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26章 琼姿只合在瑶台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26章 琼姿只合在瑶台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龙庙百余号人,虽说是意图刺杀皇帝,但其中很多人,都是寻常的百姓。

他们信奉圣教,对圣教的一切要求,无条件的信服。

当听说这些人是东厂和兵马司的人之后,很快有些人吓傻了,如实招供。

兵马司、东厂在圣典前夜,粉碎了一场阴谋,抓住了意谋不轨之人百余,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可是兵马司副指挥使冯千金,却高兴不起来。

本来是一场抓捕反贼的谍战戏,硬生生演绎成了一场伦理大戏。

家丑,不可外扬。

冯千金可以让兵马司的人封口,可是东厂的那些是什么人?全城八卦的风暴中心,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想必用不了多久,堂堂的兵马司副指挥使,成为京城最著名灯油商人。

老婆,可以不要。

但面子,终究还是要的。

他在考虑,如何善后。

刘统领将众人捆成一串,来到冯千金面前邀功,“恭喜大人,贺喜大人,这场行动,获得了圆满成功,以后大人飞黄腾达,可别忘了提拔小弟。”

冯千金冷笑连连,“多亏了刘大人的急智啊!”

刘统领嘿嘿一笑,“不值一提。观庙寺庵,这些方外之地,本来也不再咱们的职权范围之内,我若不抬出小姨太来,还真不知用什么借口进去搜查,还请千户大人大量,不要计较。”

冯千金鼻子出气,“这一年多来,你刘统领,从一个小小校尉,提拔到督尉,我对你不薄吧?”

刘统领道:“大人待我恩重如山,如再生父母。”

冯千金道:“再生父母可不敢当,这些都是你有本事、有实力。”

“谢大人夸奖。”

冯千金道:“既然如此厉害,依我看,只当一个佥事,区区百户长,太屈才了。我得好好想想,怎样提拔于你。”

刘统领闻言,心中大喜,“咱们兵马司的指挥佥事的位子……”

冯千金道:“那个舞台太小,不适合你。我觉得,兵马司城南仓库缺一个库管,那里环境好,地方又大,明日你就直接去那边报到吧!”

刘统领一听,脸顿时阴沉下来,“大人,你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冯千金冷冷道:“我冯某人不是不知恩图报之人,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你小子对我不满也就罢了,可为何要揭菁菁的丑事?那可是你干娘啊!”

一句话,把刘统领给彻底打落尘埃。

好教你刘统领知道,谁才是兵马司的主人。

本来刘统领不过一个小校尉,如今成了都尉百户,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又忽然失去,心中一下难以接受,他咬牙切齿,道:“好一个冯千金!你想整我,还用找出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年来,你自己干了那些见不得光的丑事,老子可都给你记着呢,你要鱼死,我就要网破!不就是一个破百户嘛,老子不干了,明日,老子就去都察院、去大理寺揭发你这个……”

一句话未等说完。

刘统领只觉得胸口剧痛,一柄剑从后背将他刺了个对穿。

他回头看去,只见东厂的十一珰头邹平,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几个时辰前,他们还在天香楼喝花酒,称兄道弟。

现在竟毫无防备,对自己出手。

这是他这辈子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

刘统领倒在了地上。

邹平将剑抽出,在他身上擦拭了血迹,归鞘。

冯千金也吓了一跳,连连后退了两步,“邹珰头,你杀了刘百户?”

邹平摇了摇头,“不,今夜抓捕反贼过程中,刘百户奋勇杀敌,因公殉职。”

冯千金闻言,顿时感激万分。

刘统领患了失心疯,要举报自己,如今一死,得益得反而是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冯千金笑着点了点头,“对,因公殉职!”

邹平笑道:“你该如何谢我?”

冯千金道:“邹珰头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邹平指了指院子中被串成一串的众反贼,“这些反贼?”

冯千金心领神会,“是东厂的功劳,我们兵马司可以作证!”

邹平满意的点头,“冯大人,前途无量啊!”

三两句话,就把事情定了性。

魔教行刺一案告破,东厂邹珰头,立下了首功。

这也让他补齐了晋升之路上的一个短板。

至于兵马司,也有协助之功,甚至还牺牲了百户刘统领。

代价是,保住了冯千金的丑事不外扩。

一举多得。

皆大欢喜。

唯一一个不如意的,便是躺在地上的刘统领。

可是没人会在乎一个死人的感受。

死人也没有感受。

既然活不明白,那就去死吧。

冯千金带队离去。

东厂的番子们,接管了神龙庙。

接下来,等待魔教众徒的,肯定是无休止的酷刑和审讯,不过,他们只是小鱼小虾,一群被洗脑和利用的乌合之众,而真正的大鱼,早已在他们闯入寺庙之前,离开了神龙庙。

赵行要跟踪的人,正是徐亭。

他与徐亭打过几次交道,对这位守牧一方的封疆大吏,观感不错,而且他与赵焕是同年,两人算是叔侄关系。

只是没有想到,徐亭竟是魔教中人。

从今夜的情况来看,他在教中的地位,好像还不低。

而且,从他与隐使的对话中得知,徐亭在这一场针对皇帝的阴谋中,也将要扮演一些不光彩的角色。

从神龙庙地道中离开之时,徐亭换了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又将衣领竖起来,似乎要把自己遮掩在无尽的夜色之中。

赵行没有打草惊蛇。

一直等到他回到京城的宅邸后,才翻墙而入。

徐亭没有回房休息,而是径直去了书房。

他从一处暗盒中,拿出一封书信。

正是几个月前,他在江南的书房中,蒙面黑衣人,也就是魔教隐使,给他的那一个蜡丸。

他是文官,不是武夫。

暗杀一事,他做不来。

但是文人的笔,更有杀伤力。

尤其是正二品文人的笔。

当年,他为了考中进士,信奉了魔教,成功拿到了科举考题。

单凭这个手段,他便知晓,当年所谓的正邪之战,也只是在江湖上分出了胜负,而魔教隐门这一脉,一直都潜伏在朝堂之中伺机而动,他只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当年的科举,手中的蜡丸,便是明证!

徐亭需要做的,便是将手中的蜡丸,呈交到皇帝手中。

只是一句话。

而这句话的杀伤力,比千军万马还管用!

他更换了朝服,又命人备好轿子,准备夜入皇宫。

赵行推门而入。

徐亭抬头,面露愕然神色,连忙将那蜡丸藏入袖中,“赵贤侄,你怎么来了?怎么没人通报一声?”赵行道:“我从神龙庙,一路跟到这里来的。”

徐亭心中一紧。

眼角去瞥挂在墙上的宝剑。

宝剑锋利,可是他却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他有掌握一方的生杀大权,但在赵行面前,却根本毫无作用。

管事在门外道:“老爷,轿已备好!”

徐亭道:“先等一等,我这里有客人!”

管事闻言,便退了出去。

这位老管事,从徐亭的话中听出了言外之意。

有客人。

老爷所有的客人,都要经过自己。

刚才老爷回家之时,也是独自一人。

那么他口中的客人,便是不速之客。

老管事明白事态严重,他马上纠集了府中的护卫,将徐亭的书房层层包围。只是,大人的性命,在对方手中,他不敢贸然行事。

徐亭抬头,看着一脸平静的赵行,“你都知道了?”

赵行道:“我不明白,也想不通。”

徐亭道,“这样对你反而更好。”

赵行打量着他,“大人要出门?”

徐亭道,“正要进宫面圣。”

赵行道:“是魔教的安排?”

徐亭道:“是,有些事,我觉得有必要让陛下知道。”

赵行问,“我能知道吗?”

徐亭摇了摇头,“知道的太多,反而对你不妙。”

“剑在我手上。”

徐亭苦笑一声,取出那个蜡丸,放在了书桌之上,“这本是一封密信,是北周的谍士,拼着九死一生,送到了京城。当初,在京城还闹出了一个惊天大案,对了,这个案子,还是你们六扇门经手的。”

赵行取过密信,上面是一首七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正是当初孙梦舞案之时,赵行和范小刀从孙梦舞腹中,取出来的那一封信。

后来,在徐御史自杀是书房中,他和范小刀也看到过这首诗。

今天再次看到,算是第三次了。

他曾与范小刀苦苦解密,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这件事,至今束之高阁,如今在徐亭这里重现,不用多说,徐亭已明白了这首诗的所隐藏的真正内容。

赵行道:“我调查过这首诗,是洪武年间的高启所作,又有什么特殊含义?”

高启,乃洪武年间的才子,翰林院编修,与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后因所作《上梁文》

中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徐亭道:“是不是高启所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年前,还在江南太子殿下,也曾抄写了这首诗,送给了一个人。这首诗,后来不知如何,流落到了北周手中,又被北周谍报所截获,送到了京城。”

“一首罪臣的诗而已,又不算什么大事。”

高启是当年文坛的领军人物,又是苏州府人,其遗作一直广为流传。

这么多年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若也拿出来炒作,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徐亭道:“抄诗不是大问题,但是送的人,却是大问题。”

赵行问,“此话怎讲?”

徐亭缓缓道:“太平公主,小名唤作琼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