一心盯着提牢司里面的三瓜俩枣,格局太小,不足为虑。而且两人多年来,关系还算过得去,自己对他的那些事儿,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估计不会跟自己作对。

秋审司的楚连升,是他当年的副手,当年跟他不齐心,被他收拾了一番,后来找上了诸葛贤余的门路,当上了提司,诸葛贤余走后,几乎成了半透明的存在,几乎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咬人的狗不叫,得时刻提防着点。

想来想去,他心中也有了注意。

忽然,他意识到,漏掉了两个人。

一个赵行、一个范小刀。

他两个虽然不是提司,也没有具体的任职部门,这段时间,也是一直把他们两个边缘化,可是朱延在时,已将二人的级别解决了,这两个人,可要好好利用一番,否则一不小心,被新来的总捕头拉拢过去,对他也是个麻烦。

想到此,杨得水将二人一并喊到了公署内。

范、赵早已听说,今日杨得水正在一一跟几个提司大人谈话,没想到,临到正午,他又把二人喊了过来。

《骗了康熙》

两人也是一头雾水。

杨得水亲自为二人倒了茶,这让二人极不适应。杨得水道,“想必,你们两个已有所耳闻了。”

范小刀愕然,“什么有所耳闻?”

“衙门里的事。”

范小刀故作不知,“这两日,我们一直在都察院巡查,负责京控户的整顿工作,对衙门里的事,并不怎么知情。大人说的是哪件事儿?”

杨得水道:“实不相瞒,朝廷最近准备向六扇门派一位总捕头过来主持工作,你二人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赵行道:“该吃吃,该喝喝,该做事做事,没什么看法!”

“小范呢?”

范小刀道:“该做事做事,该喝喝,该吃吃,也没什么看法!”

杨得水气得心中直骂娘,这两个家伙,就是刺头儿,像其他几个提司,遇到这种递过去的梯子,很自然就顺杆儿而上,说什么能有今天都是杨大人所赐,以后大人有什么差遣,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之类的话。

可他俩根本不跟你来这一套。

看来还得上点手段,给他二人提个醒。

杨得水道:“年轻人嘛,做事是必须的,当然也要想着进步。我听说,最近衙门里有些闲言碎语,对你们二人十分不友好。”

“哦。”

杨得水问,“你们不想知道吗?”

范小刀道:“既然是闲言碎语,听了也没啥意义,有这个功夫,不如找个地方,睡上一觉,一觉醒来,神清气爽,什么闲言碎语,哪里来,哪里去,我不在乎!”

这俩家伙不按套路出牌,交流起来咋就这么费劲呢!

在破案上,他俩确实有两把刷子,但人情世故上,却还是不够老练,看来,还得自己提点两句,杨得水道,“对对对,闲言碎语,不提也罢。从你们二人一进六扇门,我就十分看好你们,你们从江南回来后,我故意没给你们安排差事,其实也是为了你们好。”

“那可要多谢大人了。”

“太子当政时,就一直夸奖你们,临走之前,也让我好生待你们,我寻思着,等我当上总捕头,把你们二人提拔成助理总捕头,作为六扇门的左梁右柱,可是,唉,计划不如变化快啊。新来的总捕头来了,怕是没我这么好说话了。”

范小刀道:“我们就是两个红衣捕头,职责就是当差办案。谁来当总捕头,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样!”

这句话,差点没把杨得水噎死。

敢情,自己在他们眼中,就是个摆设了?

可是今日目的是拉拢二人,他也不想闹得太僵,又循循善诱道:“话虽如此,可是,捕快在外面出生入死,得要有个稳定的大后方做好后援工作,否则,光是衙门里条条框框的规矩,就能把你们拿捏的死死地,让你们寸步难行。”

这句话,倒是实话。

范小刀初来六扇门时,在这一方面吃了不少暗亏。

什么搜查证批不下来,眼睁睁看着嫌犯逃走,做好的笔录口供,缺少上级部门审批,无法向大理寺移交卷宗,导致开堂之时都没用上。可是,后来范小刀也释然了,若什么事都按规矩、按程序来,怕是一件事都办不成。

抓大放小,举重若轻,才是一个捕快的正确打开方式。

赵行有些不耐烦,道:“杨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别拐弯抹角了。”

杨得水心中愠怒,不过依旧压住火气,缓缓道:“新来的总捕头,明日即将上任,以后在衙门里,免不得以后有什么磕磕碰碰,我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

“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希望你们两个都站在我这边。”

赵行哈哈一笑,“我当什么事儿呢,原来说得是这个啊,就是让我俩站队呗!”

“正是此意。”杨得水直截了当道,“新来总捕头,肯定跟我尿不到一个壶里,他一来,六扇门必然又会掀起一场内斗,如今七大提司,有五个已经站在我这边,你们是识时务者,知道怎么选择。当然,也不是让你们白白站队,以后大家有福同享,要银子有银子,要官职有官职!”

范小刀道:“杨大人,在做出选择前,我有个难题。”

“什么难题?”

范小刀道:“这件事儿困扰了我们许久,是这样的,最近我们调查一起失踪案,发现这个案子的源头,极有可能是来自太平道观,那里是皇家私产,我们六扇门没有管辖权,可是我们却又有十足的证据,杨大人,您来说,这案子,该不该查?”

杨得水沉着脸,“太平道观的事儿,你们也敢管?”

范小刀道:“没人敢管,不代表罪恶不存在。我们不要银子,不要官职,我们要的是公平和正义!”

“你们这是疯了吗?”

范小刀道:“既然你作出了判断,我们也作出了选择。”

两人没有继续交谈下去的必要,转身退了出来,顺便把门带上。

杨得水望着紧闭的房门,气得浑身发抖,这两个家伙,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干脆把你们毁掉!

想到此,他随手捡起桌上的紫砂壶,狠狠向墙上摔了上去!

砰!

一声脆响。

茶壶没有碎,却在墙壁上砸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径直落入墙中的黑洞之中。

杨得水满是好奇,来到墙前,顺着洞口望去,只见里面是一条幽暗无比的暗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