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05章 扑朔迷离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05章 扑朔迷离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贤余笑道:“老许当年可是号称天下第一仵作,干了一辈子这个,他做的人`皮面具,可谓是天下一绝,当初能卖到五千两一副,而且有价无市。”

范小刀道:“那还当什么仵作,光凭这个手艺,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有伤天理啊!”许仵作去而复返,刚才走的匆忙,忘记带工具箱,又回到了这里,道:“真的面具,得以人`皮制作,为防止皮毛起皱褶,中间还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甚至连毛发也要植入进去,才能入面生根。”

诸葛贤余道:“别说是面具,就是把武大郎弄过来,他都能给你整容成武二郎!”

许仵作嘿嘿一笑,“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大人不要损我。当年六扇门五虎,哪个不是身怀绝技?”

范小刀赵行来了兴致,“这么神奇?怎么做到的?”

许仵作道:“我们这一行向来有传承,仵作只是其中一个行当,像古法秘术中的拔骨术、削骨术等,可以让人在短时间改变模样,只是有违天道,所以极少施展。你们要做的这个面具,只能算是最基础的。”

范小刀想到,自己那些蹩脚的易容术,贴贴胡须,染个头发,只是些不入门的技术,骗骗外人还行,若是有熟识之人,但从身型、走路和说法方式,就很容易识破他,于是问,“能不能教教我?”

许仵作道:“就算你有悟性天赋,没个十年八年,也难窥门径。”

范小刀只得作罢。

许仵作道,“面具生根,只是最简单的模仿,若真想以假乱真,除了容貌之外,还要模仿对方说话、走路的方式、通过喉咙和声带控制发声的方式,甚至还要模仿对方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一简单的事,据我所知,曾经有人一辈子都在模仿另一人。”

咳咳!

诸葛贤余干咳两声。

老许道,“扯远了,你们聊,我先撤了,明天中午,去找我拿面具,到时我再跟你面授机宜。”

范小刀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道:“老许也是个妙人啊!”

诸葛贤余叹息一声,道:“老许当年也是禁军之一,深受陛下器重,可是他就有个毛病,爱贪杯,有一次醉酒误事,丢了官职,前来投奔于我,我念及旧情,才收留了他,这些年了,老`毛病依旧不改。”

许仵作喜欢喝酒,这个习惯范小刀也知道。

当初解剖孙梦舞时,许仵作先是饮酒无数,这才动手,饶是如此,也让他叹为观止。不过,许仵作是诸葛贤余收留的,这个范小刀倒是头一次知道,难怪诸葛贤余才回来,就对六扇门七大提司的情况了如指掌,原来有个内应在里面啊。

诸葛贤余从怀中取出一本密奏,道:“登闻司这段对三名刺客的记录,都写在上面,你们两个好好读一读,明晚前去鬼楼,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

“三个人去两个?”

诸葛贤余道:“两个够了。还有,这段时间,他们一直住在楼兰居二楼破虏包间,包了一整月,我们的人一直都在监视,怕他们回来引起怀疑,并没有采取行动,你们抽空去一趟,看有没有有用的线索。”

“我们的人?”

诸葛贤余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六扇门失火,在这个节骨眼,并不是好消息。

但是事实是事实,关键看如何去描述。同样的四个字,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这正是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汉子的勃大茎深之处,与之呼应的则是朴素语言表达的智慧结晶。

在部署完毕之后,诸葛贤余带着奏折,亲自去了一趟刑部,汇报了今日发生的事。大意是,在举国欢庆喜迎吾皇六十华诞之际,六扇门作为国家安全机关,居安思危,积极开展防盗抢、防火灾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由总捕头诸葛贤余带领,模拟了提牢司发生暴`乱以及火灾情况下的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确保华诞期间京城稳定,做好一切应对。

很快的,这封奏折便刑部到了内阁,当到了司礼监赵铨手中时,他笑了笑,这个诸葛贤余,还是一如既往的和稀泥,当年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不过,陛下留着他,自然有他的用意,圣心不可揣摩,朱笔一圈,表示知道了,便退回给了内阁。

陛下修行要紧,长生才是头等大事,这等鸡毛蒜皮,又何须麻烦他老人家。

不过,当晚,东厂关于此事经过的一封密奏,也递到了龙书案头,皇帝陛下看着密奏,脸色阴沉,他望了在不远处伺候的赵铨,问,“六扇门失火一事,你可曾收到内阁的奏章?”

赵铨一听失火,顿时意识到了不妙,不过他伴君多年,能屹立不倒,脑子倒也灵活,于是回复,“诸葛贤余做了一场应急演练,下午时见陛下正在修行,没有打扰,正要跟陛下回禀呢。”

皇帝问,“应急演练?死人没有?”

“奏折上没写死人一事。”

皇帝将密奏砸在了赵铨脸上,“你自己看!”

赵铨捡起密奏,一字一句读了,顿时吓得脸色难堪,皇帝道,“赵铨,你是越活越糊涂了,这么点小事,还不如陆天硕一个后生办得熟络,你这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我看也不要做了!”

赵铨噗通跪倒在地,“奴才知错,还请陛下责罚。”

赵铨每日代陛下朱批,文书案牍,奏折少则百余份,多则五六百份,除了批阅,就是伺候陛下,以前年轻时,还能顶得住,现在年事已高,精力也不如以前,谁曾想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里面竟有那么多道道?不过,这种时候,任何的辩解,都只能看做是狡辩,不如老实认罪,得个从轻发落。

皇帝见他如此惶恐,想到他每日伺候左右,还要批阅一堆奏折,跟了自己几十年,也算是劳苦功高了,他摆了摆手,“也罢,你若忙不过来,便让太平过来帮一阵子吧。”

……

制作面具还要一段时间,调查太平道观也不能进行,当天下午,他们来到工部,名义上是借阅当年修建六扇门时备案的图纸,该有的手续,自然都带全。

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像京城中所有宫室官衙的营造修建等,都由营缮司管理,其中卷宗科的从六品主簿杜德端,是赵行的发小,两人说明来意之后,他这个发小倒也很痛快,径直带着二人前往存放图纸库房。

一路上,杜德端与赵行也是聊得火热,他是个官二代,没有参加科举,靠父亲的庇荫得了个从六品主簿的官职,职级虽低,但是却有一颗八卦的心,对京城中的一些时事十分热衷。

杜德端头一次见范小刀,趁范小刀落在后面,偷偷询问这位是不是传说宫里的那位的私生子,话音虽低,但依旧一字不差的落入范小刀耳中,赵行没法回答,范小刀却道,“杜兄真是消息灵通啊。”

杜德端嘿嘿一笑,“失礼了,在下仕途无望,也就听个闲情八卦,与人饮酒时当做吹嘘的谈资罢了。”

范小刀没料到他如此光棍,也只是笑了笑。

杜德端见他并不生气,于是又道,“范公子好雅量,左右晚上没事情,赵行与我又是多日未见,不如晚上我喊几个儿时旧友,一起坐坐,畅叙别离之情,你莫要推脱!”

本来,借阅六扇门图纸是假,调查图纸的借阅记录为真,赵行正考虑怎么跟他说,见状于是道,“那得先办完正事儿。”

三人来到库房,杜德端安排了片刻,便有小吏前去调取图纸,赵行趁机道,“杜兄,不瞒你说,其实,我们这次借阅是假,调查是真,我们想查一下,这两年来,六扇门的图纸,可曾外借过?”

杜德端沉吟道:“这个……”

这种借阅记录,并不能对外公开,想要调取,得走相关的审批程序,赵行的这个要求,让他有些为难。

赵行道:“此事至关重要,关系到我们在查的一个案子。”

这时,小吏拿来了六扇门的图纸,包括三十年前和三年前重修的两个版本,杜德端取来一本借阅记录,放在桌子上,对小吏道,“小田,这几日库房可要盯紧点,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你带我去转一转。”

说罢,拉着那小吏离开。

赵行心领神会,取过记录,翻阅起来。

这些借阅记录,都带着审批程序,六扇门这种冷门衙门,许久也没有查到,在翻到最后时,赵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丁一。”再看落款,是今年三月初七,那时的他,早已离开六扇门,投靠了太平公主。

又翻了几页,他们发现,丁一不但借了六扇门的图纸,还有顺天府大牢、兵马司私牢的图纸,也都借了一遍。

范小刀道,“丁一?”

看来,北周刺客通过大牢金蝉脱壳,是一场有预谋的计划,难道北周刺客与太平公主有勾结?太平公主乃是皇室宗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么做,与她有什么好处?

赵行把手指在了借阅签批之处,又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慕容铁锤。

慕容铁锤如今是锦衣卫副指挥使,丁一是太平公主的门客,两人八竿子打不着,可是丁一调取这些图纸,走得却是锦衣卫的审批程序,这让人有些费解。

事情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